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58部分

天启风云-第58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思琴微微一笑说:“臣妾也不要什么赏赐,如果皇上觉得好到时候答应臣妾一句话就是了。”

    天启说:“好,朕答应你。”

    冯思琴说:“其实说穿了也不希奇,臣妾记得小时候见一个芝麻小官对百姓说话时都是大言炎炎地说代表朝廷,那么这能代表朝廷的人就太多了。同样的道理,这大明的军队表面上说是朝廷的军队对朝廷效忠,其实他们真正效忠的对象只是他们的上司,因为在士兵们的眼里上司就代表了朝廷。”

    天启点了点头问:“怎么改名让士兵们时刻不忘该效忠于朕?”

    冯思琴说:“在军队前面加上‘皇家’两字就可以,水师就叫大明皇家海军,骑兵就叫大明皇家骑兵,步兵就叫大明皇家陆军,加上‘皇家’两字士兵们就会时刻记得他们是效忠于皇上的军队。皇上想想看加上‘皇家’两字是不是能让士兵随时随地都有荣誉感?是不是能增加他们对皇上的效忠之心?”

    天启想了想拍手说:“好办法!朕马上下命令让所有军队前面都加上‘皇家’两字!”

    皇后这时迟疑地说道:“皇上,臣妾认为不妥。”

    天启见皇后也关心起军国大事了不禁很奇怪,问道:“皇后觉得哪里不妥?”

    皇后说:“开始冯选侍说这是荣誉,既然是荣誉就不能太滥,所有军队都标上‘皇家’二字大家就没有比较了,这样一来荣誉感就不强。臣妾开始听皇上说有人提出把野战军和守备军分开,臣妾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那么臣妾建议只把敢打野战的野战军前面加上‘皇家’二字,并且要增加野战军将士的粮饷,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守备部队就不加‘皇家’两字,让他们知道勇敢和对皇上忠心的人才能有此荣誉。”

    天启一听大喜,说道:“看不出来皇后也是这样有办法,好,你们都是有功的人,朕答应冯思琴一句话也答应皇后一句话,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提要求?”

    皇后想了想说道:“臣妾还没有想好,还是冯选侍说吧。”说完看了看冯思琴眼中似有深意。

    看了皇后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天启心里一沉,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这事就是宫里女人的**病,争宠争名份争地位,反正是各种争外带各种形式的挖坑下套打闷棍。其实最早天启就知道这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为了防患于未然他早就宣布用年龄来限制宫中他的这些女人的名份,有了年龄限制再加上自己一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他相信宫里今后不会再出现互相争斗的事,但算来算去还是算漏了,他可以算住这些女人的人但算不住她们的肚子。

    最早有身孕的是张春英和这个冯思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的太子将从她们的肚子里冒出来,现在答应了冯思琴一个承诺,到时候如果她晚生两天却要天启封她的儿子为太子那又怎么办?反过来看皇后,皇后没有生育,无论谁生下儿子都得先叫她一声娘,但母以子贵到时候太子的生母跟她就有直接的厉害冲突,为了今后打算找个听话的脾气好的人生的儿子做太子才好。

    如果让皇后在张春英和冯思琴两个中间选择一个当自己的假象敌,张春英肯定毫无悬念被选中。首先她在皇后身边呆了好一阵,在皇后的积威之下想她也兴不了什么风lang,其次张春英从进宫起就跟一个处于半封闭状态的老太太过了好几年,脾气柔弱与世无争跟没心没肺的刘三lang可称为一时之瑜亮,对这样的人皇后对付起来应该是应付自如。

    再看看冯思琴,从小就是衔恨进宫,人虽小但却很精明,属于那种不好压制和搓揉的品种。现在大家都还年轻皇帝还要看看旧情,一旦过个十几年都人老珠黄了旧情也就所剩无几,到时候谁有儿子谁才是老大。皇后此时伸手要一个承诺可能也是防备冯思琴提非份要求,如果她到时候真提非份要求估计皇后也会用皇帝给她的承诺来抵消,由此看来皇后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想到这些天启心里很郁闷,看了看冯思琴问道:“你也是没想好要机会到了再说吗?”

