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26部分

建隋大业-第26部分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一直认为最大的敌人只是杨坚,此时却突然成了五个,会是谁呢?高兴不知。至于袁天罡临走的那句话,更是让高兴纠结。那人既然身具帝王之命,又如何会帮助自己?而要是没有此人相助,就是大事不成。

    “去他妈的,我担的什么心啊。我乃是堂堂穿越人士,还是非常专业的穿越者,让人闻风丧胆的笑佛魔手怎会因为敌人的强大而害怕畏缩呢?以前只有杨坚一人,如今又多了三人,这不是更有趣了吗?”

    高兴纠结了一阵,便将这个问题抛到了脑后,脸上有出现了温和的微笑。高兴站起身来,弹弹身上的灰尘,出门下楼走出如归客栈来到大街上。

    高兴看天色尚早,不到午饭时间,便没有回家而是向着城东行去。很快,高兴便来到城东一处地处幽静的民宅。

    宅子不大,普通得看上去有些败落,门上的油漆斑驳而有些脱落。

    高兴走上前,拽着门环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一个稍有些稚嫩的脸庞露出来,却是一个**岁的孩童。

    孩童一见来人是高兴,本有些警惕的神色立即变成了欣喜,激动地喊道:“魁首好。”

    高兴温和地笑道:“余斌,今天是你当班啊,赵构在吗?”

    “赵大哥正在里面盯着其他人读书习字哩,我帮您去叫他。”余斌将高兴让进门。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余斌,你的字最近可有长进?”高兴笑眯眯地问道。

    “当然喽,先生夸我写得好,可以休息一天!”余斌笑脸一昂,很是兴奋。

    高兴欣慰的一笑,拍拍他的肩膀道:“那就好,你好好看着门,我进去了!”高兴说完便径自向院中走去。

    从外面看,这处宅子并不大,内里却是空间广阔,别有洞天。原来却是相邻的几处宅院相通,组成了一个院落,但从外界看却是看不出来。

    高兴穿过两进院子,出现在一个宽阔敞亮的屋舍外。自打开的窗户向内望去,便见十七八个孩子端坐桌边,正认真地练着字。在屋中的正前方,一个一身青色布衣,十四五岁的少年,面貌敦厚,此时他伏案端坐书写着什么,他的脸色肃穆而认真,手中握着的毛笔稳定而坚定。

    高兴静静地看着那练字的少年,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对于赵构的进步,他很欣慰。

    高兴模仿学习过很多书法,这是曾今他在每一次杀戮之后用以平复心中戾气的方法,也是为了炼心,从而更好的修炼。

    也许是因为对高兴的尊敬,也许是他本身便有极高的天赋。高兴带着玩笑的心思将他赵狗娃的名字改成赵构,也在闲暇时间教习他那宋朝皇帝赵构的字体,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瘦金体。

    只是三个月时间,赵构便从目不识丁到如今能够将瘦金体写得似模似样,只是因为年纪限定,阅历不足,笔力还有些青涩罢了。能够如此快的成长,与赵构习字时的认真态度和艰辛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一个孩子突然发现了屋外的高兴,正要开口招呼,却见高兴冲他摇头,便将话语咽入了腹中,但他的动作却是将正认真书写的赵构惊醒。

    被打扰的赵构正要发怒,却看见了窗外的高兴,脸上一喜,立即奔了出来,见礼道:“赵构见过帮主!”

    高兴将赵构扶起来,拍了拍他更加粗壮的肩膀道:“又长结实了啊,不错。”

    “帮主,您可是有什么要吩咐属下?”赵构憨憨地笑着,挠了挠头。

    高兴笑着点头道:“本来这件事情应该交给顺之的,只是他如今负责搜集陈*军的动向,怕是忙不过来,就需要你出马了!”

    赵构闻言,双目一亮,大声道:“太好了,帮主!每次有任务都没我的份,黎风和猴子孙立去了邺城,三桂也去执行秘密任务了,顺之大哥也整天忙着,只有我自己天天呆在这里陪着小孩子练字,真没劲!”

