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绮丽江山 >

第92部分

绮丽江山-第92部分

小说: 绮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下绿瑛后,拓跋焘等人环顾四周,察觉大事不好。宫中的禁卫军闻讯,纷纷执兵刃上前包围。

    拓跋焘等人见陷入了包围圈,虽然心知凶险万分,但依然沉着应战。他们奋力拼杀,侍卫虽然倒下的很多,但前赴后继,也不知还有多少禁卫军正赶来。

    众人且战且退,血战到一处宫殿的玉阶。拓跋焘等人登上玉阶,居高临下,又砍杀了多名侍卫。但看到围上来越来越多的侍卫,拓跋焘也是心内焦急。绮云则更加心急如焚,为了自己和绿瑛,拓跋焘和他的亲随竟然孤军犯险。

    正在命悬一刻之时,这时,宫殿的门缓缓打开,随着一声断喝“住手”,里面走出一名中年美妇。禁卫军见了她,纷纷停住厮杀。

    拓跋焘等人回头,只见那中年贵妇玉环飞仙髻,身穿绯罗蹙金五凤吉服,见之知道她身份不凡。

    一名她身边的太监上前一步,尖声高喊道:“太后娘娘有旨,请各位将军住手。将军们误解了,来者是客,应化干戈为玉帛,请客人入殿内歇息。”

    听了这一席话,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来者是赫连勃勃的皇后,赫连昌尊她梁太后。胡夏禁卫军兵将听梁太后让他们住手,面面相觑,心有不甘。但夏国治军向来残酷,不敢表露出丝毫的不满,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拓跋焘等**摇大摆地被梁太后请入宫殿。

    入了宫殿,梁太后请他们坐了。拓跋焘抱拳,爽朗地开口道:“太后娘娘,今日为救一个朋友,冒犯贵地,感谢娘娘不记在下过失。等禁卫军散去之后,我等立刻离开,不敢叨扰娘娘的清静。”

    梁太后面色平静,微带笑容,和声细语地道:“哀家知道驾临贱地的,是魏国皇帝拓跋焘,哀家今日有缘得见闻名天下的少年天子,不胜荣幸。哀家喝退禁卫军,是因为对魏主有一事相求。还请魏主单独随哀家前来,喝一碗茶再走。”

    听到此言,众人皆感到意外和震惊,如今两军对垒,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双方。如今一方太后请另一国皇帝喝茶。这情景着实有些不可思议。绮云等人上前围拢拓跋焘,皆十分担心梁太后表面客气,暗藏诡计。

    梁太后似看出了他们的担忧,微笑道:“各位不用忧虑,哀家诚心邀请你们的陛下,是有要事相商。试想,你们阻拦他,难道就能够走得出这座宫城么?哀家保证你们陛下的安全,只要相谈一盏茶的功夫就好。”

    拓跋焘暗中寻思梁太后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他安慰了几句身边的亲随,深深地看了绮云一眼,暗示她不用为自己担心,转身随着梁太后步入了后殿。

    殿内,绮云和拓跋齐等人表面上安坐在椅上,太监奉上香茶,侍立于一旁。

    他们面面相觑,手端着茶杯,可是食不知味。心中暗暗牵念拓跋焘。绮云更是忐忑不安,因为自己令大家深陷敌营。不知接下来,将何去何从。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众人见拓跋焘和梁太后果然从殿内现身。见拓跋焘安然无恙,他们暗中松了一口气。

    梁太后挥手示意几名宫女上前,她们手里捧了几件带雪帽的斗篷,放在案几上,而后静静地退下。那梁太后喝退了太监,深深地看了拓跋焘一眼,身姿款款地转身离去。

    殿堂内只剩了拓跋焘等一行人,拓跋焘指着几上的斗篷,示意众将穿戴起来。众将见那是女子服饰,一时有些迟疑。

    拓跋焘沉声道:“要想活命的,就穿上。我们偷偷混出统万城去,只能如此。”说罢,他带头拿起案几上的衣饰穿戴起来。

    众人见他的脸色似不善,对于方才他和梁太后商谈了什么,也不敢多问。只知道相信他,有了主心骨,一定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他们一行人穿戴起来,因为他们都是年轻将领,宽大的雪帽和斗篷掩住了健硕的身形,粗粗一看,难辨雌雄。

    绮云心中有些诧异,梁太后不仅没有为难他们,反而让宫女奉上女装,暗示他们逃离皇宫。不知她和拓跋焘之间达成怎样的协议。但看着众人因为自己而孤身入险,想能够逃离统万,回到军营,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拓跋焘领着众人一路疾走。禁卫军似乎已经被梁太后喝退,路上未见任何人阻拦。很顺利地达到皇宫的西门,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还有几匹马放置在那里。拓跋焘挥手示意众人上马,一路往城东门而去。

