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归农 >

第36部分

归农-第36部分

小说: 归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看林氏疼得难受,岑二爷几个心中憋了大火,恨不得抓住那撞伤林氏逃逸的青年,将他打上二十大板,以泄心头之恨。

    可那青年跑得太快,早已无影无踪,加上岑家初至安坪镇,根本不认识那青年。而林四爷等人,每年也只在春季时来安坪镇一次,都不大认识镇上的居民,也无从得知那青年的身份。

    众人咬牙切齿之余,也只能骂骂那青年解恨。

    ……

    另一边,骑马的青年周远达花了两个半时辰,飞奔回镇东的周府,他将马丢给守门的小厮,脚底生风地直奔上院魏氏所在的正房,想找母亲借点儿银子使使。

    周远达是周大老爷的老来子皆唯一的嫡子,深受周大老爷和魏氏的宠爱。他从就长得好嘴巴甜,也很得周家其他长辈和同辈的兄长的喜爱。只是他读书没有天分,只对赌博、骑马感兴趣。

    这两个兴趣随着他年龄越大,体现得越明显。对此,周大老爷打过骂过他,也拿他没法。只能下令周家上下不借他银子去赌而已,但魏氏和周远达已经嫁出去的几个姐姐,还是时不时偷偷拿私房钱贴补他。

    周远达长大后,相貌越发俊逸,哪怕他嗜赌如命出了名,但背后有周家这个大靠山,银子足够他挥霍。安坪镇十里八乡,想嫁他的适龄女子排起来,可以围周府外绕一圈。

    周大老爷想给儿子找最好的媳妇。安坪镇家世最好的,就是安坪镇第一大家族安家的姑娘。周大老爷看了许久,相中了安家二房的嫡三姑娘,性格强硬持家有道,用来管教他那只爱赌的不成器的儿子再好不过。

    周大老爷担心以后他归西了,周家偌大的产业,都教他儿子赌输殆尽。

    周大老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周远达追求安三姑娘。安三姑娘确实貌美如花,没嫁给周远达前,也是温柔如水、娇滴滴的鲜花一朵,是周远达喜欢的类型。

    周远达最终哄得安三姑娘非君不嫁,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到周家。

    可两人成婚后,安三姑娘很快露出了真性情,什么都要管,还不准周远达去赌坊赌钱。周远达很快厌倦了她,成亲不过一月,两人就大吵了数次,最终彻底决裂。

    而今,两人成亲不过半载,便已到了即使同处一间屋子也不看对方一眼的程度。

    今日,周远达早早揣了银子,骑马去镇东的安家赌坊赌钱,可他点儿背,手气忒不顺!老是买大开小,买小开大,今天的赌运,比之前一个月的运气都背!短短三四个时辰,就输了一千多两。

    本来他还想留在赌坊继续赌,把输了的银子赢回来。可本钱都输尽了,没人买他的账同他赌,他只得郁郁而返。

    路上还被一个不长眼的妇人拦了路,害得他险些被颠下马。若不是急着回来找母亲要银子,回赌坊去翻本,他一定要那妇人好看!

    周远达连赌二十几日,输多嬴少,心情糟糕透顶。

    他边走边想:父亲让他娶的什么媳妇,嫁妆银子就那么点儿,还不够他输!让她回娘家要银子,死犟着不干,说什么太丢脸!哼!她还敢嫌弃自己,不就是一安家的赔钱货,除了一张脸有点看头,半点风情全无,性子也硬邦邦的,根本不及熙春院头牌阮如水姑娘的一根脚趾头!(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买宅(一)三更,求订阅

    若不是为了父亲说的笼络安家以图发展,他连看都不屑看那女人一眼,更甭提娶她回来。

    可恨他做出如此大的牺牲,父亲还是不肯通融,不但自己不拿银子给他花赌,还通告整个周府,不准人借钱与他,说是一旦有人支助他被他发现,就要将那人赶出周家。

    害得自己如今也只能找母亲救救急!可母亲昨日已给了他一千两,说是她最后压箱底的银子了。

    周远达烦躁地挠挠头:也不知这会儿去找母亲,还能不能要到银子?

    周远达心想:如果母亲不给他钱花,他就偷拿了她的首饰出去卖就是。他记得去年夏天,母亲遣人去清安县买了一套贵重的金饰,花了三千多两银子,就锁在她屋里床下的梨花木匣子里,每日压着它睡。

    他拿出去卖,至少也能卖个两千两吧。有了这两千两,他一定能翻本!说不定把输了银子都赢回来后,还能赢更多的银钱,解了父亲的燃眉之急,叫他对他刮目相看!