    冯思琴是聪明的人,她从天启和皇后的话里明白了两人各自的心思,想明白了后眼神不由得一暗,不过她马上又笑道:“皇上猜错了,臣妾现在就提要求,希望皇上不要反悔。”

    天启点头说道:“说吧,就算你想要天上的星星朕也想办法给你摘几颗下来。”

    冯思琴说:“多谢皇上,不过臣妾不要天上的星星,听说那是神仙们住的地方。臣妾只想请皇上答应臣妾从南京老家带一口箱子到宫里来。”

    天启奇怪道:“箱子?朕派人打听过,你说你家道中落后被兄嫂送进宫是很谦虚的说法,你冯家现在在南京也是排得上字号的大户,你的箱子里装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让你过了好几年还念念不忘?金银珠宝还是古玩字画?”

    冯思琴想了想说:“那口箱子是臣妾祖父专门留给臣妾的,里面装的是什么祖父没说所以臣妾也不知道。”

    天启点了点头说:“你的箱子是不是被你兄嫂强占了?你是要朕命他们退还给你?”

    几个月前天启对冯思琴的身份起疑心时曾经叫人打探过她的家人,锦衣卫悄悄打探完消息后回来禀报说冯思琴的父母早就亡故,她父亲只有一儿一女没有兄弟。冯思琴有一个哥哥叫冯向龙,自幼经商没有进过学,但自幼聪明博览群书很有学问,是南京城有名的儒商。

    冯向龙不但学问好经商也是一把好手,家里除了有良田八万余亩外还在城里开有客栈、当铺、药铺等生意,为人不算豪爽但也绝不是守财奴之类的人。家里除了雇得有人帮忙经营生意和田产,还开高薪让左邻右舍和家境困难的同宗来帮忙做事,在当地有着很好的口碑。

    对一个有着很好家庭条件却要把唯一的亲妹妹送进宫当宫女的人,天启没有好感也没有兴趣去关心帮持,因为冯家在遵守朝廷命令方面非常配合,所以天启也没让人找他麻烦,听冯思琴提到箱子天启才想起此人所以这样相问。

    见天启误会了自己的兄长,冯思琴苦笑了一下说:“其实臣妾的兄长对臣妾很好,皇上误会他了。”

    天启有点莫名其妙了,祖父一死就迫不及待把亲妹妹送走,还把祖父留下来的箱子据为己有的人能说很好?

    冯思琴想了想咬咬牙说:“让臣妾进宫是祖父的意思,而且是很强烈的要求,因为臣妾是商人之后为此兄长还给人行过贿才得以进宫。”

101 忠诚新军

    天启听到冯思琴的祖父生前就苦心积虑要安排她进宫,顿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你说预先知道进宫能当上嫔妃也还让人想得通,当一个服侍人的宫女还要花钱走后门,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要知道当时很多罪臣子女才被罚进宫的,一个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人家把唯一的孙女跟罪臣子女送一起,真让人怀疑他的神智是否正常,除非他能掐会算知道有一天冯思琴能被皇帝看中,但世上哪里有那么多活神仙?神棍倒是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既然想不通就不想,天启说:“既然如此那就让你那对你很好的哥哥把箱子送来吧,老实说朕都对你的那口箱子产生了兴趣,到时候打开给朕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不会有吃了能白日飞升的金丹吧?”

    冯思琴笑道:“这还真说不准,臣妾先谢谢皇上,到时候臣妾等皇上到了再打开。”

    天启看了看旁边的卫笑兰问:“你今天怎么不说话?”

    卫笑兰说:“懒得动那些心思,再说臣妾也想不来。”

    天启说:“你这样子保持到老,肯定能够长寿。”

    天启这话还真不是随口说的,他以前曾经遇到过几个八、九十岁身体还很好的老头,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长寿还身体这么健康时,这些老头说的共同点都是少操心。记得有个八十七岁的老头居然能跳上跳下还跳得干净利落,不像有的老头才六十多岁走个路就颤颤巍巍的,天启当时就问这老头有什么秘诀,谁知道这老头说除了少操心没秘诀,不该自己操心的绝对不去想不去问,该自己操心的尽量让其他人帮忙管,看来也是个没心没肺的货。

    这时冯思琴顺着话说:“皇上要活一万岁的,看来皇上也该少操心。”

