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216部分

建隋大业-第216部分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线。常山公爵于翼率军两万人,北上攻击陈州(州政府设秣陵,河南省项城县东北)、汝州(河南省临汝县)。

    宇文邕准备直接攻击河阳,宫廷立法司立法官(天官内史上士)宇文弼说:“齐国建立,已历数代,君王虽然残暴昏庸,但镇守军事住店的将领,却不乏人才。我们这次出击,一定要选择地点。河南地居要冲,是敌人精锐部队聚集的地方,我们即便用全力攻击,也不见得如愿以偿。如果允许我的建议,应该放弃这个攻击计划,改为北上进攻汾水弯曲地带(意指晋州),那里敌人的基地都比较下,而且山势平坦,容易攻克。更何况高思好祸乱并州,虽然时间已近一年,但晋阳要想恢复当初的情况却也不易。我们要想一举覆灭齐国,没有比并州更合适的地方了。”

    地官民部肿大夫赵煛(jiong)说:“洛阳一马平川,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来攻,纵使我们夺下洛阳,也很难守卫。最好的办法便是自黄河以北出兵,直捣敌人巢穴,一战而定天下!”

    地官遂伯下大夫(内政部户籍近郊副总管理官)鲍宏也说:“敌弱我强,他们混乱,我们治理,不必担心无法获胜。从前先帝屡次进攻洛阳,但每次都会遇到激烈的反抗,少有捷报。我们若是进击汾州、潞州(陕西省南部),直接突袭晋阳,敌人定然无法预料,而我们也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这几人分析得很有道理,宇文邕却是不肯接受。宇文邕雄才大略,自视甚高,他认为北齐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只要自己大军所致,敌将必然望风而降。他之所以不同意出兵晋阳,还有一点就是自尊心与虚荣心作祟。要知道,宇文泰数次攻击洛阳,但却都是无功而返,如今他宇文邕要是拿下洛阳,那将是莫大的荣耀。

    七月三十日,宇文邕亲率大军六万人攻击河阴(洛阳西北)。杨素请求担当先锋,宇文邕应允。

    宇文邕悉心准备数载,自然不是白费功夫。当伐齐的诏书一下,十数万大军便各自开拔,浩浩荡荡,势若排山倒海一般向北齐进击。

    高纬见北周刻意交好,自然放松了边境警惕,当北周兵临城下时,齐国想要做出回击却是为时已晚。在宇文邕率军亲征下,北周军队气势如虹,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打得齐军节节溃退,狼狈不堪。

    宇文邕下达命令,进入齐国领土后不得砍伐百姓的树木,更不得践踏庄稼,违者一律处斩。北周军队军纪整肃,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也让受够了北齐政府欺凌的百姓心中的敌意降低了不少,对北周伐齐极为有利。

    八月二十五日,宇文邕攻击河阴大城(洛阳西北),攻克。齐王宇文宪攻克武济(河南孟津),接着攻克洛口东西二城,纵火烧毁黄河大桥。

    北周军如同下山猛虎,气势惊人,一路上基本上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但却在中滩城和洛州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纵使宇文邕亲自督战,却也不能攻克独孤永业镇守的洛阳金庸城,而由傅伏增援的中滩城让北周军二十日未建寸功。

    北周突然出兵,齐国一时间措手不及,援兵不至。不得已,独孤永业命人连夜制造马槽二千具,然后有意泄漏给周军。果然,周军误以为北齐大量援兵将至,一时间压力大增。

    九月,高纬终于反应过来,一边命令太尉高阿那肱率军援助独孤永业,同时严令高长恭攻击叛贼高鑫。

    亏得高鑫威胁甚大,高阿那肱不得不刻苦练兵,如今却是派上了用场。得了高纬的命令,高阿那肱当即起兵十五万,于济州出,浩浩荡荡向西进发。而平静了半年的山东、江苏二省也不得不再次进入战备状态,于仁州市野外与高长恭打起了太极,城中总能听见喊杀震天,但双方却是互有损伤,没有出现决定性的胜负。

    有了高阿那肱的援军,北齐军终于得以喘息,独孤永业当机立断,果决反击。北周猛攻金庸城二十天不得,士气便有所低落,如今听说北齐大军前来,顿时惊恐万分,不少人都萌生了退意。

