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嶺外代答 >

第1部分

嶺外代答-第1部分

小说: 嶺外代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嶺外代答》,宋人周去非撰,去非是浙枺酚兰危ń裾憬瓬刂荩┤耍M士出身,乾道七年(1171年)任溫州教授,次年即赴廣西任欽州教授。又任靜江府(今桂林)屬縣尉。淳熙年間再任欽州教授。在廣西六年後枺鼩w,於浙枺谓B興府通判。這時他將在廣西任上的見聞資料整理出來,以代作親友詢問嶺南物事的回答,故名為《嶺外代答》,共十卷。內容計分地理、邊帥、外國、風土、法制、財計、器用、服用、食用、香、樂器、寶貨、金石、花木、禽獸、蟲魚、蠻俗、志異共十八門,記述包括了宋代嶺南地區的社會、經濟、民族、風俗、物產、山川、古跡等各方面。其中外國門、香門、寶貨門敘述了海外許多國家的交通貿易及物產等情況,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珍貴史料,也是研究宋代嶺南地區社會經濟史的重要文獻。近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楊武泉校注的《嶺外代答校注》本。
 

目录
 
嶺外代答序 
嶺外代答卷一
地理門
001 百粤故地
002 竝邊
003 廣西省併州
004 五嶺
005 湖廣諸山
006 桂山
007 桂林巖洞
008 臁畮r
009 羅叢巖
010 黎母山
011 廣西水經
012 牱江
013 臁
014 癸水
015 龍門
016 象山
017 天威遙
018 天分遙
019 三合流
020 象鼻砂
021 天涯海角
022 潮
邊帥門
023 廣西經略安撫使
024 瓊州兼廣西路安撫都監
025 邕州兼廣西路安撫都監
026 宜州兼廣西路兵馬都監
027 融州兼廣西路兵馬都監
028 欽廉溪峒都巡檢使
嶺外代答卷二
外國門上
029 安南國
030 海外黎蠻
031 海外諸蕃國
032 占城國
033 眞臘國
034 蒲甘國
035 三佛齊國
036 闍婆國
037 故臨國
038 注輦國
嶺外代答卷三
外國門下
039 大秦國
040 大食諸國
041 木蘭皮國
042 西天諸國
043 西天南尼華囉國
044 枺虾I现T雜國
045 崑崙層期國
046 波斯國
047 蜑蠻
048 三伏馱
049 猺人
050 西南夷
051 通道外夷
052 航海外夷
053 沿邊兵
054 土丁戍邊
055 峒丁戍邊
056 田子甲
057 峒丁
058 寨丁
059 土丁保丁
060 効用
061 土宣
062 五民
063 惰農
064 僧道
嶺外代答卷四
風土門
065 廣右風氣
066 雪雹
067 瘴地
068 瘴 挑草子附
069 屋室
070 巢居
071 踏犂
072 樁堂
073 送老
074 方言
075 俗字
法制門
076 奏辟
077 定擬
078 試場
079  攝官
080 南海役法
081  常平
嶺外代答卷五
財計門
082 廣右漕計
083 廣西
084 經略司買馬
085 宜州買馬
086 馬綱
087 邕州橫山寨博易場
088 邕州永平寨博易場
089 欽州博易場
嶺外代答卷六
器用門 舟楫附
090 端硯
091 筆
092 墨
093 茶具
094 螺杯
095 羽扇
096 蠻刀
097 蠻甲冑
098 蠻鞍
099 蠻弩
100 融劍
101 黎弓
102 藥箭
103 梧州鐵器
104 木蘭舟
105 藤舟
106 刳木舟
107 柂
108 蠻笠
109 皮履
服用門
110 緂
111 布
112 猺斑布
113 水紬
114 綀子
115 安南絹
116 氈
117 吉貝
118 蟲絲
119 婆衫婆裙
食用門
120 酒
121 茶
122 食檳榔
123 老鮓
124 異味
125 齋素
126 買水沽水
嶺外代答卷七
香門
127 沉水香
128 蓬萊香
129 鷓鴣斑香
130 梗
131 邢
132 零陵香
133 蕃栀子
樂器門
134 平南樂
135 猺樂器
136 腰鼓
137 銅鼓
138 桂林儺
139 白巾鼓樂
寶貨門
140 珠池
141 蛇珠
142 辟塵犀
143 琥珀
144 硨磲
145 龍涎
146 大貝
金石門
147 生金
148 丹砂水銀
149 煉水銀
150 銀朱
151 銅
152 銅綠
153 鉛粉
154 鍾乳
155 滑石
156 石鷰
157 石蠏石蝦
158 石梅
159 石柏
嶺外代答卷八
花木門 果實附 草附
160 桂
161 榕
162 沙木
163 燕脂木
164 思櫑木
165 檳榔
166 桄榔
167 椰子木
168 竹
169 荔枝枝圓眼
170 紅莨
171 八角茴香
172 餘甘子
173 石栗
174 杓栗
175 蕉子
176 鳥欖
177 柚子
178 百子
179 藤
180 花藤
181 膽甁蕉
182 水蕉
183 紅蕉花
184 南山荼
185 素馨花
186 茉莉花
187 石榴花
188 史君子花
189 添色芙蓉花
190 豆蔻花
191 泡花
192 曼陀羅花
193 拘那花
194 水西花
195 裹梅花
196 玉脩花
197 月禾
198 大蒿
199 都管草
200 蛆草
201 銅鼓草
202 石髮
203 匾菜
204 胡蔓草
嶺外代答卷九
禽獸門
205 象
206 虎
207 天馬
208 蠻馬
209 果下馬
210 蠻犬
211 猨
212 白鹿
213 蜼
214 人熊
215 山豬
216 花羊
217 綿羊
218 大貍
219 風貍
220 仰鼠
221 香鼠
222 石鼠
223 麝香
224 懶婦
225 山獺
226 山鳳凰
227 孔雀
228 鸚鵡
229 烏鳳
230 秦吉了
231 翡翠
232 雁
233 臁X
234 骨噪
235 鴆
236 春蟲
237 鶉子
238 簟u
239 長鳴雞
240 潮雞
241 枕雞
242 翻毛雞
嶺外代答卷十
蟲魚門
243 蚺蛇
244 六目龜
245 鼊瑇瑁
246 蟺 音壇
247 黯m
248 嘉魚
249 河魚
250 竹魚鰕魚
251 鬼蛺蝶
252 黑蛺蝶
253 天蝦
254
古蹟門
255 韶石
256 秦城
257 綠珠井
258 古富州
259 銅柱
260 陟屺寺
261 交阯
262 儋耳
263 冰井火山
蠻俗門
264 蠻俗
265 獠俗
266 入寮
267 挂劍
268 繡面
269 鼻飲
270 飛駞
271 踏搖
272 款塞
273 木契
274 打甏
275 抵鵶
276 十妻
277 捲伴
278 簟遵R
279 迎茅娘
志異門
280 天神
281 拢
282 甯諫議
283 武婆婆
284 轉智大王
285 新拢
286 雞卜
287 茅卜
288 南法
289 家鬼
290 挑生
291 蠱毒
292 罔兩
293 柳州蜈蚣
294 桂林猴妖