    周远达越想越兴奋,心情终于好转。他洋溢着一张灿若霞光的笑容,整个人熠熠生辉,沿途看到他的丫鬟婆子,都不禁红了脸。光看他的皮相,是极好的。

    不多时,他来到上院正房外,还未推门进去,就听到父母在高声大骂什么。

    他躲在窗下偷听,原来今日周家来了亲戚,可恨这姓岑的一家人打肿脸充胖子,借别人的钱装阔,还想骗他们周家替岑家还债。若不是那群镖师忍无可忍说破了真相。他们周家这次就要惹上大麻烦了!

    周远达轻轻“呸”了一句,最近周家的风水真是差!差点就倒了大霉。他再听。怎么母亲说她藏了不少岑家的见面礼,还是挺值钱的珠宝首饰!这不就是为他准备的么?

    本来他想。拿了母亲最珍贵的首饰去当卖,母亲定会生他的气。如今有了岑家的礼品,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周远达主意已定,也不再偷听,轻悄悄地离开上院,回了自己的院子,打算先用了夕食睡一觉,等到三更半夜母亲睡熟了,再去她房间拿了东西出门。

    算算时间。骑马去镇东刚好能赶上珍玉阁开门,换了银子,去安家赌坊还有不少时间,足够他赌得尽兴了。

    ……

    次日一早,岑二娘一家在弘威镖局安坪镇分局的偏院用了早膳,岑二娘和岑三郎留下照看卧床的林氏,仍旧疯疯癫癫的冯婆婆,有分局的粗使婆子照顾。

    岑二爷带上银子,同岑大郎、玉墨并林四爷手底下的六名镖师。出门置办宅子去了。

    昨晚岑二爷已向分局里当地的一位镖师打听过了,镇东大半部分的土地,都归安家所有。尤其是分局附近的几条街,全是安家的产业。分局后方两条街外。就有一座宽敞的两进宅子,那是安家大房的别院,里面自带果园。买了宅子,还附送宅子周边的几顷良田。

    听说安家大房的三少。在外面做生意亏了本,需要银子填补空缺。大房久居清安县,几乎不怎么回安坪镇,那宅子留着也没甚用。因此大房的安大老爷,才将那宅子放到房牙所挂卖。

    但因他要价太高,低于五千两不卖。买得起那宅子、来安坪镇行商的富商,只有春季住在这边,买这么一栋宅子不划算;而当地人想买,却出不起价。致使那宅子在房牙所挂卖了数日,仍未卖出。

    当晚,岑二爷一家人听了那镖师对那宅子的大致描述,知它处于镇东边缘,环境清幽,宅内有小桥流水,果园数亩,宅外又有肥沃的良田环绕,在宅子内还能眺望青山大河,实在是个好地方。

    买那宅子还有另外一大好处,就是那宅子与安家大宅相隔不远,受安家族人庇护。寻常乡民,根本不敢打那宅子的主意,更别提到那儿滋事了。

    安家是安坪镇第一大族,早一百多年前,就是安坪镇的第一大户。安家嫡支的人,似乎天生就有经商头脑,带着安家旁支,几代人繁衍经营下来,如今的安家,不仅富庶,能干的族人更是无数,且他们还十分团结。

    在安坪镇,没人敢和安家对着干,哪怕是周家和钟家,也不敢掠其锋芒。

    周家和钟家虽被称为安坪镇三大家族之一,内里的族人,远不如安家多和出彩,积累财富,更是不及安家。

    若不是二三十年前,安家嫡支的人,大多出了安坪镇,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和族人,到外面发展,只留了一小部分族人镇守此地。安坪镇根本没有周家和钟家说话的份儿。

    即便如此,安家也不容小觑。便是淮州府的知府和清安县的知县,也得卖安家三分薄面。

    安家人豪富,且爱行善,几年前安坪镇爆发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山洪,还是安家人提早察觉,大力开凿出一条大河,泄了绝大部分的洪水,挽救了安坪镇上无数乡民的生命和财产,使得安家在安坪镇的威望如日中天。