    就在这当口,北周武帝宇文邕却突然患病,不得已,九月九日夜晚,宇文邕下令撤军,让水军纵火焚烧战船物资。

    傅伏请求率领两千精锐骑兵追击周军,收复失地,但行台乞合伏贵不允。

    北周齐王宇文宪、于翼、李穆,大军所到之处,捷报连连,但宇文邕撤军命令下达,他们也不得不将到手的三十余座城池放弃。

    宇文邕病重,若乞合伏贵能够应允傅伏的请求,齐国大军大举反攻,一定可以反败为胜,说不定还可以对北周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但这绝佳的机会却让昏聩的皇帝与领导所葬送,如何不叫人扼腕叹息。

    当消息传至盱眙,高长恭不禁涕泪横流,黯然伤神。北齐的命运也许真的到了尽头,纵然他心中不愿,但历史的脚步却已无法阻止。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人闯门

    “总督。宇文邕患病,周军不得不退军。傅伏将军本想趁势追击,但乞合伏贵不肯应允,虽然齐国勉强获得了胜利,但却没有扩大战果,平白放走了周帝。”

    兴化市,高兴府邸。

    张顺之毕恭毕敬地站在高兴面前,向他陈述着关于北周东伐北齐的事情。战争的结果实在太过戏剧化,让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北周十数万人,锋线绵延数十上百里,气势如虹,浩浩荡荡,一路摧枯拉朽,威不可挡。然而谁能想到,中滩城的傅伏和金庸城的独孤永业是那般彪悍,硬生生将周武拦住,等来了援军。

    而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叹息高纬命不该绝的是,宇文邕居然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病倒,这也就意味着北周这次东伐彻底失败。

    “宇文邕病的真是时候呢!”高兴淡然地笑着,没有丝毫忧虑好奇,却颇有些高深莫测。

    “总督何出此言?”张顺之愣了愣,然后脱口问道。

    “宇文邕不是高纬,整日斗鸡遛狗,声色犬马,身子骨早已残破不堪。宇文邕可是骑得战马,上得战场的皇帝,身体怎么会差?东伐正在紧要关头,宇文邕怎么会轻易犯病?他如此做的真正原因,不过是不想东伐损失惨重,他颜面无光罢了!”高兴笃定地笑着说。

    张顺之眉头轻皱,仔细思量着高兴的话。虽然他心中还是有些迷惑,但却更相信高兴的言语。在张顺之的记忆中,自家总督似乎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许多事情还未发生他居然就知道了结果。

    在张顺之思考时,却听高兴继续说道:“黄河以南,齐国防备十分严密,又有勇将傅伏和独孤永业坐镇,纵使周军声势浩荡,也绝不能轻易得胜。尤其是洛州一马平川,就算周人取得一城半池,面对源源不断的齐国援军,他们也无法固守。所以说,此番宇文邕从黄河以南进军的策略就是个错误。”

    “年前高思好作乱,虽然已有一年有余,但并州民心动荡,力量还是十分薄弱。而安德王高延宗又与高纬有罅隙,选择从进攻并州才是上上之策。只要破灭晋阳,邺城便没了屏障,周军则可顺势而下,一战而胜。可惜啊,宇文邕太过骄傲,为了自己的颜面选择了错误的策略,所以这次东伐的结果已经注定。”

    “不过宇文邕也果然了得,杀伐果决,好不拖泥带水,远不是高纬那个废柴可以比拟。知道有独孤永业和傅伏在,齐国援兵又至,周军胜算渺茫,就算胜了也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是以他果断‘病了’,周国也有了退兵的借口。”

    “啊,原来如此!”张顺之豁然睁大了眼睛,惊叹一声。

    “最近南边情况怎么样?”高兴笑笑,然后问道。

    张顺之恢复了沉稳平静,“回总督,司马复和陈顼之间的战争已经陷入僵持阶段,双方互有胜负,但若要分出胜负,怕是不太容易。”

    “嗯,让他们打!这些年陈国一心北上,对于南方自然有所疏忽。而前年被隋王和王琳将军击败,损失惨重,去岁又无功而返,军队士气远不如从前,而钱粮物资也有些紧缺。传令叶瑾,让他尽可能收购陈国和周国的粮食,不过要秘密进行。”高兴点点头,然后低声吩咐道。

