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绮丽江山 >

第67部分

绮丽江山-第67部分

小说: 绮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了建康城,刘义隆拜谒了其父宋武帝的陵墓初宁陵,回来停留在中堂。朝廷的文武百官呈上皇帝的印信,刘义隆推让了几次才接受,在中堂继承了皇位。然后又乘坐皇帝专用的法驾入宫,登太极前殿,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封王妃袁齐妫为皇后,主持六宫事务。

    刘义隆祭拜皇家祖庙,下诏恢复刘义真庐陵王的封号。对刘义真的灵柩迎回建康一事,义隆则严令众人不得让绮云得知消息,恐她又触景生情,伤了身体。

第125章 新皇登基

    新朝新气象,义隆也越发忙碌起来。

    绮云的病症好了十之**,起初要求依然住原太尉府。义隆只是不许,以担心徐羡之等人对她下手为由,留她在宫中。绮云细想也只能如此,义隆给她安排在离自己住的含章殿最近的一座宫室中,更名为绮兰殿,并亲自用隶写匾额。

    绮兰殿是汉景帝王美人的宫殿,王美人是汉武帝刘彻之母。他难道要纳自己为妃么?绮云看着匾额上“绮兰殿”三个大字,时常坐立难安。

    义隆看她郁郁不乐,想起她和义真的旧友谢灵运。不顾徐羡之等人的反对,诏谢灵运回京都任职。谢灵运一抵京,就受到义隆的礼遇,任命为秘书监,负责掌管国家秘籍图书。

    义隆本身是一个文学之士,汲于共同的爱好,对谢灵运是惺惺相惜,非常的器重,时常召唤谢灵运呤诗歌赋,你唱我和,日夕引见,赏遇甚厚。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谢灵运除了诗写得好,字也好,每当诗成,亲手挥写,刘义隆见后往往是嗟赞不已,称灵运的诗、字是“国之二宝”。谢灵运得到新帝如此器重,不禁更加狂傲起来。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

    每每谢灵运写了新诗文,义隆便拿了到绮兰殿,与绮云一起品鉴。

    义隆见有西晋一代,无传国记史,就命谢灵运编篡晋史。谢灵运对仕途前景也有了更大的期盼。谢灵运编篡晋史的天澜阁离绮兰殿不远。绮云经常到那里,看着谢灵运编书,看他有时忙不过来,便帮助他整理目录条疏。

    谢灵运编撰晋史,本来是桩光宗耀主、名垂史策的好事。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义隆对他每次都是以文义接见他,侍宴谈赏而已。刘义隆每次涉及时政机要,都是找原先的亲信幕僚王华、孔宁子等人来商讨。

    而这些人在谢灵运眼中看来出身微贱,门第低微,才华也不出众,就算是同朝并列为官,也有些看他们不上。渐渐地,谢灵运感觉屈尊迁就,对于义隆交待的编撰晋史,也有些意兴阑珊。

    绮云闲来无事,见谢灵运耐不住书斋的冷清,对编撰史书日渐疏懒,便忍不住捉刀代笔。这样一来,绮云对晋代史实变迁和人物大事了如指掌。她这样时常在书斋混上一整天,觉得日子平静而充实。

    义隆对文史十分有兴趣,时常借机来看她,翻看绮云编写的晋史条疏草稿。两人交流谈论一番,只觉得心中烦闷之气去了不少。

    新皇登基,大量充实后宫。诏书发布宋国,民间大量采办宫女入宫。京城内外,官僚民间皆十分热闹地谈论此事。适龄女子皆幻想能入建康皇宫,期待一夕等到皇帝的宠爱,从此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哗”的一声,案桌上所有的东西被义隆扫落在地,含章殿中的太监宫女皆战战兢兢,不敢抬头。新皇即位以来,一向温文清雅,很少发这么大的火。

    一个纤秀的身影走进含章殿,将他扫落在地的东西一一拾起,绮云清幽的声音响起:“义隆哥哥,你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义隆回转过身来,见是绮云,如同一瓢清凉的冷水浇在了沸铁上,心中的怒火消散大半。在宫中,义隆坚持绮云不用称他陛下,两人称呼还是像以前在太尉府时那样,绮云见他坚持也只能作罢。

    “义隆,什么事惹你动怒?”绮云知道义隆素来温雅,不是十分过分的事情,不会令他如此震怒。

    义隆带了几分恨意,说道:“还能有什么事情?朝政军政由徐羡之他们继续把持,我也忍了。他们要让我选妃,说什么充盈后宫,绵延皇嗣。如今他们递上来的名单,你看全是他们的亲戚,徐羡之的女儿、谢晦的外甥女、傅亮的侄女儿全往我这儿送。他们不仅要把持我的朝政,还要操控我的后宫。如今,我连汉献帝的处境也不如了!”

