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119部分

天启风云-第119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 平等自由

    监政院这边刚刚起了个头还没有结果,龙华民、邓玉函等泰西人就像闻到鱼腥味的猫,一个个上窜下跳坐不住了认为这是个宣扬泰西价值观念的好时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泰西人不远万里来到大明传播知识也不是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所驱使,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传教,想要帮他们心目中唯一存在的天主把地盘扩张到大明来,虽然耶酥先生生前并不知道有大明这个地方。

    对这些有着狂热信念的神棍天启没有用生硬态度得罪,因为他还需要这些人帮自己做事。在数学、力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大明跟泰西的距离很大,别人都是自成体系了自己还是一片空白,虚心学习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不能粗暴对待。天启仔细看了看这些人通过徐光启转呈上来的文书,上面写的全是什么要相信上帝,信奉上帝才能给大明百姓带来富音,才能让大明繁荣富强等陈词滥调,让人看着就心烦。

    徐光启在转来泰西人的文书时也带来了一个消息,就是龙华民和邓玉函他们知道天启喜欢有知识的人,已经给远在泰西的耶酥会写信了,请求耶酥会莫失良机再派人来。天启听到这消息后心中一动,想了想让监政院中的几个人两天后跟他一起去上林苑皇庄里巡视一圈,顺便把龙华民他们还有新来的泰西人叫上。天启的想法是仔细听听外国人的观点还有他们的发展趋势,这也算是符合圣人“礼失而求诸野”的圣训。

    两天后,徐光启带着博学院中的几个泰西人来到了上林苑皇庄里。九月中旬的北京气温不高空气清新宜人,一路上看去到处都是收获后零乱的农田,稻田里除了稻桩就是堆着的一个个草垛,跟城里到处是房子的景色又有不同。老远就可以发现皇庄四周的田地都是新规整过的跟其他村庄不一样,估计因为知道皇帝要来,赵率教的人马都撤离回避了,不过根据这些横平竖直的小道还有大小相差不多的农田,还是能发现这些不是少数人能够修整出来的。

    进入皇庄一开始就能发现道路的宽度一致且两边是水沟和水塘,从沟和路的挖凿痕迹可以判断出原来的路并不是现在这么平顺。小路伴随着小沟,大路一边是大水渠另一边是水塘,大水渠的另一边是另一个村子的大路,也是挨着修了不少水塘,这样做就让水塘储水自用让大水渠成为公有避免争水。田里除了水稻稻桩还有土豆苗叶和玉米秸杆等东西,看来赵率教完全按照博学院的规划在做事。

    龙华民、邓玉函、还有新来的几个泰西人跟徐光启他们进了皇庄就要求下车走路,他们走在皇庄的道路上对一切指指点点,看到满意处微微点头,但有时候又趁没人看见时露出一丝不屑,走了没多久就进了皇庄中心的一处官衙。

    上林苑本身就有官员在管理,因为要给博学院试验良种还要设计规划新型农庄,经商议后在保证宫中用度外让出了一半土地出来。一开始上林苑和光禄寺的官员都没把这当回事,认为这是皇帝心血来潮不会长久,顺他一口气相信也玩不出什么名堂,于是把里面一半的农户全部迁到另外一半地方去。谁知道赵率教的两万人在修完城里的受灾房后,带着老婆孩子和铁铲锄头就来了。

    这军人就是比普通百姓好管理,地一圈命令一下立即就按图纸忙开了。他们把交给他们的半边地划分为九块地八个村庄,先扎帐篷安身然后修房子安家,男人挖沟修路耕田女人负责早已种下的粮食生长,没多久就使半边皇庄变了样。

    在正中间的空地上是赵率教原来扎营的地方,四周居住的房子修好了就在这处空地上修了一处官衙。据说上林苑的官员在惊愕之余想交换一下,让赵率教把另外半边皇庄也修出来,天启正在考虑。

    一行人来到官衙前,早有一位姓黄的上林苑监正前来迎接,徐光启皱眉看着他说:“黄大人怎么这么积极?皇上还没有同意换地你就跑过来了,不怕皇上生气吗?”

