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467部分

建隋大业-第467部分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但他与高兴交好却是事实,然而即便只是一个姿态,却也能发挥出莫大的能量。

    虽然高长恭还未登基称帝,但刘忠知道此事为时不远。表面看去齐国诸侯割据,形势纷乱,实则不然。

    南方王琳与高兴交好并非秘密,而独孤永业原本奉高纬之命北上平叛,然高湝束手就擒时,他却驻足观望,如此暧昧的态度,再加上高兴曾往洛州一行,独孤永业的立场自是不言而明。

    如此,齐国除了一个高绍仪,又有谁能与高长恭一较短长,即便让他们联合一处,恐怕在高长恭精锐大军面前也只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可以想见,一旦高长恭传檄天下,各地必然是望风而降,区区高绍仪却是翻不起风lang。

    当然,世事无绝对。倘若突厥和周国共同出兵,齐国境遇实在堪忧,刘忠虽然对高兴颇为欣赏,但也不认为在突厥与周国的夹击下高兴一定能笑到最后。不过,无论是对拜月教还是刘忠本人来说,他都不希望高兴败亡。

    数百年的发展,拜月教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北齐兴盛,拜月教自也昌盛,而北齐衰亡,拜月教纵然不会消亡,但衰败之势却是不可避免。突厥乃是异族,南下中原,必然与汉****重重,拜月教必定会受到不可估量的打击。再者,拜月教乃汉民族先辈创立,刘忠又怎会允许它为异族低头?

    如此种种,拜月教与高兴合作便成了唯一的选择。不过拜月教也并非失去了所有的主动,突厥与北周结盟,高长恭父子必须尽快整合北齐所有的势力,有拜月教的帮助自然事半功倍。

    高兴和刘忠彼此都是明白人,示意今日初见便都刻意向对表现出各自的善意。

    轻轻一笑,刘忠深深吸了口气,脸色严肃了许多,顿了顿才道:“小王爷,突厥蛮夷一向对我中原觊觎之心不死,我想敝教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高兴颔首轻笑,郑重而笃信地说道:“能得贵教相助,我定能叫突厥有来无回!”

    说完,高兴便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忠,后者也是紧紧地注视着他,良久,二人突然同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欢畅之意。

    “哈哈哈哈!”

    ……

    炎炎夏日,天气最是多变。这不,早晨还是烈日炎炎,这会功夫便是狂风四起,乌云卷积。那浓重如墨的云层沉沉地笼罩着大地,压抑的气氛使得空气更显沉闷潮湿,令人莫名的烦躁。

    “轰隆隆——”

    天空中陡然滑过一道闪电,那明亮的电弧如同张牙舞爪的恶龙,凄厉而狰狞,似乎要将天地撕裂,与此同时,巨大的雷鸣声也让大地震颤,万物瑟瑟发抖。

    听见这声闷雷,高绍仪捧着茶盏的双手不自禁一抖,那精致名贵的茶盏顿时脱手坠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四溅的茶水将高绍仪华贵的衣袍沾湿一片,好在茶水早已冰凉,才没有将他烫伤。

    定定地望着那明亮得有些晃眼的天空,高绍仪的脸色苍白得可怕,眼中浓浓的尽是恐慌,如同惊弓之鸟般,双手不受控制地轻轻颤抖着。

    他本是人到中年,平常养尊处优,该当保养得很好才是,然而他却是眼窝深陷,愁眉紧锁,看上去颇为憔悴。

    “打雷了?难道孤王的末日也要来了?不,不会的!高长恭,你敢杀我?难道你当真不念手足之情?”望着忽明忽暗的天空,高绍仪脸色阴晴不定,口中絮絮叨叨的呢喃着,声音完全被震耳欲聋的雷声湮没。

    高绍仪为文宣皇帝之子,身份尊贵无比,地位也是超然,本以为被高纬封为燕王,从而能有一番作为,哪曾想不过数月光景,形势急转直下,不但高延宗死于非命,就连高纬也被高兴活活逼死。

    而今,整个大齐,高长恭一家独大,再无人能与之一较短长。一个多月以来,高绍仪招兵买马,早作准备,只为能与高长恭抗衡,哪曾想他还未准备完成,前者便已传檄天下,欲要登基称帝。更让高绍仪感到胆战心惊的是,不仅王琳率众响应,就连拥兵自重的独孤永业也是坚定支持,甘愿让出手中十万兵马的大权。短短半月功夫,整个大齐帝国,唯有瀛洲东北没有表态。