 


嶺外代答序
 
  入國問俗,禮也,矧嘗仕焉而不能舉其要。廣右二十五郡,俗多夷風,而疆以戎索。海北郡二十有一,其列于西南方者,蜿蜒若長蛇,實與夷中六詔、安南為境。海之南郡,又內包黎獠,遠接黃支之外。僕試尉桂林,分敎寧越,蓋長邊首尾之邦,疆場之事,經國之具,荒忽誕漫之俗,瑰詭譎怪之產,耳目所治,與得書學士大夫之緒談者,亦云廣矣。蓋嘗隨事筆記,得四百餘條。秩滿束擔枺鼩w,邂逅與他書棄遺,置勿復稱也。廼親故相勞苦,問以絕域事,驟莫知所對者,蓋數數然。至樱露劊蚰芘e其一二,事類多而臆得者浸廣。晚得范石湖『桂海虞衡志』,又於藥裹得所鈔名數,因次序之,凡二百九十四條。應酬倦矣,有復問僕,用以代答。雖然,異時訓方氏其將有考於斯!

  淳煕戊戌冬十月五日,永嘉周去非直夫記。 
 


001 百粤故地
 
  自秦皇帝幷天下,伐山通道,略定揚粤,為南海、桂林、象郡。今之西廣,秦桂林是也;枺鼜V,南海也;交阯,象郡也。漢武帝平南海,離秦桂林為二郡,曰鬱林、蒼梧;離象郡為三,日交阯、九眞、日南。又稍割南海、象郡之餘壤,為合浦郡。乃自徐聞渡海、略取海南,為朱崖、儋耳二郡。置刺史于交州。漢分九郡,視秦苦多,其統之則一交州刺史耳。至吳始分為二,於是交、廣之名立焉。時交、廣為一,廣治番禺。唐太宗分天下為十道,合交、廣為一,置採訪使于番禺,其規模猶漢時,唯帥府易地也。高宗始置安南都護府于交州。本朝皇祐中,置安撫經略使于桂州,西道帥府始於此。至今八桂、番禺、龍編,鼎峙而立,復秦之故云。 
 