    黄监正长着张胖胖的圆脸和一脸的大胡子,严肃的时候很是威严像是个不怒自威的武将,不过他一笑起来两眼就眯成了一条线显得和蔼可亲得多,他讨好地笑着说:“徐大人有所不知,今天皇上驾临皇庄下官身为上林苑左监正自然要前来迎驾。而且宫里的王总管已经说了,皇上看了下官的奏疏后暂时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明确反对,今天正好再次请旨还求徐大人和诸位洋大人到时候帮忙美言几句。”说完向徐光启和龙华民等人连连作揖。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这新型农庄说到底也是要推广应用而不是拿来玩的,先在上林苑推广也适合,本官会跟皇上好好说一说的。不过这栽种物还要博学院说了算,新型良种还没有试验好本官不敢懈怠,刘宗周大人和赵率教赵将军他们还没来吗?”

    黄监正说:“听说皇上跟信王去广福寺进香,刘大人跟赵将军随同锦衣卫伴驾去了,徐大人跟诸位洋大人先安坐休息一会儿,广福寺不远估计要不了一时三刻皇上就会来。”

    龙华民听黄监正叫他们洋大人,心里纳闷自己在大明的名字姓龙不姓杨,寻思着这人怎么乱叫。突然听到说天启去了什么广福寺,知道除了大理寺、太仆寺等朝廷机构外名字叫寺的一般来说是佛教徒所在地,略微担心地问:“徐大人,这皇帝陛下去了广福寺,是不是他要皈依佛教?”

    徐光启知道龙华民在担心什么,笑着说:“不会的,皇上除了信自己外不会信任何宗教,我们还是坐在一边等着,等皇上来了好迎驾。”说完率先向里面走去。

    龙华民等也跟着走进去,不过还是有些不甘心地问:“照徐大人这么说皇帝陛下也不会信天主是吗?”

    天启之所以到上林苑皇庄来,一个是看看赵率教在博学院的指导下能不能修成新型农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让龙华民等泰西人知道自己不喜欢虚无缥缈的神仙人物,而是只喜欢能解决问题的人。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听说广福寺的观音比较灵验,张春英和冯思琴马上就要生了,刘三lang和信王的两位妃子也快了,两兄弟去拜拜观音求个平安。

    拜完观音抽了几张上上签后大家就向上林苑而去,天启知道广福寺的老和尚做了手脚自己和信王才都抽了上上签,不由得对这个知情知趣的老和尚大生好感,命随行的内务府总管谈敬赏广福寺四十斤香油。

    一行人来到新修的皇庄内,待徐光启和龙华民等人行过礼后天启吩咐都赐座。看着赵率教说:“赵总兵打仗是一把好手,这修房平地也是一把好手,令朕想起了三国时的赵子龙。赵子龙也是对外征战和对内保驾都不含糊,赵总兵不输于古人啊。”

    赵率教起身说:“末将不敢跟先辈比肩,只要皇上满意就是末将等最大的荣耀!”

    天启见赵率教说得自己心里很舒服,暗暗高兴并示意让他坐,然后转头对龙华民和邓玉函说:“你们两位可知道为什么叫你们到这里来吗?”

    龙华民说:“在下等不知道,请皇帝陛下明言。”

    天启说:“是这样的,前几年开始大明出现了粮食危机,在诸位大臣的团结努力之下,朝廷用了一系列措施消除了危机,现在正试验修建新型农庄,目的就是保证今后的粮食种植不会出现问题。不过粮食够吃了就要解决富裕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大明还没有什么经验,想问问你们泰西是怎么发展的,你们可能说得明白?”

    龙华民说:“尊敬的皇帝陛下,在在下看来一切都是末节小道,真正要让大明的百姓幸福国家富裕,只有信奉天主耶酥。你看我们泰西之人,正是把自己的一切无所保留地献给了主,才能够国泰民安。现在我们飘洋过海来到大明,正是要让大明的百姓感受到主传播的福音,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也会像泰西一样接受主的眷顾。”

    天启听了暗自摇头,想了想说道:“龙先生看到这块空地没有?在朕的新型农庄的规划里每八个农庄就围着这么一块地,在这块地上面有调解民事纠纷的官府派出机构,也准备了一块地给你们建教堂传教。你说的那些朕不说信也不说不信,让事实来证明你看如何?”