    投降高长恭高绍仪是万不甘心的,轮地位他并不比前者低,甚至出身比前者还高贵不少,但高氏一族的江山如何能交由一个鄙贱之人手中?更何况高长恭与突厥有隙,若他登基称帝,势必引来突厥大举进攻,致使黎民百姓陷入水火。

    “王爷,营州刺史求见!”就在高绍仪心中不断盘算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亲信的传报声。

    高绍仪一怔,继而脸上露出一抹狂喜之色,忙高声喝道:“请高刺史进来!”因为激动,高绍仪的声音竟有些失真。

    时间不长,在亲信的带领下,一个身形魁伟,面貌英俊的中年男子便大步走进来,恭敬地向着高绍仪施礼道:“下官高宝宁,参见燕王殿下!”

    “宝宁,快快免礼!”高绍仪起身,将高宝宁搀扶起来,一脸笑容地道:“寡人等你许久,你终于来了,快请上座!”

    高宝宁有些受宠若惊,恭敬地道:“殿下厚爱,下官惶恐,殿下请!”

    待二人落座,高绍仪便有些焦急地道:“宝宁,营州现下如何?对于鄙贱之人称帝你有什么看法?”

    高宝宁双目一凝,小心地打量了高绍仪一眼,这才道:“下官一切以燕王殿下马首是瞻。”顿了顿,高宝宁才气愤地说道:“百姓愚昧,错信那伪君子,这些天不少人对高长恭称帝拍手相庆,实在叫下官气愤!”

第六百零三章 汉奸

    第六百零三章汉奸“宝宁所言甚是,孤王对于鄙贱之人所为也实在是义愤填膺,痛心疾首!”高绍义捶胸顿足,气急败坏地道:“高长恭这鄙贱小人,安敢如此大逆不道,篡权夺位不说,竟然连手足亲情也不念分毫,当真是我高氏一族的耻辱,如此恶性,简直天理难容!”

    “燕王殿下,小人得道不过一时,殿下切莫因此而气坏了身子!如今大齐只有殿下您独树一帜,是高氏最后的希望,您一定要保重身体,重整超纲,恢复神武皇帝的荣耀!”高宝宁郑重而恭敬地大声道:“失道者寡助,高长恭倒行逆施,恣意妄为,难免败亡一途!”

    说起来高宝宁这厮倒也是个人物,担任营州刺史以来,北齐东北尚算安定。其人久居蛮夷聚居之地,弓马娴熟,脾性悍勇而张狂,对契丹和库莫奚颇具威慑力,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印象倒也不坏。

    高宝宁出身塞北,并非高氏皇族中人,论地位远不如南安王高思好。不过高宝宁这人对高氏倒也忠臣,尤其是与范阳王高绍仪关系较为亲密。

    说来,高宝宁既非高氏嫡亲,只要他肯归顺,高长恭必然会以礼相待,然而事实上高宝宁对于高长恭却是心有芥蒂,不愿投降,尤其是对高兴更是恨之入骨。

    数年前,高兴因进献《长生诀》有功,被高纬敕封为营州刺史,只是因为高纬想以他作为人质,才用“年岁不足,需要学习”的理由留在了邺城,而营州实际上依旧由高宝宁掌管。

    虽然高宝宁并没有丧失手中的权力,然而名义上却是受到了高兴的钳制,不升反降。被一个黄口竖子骑在头上,尤其这人还是出身不怎么光明,失势的高长恭的儿子,高宝宁心高气傲,心中自然很不舒服。

    高宝宁一直认为,这几年来他始终不得寸进,皆是因为高兴之故,难免心怀怨恨,如今又怎会投降高长恭?除此之外,高宝宁心中也有些其他的计较。

    北周与突厥联姻已成定势,只待秋黄马肥,双方便会联手伐齐,以如今北齐的残破混乱势必难以阻挡联军铁骑。高兴曾活捉阿史那库合真,虽然为了避免与突厥彻底撕破脸皮而将其释放,但他与突厥交恶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高绍仪与突厥当今的他钵可汗之间的关系却是较为亲密。

    高绍义乃是文宣皇帝高洋三子,同样继承了他老爹的脾性,骄纵放肆,无法无天,喜好与小人饮酒作乐,结交朝中阉党,杀人取乐,胡作非为,恶行也是罄竹难书。

    却说高洋之变态令人发指,不过他当政的北齐也的确强盛,便是突厥也不敢轻撄其锋。他钵可汗十分敬重高洋,也因此对高绍仪较为偏爱,尤其是高绍义腿踝与高洋相似,更是叫他喜欢,是以高绍仪与突厥的关系比较和睦。