    当初在迎立义隆为帝之时,徐羡之认为荆州之地十分重要,恐怕刘义隆抵达京师后,或许任命别人继任。于是,他以总领朝政的名义,任命谢晦代理都督荆湘军事、兼荆州刺史,而且为谢晦配备了精锐军队和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自认为据有荆州,便控制了宋国半壁江山。

    刘义隆无奈,即位之后,下诏命代理荆州刺史谢晦改为实任。并且依然任徐羡之为司徒,王弘为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封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大臣上疏奏请义隆,到华林园听取诉讼。

    刘义隆推辞下诏道:“朕对于政务刑法很不熟悉,可以跟从前一样,仍请徐羡之、傅亮主持。”这样,朝政军政依然在徐羡之等五人手中把持着。

    绮云没有说话,走上前提笔蘸墨,在雪纸上只写了一个字“忍”。

    义隆长叹一声:“心字上面一把刀,这个字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曾经常想有一天,我坐在权力的顶端,就再也不用忍了。可是,没想到眼下依旧在忍受。他们步步紧逼,让我退无可退。”

    “天地为炉,万物为铜,谁人不在其中苦苦煎熬?”绮云劝道,“义隆,你在朝政上想办法,安插自己的人手,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势力来。”

    义隆忧心忡忡地道:“那个徐羡之是个老狐狸,他在朝多年,亲信眼线遍布朝野。我苦心经营,虽然培植起自己的幕僚心腹。可是,一下子哪能打入他们的权势中心去?”

    绮云答道:“看来,义隆你只有先隐忍蛰伏,先照他们说的去做。”

    “绮云,你真的觉得,我应该把这些权臣之女迎入我的后宫?你不……”

    “从现在这种情形来看,义隆哥哥,你没有选择。只是,还有别的办法,可以缓解一下。既然他们让你充盈后宫,义隆你也可以选自己的人入宫。与他们的人平分秋色,相互牵制,不让她们霸占后宫。

    “说来说去,你还是要我选妃?”义隆一脸的无奈,神情有些悒郁。

    “古往今来,哪一个皇帝不是后宫三千?皇嗣血脉是坐稳江山第一重要的,否则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

    “难道,云儿你一点都不生气?”义隆反问,目光灼灼地看着绮云。

    绮云故作不懂地避开他的目光道:“我一个异国郡主,能在皇宫中留命就不错了。我能生什么气?”

    义隆听了,目光黯淡了下去,默然不语。绮云看着他的神色,心中有几分忐忑。称帝以后的义隆心思更加深沉,似乎总在沉思,且举止有度,不怒自威。绮云觉得此时的义隆变得不可亲近。

第126章 寿阳梅妆

    宫中的嫔妃渐渐地多了起来,莺莺燕燕,姹紫嫣红。绮云自认为只是客居皇宫,这一切与自己无关。她每日在天澜阁水榭看着假山的青藤,听着流水清音,在书斋中阅读编书。

    绮兰殿里的宫女为首的是春竹、傲菊等四人。她们从太尉府搬过来,依旧在绮云身边侍候着。

    随着被封的嫔妃日益增多,所花费巨大。皇后把持六宫,对绮兰殿的赏赐特别的吝啬,对宫人格外的苛刻。绮云向来不在这些事情上心,也从不和义隆分说。

    春竹等人见原在宜都王府地位不及自己的丫鬟入宫后比自己过得宽裕,时常有银子接济家人。她们又屡受皇后的苛待,不免暗地里颇多微词,在绮云面前也略轻慢起来。

    绮云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待义隆来绮兰殿,她只是和他提了句宫中事务日渐繁重,皇后生子不久,身体虚弱恐六宫事务照顾不周。义隆没有母后,太妃们年事已高,入宫主持大小烦琐事务首推寿阳长公主刘兴弟。

    义隆听了觉得有理,便使人接了长公主入宫,主持六宫。长公主正当盛年,两个儿子渐渐长大,家中无牵无挂。过去在太尉府身为家中长女,操持家务精明能干。进了皇宫把一干烦琐事务理得井井有条,六宫无不对她赞颂。