    龙华民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地说:“我们已经在帮助大明造新型大炮,也在翻译皇帝陛下感兴趣的书,以后建了教堂收了教众也会传授他们泰西的医学知识治病救人,不知道皇帝陛下还想从我们这里知道什么?”

    天启看着他说:“你说的那些都是具体事务,朕想知道你们是按什么方向发展的,先声明不要说什么天主指引那些虚幻的东西。”

201 平等自由(下)

    龙华民等人听了天启的话都微微一愣,不明白天启说的趋势是什么意思。天启对他们说:“朕看过你们泰西的历史记载,泰西虽说跟大明天各一方但经历是一样的,都是不停地战争打仗。所有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不停的争斗,分分合合打打停停,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朕的意思是通过在不同历史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找到互相争斗的原因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国家都和平发展,你们明白朕的意思吗?”

    龙华民想了想说:“在下明白,不过要让所有国家都不争斗,在现在状态下是不可能的。只有所有国家的君主和臣民都信奉我主耶酥,在基督耶酥的感化下才能消除暴力,使各国实现和平。”

    见这个老神棍老是把耶酥挂在嘴边,天启想了想说:“朕以前都说了,大明的宗教有很多,每一家说的都比唱的好听,而且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能做到和平共处,你们要让人只信你们的那个耶酥,就需要用行动和时间证明给大家看。朕本来之想让大明的各部门把祖辈的生活和现今之人的生活作个比较,寻找到一个发展的趋势方便寻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朕记得邓玉函是学过哲学的,既然上书论事,不会除了虚幻中的基督耶酥就什么都不知道吧?”

    邓玉函是个学者型的传教士,坐下后就摆出一付不干我事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让人怀疑他改换门庭成了有道高僧。见天启点他的名,邓玉函说:“在下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需要找到和平的办法和今后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不过大明跟泰西是不一样的。”

    天启点头说:“这还有点意思,没有把不着边际的东西挂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考虑问题。不过你说大明跟泰西不一样有哪里不一样?朕看你们跟大明之人都长得差不多,没见谁长出三只眼睛两个脑袋的。”

    邓玉函微笑着说:“人与人之间会因为误会或者利益原因产生争斗,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一样。在下本想说信奉耶酥消除人的争斗之心,但皇帝陛下不喜欢听,除此之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外发展,也就是大家都不只看着眼前利益,团结起来去未知的土地上寻求利益。但这是泰西人的想法不符合大明之人的习惯,听说大明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土是最好的,在国土边上修了很多城墙,一个只想用城墙把自己关起来的民族是不会有兴趣去向外发展的。”

    这邓玉函说得实在,除了当年秦始皇不想早死派人去海外寻找过仙山外,现在确实没有人喜欢飘洋过海到不毛之地去寻找宝贝。天启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海外圈地,不过一来是国内灾害频发边关强敌环视实在没哪个能力,二来因为明白通信手段和管理手段跟不上,就算圈了地也享受不了多久利益。派去那里的人叛乱和独立是迟早的事,费时费力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这种傻事只有傻瓜才干。

    见天启默不作声,邓玉函说:“其实皇帝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惜一切代价造大炮,为了百姓的生活亲自督察新型农庄和新品种农作物的培育,很多国家的君主都做不到这一点。今后该做些什么事应该由朝廷的官吏来出主意,不过要说到怎么对人在下倒有个建议。”

    天启问:“什么建议?”

    邓玉函说:“就是要给人自由和平等,在我们泰西的古罗马时代,战败被俘之人或者有欠债不能偿还之人,就要成为别人的奴隶。现在我们泰西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奴隶了,都是自由民大家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天启哼了一声反问道:“你可见到我大明现在有不自由的奴隶?至于说平等朕也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逐步培养所有人的平等意识,你不信可以问徐光启徐大人。”

    徐光启应声说:“皇上这话臣可以作证,皇上的卖爵位制度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实现平等,而且皇上还下旨说在政务院、军务院等地方不用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