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绮丽江山 >

第88部分

绮丽江山-第88部分

小说: 绮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该死的笔头奴,朕明日杀了他。”拓跋焘手握拳头,砸在她的棋盘上,棋盘震动,棋局纷乱。

    绮云放下棋子,认真地看他说。拓跋焘说的“笔头奴”是立节将军古弼。“弼”这个名字是明元帝拓跋嗣给他改的,意思是辅佐之材。古弼负责门下奏事,相当于御史大夫,可以指出皇帝的过失。古弼的头长得尖,像毛笔头一样,人们于是都亲切地称他为“笔公”,而拓跋焘则昵称他“笔头”。

    绮云听拓跋焘骂他“笔头奴”,便知道古弼又有事触怒了他,便笑道:“佛狸,什么事?说来听听。好好的,你为什么要杀笔公呢?”

    “今天,我正在和事中刘树下棋,这时候古弼进来要奏事。我一面要下棋,一面心里在想,云儿你上次和我说帝王要‘法、势、术’三者要应用得当。我心里头正在想这些事儿,那古弼在旁边等候的时间长了些,你知道他做出什么举动吗?”

    绮云见他脸色铁青,知道气得不轻,忍住笑摇头道:“不知道。”

    “他居然站起来,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凳子,然后扑上去,把刘树狠狠地揍了一顿,而且边打边骂:‘朝廷的事情没有治理好,都是你这个小子的罪过!’我丢下手中的棋子,叫他停手不要打了,古弼这才放过了刘树。云儿,你说这笔头奴是不是该死?”拓跋焘气呼呼地问道。

    绮云站起身来,退后三步,敛了敛云鬓,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地向拓跋焘行了一个大礼。拓跋焘吓了一跳,忙起身扶住她的手,不解地问道:“云儿,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对我行这么大的礼?”

    绮云正色答道:“云儿听说史书上说,主贤臣忠,只有君主贤能开明,臣下才能忠诚。古弼正直敢言,正好证明陛下是明主的。所以,我自当祝贺陛下。”

    她的一席话,如凉水浇在沸铁之上,拓跋焘顿时醒悟过来,转怒为喜。

    “明君诚恳纳言,虚心求谏,臣子方能切言陈谏,施展才略。陛下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正是贤明之举。”绮云话题一转,问道:“今日,笔公向你奏报什么事呢?”

    拓跋焘道:“古弼收到一封民间来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占地太多,老百姓无田耕种,希望朝廷减掉大半分给贫民耕种。古弼很重视这件事,向我奏报。云儿,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绮云答道:“天下大事,莫过于土地。各朝各代,战乱纷争无非争的就是土地。而百姓有田则安定,无田则流亡,流亡的百姓多了,便会生乱。君王对待土地要慎之又慎,绝不能纵容臣下圈占土地。圣人曾说‘给民恒产,以民为贵’。至于皇家上谷苑囿占地的问题,皇上看着办就是了。”

    拓跋焘点点头,面上是赞许的神色。

    这时,宗爱进来禀道:“古将军光着头赤着脚,在殿外求见皇上。皇上见还是不见?”

    拓跋焘大惊,携绮云一同出了殿门,果然见古弼摘了发冠,散发赤足跪在在石阶下请罪。见拓跋焘现身,古弼高呼道:“臣颠沛造次,冒犯天颜,臣请辞尚书一职。请皇上降罪”。

    拓跋焘刚才的怒气消失无踪,像是没事人一样,走下石阶把他扶起,和声道:“笔头,你有什么罪过啊?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朕求贤若渴,随才文武,任之政事。以后,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你做就是了!即使颠沛造次,你做了,也不要有什么顾虑!”

    他停了一瞬,接道:“笔头,你上次和朕奏报的圈占土地一事很重要,你继续关注此事,上谷苑囿的土地减掉大半,分给贫民耕种。另外,你专门负责查看京城内外有没有农民流失土地,到处流离的现象。若有,马上奏报朕。”

    古弼作了一揖,朗声道:“臣正想将此事奏报给皇上。”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折子递上来。

    绮云和拓跋焘见了他这般,都笑了。拓跋焘捏起拳头轻轻敲在他的肩上道:“说是请辞官职,结果还是放不下。古笔,你真的像笔一样直而有用,有臣如此,是我魏国之宝!你要奏报什么事?快说。”

    古弼奏道:“这个折子上记录了朝中重臣圈占农民土地的详细情况,请皇上过目。”

    “哦,都是哪些人干这贪赃枉法的事情?”