    到了东门,他们虽然身着女装宫廷服侍,可是没有出城的令牌,看门的卫兵死活不让他们放行。

    绮云忽然想起了,今日是冬至,在统万城立碑之处,有许多百姓在这一日会在城墙下烧纸衣,祭奠不幸身亡的亲人。于是,她带领众人,转到城墙下,果然见那里卫兵稀少。在那处墙根下,百姓多烧纸衣,夏军嫌晦气,看守薄弱。

    城墙高大,拓跋焘等人悄然等到卫兵换防,看守最薄弱的时机。他们纷纷解下身上的斗篷,捆扎成绳,绑在铁槊上,垂至外墙根儿。拓跋焘先放下绮云和绿瑛,自己断后,让众将一个接一个,顺着墙根而下。

    等到拓跋焘和拓跋齐二人,顺利滑下城楼,他们回望高大巍峨的统万城。他们十几人孤军犯险,如今却顺利逃离,皆觉欣喜万分,望见拓跋焘面上却不见欢欣之意,反而眉头微蹙,似有心事。

第175章 马踏统万

    第二日,拓跋焘集中三军,指挥攻城。由于夏军骑兵的失败,赫连昌的逃离,统万城守军孤弱单薄,并人心浮动。

    魏军见拓跋焘孤军犯险,却依然平安归来,更加认定自己的皇帝有神灵护佑。加之,拓跋焘为人壮健勇敢,沉着稳重。无论是攻打城池,还是两军对阵,短兵相接,都能亲自冒着乱箭飞石,身先士卒。他的左右士卒相继倒下,或死或伤,他却神色自若,毫不畏惧。因此,将士们对他无不畏惧钦佩,都愿尽力效死。

    所以,在攻城之时,魏军在拓跋焘的率领下,士气大振。几番血战,巍峨高耸号称永不陷落的统万城第一次被攻破了。

    魏军破城后,拓跋焘约束部下,不得肆意劫掠。魏军非常严整,能够得到统万城的百姓拥戴。俘虏了夏国的亲王、公爵、将领以及赫连昌的太后、皇后嫔妃、姐妹、宫女等数以万计。还缴获马匹三十余万匹,牛羊几千万头,国库中的珍宝、车辆、旌旗,各种精美的器物,多得不可胜数。

    夏臣献上了赫连勃勃使用的百炼钢刀,上面做了一个龙雀大环,号称“大夏龙雀”

    再看宫殿之前所列的铜鼓、龙兽等物,都用黄金装饰,无不精美华丽。皇宫之中亭台楼榭十分雄伟壮丽,全都雕刻图画,用锦绣装饰,精致侈华,无以复加。

    文武百官面对富丽堂皇的统万城,眼露惊羡之意,纷纷请求拓跋焘回平城之后,也加固京师的城墙,修缮皇宫的建筑。

    镇西将军丘堆奏道:“《易经》上说:王公设险,固守国家。汉朝丞相萧何也曾经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不能增加威严。皇上可仿统万城修缮平城。”

    拓跋焘听了连连摇头,不以为然:“古人说得好:‘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造了那么坚固无比的统万城。最后,还是被朕攻灭,国破家亡。而今,天下还没有太平,正需要人力。大兴土木的事,朕不想也不会去做。”

    拓跋焘手握马鞭,指着富丽的宫城,对左右侍从官员说:“一个蕞尔小国,却把百姓奴役到这种地步,怎么能够不亡国呢?”

    对于夏国缴获的珍宝钱财,拓跋焘将它们按等级分别赏赐给自己的将士。尤其是对为国死难将士的遗属或有功之家赏赐更是不吝惜,而没有功劳的皇亲国戚、显贵达官得到的赏赐很少。

    魏军还俘虏了夏国太史令张渊和徐辩,任命他们仍旧担任太史令。拓跋焘还俘虏了前东晋的大将毛修之等人。

    当毛修之觐见拓跋焘之时,双方不禁感慨万千。毛修之侍候赫连勃勃,战战兢兢,等的就是魏军或宋军前来。而拓跋焘,当年的落魄少年如今成长为一代天骄。初登帝位,便大败柔然,如今马踏统万,虽然未能擒获夏王赫连昌,但夏国元气大伤,魏国的势力更盛从前。

    拓跋焘再一次吃到了毛修之亲手所制的羊羹,赞道:“人间绝味,美不胜言。”大喜之下,封毛修之为太官令。后来,毛修之官运亨通,又升为尚书,封南郡公。

    这一日,绮云为拓跋焘做了几道可口的南方菜,送至大帐。攻占统万城之后,拓跋焘认为驻扎统万城内,其奢侈华丽的宫殿楼宇会消磨魏军的意志。所以,依然命部下驻扎于统万城外的军营中。

    正值拓跋焘和将军们议事,绮云在帐外等候,听到帐内传来争议的声响。鲜卑族将士常年在马背上作战,嗓门嘹亮,绮云想不听见也不可能。

    长孙翰道:“陛下几次遇险,微臣我等觉得有些蹊跷。”

    拓跋焘问:“怎么说?”

