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53部分

天启风云-第53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笑兰急忙摆手说:“我没有杀过人。”

    天启起身把卫笑兰拉到身边坐下后说道:“你如果有坏心就不会救人暴露自己,这里的人和你都是一家人,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朕都宽恕你,有什么话就说说吧。”

    卫笑兰一听心情大好,就将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原来卫笑兰的父亲原来是边远地区驻守军队里的一个小军官,由于人长得白就被当地的一个土司看上了,执意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开始很犹豫后来也就半推半就同意了,后来生了个女儿就是卫笑兰。

    卫笑兰的母亲也是个勇武不输于男人的女人,平生最佩服的是女英雄秦良玉,曾经还跟秦良玉见过数面,还有过秦良玉亲身传授武艺的机缘。卫笑兰生下来后从小就被父母亲逼着练武,父亲本是当地卫所的小军官,加上母家是一地土司身体条件也很好,所以只十岁就能把刀枪棍棒练得烂熟。

    谁知道好景不长,她十二岁那年一个大土司叛乱,她外公家也被裹胁了进去。关键时刻她父母亲坚决不同意跟朝廷决裂,双方互相劝说无果后她父母亲被关了起来,过了一年多时间她父母亲看准个机会带着她逃了出去。

    由于当时朝廷正在平乱,对她父母亲的态度是不敢重用也不能放走,上司无奈之下把卫笑兰跟犯官之女一起送进宫中,到现在也不知道父母亲的下落。如果不是见三lang危险出手相救,卫笑兰恐怕会一直隐瞒下去。

    听了卫笑兰的话皇后首先被感动了,她含泪道:“皇上,卫选侍的身世也很可怜,她父母都是心向朝廷的但被疑忌,应该帮她找到父母亲并还其公道,这样才不会让忠心的臣子失望。”

    天启点了点头说:“无论于公于私这都是应该的,明天就让杨公春知会锦衣卫去查。不过朕现在最感兴趣的是卫笑兰外公,你知道你外公现在怎么样了吗?”

    卫笑兰见天启转过头问她就说:“不知道,去年偶然听宫里人说那场叛乱已经平息了,外公家参与叛乱估计都被杀了。”说完神色黯然。

    天启点了点头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小时候听你外公家人是怎么评价朝廷的?也就是说他们对朝廷是否忠心?”

    卫笑兰想了想说:“那时臣妾年纪还小不记得这方面的事,不过印象比较深的是外公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汉人没有一个好人,臣妾当时还跟外公争了几句,最后外公让了一步承认臣妾的父亲算半个好人。”

    听了卫笑兰的话天启沉默了,一个土司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治理机构,就相当于是个小王国,朝廷强时他们就归顺,朝廷弱时他们就叛乱。安南、蒙古、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都是这样的,如果不彻底改变现状,国家就不能实现长久的和平,这土司制度看来得想办法彻底改变了。

092 土司问题(下)

    第二天,天启来到军务院看一下军务院下一步的安排。

    孙承宗见天启昨天来了今天又来,不由得有些诧异天启的急性子,问道:“昨日才接到捷报,后续战报还没有来,出征将士也没有回京,皇上急着来难道有什么新的想法?”

    天启望了望其他人点了点头说:“先生真厉害一下就猜到了,朕今天来确实是有话要说,在说之前先问一下在坐各位一句老话,就是你们认为我大明和女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这话在前一阵确实问过,当时大家都说要把女真人赶尽杀绝,但豪言壮语说完又定不下日子感到很没有面子,现在见天启旧话重提大家就寻思这皇上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以前大家可以将那些豪言壮语再说一次,嘴上表表忠心惠而不费没准还可以让皇上高兴一下,但是当见到天启授意高第跟努尔哈赤定了个什么所谓的和平协议后,大家对天启的真正态度就有些捉摸不透了。

    孙承宗首先说:“皇上,如果这女真人真退到漠北以北去,我大明难道真要与之建立兄弟邦交吗?”

    天启点了点头说:“是的,不止是女真人,蒙古人也是这样。”

    孙承宗说:“按皇上的意思,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把他们赶尽杀绝了?”