    当地人都十分敬重安家,谁说安家一个不字,都是要被人围攻的。

    如今那条大河,就在镇东十里外。据说安大老爷要卖的那座大宅内的小河,就是那大河的分支。

    听了镖师不少关于那栋宅子和安家人的描述,岑二爷一家几乎已下定决心,要买下那栋宅子。不仅因那宅子本身够好,还因它淄临安家大宅,受安家的庇护。

    岑家属于外来人家,在安坪无依无靠,身家又丰厚,为避免有心人的觊觎和暗害,与安家搭上关系,得到安家庇护,会给他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威胁。

    岑二爷等人先去与分局同处香林大街、位于街头的安家房牙所,向房牙所的大管事问了许多关于那宅子的问题,又在大管事的带领下,亲自参观了那宅子及四周的良田,实地细细考察了那宅子,发现它果然如同描述的一般好,便下定决心购买它。

    岑二爷当即从荷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银票给那房牙所的管事,“安大管事,这是六千两银子。其中五千两是买这宅子的钱,余下一千两,劳烦管事遣人,替我修葺一下里面损坏的地方,再换一换屋里的家具摆设,用一般的黄桃木就好,顺便再整饬整饬一下庭院。”(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买宅(二)四更,求月票

    岑二爷在安大管事的惊视下,指指玉墨道:“这位是玉墨,乃我岑家大管事,关于这宅子的休整和布置,他全权负责。安大管事若有事,可与他商量着办。”

    安大管事终于从巨大的惊喜中清醒,他捏捏银票的厚度,飞快地数了数,果然是六千两!还是祥福记的银票,绝不可能有假。

    原本他以为,这宅子一两年内,恐怕卖不出去,他多半要有负安大老爷的嘱托了。谁知惊喜从天而降,这才不到三个月,他便将它成功脱手。

    安大管事郑重其事地重又细瞧了岑二爷几人,脑子高速旋转:姓岑,来自弘安府,出手还这么阔绰。莫非是弘安岑家?可那家的人何其高贵清傲,怎么屈尊来安坪镇这山旮旯里!与他这一介小管事说话,还如此温和有礼。

    不过岑家的人,也有例外,西府那个坑了他家三少不少银子的高老夫人,可不就毒如蛇蝎,不仅使计害了府里极有出息的庶子岑二爷一家,将他们逐出岑家,还派人在外截杀他们。幸好老天有眼,最终事发,圣上亲自下令严查此事,把那毒妇和她的兄弟都抓进大牢,等着秋后问斩。

    这事儿还是安三少亲自告诉他的!

    那天安大老爷派人把他叫到清安县安府,拜托他挂卖这宅子。当时正巧安三少得了信儿,哪怕还在被父母关禁闭,都乐得跟什么似的。逢人就说那毒妇活该!可怜护送岑二爷一家的镖师,死伤众多,完全受了牵连。

    不过。照他看来,岑二爷一家人才最无辜!本来。据说那位岑二爷极会读书,还是少年解元。若不是受那毒妇迫害,也不至于前程尽毁,还差点枉送了一家性命。

    等等!安大管事灵光一闪:那被逐出岑家的岑二爷,可不就名墨远,字松卿!这位豪阔的主顾,方才说他叫什么来着?

    “岑老爷,请容在下冒昧地问一句,方才您说,您叫什么来着?”安大管事将腰弯得更低。极其恭敬地问。

    “墨远,岑墨远。”岑二爷微微一笑,风华无限。

    安大管事只觉浓浓的书香气扑面而来,果然是岑家的文曲星!

    他笑得更谄媚,“原来真是弘安岑家的老爷!适才是我失礼了,还望岑老爷莫怪。这多出的一千两银子,请您收回。我们安家既然要卖这宅子,自然得负责将它休整好,让主家满意。”

    安大管事心想:当初安三少说起高氏的事儿时。安大老爷也在场。大老爷当时就说过,岑二爷行事极有风骨且慷慨,不仅拿大笔银子厚谢了因保护他们一家而死伤的镖师,还给出力救援他们一家的衙役兵士都备了厚礼。由他亲自登门道谢。

    这样的人,不管到哪里,都该受人尊崇!

    安大老爷还说过。岑二爷一家的案子之所以破得如此快速,涉案人员都受到严惩。背后都是弘安岑家在出力。尤其是当朝的内阁大学士岑墨山,全力推动了此案。

    岑墨山是岑二爷的兄长。很爱护他这个弟弟。

    岑二爷一家虽被赶出岑家,但岑家并没有遗忘他们,说不定哪日,岑家就会派人把他们接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