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商户人家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2.08.12完结,宅斗、种田) >

第46部分

商户人家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2.08.12完结,宅斗、种田)-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氏听得愣了一下,过年与郑氏在郑大舅家中遇上时,郑氏就抱怨过,没想到现在是越来越厉害。郑氏的性格比较随郑大太太,心慈手软,管家治理后宅……她没那个手段,也没那么强的性子。
  但都生下嫡长子了,还被妾室欺负到头上。便道:“顾家太太没吭声吗?”郑氏的婆婆还在的,要是顾大爷宠妾灭妻,可是有人能管他的。
  夏婆子摇摇头道:“顾太太那脾气……奶奶你还不知道吗?经不住人家的三句哄,那个妾室天天把顾太太哄得上天入地,正经儿媳妇都靠后呢。”
  “哼~~”江氏冷哼一声,顾太太一直都不像是明白人,但没想到这种大事上竟然能糊涂至此。
  
  夏婆子又道:“倒是郑家小爷上过几趟门,不过他一个小舅子,又能对姐夫说什么。那妾室再不好,也不好上门抓住打几顿,现在是闹成一锅粥,以后要是那妾室怀孕生子,只怕……”没儿子都闹成那样了,等有了儿子当娘的哪有不为儿子着想的。
  江氏听得一肚子火气,很有心到顾家去看看,但就是她去了,又能怎么样。她跟郑氏是表姐妹,更何况己经出嫁,如何管的了别人后院的事。更何况这种事情,别人再出头,也得当事人自己立起来,出一回头容易,只怕接下来会让她日子更难过。
  
  说了半天话,一盘子点心也吃的差不多,夏婆子也要起身走了。江氏又命冬至拿一两银子给她,夏婆子欢天喜地的走了。江氏心情却是郁闷起来,她现在手边上的事情太多,一时半会的走不开,便命张财家的带上丫头去顾家看看郑氏。
  顾大爷宠妾灭妻了,除了顾家宗族以及他的父母谁也不能怎么着他。当然要郑家非常牛叉,能给姑娘出头那是另外一说。现在的郑家也就是能吃饱饭而己,郑大舅和郑太太的性格都不能说强势,郑克倒是看着挺好,但年龄太小了。兰草更小,更何况还是未出阁的姑娘。
  
  把思绪清了清,江氏也只得先丢开手,带上沈书娴一起拟单子。先把沈书娴订亲了的消息散出去,份礼送出去了,只怕还有人上门道喜,席面也得提前准备上。份礼的单子列好算出数量,江氏直接命丫头拿管事的,按量采买好了,然后一起送出去。
  这张单子算好,沈书娴给京城送的礼单时,心情多少有点纠结,道:“嫂子,给谢家还有王府都要送如此重的礼吗?”他们不是沈书君的好基友吗,一般人情来往就算了,现在这份礼单可都是大礼。而且还是江氏来拟,让老婆选东西送基友,这个时代的男人……
  
  江氏笑着道:“小妹怎么忘了,这些年给谢府上送礼从来没有轻过,朋友交好归交好,但是托人办事哪里有不花钱的。”
  眼前的事就算了,就给去年上京给傅守信选官,一下子抬出去两万银,给谢家的就占了一半。亲兄弟尚且明算帐,更何况只是朋友,打点关系需要的是金银开路,沈家唯一幸庆的是送钱能送出去。
  
  沈书娴暗叹自己果然太天真,这世上哪有这么多要讲情的地方,讲钱倒是最现实的。跟着江氏商议着把单子拟好,江氏又把刘来和来喜叫过来,吩咐他们上京的事,命他们先回家收拾行装,这几日就要动身走,两个人领命去了。
  一番忙碌眼看天就要黑了,沈书君说过不回来,江氏也不等他,便命丫头摆饭。与沈书娴,林姨娘一同吃饭。
  
  晚饭林姨娘和沈书娴也各自回去,两人都看出来了,因为顾家的事,江氏的心情很不好。这种事情也不好劝,所以干脆各走各的。江氏在榻上斜了一会,突然又想到明天沈书君要去县太爷府上,礼还没有备下来。
  心里只想着顾家的事,只想着拟礼单往京城送礼,却把眼前的事给忘了。忙起身亲自去了库房,这个县太爷家世很一般,举人出身选官出来,一直都没得到升迁,就这么混着。正妻去世也没再娶,妾室侯氏却己经有儿子,现在侯氏又一副管家婆的样子,弄不好县老爷就要把她扶正。心里这么想着,礼单里除了给小公子的,给侯氏的也添了一份。
  