    天启说:“是的,大家都是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军机大臣袁可立这时问道:“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如果他们不愿意走是不是就要跟他们打下去一直到他们归顺或者退走?”

    天启摇了摇头说:“以前朕是这样想的,但现在看来不能允许他们归顺了,只能让他们在退出和融合之间选择。”

    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王永光这时疑惑地问道:“请问皇上,这归顺和融合的区别是什么?”

    天启说:“所谓归顺就是允许其自治且拥有自己的兵马,就像西南、西北等各地的土司,还有朵颜三卫等都是归顺。而融合就是不允许其有自己的军队,必须接受朝廷派驻的官员管理,所有人都跟大明百姓一样待遇。”

    见大家不解,天启就仔细解释了一番允许其归顺的坏处,以奢崇明、安邦彦的内乱为例子,指出允许这些人带兵归顺看是解决了问题其实是留下祸害,这些人在朝廷强大时就蛰伏待机,一旦朝廷势弱就叛乱独立,这不是长治久安之策,真正要彻底解决边患问题只有融合。

    孙承宗想了想说:“皇上的想法是好的,但大明周边的自治土司太多,常言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逼迫所有人融合与大明百姓一样对待就是要剥夺土司们的特权,他们肯定都不会愿意,到时候内乱四起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兵去平定。”

    听了孙承宗的话天启笑道:“如果公开跟所有土司这样说那朕就是傻子,朕的意思是把融合周边势力定为大明今后军事发展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树敌要一个一个来但一个都不能遗漏,首先从女真人开始。”

    见大家都在点头,很久都没有发过言的军机大臣张维迎说:“这好像也有问题,只要大明对其中一个宣称融合是唯一目的,那其他人不就明白对付他们是迟早的事了吗?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造反的,到时候又怎么办?”

    天启看了看张维迎说:“英国公是武将世家出身,有这个担心是对的,但你旁边这几位都是文臣出身,你的问题在他们那儿就不是问题,你信不信?”说完露出了笑容。

    见张维迎还是露出不解的样子而其他人都低头不语,天启说:“朕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大家愿意听一听吗?”

    孙承宗和其他人其实早就明白了天启的意思,就是以融合为唯一目的这事只能付之于行动而不能宣之于口,可以慢慢地削弱土司们的势力,如果有哪个土司不听从朝廷的安排到时候只需要从别的地方找岔子就可以了,但这样做不是君子所为属于阴谋诡计,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天生的阴谋家,听天启要讲故事转移话题立即说要听。

    天启说:“第一个是关于两个医生的故事,说有个士兵身上被敌人射中了一箭,他被抬到医生那儿接受医治,谁知道医生拿出一把大剪刀一下子把箭杆剪掉然后说好了,这个士兵生气地说:‘箭头还在里面怎么就说好了呢?’这个医生说:‘我是外科医生只管外面的事,箭头在肉里你去找内科。’你们说这个医生的话有道理吗?”

    孙承宗说:“臣明白,太祖和成祖就是外科医生,女真人、蒙古人、各地土司都是箭头,大明就是人身上的肉,太祖和成祖把这些箭头留在肉里让大明这几百年来一直是疼痛难忍,看来皇上是要当内科医生了?”

    天启说:“先生说得对,但要取出这些祸害大明的箭头必须要趁手的工具,这就需要仰仗先生和诸位了。”

    大家一起说道:“臣等听命。”

    天启点了点头说:“第二个故事是狼吃羊的故事,说有只羊在喝水,一头狼想吃掉羊但需要些借口,它就对羊说:‘你把河水弄脏了我还怎么喝?’羊说道:‘狼先生,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怎么能把水弄脏呢?’狼眼珠一转说:‘听说你去年骂过我是不是?’羊说:‘我今年才出生呢,怎么可能去年骂你?’狼恼羞成怒地说:‘不是你骂我就是你父母骂的我,我就得吃了你解恨。’于是就把羊吃了,大家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张维迎这时说:“臣明白了,我大明就是狼,土司就是羊,我们不直接说要吃掉他们,在吃他们之前都要找些合理的其它借口,不知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对,不过现实中朕不是要吃掉羊,而是要把羊关进羊圈里养起来,避免它们到处糟蹋庄稼。”

    军机大臣王在晋这时候说:“皇上的融合之议很好,不但能彻底解决问题还有两大好处。”

    天启惊讶道:“王大人说说还有什么好处?怎么朕都不明白?”