    说到后来,他不由皱起了眉头,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高兴莞尔一笑道:“你也是小孩子啊,行了,别抱怨了。”高兴脸上笑容一收,异常严肃地道:“在邺城到盱眙的路上安排人手,密切注意从帝都南下的一切官员的动向,随时向我汇报!”

    赵构一惊,知道事情十分重要,脸色一绷,大声道:“帮主放心,这可是我第一次出任务,一定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第三十六章 反了吧

    “好啊,我就拭目以待了!”高兴笑着道。

    赵构一脸坚毅地看着高兴,摩拳擦掌,似是恨不得现在就前去执行任务一般。

    高兴看得一阵好笑,问道:“最近字练得如何了?”

    赵构挠挠头,有些苦恼地道:“总感觉缺点什么,不是很好。”

    “哦?不是学会了谦虚吧,拿来让我看看。”高兴笑着道。

    很快,赵构便将先前写的那副字拿出来递给高兴。

    “瘦金体”原名“瘦筋体”原为宋徽宗赵佶所创,因为尊重御书而用“金”字代替“筋”字。赵佶,便是后世那害死名将岳飞的皇帝,南宋开国之君赵构的父亲。

    赵构的字,粗粗一看,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已经颇有瘦金体字的特点。但仔细看去,却是缺乏一些神髓。

    高兴一看,便明白了问题之所在,谓赵构说道:“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字体非常独特。其神髓便在于瘦劲,劲挺,一些联笔字如同游丝行空,已近行书。而你的字体,转折处不甚连贯,看上去便显得有些呆板生硬。”

    赵构仔细地听着,不住点头。

    高兴将手中的纸张还给赵构,笑着道:“你也无须为此苦恼,书法一途,非是一日之功,须知前朝书圣王羲之数十年习字,从未断绝,方有今日之美名远扬。如今你不才习字三月,能有如今的水平,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听见高兴肯定,赵构一脸喜意,憨憨的笑起来,右手又习惯性地挠起头来。

    “我不在的日子,那些孩子还好吗?”高兴瞥了一眼不远处屋舍内看似认真习字,实际心思却在自己这里的孩子们,问道。

    赵构答道:“他们都很懂事,属下按照帮助的吩咐,早晨教习他们读书习字,下午习武炼体,从不敢懈怠。”

    高兴颔首道:“如此就好,你一定要将这些孩子照顾好,他们可是承载着咱们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和你们五兄弟一样,都是乱世中的孤儿,十分可怜。我还有事,先走了。”高兴拍拍赵构的肩膀,便大步离去。

    告别了送行的余斌,高兴便向家中行去,早晨郑氏可是叮咛过,要让他回家吃饭的。

    这个宅子乃是丐帮在盱眙城的总部,最为神秘的一处地方,除了高兴和张顺之五人之外,再无一人知晓。高兴将附近几处宅院收购后便将它们打通,成为一个大型院落,外界却是看不出分毫。

    在这里,聚集着一百名八岁至十五岁的孤儿。这些孩子都是高兴自逃难到盱眙城的孤儿中,细细挑选出来的聪慧伶俐之人。

    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对于这些穷苦人家出生,目不识丁的孤儿们更是如此。自从来到盱眙后,高兴便着手编订教学教材。

    修炼《长生诀》,高兴的记忆力本身就十分惊人,为了穿越的梦想,他早就将共和国小学生和中学生教学使用的教材全部刻在了脑海之中,目的便是培养出一批拥有系统化知识的人才,好将他脑中的科技制造实现出来。

    而这一百个孩子,便是传承的火种。在未去阳平战场之前,高兴每日都要亲自来为这些孩子上课,不只是文化教育,还有思想教育,目的就是让他们对自己绝对衷心。

    余斌称呼高兴“魁首”的原因便是“兴华会”,“兴华会”,高兴来到这里创建的第二个组织。闻名而知其意,就是中兴华夏江山社稷。

    阳平之战的胜利,让齐国整个江淮流域的百姓都松了口气。短短十日之间,兰陵王高长恭的声望一时无两。江淮大地传言,兰陵王高长恭单人千骑来到阳平,只凭只言片语就将黄法氍吓得丢盔弃甲,逃回了石梁城,而其中的数千陈*军却是因为仰慕兰陵王而投降齐国。一时间,兰陵王被江淮流域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以讹传讹,传唱赞颂,如同神人降世一般。