  礼单写好,正命人装盒打包,张财家的己经从顾家回来。一脸焦急的寻到库房来,江氏看她脸色就知道事情不好,便道:“怎么回事?”
  张财家的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好,妾室嚣张也见过,但如梅氏这般的真是太少见了。张财家的带着婆子去,虽然没有拿贴,但两家本就交好是至亲,江氏打发婆子过来看郑氏,本来就是正常的来往。
  结果她进门去给郑氏请安问好,正想说话,梅姨娘就过来了。按规矩说,张财家的并不用给梅姨娘请安,问句好就可以了。张财家的也是按礼问的好,结果梅姨娘就开始挑刺,说沈家如何如何不知礼,先是跟自家亲大哥闹那样,后头还有胡氏,说江氏欺负继母云云。
  
  “表妹什么都没说?”江氏插嘴问着。
  张财家的摇摇头,倒是说了两句不说这些,那梅氏不听,郑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江氏想想又问:“那你说什么了?”
  张财家的又摇摇头,叹气道:“我看表姑奶奶那样,如何敢去回梅氏的嘴,现在当着娘家的人都能如何,我要是说了什么,梅氏更拿了把柄,我只怕表姑奶奶难做。”
  
  江氏赞赏的点点头,郑氏自己都是那个反应,要是张财家的一个奴才给她出头。这一会是挺爽快的,但等张财家的走了呢。郑氏的问题不在于没人给她出头,而在于她自己,凡事都要自己立起来,任由人欺到脸上,早该一巴掌把梅氏打出去。
  就是受宠有顾大爷撑腰怎么样,当家主母的款要是不摆出来,人家只会觉得你好欺负。梅氏敢这么折腾一回,那郑氏就要大闹一回,郑氏又不是没娘家人,要娘家人是做什么的,就是这时候说理出气的。折腾个几回,梅氏见郑氏不好欺负,再怎么样也不敢这样欺负到脸上来。
  
  想到这里江氏又是一叹,听夏婆子说的时候,她本来还想着这是媒婆的嘴,一半真一半假,哪里想到一个主母竟然真被妾室欺负成这样。想想又问:“那佑哥呢?”
  “读书去了,现在食宿都在先生家里。”张财家的说着,这是顾大爷的意思,郑氏自己也同意,现在家里闹成这样了,郑氏怕佑哥不能专心读书。
  “唉……要如何办才好啊……”江氏叹气。
  
  张财家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自幼跟着江氏,跟郑氏的关系也很好。现在见郑氏如此,她看在眼里也十分难受。但此事实在难办的很,关健点在于郑氏自己软弱可欺。俗话说的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良善当然好,但良善管不了下人,压不住妾室。要是郑氏嫁的是一般小门小户里,夫家纳不起妾,丈夫又和善温柔,娶了郑氏那绝对能过的很不错。结果郑氏嫁到顾家这种商户,前头两个妾室是丫头抬的,卖身契在手,倒不敢造反,现在遇上一个平民出身的梅氏,蹬鼻子上脸,郑氏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男人……后院斗法要是指望男人,不如一头撞死来的快。就梅氏现在这样,顾大爷肯定是知道的,就是顾大爷自己娇惯出来的,他会管那才是怪事。



61、胡氏官司 
 
  沈书君下午去的县太爷那里,第二天胡氏的案子就开堂了,江氏并不需要过去,她就是再想看胡氏的下场,做为出嫁女,娘家的事也不好露头管,只是打发张财家的过去围观。胡江这场官司,拖的时间也不短了,再加上好奇的人也多。
  像胡氏这样的,虽然说少了一道手续,法律手续不全。但从实际来说,在江父和江小爷活着的时候,她都是以江家主母的身份对外行事。现在夫死子亡,她又被打回妾室,多少人都议论说,是因为江家大房要霸占二房财产的缘故。
  
  县太爷的官司判的很快,上了公堂,所有事都要讲证据。扶正的规矩手续是怎么样的,胡氏有不有达标,几乎是一目了然。胡氏能拿出来的文书也就两样,一是江家宗族的,二是去世公婆的,缺少原配娘家的那一份。
  县太爷传郑大舅上堂,郑大舅也就如实说了。当年江家扶正胡氏根本就没有知会他,郑大舅还把不知会他的原由说了,江郑两家不和,不和的原因也就在江氏的婚事,按照大珠法律,订亲跟成亲是一回事。江氏与沈书君的婚事好多年前订下来的,胡氏非要其退婚,让江氏嫁给自己的傻侄子。
  