    长公主不偏不倚,对各宫一视同仁,绮兰殿中所有人的吃穿用度自然也和别宫一样,春竹等人便不再抱怨。

    正月初七午后,天气忽然转热,春日阳光格外温暖。绮云邀请寿阳公主在宫廷里游览行走。长公主的幼子徐淳之跟着其他皇子,一起在上书房读书。对他的功课,绮云时不时地过问几句,深得长公主的好感。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寿阳公主感到身子有些乏累。绮云引她在含章殿花园的梅花树底下的软榻上小憩。长公主闭目歇息,朦胧睡去。绮云坐在一旁侍候。见长公主额间有微小的细汗,便拿了娟子为长公主轻轻擦拭着。

    一阵微风吹来,将腊梅花吹得纷纷落下,其中有几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微风吹动花瓣,更显妩媚动人。

    绮云看了,心里一动,拈起一朵梅花,轻按在公主两眉之间,扑了些花粉在她的眼角处。

    待长公主醒来,绮云笑着示意宫女拿来铜镜。寿阳公主见镜中的自己前额上印了朵腊梅花,花瓣润滑透明,犹如琥铂雕成。她伸手拂拭不去,镜中的自己面色白皙更显娇柔妩媚,更添冰清玉洁的雅致风韵。

    长公主行至后宫,袁皇后等人见了,也十分喜欢,请长公主保留它。直到三天后才将其用水洗掉。此后,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腊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以助美观。宫女嫔妃们见了,个个称奇,争相仿效在额间装饰梅花妆。

    长公主来绮兰殿,见绮云依然一脸素净洁白,并不跟风。她挽了绮云的手,笑道:“妹妹璞玉天成,无需任何装饰便能把六宫的美人都比了下去。”

    绮云也笑了,笑容微带忧郁:“长姐说笑了,我只是心中感伤,没有那些心思。长姐莫怪。”

    长公主诧异地问道:“妹妹有何心思?难道这宫里还有谁敢欺你不成。云儿,你告诉长姐,我自然为你出气。”

    绮云引她进入内室,香案上摆放了两块灵位,长公主近前,赫然见上面是“营阳王刘义符之位”和“庐陵王刘义真之位”。

    绮云对着灵位,幽幽说道:“我自小得到两位哥哥的爱护,如今他们正值青春正茂之时,死于凶徒之手。云儿日夜思念,深恨不能手刃凶徒为两位哥哥报仇。”

    一席话说得长公主面露愧意,眼圈也红了,近身拉了绮云的手:“妹妹一个外姓人且把我两个苦命兄弟的事挂在心里,六宫之人只会争相享受新皇恩泽,谁能记得他们?妹妹你如此重情重义,长姐心里有数。妹妹若是能够一直留在义隆身边就好了,他和我也多一个帮手。”

    自此以后,长公主格外照顾绮云,给绮兰殿的各类赏赐是内宫中最多的,绮兰殿中的宫女宦官的地位也高出别宫一等。许多嫔妃心热眼红,纷纷至袁皇后那里告状,皇后也无可奈何。

    长公主见绮兰殿服侍的宫人稀少,便请示了义隆。义隆钦点少府监负责采办宫女,充盈绮兰殿。

    这一日,绮云闲来无事,见少府监正在采办宫女。一眼望去,宫女们都穿着同一种服饰,人头济济。看着青春年少个个水灵的宫女,绮云便停下脚步看热闹。少府监见了灼华郡主,满面堆笑请示她:“郡主,这里正好在挑选入绮兰殿的宫女。您是不是过目一下?”

    绮云背着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候选的宫女。宫女们见了她,神情怯怯都低着头,看不见模样。看了一会,她淡懒地挥挥手道:“大人选中就好,不必问我。”

    绮云正要举步离去,忽见宫女人群中直射来一道目光。绮云回视过去,那个宫女直视了她一眼,眨了一下眼睛,复又低下头去。她和其他人穿着同样的服饰,梳着一样的发髻,身形体态却十分眼熟。

    绮云细细打量了一下,心中一惊,手指着她,不动声色地对少府监说道:“她叫什么名字?这个人我要了。”

    少府监立刻挥手示意那名宫女上前。那宫女出列走上前,曲膝行礼道:“我叫雪儿,我什么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