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82部分

天启风云-第82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讲讲外面的新鲜事,知道倪元璐的事后公主第一时间就进宫给天启和皇后等人宣传了这一奇闻。

    天启听宁德公主说倪元璐走了桃花运不由得非常气愤,他倒不是见不得倪元璐有好运气,而是气愤人与人之间命不同,因为上午时政务院协理大臣朱延禧亲自送来了一叠官员的奏章,这些奏章的内容就一个,就是要天启写罪己诏。天启当时就很不高兴,心道:“老子还是受害者,要不是有个小太监忠心护主替老子挨了一砖头,现在不死也要脱层皮,如果那个横空飞来的大砖头砸在老子身上,估计现在就不是写罪己诏而是该写遗诏了。”

    当时不知道朱延禧是老眼昏花还是没有眼色,反正是没看见天启脸色不对,还说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一大堆奏章下午拿来。天启忍住气让他下午全拿来看了再说就回宫了,现在一听倪元璐从这事中还捞到个大姑娘作小老婆,而且还是光溜溜地抱回家的很是香艳,不由得有些羡慕嫉妒恨。

    下午时分天启再次见到了满脸皱纹的朱延禧,还有他带来的一箩筐奏章。天启没有看奏章只是看着朱延禧问道:“朱大人,大家都上奏章让朕写罪己诏,意思就是都认为这次灾害是朕引起的吗?”

    朱延禧笑了一下说:“皇上何必在意这些?这不过是个名义罢了,大家的意思就是皇上把责任揽过来让百姓们心里有个底,这样一来百姓们就会说大家不用怕皇上已经把一切揽下了,再也没有什么鬼怪来祸害大家了。臣认为天子就应该为天下子民遮风挡雨,其他官员也都是这么个意思。”

    天启笑了笑问:“朕猜这里面肯定有你朱大人的奏章,而且写得是缠绵悱恻分外动人是不是?”

    朱延禧笑道:“皇上圣明一猜就中,不过臣年纪大了已经多年没写过缠绵悱恻的文章了,至于动不动人就看皇上的心是否会动。”

    天启说:“朕说的缠绵悱恻是指你们爱用的那些骈四俪六的语句放大实情,每篇文章看上去都像是一个骚客在发春,让朕看了不知所云。其实朕也知道你们是好意,想让朕通过下罪己诏收揽民心,不过朕有个担心不知道朱大人能不能替朕分忧?”

    朱延禧正色道:“为皇上分忧是作臣子的职责,皇上有命臣万死不辞!”

    天启摇了摇头说:“朱大人的套话说出来是一溜一溜的,让人听起来很是畅快,不过朕不会让你万死的。只是前一阵听说有人对朕不满已经很久了,正要找个机会发泄出来,如果朕这个罪己诏一下,这些人顺势跳出来大肆职责,到时候因为自己都说自己错了,不好意思改口说自己正确,势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听说朱大人在政务院中主管预政处,朕的意思是你们能不能给朕预先谋划一下,如果有人借机生事怎么办?”

    朱延禧想了一下说:“皇上有此担心是对的,不过臣认为就算有人想借此生事,恐怕也没那么大胆直接针对皇上而来,到时候如果有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臣等就先饶不过他。”

    天启说:“你年老体衰跟人斗狠恐怕没有胜算,就算只跟别人打嘴仗估计也够呛,还是回去多找几个人商议一下为好。如果你们都同意朕下罪己诏朕就依了你们也没有关系,不过所有人都得签名,一旦有人借此生事你们就得冲在前头替朕把他给灭了。”

    朱延禧点头同意了,顺便又说了几句说现在朝廷又要赈灾又要寻思着拿银子换回股份所以缺钱,能不能停止前方的军事行动省点钱。比如说毛文龙的东江军能不能多休息几月再出去展示国威,两河口的修城行动能不能让将士们歇歇等天不热再去巩固边防。还有跟插汉部的林丹汗会面以及跟皇太极的谈判等事,都属于烧钱还没有多大效果的面子工程,能不能等秋高气爽的季节找个风和日丽的天气继续进行,现在时逢巨变民心惶惶还是暂时停下为好。

