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理财宝典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

第33部分

理财宝典手把手教你学理财-第33部分

小说: 理财宝典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各业的有价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研究分析,定期编发石化、煤炭、金融保险、招商引资、个人创业等十多个门类的商业情报汇编。此后,她通过电子邮件群发、信函等方式定期向全国的部分客户赠阅。由于她编辑的情报汇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于是许多客户便申请成为了会员。目前,她在全国已经发展了500多个会员客户,每个订户的年费为800元,这样她每年的营业额就高达40万元———依靠“商业情报处”,李女士既为众多的客户带来了效益,也使自己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商业情报处”不用专门的办公场地,一台电脑、一根宽带网线便可以开张,同时,“情报处”投入少、回报率高,确实是一项非常好的创业项目。但李女士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开“商业情报处”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周密谋划、科学营销事关创业的成败。 
占有众多情报资源是创业成功的基础 
在所有情报收集方式中,最便宜、最全面、最及时的莫过于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的复合搜索功能进行搜集。比如,想搜集煤炭价格方面的信息,可以在引擎内容栏打上:“煤炭(空格)价格(空格)信息(空格)各地”,这样就会准确地搜索出全国不同城市的煤炭价格信息。另外,不同网站的搜索功能也不尽相同,从信息搜索量来说,Google、百度性能较好,中华搜索宝、新易超级搜索器、飓风搜索通等搜索软件效果也不错。除了搜索以外,也可直接从网站浏览,根据客户构成情况,可以将一些网站分门别类建立收藏夹,比如了解政务信息、投资动态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网站;了解化工、机械、建材以及金融、保险等内容的行业网站;了解客户竞争对手信息的企业网站等等。同时,要处理好与相关信息部门的关系,必要时可从不同部门聘请兼职信息员以及订阅相关报刊和剪报资料,以使自己手中掌握的情报资料更加全面、实用,为业务开展打下基础。 
提高情报质量和突出特色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商业情报一般分为业务情报和行业情报,有些行业情报能从互联网上查到,但有些具体业务方面的情报则要依靠其他渠道去搜集。比如某项具体产品的市场情报,则需要组织专题的调查活动,并依据调查结果对市场占比、增长预测等要素进行研究,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商业情报处”应当量力而行,切忌什么“活”都揽,自己不熟悉的、能力所不允许的则不要强揽,否则草草应付会砸了自己的牌子。同时,要提高对情报的分析能力,必要时可聘请兼职的情报分析员,对情报提出指导性建议,突出一切为客户的服务特色,力争每一件情报都是“精品”,让客户感到物超所值。另外,要处理好提高情报质量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不能单纯为了搜集高端情报,而违反国家关于保密和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 
科学营销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商业情报与其他商品不同,它带有一定的虚拟性,有时是先有商品,然后找市场,有时是先有了客户需求,此后才能生产商品,这就使客户信任和接受商业情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注重创意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对“商业情报处”进行广而告之,设计好业务推介书,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要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展营销活动,主动上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产品;三是对于行业信息类的情报可以通过邮件群发的方式,先向客户赠阅,取得客户认可后再进行有偿服务;四是可以建立“商业情报查询网”,在保证网页质量、取得一定浏览率的前提下,对信息内容进行锁定,只对会员开放,会员支付年费后可凭密码从情报网上搜索、浏览合适的信息。而这时作为“情报处长”的您,在做好网络信息维护的前提下,只需坐在家里等着数钱就行了。 
 


   

