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大明星 >

第416部分

我真是大明星-第416部分

小说: 我真是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牌是张老师的!”

    “张老师!”

    “真是张烨,我得照几张相!”

    北大学生们都很兴奋,一个个往车子里望,还有喊的。

    张烨刚拿了一个最不受欢迎明星的头衔,本来还有点郁闷,这下一看到学生们这么捧他,那点阴郁也是登时烟消云散了,瞧瞧,什么最不受欢迎啊,哥们儿这还是很有人气的嘛!他心情也格外的好,学校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找到回忆,也能找到青春,看着一个个活泼的笑脸,张烨也被感染到了,与娱乐圈的闹腾相比,他当然更喜欢校园了。

    姚建才的女儿姚蜜也在人群里,看到宝马后,拼命朝车子挥手,“张叔叔!张叔叔!”

    李英和李立两个双胞胎跟姚蜜基本是如影随形的,仨人一个班的,而且关系也非常好。李立道:“不知道张老师这学期讲什么啊,真有点期待。”

    李英摊手,“讲什么咱们也上不了张老师的课了,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的学分都拿到手了。”

    姚蜜道:“要是公开课,咱们也能听呀。”

    张烨没看到他们,把车慢吞吞地开走了。

    姚蜜这才收回手,侧头道:“走了,我先回宿舍了,听说今天中午还有好多日…本…大…学的人要来呢,还要开个什么典礼和欢迎会,还得咱们参加,真没意思,这帮人有什么好欢迎的啊,看见他们就不烦别人!”

    李立打趣道:“你什么时候也成愤青了?”

    “我一直都愤青啊,没看出来吧?”姚蜜笑嘻嘻道。

    李英无奈道:“去年咱们跟他们关系挺僵的,今年好一些了,这不,媒体和好多人都提倡什么中…日…友…谊。”

    旁边一个路过的北大学生道:“切,跟他们有什么友谊啊,还欢迎交流大会?我还是琢磨琢磨怎么报上张烨的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吧!”

    “诶,你也报了?”

    “是啊,上学期期末就报了。”

    “我也是,听说人都满了。”

    “对啊,还不知道怎么弄呢,报名的太多了,不可能都安排。”

    以前的北大选修课,大家都是提前报名的,或者就算不是正式报名也会先调查一下意愿,看看哪门选修课报名多少人,然后再作调整,再做课时安排,但是这个学期有点不一样,张烨的这门选修课在经过当初说《红楼梦》的轰动后,再加上张烨日渐暴涨的人气后,热度已经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极致,好像十个人里有八个人都报了这门课,这是肯定不可能排开的。

    ……

    北大中文系。

    楼上教师办公区里,很多人也在讨论这件事。

    中文系系主任常凯歌被好几个其他选修课的老师围住了,苏娜和其他几个中文系的老师则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们。

    一个通选课的中年老师吹胡子瞪眼道:“老常,以前选修课报名都是人满了就不接受报名了,怎么你们中文系的选修课就例外了?这都报了多少人了?学生们还能报名?这么多人你们上的了课么!”

    常凯歌跟对方以前就是同学,关系很不错,“老海,之前报名统计出了点问题,所以才没做好调整。”

    另一个选修课的女老师道:“那也不能连口汤都不给我们留吧?”说着,她也很委屈,很酸楚,“现在基本上所有学生都去报古典名著鉴赏课了,你是没看见我们的课程报名人数,我的课才报名了九个人!九个啊!您让我这学期怎么讲?”

    还有个男老师道:“我的课是十一个人!干脆踢足球去得了!”

    女老师道:“上学期也是,张烨一开公开课,我的学生就逃课,这还怎么让我们上课啊!”

    大家都颇有微词,也都很着急,不着急才怪啊,选修课如果报名人数太少的话,很可能这个学期是要停课的。

    常凯歌笑着安抚道:“各位老师,情况我已经跟校领导汇报过了,至于怎么处理,应该很快能得到回复,你们放心,张烨老师的课肯定是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的,也不会再像上学期那么开公开课了。”

    这时,张烨溜溜达达地从门外进来了,一看这么多人,就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常主任,武老师,哟,苏老师也这么早?”