    王在晋笑道:“这是臣刚刚想到的,不知道对不对。以女真人和蒙古人为例,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将他们内部分化,民族融合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女真人和蒙古人,他们不用再受贵族们没有底限的盘剥,长久下去他们会愿意融合进来的,到时候不愿意融合的女真和蒙古贵族就让他们到漠北以北去喝风吃沙子去。”

    天启点了点头说:“有道理,那第二个好处呢?”

    王在晋说:“第二个好处是将士们可以有事做,而且是很长的时间内都有事做,不用担心自己成了多余的人。”

    天启笑道:“王大人是想说‘飞鸟尽,良弓藏’吧?这没什么不好说的,打仗时恨不得手下都是以一当十的无敌雄师,天下太平不打仗了又恨不得把无敌雄师变成听话的羔羊,不听话的就会被皇帝宰了变成烤全羊,不然的话皇帝是睡不着觉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如果没有好办法朕也不会例外。不过大家放心,别说现在有事做,就算没事做了朕感到军队是一种威胁了,朕也不会学本朝太祖‘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最少也要学宋太祖来个杯酒释兵权。”

    见天启说得坦荡,大家都是一阵激动,孙承宗说:“皇上真乃明君!”

    天启笑道:“朕就算是明君也是先生教得好,先生这样说有自夸之嫌哦,好了,接下来你们商议一下怎么针对融合这一目的重新安排人吧。”

093 召见功臣

    让军务院根据新的要求商议一下怎么重新安排人员,在这之前得把奖赏细则定下来,一旦将士们凯旋归来就得比现,到时候不是光凭嘴说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天启急忙回宫跟皇后商议银子的事。

    库房里原来还有银子七百万两,但在前一阵对帐时户部的一千万份额只有五百万现银,山西商会的李会长当场表示愿意用六百万买下这五百万的股份,左光斗不敢答应只得向天启求助,没办法天启只得借给户部五百万救急。

    还剩下两百万两皇后说一百万不能动,因为信王府一建好马上就要娶亲,虽说房子和东西有了,但到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中途不会有点什么事要银子。自己就这一个亲兄弟还在一边读书一边帮自己做事,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天启都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何况现在才二月初离过年还很漫长,留点钱应急也是必须的。

    天启让谈敬从剩下的一百万中提出六十万直接给军务院送去做奖赏用,剩下的四十万两就需要精打细算了。东安门外的美食铺,长安左右门外的成衣铺和首饰铺,还有太医院的分院,这三处房子的修建费用需要压得最低。天启的意思是不需要修得多精致只要美观大方实用就好,三处房子都要修成两层楼每处房子带家什还有启动资金要控制在十万两之内,这让谈敬感到很为难,因为手下的人都在叫苦。

    晚上还是点了在三lang房里过夜,三lang见天启来了很是高兴,抿着嘴一边笑一边让天启多吃她准备的菜。天启吃了一阵就不吃了,洗了手擦了脸说道:“昨晚都没有见你这么高兴过,你今天高兴个什么劲呢?”

    三lang说:“臣妾要给皇上一个惊喜。”

    天启说:“什么惊喜?你能劈开三匹砖了?”

    三lang说:“皇上何必说陈年旧事呢?昨晚见皇上有心事,今天去跟思琴姐姐和春英姐姐说了,她们说知道皇上在想什么,傍晚叫人带了封信给皇上,说能够让皇上高兴起来。”

    天启一听是张春英和冯思琴的信,就拿过来看,原来她们早知道天启在担心修建三处房子的问题,特意把命人打探来的市面上的价格和宫里报价列了个对比单子,说明修建房子和准备布料、金银料、药料等每处能够控制在十万两之内,宫里太监虚报了有两成所以就显得不够。不过这已经算是好的,以前至少是翻倍的报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