    突厥虽然觊觎中原繁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南下中原。毕竟习惯了游牧生活,他们不懂生产,即便到了中原的城市生活也是没有滋味。与中原那并不比草原广袤的土地相比,突厥人更希望得到堆积如山的粮食,五彩缤纷的绫罗绸缎,精致实用的陶瓷,还有皮肤细腻白皙,身姿窈窕纤弱的女人,而这些,北齐并不缺。

    “宝宁,依你之见,如今孤王该当如何?”高绍义发泄一通,心中的恐惧与愤怒稍去,不过眉宇间的忧色却是不减分毫,“高长恭现下根基不稳,三两个月内当不会兵临瀛洲,但他迟早都会来的。”

    高宝宁眼中闪过一抹精芒,神情笃定地道:“殿下,高长恭虽然麾下精兵众多,但他鄙贱的出身必然招来他人嫉恨,所谓树大招风,高长恭的敌人可不少!”

    顿了顿,高宝宁又道:“殿下,去岁与周人一战,高长恭父子击败周主虽然威风一时无两,但周人却对他父子恨之入骨,如今周人与突厥结盟,想必也是报仇心切。

    殿下一向与突厥他钵可汗交好,如今何不以重礼假其手而灭异己,再许以周人土地城郭,里应外合铲除高长恭父子,想来周人也不会拒绝。年前周**败而归,元气大伤,若果真与高长恭父子硬拼,他们纵然能胜也必然损失惨重,有了殿下您的臂助却是不同!”

    在高宝宁看来,突厥人需物资,高绍义则要土地,两者利益之间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寻找到合作的契机,只要盱眙突厥重利,高绍仪完全可以借刀杀人,乘势而起。只要过的几年功夫,待得朝纲稳固,兵强马壮,再与突厥一较短长也并非不可。

    高绍义皱眉沉吟一阵,有些迟疑地道:“宝宁,孤王虽与他钵可汗有些交情,但他却未必肯助孤王登基称帝啊!此番突厥与周国缔结姻亲,联手伐齐,定然存了亡我大齐之心,他又怎会放弃这大好机会?”

    “殿下忧虑不无道理,不过殿下,突厥与周人关系并不和睦,而区区一女子又当真能影响国家大事吗?”高宝宁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笑容:“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突厥和周人的盟约自然可以瓦解,更何况周人所嫁公主非但皇室嫡亲,而且还是高兴小儿名义上的妻子,周人如此慢待,突厥又岂会无动于衷?!”

    高绍义一怔,半晌,脸上终于露出一抹释然而畅快的笑容道:“宝宁一席话实叫孤王茅塞顿开,妙计,妙计啊!宝宁,危难当头方显忠贞之士,今**投孤王以李,他日孤王若能成功,比报之以桃!”

    “燕王殿下言重了!”高宝宁离座起身,恭敬地跪倒在地,诚挚地大声道:“下官竭忠尽智,实乃本分,不敢居功!下官只求殿下不弃,允我能追随殿下左右!”

    “好,好!”高宝宁大笑,弓身将高宝宁搀扶起来,紧握着他的手臂,慨叹道:“今日孤王有宝宁如此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何愁大事不成?宝宁,他日孤王若为天子,你便是孤王之丞相!”

    “谢陛下厚爱!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宝宁浑身一个激灵,再次跪倒在地,双眸霎时间变得分外明亮。

    “哈哈哈哈!”

    “轰隆隆——”

    阵雨终于伴随着一记闷雷降临大地,狂风愈发恣意,雨似瓢泼,然而高绍义的心境却是与方才截然不同,那畅快张狂的笑声透过雨幕传出老远。

    高兴的穿越虽然改变了诸多的历史,但高绍义却依旧与突厥相媾和。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上高绍义不愿投降北周,而是投靠了突厥,建立流亡政府,幻想复国,如今他却是以国家百姓的利益来谋求私利,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汉奸。

    对于高绍义的动向高兴并不清楚,而就算他清楚,也只会一笑置之,因为在他的心中,无论是高绍义,突厥,抑或是北周,南陈,都是要消灭的对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更何况,如今手头事忙,高兴倒是没有太多的功夫关注高绍义。

    半月前,在唐邕等一干文臣武将的联名下,高长恭终于顺应天意,登基称帝,那一天正是公元577年五月十五,对于北齐,甚至整个中原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高长恭原想慢慢将国家稳定,然后再交与高兴手中,只是突厥与北周的联合却让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