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商户人家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2.08.12完结,宅斗、种田) >

第79部分

商户人家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2.08.12完结,宅斗、种田)-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霜笑着道:“真是羡慕宁大侠,如此志向,对比一下我还真成老人了。”
  “那是因为你把剑放在了王府,最消磨人意志的地方。还有,别叫我大侠,我听得想吐。”宁寒飞语气有几分不客气,像裴霜这样的高手该去厮杀,他反而把自己关在王府里,教两个毛孩子学剑,可不是老了吗。
  
  裴霜听得只是笑,也不去反驳宁寒飞,少年得志,气势最狂的时候,自然能如此。等再过些年,当然要是宁寒飞能活下来,也许能明白一些。
  沈书君笑着道:“不提这些生生死死,人生得意须尽欢,我再敬宁大爷。”
  宁寒飞也笑着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卫连舟不会当着沈书娴的面跟沈书君谈婚事,宁寒飞家中人口不是水手就是海盗,他又一直海上讨生活,对于大家小姐该如何,他完全不知道。也就直言道:“沈大爷,我与老大千里迢迢地过来了,该带的礼金也都带上了,总不好让我们空着手吧。”
  娶媳妇肯定要花钱,现在钱都抬过来了,虽然沈书娴长得不错。但卫连舟带来的钱,外国美人都能买几个了,沈家怎么也不亏。
  
  沈书娴听得愣了一下,沈家虽然是商户,但她能接触的也就是一般商户人家的太太小姐。虽然也见识了卫策的豪迈以及裴霜的不敬小节,但从本质上两人还有世家公子的风度。就是孙禹,也是个家境不错的大混混。
  像宁寒飞这种,几代人都是海上讨生活的,未必是最穷,但肯定是最低下最悲劣的生活环境,这种存在,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后,她都是第一次打交道。
  
  沈书君也稍稍愣了一下,不过他走南闯北这些年,宁寒飞这种他倒也见识过。虽然说的像是卖妹妹,其实也就是谈谈婚期。沈书君已经想过今年把沈书娴嫁出去,但这趟就让卫连舟娶走,似乎又有点仓促了。便看向卫连舟道:“卫兄的意思是?”
  卫连舟笑道:“现在就议婚事,我也担心委屈了妹妹,我听大哥的意思。”
  裴霜突然插嘴道:“我倒觉得现在开始准备娶亲事宜也不错,两家离的如此远,卫兄过来一趟也不容易。婚礼事宜也不能太简单,只是现在开始准备,也要两个月之后才能完毕。正好卫兄也在这里,直接把手叙办完,直接娶走也挺好。”
  
  “准备婚礼要两个月??”宁寒飞首先惊讶了,所谓成亲不就是男女穿上红衣服拜拜堂,就这还要准备两个月,准备什么?
  裴霜点点头,道:“这是自然,虽然双方已经定亲,但其他手续还没办,现在要成亲了,肯定都要办完。沈家还要准备嫁妆,两个月都是少的。”六礼是最基本的,这些手续怎么也得走完。
  宁寒飞不吭声了,实在是离他的世界太遥远。
  
  沈书君听出卫连舟的言外之意,也是想着这回娶走,沈家要是想再等等,他也能等,全听沈家的。看一眼沈书娴,这种时候她就是有想法也不能发言,只是低头坐着。沈书君心里有点犹豫,道:“容我想一想。”
  “此事不急。”卫连舟笑着说。
  
  酒席散场,几个唱的各人都有打赏,卫连舟跟着宁寒飞到前院休息。沈书君跟着江氏到正房洗脸更衣,随即叫上江氏一起去了沈书娴屋里。女儿家的婚事没有自己做主的道理,但沈书君也想听听沈书娴的意思。
  定亲之后沈书娴的嫁妆就开始准备,沈书娴也不要家具,衣服已经准备好,田庄之类的也已经看好,谈的也差不多。再有两个月时间,婚礼准备好是没问题,关键是沈书娴想不想这么快嫁过去。
  
  “哥哥,嫂子……”沈书娴席间喝了几杯酒,刚刚洗了把脸。估摸着沈书君和江氏要来,也没让丫头侍候更衣。
  沈书君和江氏坐下来,沈书君直接道:“今日席上卫兄如此说,你是怎么想的?”
  沈书娴刚才在席间已经决定,此时就直言道:“裴先生的话在理,我也不想再让卫大哥折腾二次,已经定亲了,早日成亲也好。”她嫁给卫连舟,跟着卫连舟走了,卫简就是再神经病也不可能再找沈家的麻烦。早嫁晚嫁都是嫁,那还不如早嫁。
  