    天启想了想说:“东江军初六去的现在应该要回来了,与蒙古林丹汗的见面以及跟女真人谈判的事可以暂时停下来,但两河口修了一半必须修完再说。户部银子不够可以先不急换回股份,放朕这里也是一样的,你先去找人签名商议罪己诏的事吧。”

141 应对流言

    这天下事多是说不清的,往往是你怕什么就来什么,而且是从你想象不到的角度刺向你防备最弱的地方。就在朱延禧找人商议着让天启下罪己诏的时候,五月初十晚上,有人趁着灾后的混乱在京城里各大衙门外张贴了很多小报,内容就是历数了天启这一年来做过的错事,从标新立异废除内阁到好大喜功不断征战劳民伤财,致使上天示警发生灾害。小报上还着重提到灾害发生时御座移位御案翻倒,说这是天启皇位不稳的预兆,最后要天启改弦易辙恢复旧制。

    当杨公春气急败坏地把小报拿给天启看时,天启正在想这罪己诏该怎么措辞,打开小报一看,天启立即笑着说:“正好,罪己诏有草稿了。”说完打开细细地看。

    小报上面细数了天启这一年来做过的十二大错:卖爵位说成是跟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卖官鬻爵相似,长此下去国家分裂就在眼前;强迫大户卖田、强迫所有人交税是有违祖制属于财迷心窍;移民是让百姓背井离乡致使怨声载道;废除内阁、合并吏部是标新立异且是集权zhuanzhi;私开皇店是与民争利;逼迫官员接受抄家是对士大夫的奴役有辱斯文;不断用兵、修建边墙属于好大喜功会使兵连祸接是亡国之道;与蒙古人会盟、与女真人谈判是抬高奴酋地位有辱国格。

    王体乾、杨公春、谈敬等人恭恭敬敬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深怕天启看得火冒迁怒于他们。这太监受无妄之灾代大臣受过那是常有的事,别看皇帝高兴时常跟身边人开个玩笑拉几句家常显得和蔼可亲,一旦发了大火立即喊拖出去杖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人们常说的“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意思。

    天启看完了闭上眼睛想了想说:“把所有这样的小报都收集来,然后叫人分析一下这到底是谁干的,顺便把这上面的内容通知到在京所有官员,就说后天也就是十二日早朝,到时候朕要看到他们的真正态度。”

    三天后的早上,由于有人说乾清宫刚刚死了两千人不吉利,需要重新修缮并让高僧和道士做一下法事再说,于是天启下令在皇极殿开朝会。在头一天下午,天启已经接到了众多官员们对这次小报内容的看法,总的来说基本上都是表忠心的,只有几个人劝天启歇一下火气,不要跟那些藏在暗处见不得光的人一般见识,这让天启心宽了很多。

    待群臣拜见完毕,天启首先让政务院、军务院还有都察院的人出来表明态度,让他们说清楚小报上的内容到底是对还是错,对又对在哪里,错又错在何处。这三大部门管理着朝廷的政务、军务和吏治秩序,他们的话应该有代表性。在此同时天启还让圣学院的刘宗周和博学院的徐光启一起上朝,并要求他们说说对小报的看法。

    代表政务院发言的是老臣朱延禧,他首先上前说:“臣前一阵刚刚上了奏章,奏请皇上下罪己诏安定民心,同时上奏的还有很多人,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就是只想尽快平息这次事件。皇上当时认为会有人趁机做乱,臣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皇上确实英明,臣等万万不及。我们政务院认为这私下散步流言的人其实是包藏祸心之人,皇上大可不必理会。为了惩前毖后,应该令锦衣卫和内卫严查,一旦查出来就严厉惩治以儆效尤。”

    见这是一个表忠心拍马屁的好机会,军务院的孙承宗就示意让王永光上去代表军务院发言。孙承宗再怎么说也是天启的老师,这老师拍学生的马屁就不好掌握分寸,拍的力度不够达不到预期效果会让皇上不满意,拍得太过又有失为人师表的体面。如果因此让别人生出鄙薄之心就得不偿失,所以孙承宗把这光荣而不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王永光。