    古弼犹豫了一瞬,答道:“是北平王。”

    “北平王长孙嵩?”拓跋焘听了是他,神色变得凝重。

    长孙嵩不仅是四朝元老,而且对拓跋焘称帝有推荐之功。当年,明元帝征询立立太子的意见时,长孙嵩力荐拓跋焘,他对明元帝道:“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如今皇长子既贤明又是嫡长子,天命所归。”拓跋焘临朝监国后,长孙嵩为左辅之一,官至太尉,柱国大将军。

    古弼禀道:“对,朝中大臣都以他马首是瞻。这股歪风正有扩大之势。”

    听到这里,绮云想起自己的囊中有一份状纸,掏出递给拓跋焘,“这是我路过幽州时,民间百姓所投递的,幽州村民状告他们的良田被北平王所占。”

    拓跋焘接过状纸看了,脸色微青。他紧了紧拳头,坚定地对古弼道:“笔头,你好好地查证此事,要证据确凿。到时候,朕一定让他们圈占的地全部吐出来,并且让他们学会如何守法奉公。”

    目送古弼转身离去的背影,拓跋焘对绮云叹道:“云儿,你随我一起上朝堂吧。将来,我做什么决策时,你就在我的身边,以防我决策的失误。何况,云儿你不是说我们一生一世在一起,少一天一月都不算得吗?我身边有你在侧,心底会安定些。”

    绮云本想拒绝,见拓跋焘诚恳真挚,只好跟随他上朝。在朝堂上,用一道帘子隔开,绮云隐在帘后,可以看清朝堂上的举动。

    此后,拓跋焘能够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对直言进谏的大臣,在世人眼中看来是“骄之纵之”。

第167章 云庐密语

    天气渐暖,云庐中的桃花开了。绮云命人将自己的东西搬至云庐,从此在云庐安居下来。拓跋焘得知后,宠爱地依从她。

    这一日早朝后,拓跋焘解散群臣,唯独留下了崔浩。拓跋焘踱步上前,面色沉静地对着他。

    离得近了,崔浩忽然察觉,站在他面前的年轻帝王相较初登基时,举止越发沉稳有度。冷目上扬,是果断与决然,薄薄的唇,是不怒则威,令人望而生畏。

    崔浩不知他是何意,面色谨慎略显紧张,欲弯下腰去施礼,却被拓跋焘双手扶住手臂。

    拓跋焘犹豫了一会,和声问道:“崔太常,你熟知汉人礼仪,可有什么封号适合灼华郡主的?”

    崔浩一愣,呐呐不成言。

    绮云长叹一声,走出屏风后,“皇上,你莫要为难崔太常了。绮云在宫中,无所谓名分,只要看着皇上日日安康便好。”

    崔浩看到突然出现的绮云,愣了一下,转瞬平静如常。

    拓跋焘执起她的手,深情地道:“不,你为了朕,舍生忘死,深入夏国险境。至平城后,设计揪出了潜伏在朕身边多年的夏国细作,又常在朕的身边献计献策,较少朕的失误。如此功劳,朕岂能不给你个名分?”

    崔浩思忖了一会,拱手禀道:“皇上,若论郡主的淑德和功劳。老夫想起了后宫一个封号极其适合郡主,便是昭仪,‘昭其仪’之意。此封号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其位相当于丞相,爵比诸侯。当年,汉元帝的妃子冯婕妤舍身救主有功,为显对她的异宠,特地在婕妤之上新设昭仪一位。是汉朝册封之最高阶妃嫔,位仅次于皇后。”

    拓跋焘点头,面露欣喜之色:“昭仪,昭其仪,的确非云儿莫属。等朕西征回来,就进行册封。”

    待崔浩告退,还未等他走远,拓跋焘面上露出玩笑的神色,对绮云道:“以后,云儿就是朕的昭仪娘娘。其实,我更喜欢叫你娘子,我用民间的习俗三媒六聘娶你可好?”