  沈书君听得点点头,既然沈书娴也想早点嫁,那现在就开始准备也来的急。便道:“既然你也如此想,那我就回复卫兄,开始准备出嫁事宜。”
  “嗯。”沈书娴点点头。
  沈书君忍不住道:“你也看到卫兄身边的宁寒飞了,你到海口之后只要怕常跟这些人打交道,你心里要有数才好。”
  
  以等级来说商户是末流,但沈家这个末流接触到的人基本上还都是有点教养,有点小钱这种。但卫连舟就属于钱多,却是鱼龙混杂。所谓成亲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卫连舟是家庭人口简单,但沈书娴嫁过去之后可不是当卫连舟的小媳妇这么简单。
  就像江氏嫁给他,他不在的时候要去打理店铺生意,要会看帐本,要会解决伙计之间的纠纷。卫连舟出海一趟都要好几个月不在家中,家里一摊事务全部都要沈书娴来打理,这比打理后院要难多了。
  
  沈书娴笑了起来,道:“宁大爷虽然说话有点……倒也是个坦率的。”就像宁寒飞听说婚礼准备两个月大惊失色一样,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说话行事肯定有差异。只要他是卫连舟的心腹,不会对她举刀相向就好,所谓求同存异,她不至于连这点气量都没有。
  “你能如此想就好。”沈书君感到十分欣慰,这门亲事是他选的,沈书娴甚至表示过反对。也许当初沈书娴的反对有道理,就是把卫简这个不安因素去掉,嫁与卫连舟都不是轻松的事。
  
  沈书娴笑道:“哥哥无需为我担心,我既然敢嫁就不怕这些。”宁寒飞有句说的也对,活着像死了一样,那样的生活不如不要。她嫁给卫连舟是凶险万分,但要是嫁一个不好也不坏的男人,天天在后院里鸡毛蒜皮。就像裴霜表妹的选择,就那样的一辈子,沈书娴觉得还不如嫁给卫连舟。
  “听你这么说,我也放心了。”沈书君说着,这样的选择他觉得很好,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沈书娴担不起来。
  
  江氏插嘴道:“那我明天就寻了媒婆来,两个月的时候不算宽松,总要开始操办。”
  沈书娴向江氏福了福身,道:“有劳嫂嫂了。”
  “姑娘说的哪里话。”江氏说着,笑着又道:“那姑娘歇着吧,我们就先回去吧。”
  “哥哥,嫂子慢走。”沈书娴笑着把沈书君和江氏送出门口,心里也有几分感叹,马上就要嫁人了呢。
  
  次日早上江氏便派婆子寻了媒婆来,除了平常常来江家的夏婆子,又寻了一个官媒婆。六礼的程序要走完,还得挑选迎亲的黄道吉日。卫连舟也不好在沈家继续住下去,沈家在淮阳城郊处还有一处别院,江氏派婆子收拾出来,当做卫连舟的迎亲之处。
  两个媒婆加上一个算命先生,这样算那样算之后,选了一个吉日九月初六,正好是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江氏特意问了卫连舟的意思,卫连舟哪里会有意见,只说这样就好,全听江氏安排。
  
  沈家上下忙碌起来,别院收拾妥当之后,沈书君便让卫连舟和宁寒飞先搬过去暂住。都要成亲了再在一处住着总是不太好。宁寒飞行经完全没有言语,成个亲而己,竟然折腾成这样。不过沈家已经同意婚事,最多也就是两个月,他就什么都不管,就当给自己放放假。
  卫连舟也没闲着,虽然迎亲事宜沈家一手包办了,但把媳妇娶走之后,海口肯定还得摆酒,新房也得收拾。他从海口过来时又匆匆忙忙,很多事情都没有交待妥当。就是沈家不提出两个月的期限,他估摸着海口那边也得收拾两个月。这种情况下沈书娴都要嫁他,他怎么都不能委屈了沈书娴。
  
  马上就要成亲,沈书娴也彻底不出门了。婚礼的事她不好插手,但平常后院琐事她可帮忙管管,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她还把陪嫁丫头的事说了。
  江氏皱眉道:“只带春分一个走?那怎么够使,姑娘嫁这么远,身边总得有个贴心的人。”
  “就因为想贴心,我才尊重她们的意见。”沈书娴说着,又道:“心不甘情不愿的跟我走了,牵扯着家里又如何对我尽心。”
  