    这一年来,在高兴的指导下,山东、江苏两省出了不少新奇实用的物事,对整个中原大地的冲击甚大。尽管高纬三番四次严令禁止与叛贼互通有无,怎奈何山东省出产的东西,无论是布匹衣物,还是火柴肥皂,美酒玻璃等都是价值不菲,利润巨大。无数商人富户禁不住诱惑,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与高兴通商,高兴自然不会拒绝。

    如此一来,虽然山东、江苏两地不过十数州郡,人口不足百万,但一年来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异常繁华。

    南北朝时不仅政治混乱,经济也甚是混乱。货币种类繁多,价值不等,对于通商十分不利,尤其是不少人私铸钱币,更是让那时的经济雪上加霜。

    高兴在盱眙时就习惯以粮食和黄金白银做交易,如今他治下的两省也是如此。除了出自官府的官币,其他的货币高兴一概不认,而对于外来的商旅,高兴却要求他们只能用黄金交易。

    大量的真金白银流入山东、江苏两省,无数商品流出,两省如何会不繁华?不过一年的光景,两省各地工厂林立,城中屋舍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有了大量的金钱,高兴则大肆购买粮食,铁、煤等工业物资,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有了煤、铁,再有蒸汽机相助,高兴所能做的事情也愈多。

    “是!”张顺之点头,高兴又问:“仁州战场如何了?”

    “吴三桂得了您的指示,每日领着两万人马与淮州军在野外厮杀,虽然喊杀震天,气势骇人,但双方都很和睦,基本上受伤者多,死难者少。”

    “嗯,让他们继续吧!必要的时候让淮州军也摆出强攻的姿态,送些不开眼的人去顶缸,不然我们这里太和谐的话,高纬会寝食难安的。如今的山东、江苏可不是草箭,那是金剑,遍地黄金,不说高阿那肱、高纬觊觎,只怕是连陈顼和宇文邕都对这里垂涎欲滴了吧!”高兴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自豪,如今两省的变化确实让人惊叹。

    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贩夫走卒,谁不希望自己一直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而山东、江苏两省本是贫贱之地,如今所创造的财富却让说有人艳羡。

    张顺之领命,心中也颇为自豪。虽然山东、江苏两地腾飞都是高兴的功劳,但能够跟着这样的主公,共创盛世,他如何能不欣喜自豪?

    “总督,鲁平大匠求见!”高兴正准备让张顺之下去,却听屋外有人来报。

    高兴双目陡然一亮,口中高呼“快快有请”,人已经离案而起,走向门口。

    时间不长,书房门被推开,一身灰衣的鲁平出现在门前,虽然鲁平已经不再年轻,一脸疲态,但一双眸子却是愈发明亮,瘦弱的身子却是非常精悍抖擞。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怀中抱着一个长型的,近半人长短,用黑布包裹着的物事。少年怀中的物事似乎不轻,因为从其双手微微泛白,嘴巴紧抿,额头有汗,气息急促粗重便可知一二。

    “鲁平参见总督大人!”见到高兴,鲁平立即躬身拜道。

    “鲁大师切莫如此多礼,快快请起!”不待鲁平身子弯下去,高兴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的双臂,一脸真诚温和地说道。

    “谢总督!”鲁平的笑容里充满了钦佩与敬重,还有深深的感激。

    “鲁大师,进屋说话,请!”高兴一手轻扶鲁平手臂,将之延入屋内。

    “鲁大师,看你神色,怕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吧!”高兴请鲁平坐下后便笑呵呵地问道。

    “托大人的福,您命令属下制造的东西如今已经成功,还请大人过目!”说着,鲁平侧头呼唤一声“志儿”。

    跟随鲁平前来的那少年立即走上一步,将怀中的物事放在高兴的书案上。

    “砰!”高兴的书案发出闷响的同时还晃了晃,可见那物事着实不轻。

    “莫非是陌刀?”高兴眼帘一挑,询问的同时已经伸手打开了黑布包裹,露出其中的物事。

    黑布包裹着的确实是刀,刀身厚重,刀刃泛着寒光,还未见血,其上的寒意却已让人汗毛直竖。

    高兴右手握住刀兵,轻巧地将之握在手中,随意舞动几下,便有呜呜风声响起,寒气肆意。

    “好刀!”高兴将陌刀放在书案上,大笑着赞叹说道。

    陌刀是两刃刀,十分厚重,历史上出现在隋朝,杀伤力十分惊人,是重步兵的大杀器。

    有高兴在的山东省,冶金化工等技术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