    天启看着冯思琴说:“朕记得你曾经说过这之类的话,朕已经想了个少操心的好办法而且明天就下令。”说完叫身边的太监通知群臣明日早朝,一是把这一个多月的争论打个总结,二是让三个军事区的相关人员准备一下。

    第二天,在京的文武官员一大早都一起来到宫门前等候,由于很久没上朝了大家都不怎么见得上面,趁现在有空都上前打个招呼套点交情。就算是闲聊也是各有各的圈子,大家根据年龄、关系、交情等各自围在一起交谈,正谈得高兴时军务院掌院大学士孙承宗来了,很多人都转过头去看着他。

    孙承宗这一阵很高兴,前方打了胜仗,自己也很得皇帝倚重,朝里朝外的大臣小臣见了他也都很客气,身边随时围绕着一些知情识趣会说奉承话的人,让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沐浴在春光下的少年。最让他高兴的是前两天他的两个儿媳妇相继产下两个孙儿,让他脸上的皱纹都随时洋溢着笑意。

    高兴归高兴但表面也要保持个好形象,见政务院的叶向高、朱延禧、韩爌、刘一燝等人都笑盈盈地看着他,他急忙上前跟大家互相见礼。叶向高问道:“孙大人这一阵都跟皇上在一起商议军务,昨天通知说今日早朝要对这一阵争论的事做个结论,不知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孙大人能不能透露一点,免得到时候大家说话忤了圣意。”

    孙承宗苦笑了一下说:“不是在下不说而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既然是早朝就绝对不会仅仅限于军务,因为皇上对上朝这事也是能免就免不想麻烦。”

    刘一燝这时点头道:“是啊,上次上朝还是两个月前的事,而且皇上一般不上朝,一上朝就有大事。”

    孙承宗说:“没关系,皇上为人宽厚,就算有什么说错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就像这次挑起事端的洪承畴,据说皇上也准备调进京重用。”

    韩爌皱眉道:“这个不好,假如这样做以后挑事求升迁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又怎么办?”

    叶向高说:“皇上应该有考虑,不信我们今天看。”

    一会儿,有太监通知让四品以上官员入宫在皇极殿外参加朝会,于是大家都鱼贯而入进宫去。到了皇极殿前见殿前设了御座,仪仗侍卫也早已站好,待天启一到大家一起列队参拜。参拜完毕天启说:“昨天刚下了雨,今天天气好所以在外面召见大家说几件事,这里空气新鲜一会儿太阳出来还能晒晒太阳,对大家的身体都有好处。”

    见天启这样说话群臣明白皇帝今天心情不错,于是都点头微笑。

    天启说:“前一阵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洪承畴上书说了两件事,一是不同意朕关于年龄与官员品级挂钩的旨意,二是对文武平等一事也有看法。经过一个多月的争论,洪承畴对年龄与品级挂钩一事已经表示不再反对,文武平等一事也有了定论,就是武职官员跟文职官员论品级尊卑时要降一品再论。虽然这些都成了定论但朕还要说几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大家补充完善。”

    群臣齐声说:“臣等恭聆圣训。”

    天启说:“圣学院掌院刘宗周曾建议让朝廷的守备部队和野战部队分开互相监督,朕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昨天还听到两个建议,一是把野战部队提出来由军务院直接管理重新命名,二是在所有部队中百户以上官员身边设置监军,朕现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孙先生主管军务院就由孙先生先说说吧。”

    守备部队和野战部队分开互相监督的事孙承宗是听过的,但由军务院直接管理野战部队并重新命名一事他还是第一次听闻,百户以上官员身边都要设置监军一事孙承宗更是觉得匪夷所思,那得要多少监军啊?不过孙承宗没有表示出惊奇,他只是问道:“现有军队中只有山地步兵营、水师陆战营、骑兵营和车营可以独立组建成野战部队,至于说改名字不知道皇上准备改什么名字?百户以上都要设置监军臣怕需要的人太多。”

    天启说:“朕正准备先把先生说的这四支部队改名,在四支部队名字前面都加上‘皇家’二字,山地步兵营就叫大明皇家陆军,水师陆战营叫大明皇家海军,骑兵营和车营改名为大明皇家骑兵和大明皇家车炮兵,不知道先生以为如何?”

    孙承宗正在沉思,这时候刘宗周上前说道:“启禀皇上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