  江氏心里也觉得有理,却不由的道:“在海口买人也容易,只是新买来的也不知道什么脾气性情,姑娘嫁这么远,我是担心姑娘……”
  “没事,我慢慢挑看即可。”沈书娴说着,又道:“倒是以前我跟哥哥说过,让他在海品附近买地,另寻两房懂生产的管事,不知寻到了没有了。”
  “已经寻到了,这几天就过来。”江氏说着,其实这事沈书君也托了卫连舟帮忙的,就是卫连舟不在,他底下的伙计也能帮忙。
  “那就好。”沈书娴说着,
  
  沈书君更忙碌,上回定亲之时卫连舟没来,现在要娶亲了。媒婆天天往沈家跑着,虽然喜帖还没发,沈书娴将嫁的喜事已在淮阳城中传遍。卫连舟这个新郎倌又亲自来了,登门拜访的,送礼的着实不少,沈书君干脆就带上卫连舟一起应酬。
  卫连舟的个人条件,谈吐举止各方面都拿的出手,沈书君完全不怕人看。就是得他青阳看中的亲友少,也得让淮阳众人知道一下,自己妹妹嫁了个什么人物。
  
  倒是有次沈大爷找上门来,现在沈家大自已经是租房而居,沈书君生意做的越好,在淮阳城中是越来越威风。现在谁都知道,想跟沈书君交好,那就不能跟沈家大房关系多好,这就是连锁反应。
  沈大爷是上门求饶的,他跟沈书君闹这些年的气,现在真闹不起了。已经连祖宅都卖掉了,虽然还不至于吃穿都有问题,但也快了。
  
  “三侄子……”沈四老爷刚想开口又说钱的事,沈家大房现在是彻底完了,沈书君果然是一点后路没给自己亲大哥留。看的族人们都觉得心惊,沈四老爷也不敢摆长辈的谱上门说教,但沈书君已经选好地,打算自己建祠堂祭祀,沈书君一旦脱族,现有的沈氏宗族就没一个像样的人物,连学堂都办不起来。
  沈书君觉得有点累,才打发走两波客人,沈四老爷还在旁边坐着,本想随意打发了,沈四老爷却是怎么都不走,要是再不走,他就让小厮赶人了。
  
  小厮突然挑帘子进来,上前道:“大爷,青阳有信到。”
  沈书君愣了一下,伸手接过来,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青阳来信?”青阳谁会写信给他?
  不去理会沈四老爷,沈书君直接拆开看,当即就愣住了,是梁实厚写的信。当日从京城回来在青阳路遇绍清词,他曾写信给梁实厚照顾绍清词,梁实厚当时拍着胸脯答应。但这个关照,也就是能帮忙的时候帮一把,不可能全天24小时照顾。
  
  绍清词出事了,青阳是海口城市,商业船务非常发达。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海盗经常出没,就像当初卫策在青阳当街斩杀四名海盗,也就能说明海盗的猖獗程度。海盗也是人,他们也得登岸补给,他们也得吃淡水,而不是直接吃海水。
  除了正常补给之外,海盗们也常会犯事,青阳打击海盗的力度从来没有减少过,但就是这样也杀不绝。除非青阳不再开放,禁止船只停泊,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绍清词是突然失踪,跟她一起失踪还有几个少女,官府虽然说在查访,梁实厚估摸着是被海盗半夜劫走了。这种事情在青阳也发生过,就好像踩好点似的,海盗会挑一些贫困人家,住的比较偏远,家中无男劳力人家的少女劫走。
  一般都是半夜十分摸进去,用迷香把人迷倒,然后把人劫走。就是有所惊动,家中没有男劳力,妇孺人家就是一拳的事。这些被劫走的少女,至今为止还没有回来的,最后结果如何也不得而知,估摸着不是成了海盗婆子就是被卖了。
  
  梁实厚信上十分愧疚,他也是想不到,青阳虽然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大部分时候青阳的治安还行的。谁能想到绍清词就能这么倒霉,就这么的失踪了。事情发生之后他也派人找过,漕帮的势力也不小,但再不小手也不可能伸到海盗那里去。
  最后找来找去也没个头绪,梁实厚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写信给沈书君。不管怎么说,人家沈书君写信托他照顾,现在人没了,他总得说一声。
  
  沈书君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完之后心中已经不知是什么滋味了。按梁实厚信上说的,这样突然失踪的,基本上就不用找了,茫茫大海中找到的希望太小了。而且就是真找到了,绍清词这种美人落到海盗手里,结果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