    王永光早就有点跃跃欲试想在群臣前露一手,见孙承宗给自己示意马上出列说:“皇上,这散发小道消息的人肯定是一个丧心病狂之徒,别的臣不敢说,只说大明的军队在这一年里的变化就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想当初女真人在辽东一再得手不可一世,视我明军如无物,我大明将士无不羞愧莫名且义愤填膺。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大明将士一败建奴于宁远,二败其于南关,三败其于六堡,且在连山关取了奴酋之性命,这等丰功伟绩是铁一般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王永光的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让群臣纷纷点头孙承宗也不例外,天启更是龙颜大悦连连点头,想了想觉得都察院还没表态,就转头看向杨涟和高攀龙。

    高攀龙见其它两个部门都不是一把手发言,就看向杨涟示意让杨涟上,这就让杨涟很是为难。这世上有那么一种人,他说起别人的缺点时那是一针见血且入木三分,世人称其为毒舌。如果要他把别人的优点无限放大加以夸赞,他就是一副笨嘴笨舌的样子说不出来,即便勉强他说他说出来的赞扬话跟批评讽刺也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一般有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藏拙,杨涟就是这样的人。

    本来不打算发言,但见高攀龙示意杨涟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他说:“皇上,这私下散发小报的人肯定不对,不过能把话说出来也是件值得肯定的事。臣的意思是这上面的话有很多是曲解了皇上,当然也有些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与女真人谈判是有降尊纡贵的嫌疑,与蒙古人会见可能使自身立于险地。还有皇上的皇店,一开张后确实让很多小商户关了门。”

    众人一听都皱起了眉头,心道我们今天是专门来开解皇上的,大方向就是要无限夸赞皇上的英明神武,痛骂写小报的人无耻荒谬,越是慷慨激昂效果越好,你杨涟倒好居然帮小报说起了话还说他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是不是你这官升得太快把你的脑子烧糊涂了?有几个平时就看不惯杨涟的人嘴角都露出了微笑,等着他被天启痛骂一顿,更有人心想此人会不会就此失宠,那自己的官位也未必不能升一升。

    谁知道天启听了杨涟的话并不生气,哈哈一笑说:“既然政务院、军务院和都察院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朕也向你们说说朕的态度。开始你们说的话很多并不符合朕的要求,朕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地评论小报上面的话,说错了都没有关系。只有杨涟说了些比较中肯的话,其他人都说的是奉承味比较多的话,不过朱大人和王大人你们两位也不要不满意,朕要对你们说的是奉承话朕也爱听,这是实话相信各位大人也一样。”

    见天启连爱听奉承话这事也说了出来,群臣心情一阵大好,倒不是觉得皇帝太实在,而是明白了天启现在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生气,这不生气的皇帝肯定比怒气冲冲的皇帝要可爱得多。

    果然,天启说道:“其实朕看到这人给朕定的十二条大错并不是很生气,不过才十二条有什么可生气的呢?记得当年杨涟给魏忠贤定了二十四大罪,魏忠贤现在还不是痛改前非尽心竭力替朝廷办事?据说都有人要给魏忠贤和东厂送匾表扬他,难道朕还不如魏忠贤?当然说一点不生气也是假的,不过朕生气的不是小报的内容而是它的形式。”

142 应对流言(中)

    其实天启早就知道有人对现实不满,他觉得对现实不满是正常的现状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某一天所有人都对现实非常满意了,人们就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就表示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未必是什么好事。

    在这些不满的人中,主要有在朝廷的威压下不得不出卖多余土地的大户,还有正准备论资排辈升官却被天启看中的人截了胡的官员,甚至有跟朝廷合作做生意的南北商会中人。大户们不满是因为天启断了他们不断增加财富的渠道,官员们不满是因为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南北商会的人不满是因为天启那个两成利润的封顶限制。这次写街头小报的人到底是谁,天启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他只知道如果把这三部分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一切都会安定下来。

    天启看了看下面一个个表面上忠心耿耿的官员,心头不由得有些好笑,这任何时候官员们的虚伪程度都要比其他人高。或许写小报的人就在这些人当中,但所有人都尽力做出一副忠诚老实的样子,到底是自己装傻还是把皇帝当傻子,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天启首先问朱延禧:“朱大人,朕记得你答应过要冲在前头还什么万死不辞,还要做出预案防备有人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