    就在盱眙百姓欢天喜地,感觉到无比光荣之时,内史府中的高长恭却是愁眉紧锁,心事重重。

    高兴刚从军营回来,就见平日只有傍晚才回家的高长恭正拧着眉坐在椅子上思索着什么,转念一想便知道高长恭在忧虑什么。

    “爹爹,今日怎么回来的这般早?”高兴笑着坐在高长恭身边,为自己斟上一杯茶水。

    高长恭看了高兴一眼,眸子中布着淡淡的血丝,却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没有回答,整个人看上去分外萧索。

    高兴笑道:“爹爹,孩儿知道您是在担心自己的风头太盛,从而引起圣上的猜忌!”

    高长恭苦涩地笑了笑,道:“该来的还是回来的啊,躲是躲不了的,早在为父命你前去阳平支援王琳将军之时便已想到了,只是没料到百姓们竟然将我说成了神仙转世一般啊!”

    “爹爹,这么多年来,您一直为了大齐的江山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但你的处境却是如此尴尬,使得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处处忍让,如履薄冰。这么多罪,这么多苦,难道你还没受够吗?”高兴放下手中的茶杯,直起身子,认真地看着高长恭问道。

    高长恭一怔,眼神变得有些茫然,脸上神情时而愤怒,时而痛恨,时而无奈,变换个不停,最后随着一声无力的叹息,尽数化为浓浓的苦涩。

    “我有选择么?”高长恭的声音很低,很轻,似是在问高兴,也似在问自己。

    “有。”高兴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高长恭眼中闪过一抹希冀,紧紧地盯着高兴。

    “父亲,咱们不如反了吧!”高兴淡淡地说道。

    高长恭浑身一震,脸色大变,不敢置信地看着高兴,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

    高兴继续道:“父亲,若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只有将所有的危险因素全部消灭,将所有的敌人都踩在脚下!”

    高长恭醒过神来,咬牙低声道:“高兴,你怎可说出如此悖逆不道的言语,难道你不知道谋反乃是死罪?”

    高兴严肃地道:“孩儿当然知道,但是父亲,你甘心就这样引颈待戮吗?”

    高长恭摇头,咬牙切齿道:“我当然不甘心,但我能怎么做?很多时候,我宁愿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不用关心国家的命运,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做事更不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深怕一部行差踏错就会丢掉性命。可是我没有选择,我只能忍受,为了我们的国家,更为了你和你娘!”

    高长恭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的不甘与愤恨,也充满了对国家的责任,和对高兴母子的爱。

    “不,爹爹,如今的大齐已经病入膏肓的,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皇帝昏庸残暴,奸臣小人当道,玩弄权术,祸害忠良,这才多少年时间,神武皇帝辛苦一生挣得的江山就被败坏成如此地步。”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们有多少郡县落入陈国之手,朝廷都干了什么?要么就是派来一些酒囊饭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面对陈*军就是大败亏输,能够与陈*军对抗的将领,却又没有实权,还处处受到掣肘,如此下去,江淮之地早晚尽归陈国之手。西面的宇文邕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早就磨刀霍霍,准备吞并我大齐,可咱们的皇帝呢,除了吃喝玩乐,陷害忠良,他还会干什么?”

    “这样无才无德之辈,如何配执掌国家神器。爹爹身为神武皇帝嫡亲血脉,难道忍心看着大齐江山沦落人他人之手,让神武皇帝一身心血付诸东流吗?”

第三十七章 该来的还是要来

    高兴站在地上,情绪十分激动,满脸通红,手舞足蹈。若是高纬在他面前,相信他会有以下扑上去咬上一口的冲动。

    高兴之所以如此,鼓动高长恭谋反,不排除他想利用高长恭的声望成事,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情高长恭的遭遇,不愿看着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英雄就此沉沦,更不愿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家庭。

    高长恭呆滞地看着高兴,心中充满了震惊。曾几何时,他充分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叔叔的认可,然而他尴尬的出生却让他的一切努力都白费,反而引起了堂弟高纬的记恨。

    他愤怒,不甘,却又无奈,多少次他想过去抗争,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