  一桩桩一件件说出来,围观群众也听得叹为观止,本来还觉得胡氏有几分可怜。但细听郑大舅说了,又觉得胡氏本来就是活该。县太爷听完郑大舅的证词也就直接判案了,两个时辰都没用到,官司直接了结。
  胡氏本是二房妾室,十来年间以正室自居,以妾为妻本就是罪责,念其年龄大了,又给江家生儿育女。县府不追究其责任,由江家大房发落,是卖是留都由大房处置。至于二房剩下的财产该有嗣子继承。胡氏所出的庶女江月姐,由大房收养,在嗣子继承家产之前,应该先把江月姐的嫁妆划出来。
  
  张财家的围观完毕,回去给江氏覆命,又道:“江大老爷悄悄让我问奶奶,胡氏要如何料理?”胡氏跟江氏有大仇,现在官司判下来了,江大老爷就想在江氏这里买个好,这个侄女有本事,这官司判的真利落。
  “原本大太太不是想发卖吗,那就发卖吧,银子给的少就算了。那样一个老婆子,谁还会出高价钱。”江氏说着,想想又补充道:“卖的远些就是了。”
  “是。”张财家的应了一声,又问:“那月姐的婚事?”这也是江大老爷要问的,上回江氏就含沙射影的说了一些话,江大老爷也不敢不问江氏的意见。
  
  江氏笑了起来,有几分叹息的对张财家的道:“我只是劝大伯一家收敛一点,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个庶女而己,怎么不能打发了,非得把自己几辈子老脸都丢光了,很好看吗?”
  “奶奶说的是。”张财家的点头应着。
  “既然大伯让你问我,那你就再跑一趟回个话。”江氏说着,又道:“就把我的原话转给大太太,大太太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要怎么办。”
  “是。”张财家的应了一声,也没敢耽搁,连忙去了。
  
  把刘成和来喜打发去了京城,沈书娴订亲的份礼也全部送了出去,道喜的人也就上门了。沈大姑奶奶是头一个来的,说了一车的吉祥话,又对江氏道:“妹妹是不知道,我家那个兄长是越来越不像样了,把仅剩下的那一半祖宅也卖了,现在一家人租了处三进的宅院居住。”
  “是吗?”江氏家中事务都忙不完,并不知沈家大房的事。
  沈大姑奶奶道:“可不是,说是最近贩生丝生意做亏了,为了填补亏空才卖的。但这话谁信啊,这些年来大房都是在吃老本,店铺门朝哪只怕我那大哥都不知道。”
  
  江氏听得淡然笑着,道:“理会这些做什么,大爷己经看好的地方,打算兴建自家的祠堂。另寻了个秀才,专门写族谱,从此之后,虽然同姓沈,却算是另外一支。”分开单过也就把沈家这些极品亲戚们全部甩开了,岂不是更自在。
  沈大姑奶奶听得慌张起来,道:“妹妹可别这么说,都是骨肉至亲,真要如此做了,岂不是惹外人笑话。”她现在就是靠着沈书君,方家族里才不至于欺负她。
  
  “姑奶奶也看到了,大房那样行事,现在连祖宅都卖了,仍居族长之位。现在好歹还租的起房子,要是以后租都租不起了,跑到门上来。他己然占了长兄的名份,又是族长,吵闹起来,若是让三房供养,这样的大伯子,我们家可是供养不起的。”江氏说着,又道:“姑奶奶也该留心些,虽然说出嫁的女儿,但到底是亲兄妹,沈大爷日后要是登门去借钱渡日,姑奶奶难道好不给他。”
  
  沈大姑奶奶脸色顿时变了,只是讲情份,沈大姑奶奶还会动动嘴说说,但说到钱,那就是她的命根子。当日为了跟方家大房争家产,不得己送给江氏一部分,现在还觉得心头滴血。她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赚钱的营生,手里的钱是花一个少一个。
  沈大爷败家的本事她是知道的,现在己经连祖宅都卖了,指望着他再立起来,真比井中劳月还要难。借了也就没有了,还是还不起的,难道她还能因为这点银子把沈大爷告了。最好的就是压根不借,也就不存在还不还的问题了。
  
  正说话,丫头进来传话道:“舅太太来了……”
  沈大姑奶奶听说也忙站起身来,道:“我就不打扰妹妹了。”
  江氏起身送沈大姑奶奶,更重要的是迎郑太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