    绮云一脸娇嗔,把住他的胳膊,拧了一下。拓跋焘咧嘴呼痛,崔浩听到声响,回过头来。绮云立刻停住了手,一脸羞红低下头去。

    崔浩见他们二人这般小儿女神色,装作什么也没看见,暗中笑着摇头,大步离殿而去。

    回到云庐,绮云想起刚才的话,心中婉柔辗转。静静的出了屋子,走到潭水边,见潭水清澈,水底滚圆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游着,煞是可爱。她便脱了鞋袜,坐在潭边方石上,赤着脚荡在潭水中,清凉怡人。不知名的花瓣随风纷纷洒落水中,顺流而下,映衬着她的足晕染出几抹粉色桃红,静美而又艳丽。

    拓跋焘见她回来以后,一直默默无语,心思重重,也脱了鞋袜,挨了她坐在方石上,扶着她的肩膀,低声哄道:“好云儿,你不要生气了。我们还没有成婚,叫你娘子,有些唐突。虽是一时玩笑,但在我心里,我就是那样想的。”

    绮云睨了他一眼,“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也没有生气。佛狸,我是那样小气之人吗?”

    拓跋焘见她没有生气,暗自松了一口气,戏谑道:“你不小气,那是谁把着我的胳膊,又是捏又是掐的?恐怕我的胳膊早就青一块紫一块了呢。”

    绮云听了,急道:“我掐疼了你吗?让我好好看看。”说着,便要来挽起他的袖子察看一番。

    拓跋焘侧身躲过,握了绮云的手,哈哈笑道:“云儿,我是骗你的。就你那点力气,给我挠痒还差不多。”

    “就知道你皮糙肉厚的,刀枪不入。估摸箭簇射到你的身上,都要打弯了。”绮云抽了手,握成粉拳轻轻打在他的肩上。

    “但如云儿所愿。以后,我拓跋焘上了战场,箭簇见了我都退避三尺。那我大魏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拓跋焘剑眉上挑,有些傲然地说道。

    绮云戏谑道:“你是谁啊?是一只最英勇无敌,能征善战的狐狸。天下要能战胜你的,恐怕不多见。”

    拓跋焘面上带着笑意,答道:“可是这只最英勇无敌,能征善战的狐狸,最最害怕的就是云儿你了。”

    “你怕我做什么?”绮云扬手向潭水中丢了一颗小石子,看着水中的涟漪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

    “我怕你难过,怕你伤心。”拓跋焘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道。

    听他说得真挚诚恳,绮云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听他继续说道:“怕你被人欺负,怕你有一天再也不理我。和你在一起的时日越长,就怕得越多。对你喜欢越多,就怕得越发厉害。每日里让我朝思暮想,牵肠挂肚的就是云儿你。”

    他平静地娓娓道来,仿佛在说着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眼底那抹难以言喻的深情,灼热了绮云的心。

    听到这里,绮云再也撑不住,泪水汩汩地流下来,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语带哽咽,“佛狸,你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你说是怕我难过,可眼下……偏要来惹我伤心。”

    “好,我不说了。”拓跋焘忙轻抚她的背脊,低低安慰道:“云儿,你也不要再流泪了。你一流泪,我这里也会很难过。”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伸出手帮她轻轻拭擦了泪水。绮云听了,收了眼泪,静静地偎在他的怀里。

    两人默坐良久,不用言语,柔情蜜意在两人间流转。

    这一年的春夏之际,拓跋焘率北魏大军,第二次征伐柔然汗国,以雪前一年柔然进犯之仇。魏军分兵五路,同时进发。大军抵达漠南后,舍弃辎重,改由轻装骑兵,带上了十五天的军粮,追击几天几夜,度过大漠攻打柔然。

    五路大军在不同地点同时作战,之前的部署计划周密。拓跋焘审时度势,指挥其进退有序,首尾呼应,配合得天衣无缝。作战时,拓跋焘不避箭矢,身先士卒。魏军见少年天子如此英勇,也争相效命,气势如虹。

    绮云换上男装,跟着他一起上战场,目光和身形紧紧跟随着他。目睹他的豪情万丈,痴迷地捕捉他在战场上驰骋飞扬的英姿。

    柔然各部没见过如此浩大的攻势,听闻拓跋焘的大名,十分惊恐,全都向北逃难。拓跋焘大获全胜,只可惜沙漠太广袤,无法一路追到底,未能擒住大檀。

第168章 五星吉兆

    大军回到平城后,不久从统万传来消息,夏王赫连勃勃准备废黜太子赫连璝而改立幼子酒泉王赫连伦。赫连璝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兵七万人北上进攻赫连伦。赫连伦率骑兵三万人迎击,双方在高平大战,赫连伦不敌兵败身死。

    正乱作一团之时,太原王赫连昌率骑兵一万人袭击赫连璝的大军,斩杀赫连璝,收服了他的部众八万五千人,回到国都统万。赫连勃勃听闻,不仅没有责怪赫连昌,反而大喜,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