002 竝邊
 
  廣西西南一方,皆迫化外。令甲:邕、宜、欽、廉、融、瓊州,吉陽、萬安、昌化軍,靜江府,係沿邊;柳、賓、皇、橫、鬱林、化、雷,係次邊。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靜江屬縣,半抵猺峒。猺峒者,五陵蠻之別也。自靜江稍西南,曰融州。其境抗扼王江、樂善、宜良、丈盈、洪源、從允、牂柯、夜郞諸蠻。自融稍西南,曰宜州。宜處群蠻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鎮、荔波、羸河、五峒、茅灘、撫水諸蠻。南丹者,所謂莫大王者也。自宜稍西南,日邕州。邕境極廣,管溪峒羈縻州,縣、峒數十。右江直西南,其外則南詔也。左江直正南,其外則安南也。自邕稍枺希粴J州。欽之西南,接境交阯,陸則限以七峒,水則舟楫可通。自欽稍枺樟荨A#蓖ń魂n。自廉枺隙珊#画傊荨⑷f安、昌化、吉陽軍。中有黎母山,環山有熟黎、生黎。若夫浮海而南,近則占城諸蕃,遠則接于六合之外矣。 
 


003 廣西省併州
 
  廣西地帶蠻夷,山川曠逮,人物稀少,事力微薄,一郡不富浙郡一縣。異時偏方割據,境土褊小,故並建荒為州縣而務觀美。逮夫正統有歸,六合混一,乃省併晏州、荔州,今靜江府荔浦縣是也;龍州,今柳州柳城縣是也;鷰州,今藤州鐔津縣是也。皆廢於唐之貞觀。溥州,今靜江府興安縣也,廢於本朝之乾德。嚴州,今象州之來賓縣也;澄州,今賓州上林縣也。蠻州,今橫州永淳縣也;牢州、黨州,今鬱林州南流縣也;南儀州,今藤州岑溪縣也;繡州,今容州普寧縣也;禺州,北流縣也;順州,陸川縣也;潘州,今高州茂名縣也;南亭州、玉州,今欽州臁娇h也。姜州,今廉州合浦縣也。皆廢於開寶。珠州,今融州融水縣也;鎮寧州,今宜州帶溪寨也;福е荩窀咧菪乓丝h也;蒙州,今昭州立山縣也。皆廢於熙寧。龔州,今潯州平南縣也;平州,今融州懷遠縣也;白州,今鬱林博白縣也;觀州,今宜州高峯寨也;溪州、馴州、敍州,今宜州北遐鎮、思立寨也。皆廢於紹興。夫州,大矣,廢而為縣若寨,又不加大焉,又有不專縣寨者。顧有廢二州而謹成一縣,且或為鎮寨;或廢一州而併入近縣者。然則昔之為州,無乃強名乎! 
 


004 五嶺
 
  自秦世有五嶺之說,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嶺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入廣枺⒚罚灰玻蛔越髦习玻u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入廣西之賀,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乃若漳、潮一路,非古入嶺之驛,不當備五嶺之數。桂林城北二里,有一坵,高數尺,植碑其上曰「桂嶺」。及訪其實,乃賀州實有桂嶺縣,正為入嶺之驛。全、桂之間,皆是平陸,初無所謂嶺者,正秦漢用師南越所由之道。桂嶺當在臨賀,而全、桂之間,實五嶺之一途也。 
 


005 湖廣諸山
 
  南方多佳山。浮^其本根自衡山來,勢如木之有餘枝條枚也。枺弦粯o,為廣枺厥呹I參天,鍾簴據地,望之使人肅然想有虞張樂之盛。綿延至英州,羣峯玉立,堅潤而秀,乃其枝柯也。散布為德慶之三洲巖、惠之羅浮山奧其他不知名之奇山,又其條枚也。西南一榦,發為道之九嶷,崢嶸峻極,峯岫挺異,縈紆盤礴,惘不可測。綿延為桂林之山,羣峯拔地,森立四野,亦皆其枝柯也。至伏地而行乎黃茅赤土之下,突出為西融州之老君洞天、容之句漏洞天、潯之白石洞天,兹亦其條枚也。枺戏街陵枺斓刂谰哐伞2菽局叵驑s於南枝,衡山之陽,亦猶是耳。 
 


006 桂山
 
  山谷詩云:「桂嶺連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嗟峨。」唐人謂:「兩地不如陽朔好,碧蓮峯裏住人家。」雁山屢游矣,桂山得雁山之秀,雁山不若桂山之多。若置諸大龍湫、龍鼻泉之側,則雄偉之氣亡矣。桂山之高,曾不及雁山之半,故無尊雄之勢,謂可與相頡頏者過矣。乃若陽朔諸山,唯新林舗左右十里內極可賞愛,靑山綠水,團欒映帶,烟霏不斂,空翠撲人,面面相屬。人住其間,眞住蓮花心也。桂林負郭諸山,頗不及耳。夫其尖翠特立,無不拔地而起,綿延數百里,望之不見首尾,亦云盛哉! 
 


007 桂林巖洞
 
  石湖嘗評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及考唐韓退之詩云:「水作靑羅帶,山如碧玉簪。」柳子厚『訾家洲記』云:「桂州多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