 变成有钱人并不难: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8.创业找准冷门
宗学哲
———修电脑硬盘月收入超万元 
从事电脑工作一般三十来岁就算年龄偏大了,因为电脑技术日新月异,对观念新、思维灵活的年轻人更为适合。可谁曾想到,今年已经52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林乐建却在当地电脑行业站稳了脚跟,并且成了远近闻名的电脑硬盘维修商。现在,小到几十元的硬盘坏道修理,大到千元的公司数据恢复,他日均的业务量高达30多人次,月收入高达1万多元。 
老林是中石化系统的一名内退职工,曾在企业电视台从事电器维修工作。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对电子类产品似乎有天生的悟性,加上勤奋和锲而不舍的钻劲儿,他对电器维修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同事们的话说,有“影”的(电视机、VCD),出“声”的(收音机、录音机),会“跑”的(钟表、摩托车),没有老林不会修的。因为有这些手艺,在单位时他可是个大忙人,公家的事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个人找他修电器修表的也络绎不绝,除了认真干好工作以外,老林没少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服务。办理内退以后,虽然清闲了许多,但和过去不同的是,奖金没有了,各种补贴取消了,而家庭日常花费却一分也不能少,关键是正在中国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女儿更是需要高额的学习费用,以致家庭开支经常会捉襟见肘。为了家庭生活,更是为了孩子,老林开始琢磨如何找准门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创业尝试。 
第一桶金 
一次,一位朋友找老林修电脑显示器,顺便说起单位电脑的硬盘坏了,打算过几天买个新硬盘,关键是旧硬盘数据的丢失对单位可谓损失惨重。朋友的话使他突发灵感:现在用电脑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硬盘故障维修率相应提高,同时,电脑病毒猖獗也经常造成电脑数据的丢失,如果学会维修硬盘和恢复数据的技术,为用户排忧解难,岂不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吗?于是他和朋友商量,看能不能“死马当做活马医”,把坏硬盘拿来让他修修看。朋友说:修电器你没说的,但硬盘是高科技产品,在咱当地还没听说谁能修硬盘呢!但最后朋友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老林送来了那块坏硬盘。 
此后,老林闭门谢客,一头钻进他的小屋,潜心研究起了电脑硬盘。他先从网上查阅关于硬盘结构、维修等方面的资料,把那块硬盘拆了装,装了拆,连续几个晚上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凭借过去电子维修技术的积累和几天来对电脑硬盘近似痴迷的钻研,他终于查出了硬盘线路板上的故障,换了个小零件以后,那块硬盘竟然被修好了,并且丢失的数据全部得以恢复。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的时候,这位朋友说啥也不相信,可当他亲手从硬盘里找出了那些曾倾注单位员工汗水的数据时,竟然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劲儿地说:老林真是太神了!省下了买新硬盘的开支,保住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朋友单位的领导特地登门感谢并给了老林3000块钱。老林再三推托,说自己只不过是搭上几天工夫而已,又没有什么成本,说啥也不应拿这么多钱。朋友说,你挣的这是“智慧钱”,省下买新硬盘的钱不说,单这硬盘数据1万块钱也买不来,所以给你3000块钱一点也不多。拿着这3000块钱,老林颇有感慨:没想到用技术赚钱竟这么容易! 
开店大干 
从此以后,老林就迷上了硬盘修复,开始为开店大干做准备。因为老林有基础,对硬盘电路板的维修很快就掌握了,但通过软件进行硬盘分区、将坏磁道隐藏、改写硬盘参数标识、数据恢复等操作则技术性很强,多数软件是英文版,于是他找出女儿上中学时的英语书,并购买了大量电脑硬件方面的书籍,从记忆一个单词、理解一个专业术语入手,先后对照英文程序拆装了三十多块硬盘,并且最终的修复率较高;为了确保开业万无一失,他还到省城专业的硬盘维修中心进行了系统学习。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儿,他在当地电脑城租了一间营业厅,打出了“专业硬盘修复中心”的牌子。 
开业伊始,由于多数人对硬盘修复不太了解,同时对老林的技术也持怀疑态度,所以上门的仅限于熟人和熟人介绍的小客户群体。多年的电视台工作经验告诉他,要拓展市场必须加大广告投入。为了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他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方式,在电视台打滚动字幕,在当地各网站建立广告网页,并且印制了《硬盘保养和维护手册》免费向电脑城业户以及网吧、学校等电脑用户发放……随着广告力度的加大,大家对硬盘修复和数据恢复有了更深的了解,老林的硬盘修复中心业务逐渐多了起来。加上太太为他当着会计兼营业员,老林越干越得心应手,也越干越有劲头。 
经营之道 
老林常说:“大家对硬盘修复的认知度本来就不高,如果技术再不过关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创业失败。”为此,老林把保证一流修复技术作为自己经营的第一目标,他不断从网上了解最新的硬盘修复信息,并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电脑硬件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注册和购买了各种硬盘修复软件,还博采众长总结出了一套简便可行的硬盘修复程序,一流的技术支持确保了他的硬盘修复率处于当地领先水平,以致周边地市的电脑维修商把自己修不了的硬盘专门送到老林这里修复,结果多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检验自己的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老林还背着几块被同行们公认为无可救药、但他却曾多次修复的希捷硬盘来到北京,结果他在中关村转悠了一个星期,五块硬盘均被判定无法修复。这回老林心里有了底儿,回来后亮出了一道经营的“杀手锏”,他郑重承诺本店无法修复的硬盘,如果本地其他店能修好,他免费送同容量新硬盘一块。这虽然是老林的一个“促销点子”,但这一招儿的效果却超出想像,不但扩大了业务量,而且逐渐奠定了老林在同行中“技术大哥大”的地位。 
人无信则不立。老林非常看重“诚信”二字。大家都知道技术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某些业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任意夸大故障而漫天要价似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但老林自有他的经营理念:店欺客一时,客欺店一世,挣钱不能昧良心。凡是来维修硬盘和恢复数据的,他均提供免费测试,然后向客户说明故障原因和收费报价,供客户选择。对许多举手之劳的小故障他便提供免费服务;对于修复后两个月内又出现无法修复故障的,他会主动退回客户的修理费。亲朋好友对他这种“有钱不赚”的做法不理解,老林说:信用是无价之宝,你赚不到他一个人的钱,但可能会赚到他介绍来的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钱。有这样好的信誉,这样朴实的经营之道,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老林的硬盘修复中心会越来越红火。 
 


   

 变成有钱人并不难: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9.“社长”不在编,收入过八千
宗学哲
———开家“只一期报社”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感到困惑:报社哪有自己家开的?再说了,啥报纸也不能只出一期呀!可老崔就开了一家这样的“报社”,目前老崔的头衔是“只一期报社”的社长兼总编兼排版印刷兼发行……这么和你说吧,报社就他一个人。什么?这样的报纸没有市场?告诉你吧,报社的生意火着呢!目前老崔已经“出版发行”了一百多期样式各异的报纸,找上门的新老订户络绎不绝,老崔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8000多元。 
逆境之中发现商机 
老崔曾在山东丝绸厂从事厂报编辑工作,由于企业不景气,2000年年初下了岗。此后,经朋友介绍,老崔到了一家广告公司打工。 
公司基本全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年轻、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快,所以每月公司的业绩排行榜上,老崔总是倒数第一,“人又老,钱又少,仔又嫩”,老崔感到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这样的企业天天要小心翼翼地看老板脸色行事,随时都有被炒鱿鱼的危险。老崔觉得自己的精神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再在这个公司待下去,非弄出毛病来不可。 
在经过一番认真考虑之后,老崔辞去了这份令人提心吊胆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尝试。可是,真正自己做起事情以后,他才深深地体会到:打工不易,创业更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开过饭馆,包过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卖过服装,但均因市场竞争激烈和经营问题而宣告失败。 
那几天老崔正在家闭门思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