    “第一次从云公子的营帐飞出信鸽,暴露我军粮草不济的消息。次日,赫连昌出城进攻我军,好在陛下临危不乱,能够调整战略,化险为夷。第二次,云公子引陛下向统万城而去,当时跟随陛下的只有十几人,进入统万城,实在是凶险万分。微臣怀疑……”

    “你们怀疑,这些都是云清设的圈套?”拓跋焘沉声反问,隐隐可以听到他声音隐含的怒气。

    长孙翰犹豫了一瞬,答道:“微臣不敢,只是心有疑惑。此事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将士们都因担心陛下的安危,才会作如此猜测。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你们忘记两年前朕初登基,蠕蠕来犯,云清和墨宫主亲来战场,助我军一臂之力,射杀统帅,大败蠕蠕。如今,你们却怀疑他?”拓跋焘的声音中怒意更甚。

    此时,有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插话奏道:“陛下,臣听说了这件事儿,也感到疑惑不解。微臣听说这朝影宫神秘莫测,在四国皆有势力的渗透,势力不可小觑。此番统万一战,疑点颇多。臣想出了一策,请皇上定夺。”

    绮云从门帘缝隙中向内探望,那人须发皆白,原来是镇西将军丘堆。

    “讲。”拓跋焘命道。

    丘堆禀道:“皇上派微臣前往天水,协助司空奚斤大人,剿灭赫连昌残部,不如请云公子跟随臣一起去。让他远离陛下,若能再立军功,便可消除对云公子的嫌疑。”

    “不许,”拓跋焘拍案而起,他眉梢眼角浮动的,是一抹若隐若现,久历血雨腥风的冷厉淡然,“你们不信任云清,不打紧,朕信任她就可以了。她还是留在朕的身边,清者自清,谣言止于智者。”

    “请陛下三思而行……”丘堆、长孙翰等人单膝跪下,苦苦劝道。

    绮云再也按捺不住,掀帘而入,手捧食盒,轻轻放在案上。她看了眼跪了一地请命的将军们,脸上淡笑着,平静地说道:“皇上说得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如,就让云清跟随镇西将军前往天水,在军前效力。假以时日,一切皆会真相大白。”

    “云清……”拓跋焘面有忧色,犹豫难决。

    绮云再三对拓跋焘请求道:“我是奉皇命而去,镇西将军自然会照顾我的。前番让赫连昌逃脱,云清正心有不甘。让云清与诸将一起,为皇上效力,又可以消除众位将军的疑虑。皇上认为如何?”

    拓跋焘负手来回走了几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沉声下令道:“镇西将军丘堆、东平公娥清二人,你们配合奚司空,互为依靠,一道攻击赫连昌。安颉为监军侍御史,平北将军尉眷和云清……一同随军前去。”

第176章 擒拿夏王

    在拓跋焘攻打统万的同时,司空奚斤与夏国的平原王赫连定在长安对峙,却久攻不下。这让三朝元老的奚斤感觉很没面子。

    赫连定听说统万城已经被攻破,于是他率众投奔天水。奚斤率部追击,追到雍城,没有追上,心有不甘。

    拓跋焘下诏命令奚斤班师,奚斤上疏说:“如今,夏王赫连昌逃到天水自保,集结残部,还不足以长久盘踞在那里。现在,我军乘他危急,彻底消灭他极其容易,请增加士卒和马匹,等我削平赫连昌再班师。”

    拓跋焘不许,奚斤坚决请求,拓跋焘才应允。又拨给奚斤士卒一万人,遣人送去战马三千匹,并命令娥清、丘堆等配合奚斤,一道攻击天水夏军的残部。

    眼看行军日期将至,拓跋焘和绮云分别在即。

    月儿上弦,冷风吹得旌旗咧咧作响,冬天的夜更加的寒冷。

    绮云捂了捂身上的斗篷,悄步走入拓跋焘的营帐,只见他伏在案几上睡着了。连日来,拓跋焘修整军政,刚接手了夏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