    苏娜给他打了打眼色。

    另一个中文系的年轻老师也微笑着努努下巴,指向那边。

    那选修课的女老师见状,顿时道:“张老师你可来了,报名现在已经截止了,你选修课人数太多,你肯定开不了这么大的班,你分我五十人。”

    那中年通选课老师道:“小张,不多说了,你匀我三十人。”

    几个人二话不说开始要上人了。

    张烨啊道:“还有这么分的?”

    常凯歌无语道:“没有这么要人的啊,也不合规矩,选什么课还是得看学生们自己的意愿,到时候调解一下应该都能开课。”

    这边是一团乱。

    张烨还不太了解情况呢,回头赶紧问。

    苏娜抿嘴浅笑,低声道:“你的选修课,有两千一百多个报名的,大部分都是大二大三的,大一的也不少,结果其他选修课都没有上报了,有的十几个人,这还算多的,我早上刚过来的时候还听说有一门选修课,总共就报名了两个人,所以大家都过来找你了,全都不干了。”

    张烨一汗,这才明白这帮老师怎么如此气势汹汹。

    两千多人报名?还只是报名一个选修课?

    这在北大历史上、在全国所有高校历史上都是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啊!这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没辙!张烨人气太旺了!

    最后,中文系系书记甄书全回来了,并且带回来了校领导的调解措施,张烨的课按照报名顺序登记,规定人数过后的其余学生,可以重新报名其他选修课。

    ——这才把事情给解决。

    不然那些选修课老师,真得围住张烨你死我活了!

第551章 【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 
上午。[顶''点] 23。

    外人走了。

    中文系的老师们也都聊起来,一个寒假没见了,要说的话当然不少,焦点很多也在张烨身上,因为就这短短一个寒假的时间,张烨实在是弄出了数都数不过来的太多事,春晚啊,打人啊,相声啊,封杀啊,数学猜想啊,解禁啊,微薄最不受欢迎明星啊,等等等等,没有不好奇的。

    王老师笑道:“小张,你真行啊。”

    李老师说道:“你什么时候研究的数学?哈哈,你可给咱们中文系涨脸了,常主任前几天开玩笑时还说过呢,咱们北大中文系藏龙卧虎啊,把数学系的活儿都给包了。”

    张烨摆手,“您捧了。”

    一老师问,“戴尔猜想真解开了?”

    “那是啊。”苏娜笑孜孜道:“世界各国的数学家都来京城了,正在验算论证,还没出结果,不过现在大体肯定没有问题,差的就是一些细节的验证了。”说罢,她看过去,“张老师,回头得请客啊。”

    张烨哭穷,“我这兜里可没几个子儿。”

    苏娜翻眼道:“你少来,我可知道你《悟空传》版权已经卖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肯定百万往上。”

    刚进来的曾教授也听到他们说话了,他跟张烨关系很好,笑着插了一句,“我看今年啊,张老师副教授职称跑不了了!”

    苏娜点头,“还真有戏。”

    张烨嚯道:“得了,我哪儿有副教授的资格啊。”其实这货心里也盼着呢,教授职称虽说对他在娱乐圈的发展不轻不重,可是名声好听啊,也是个极厚的资历,所以如果有机会,张烨当然是想拿下来的。

    中文系的同事们你一嘴我一嘴,张烨攻克国际数学猜想的事情,不但已经成为了他们中文系的趣谈,也是全北大的趣谈。

    十多分钟后。

    中文系开了个动员会,将老师们都召集在会议室。

    系书记甄书全没来。主持会议的是中文系主任常凯歌,等最后一个闫教授姗姗来迟进了屋,人都到了,会议才正式开始。

    常凯歌端着杯子咂摸了一口茶水,放下,微笑地看着大家道:“开学了,又是一个学期,放假了这么久,大家该收收心把课程紧一紧了,明天开始正式开课,都不要松懈,好了,老生常谈的话就这么多,今天的动员会,主要是说一下中午的大会,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次有好几所日…本…大…学的校长和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代表会来北大,交流研究合作和一系列的项目协商,很重要,届时还会有电视台和报社的媒体同志到场,召开地点在北大礼堂,老师们如果没有重要事情,必须都要出席,这是校领导办公室下达的通知,如果真有急事挪不开身,得跟我或甄书记请假,大家没问题吧?”

    “明白。”

    “肯定去。”

    “没问题。”

    下面不少老师和教授都点头。

    常凯歌说道:“学生这边,大家也都挑一挑,有自愿参加的就统计一下名单,自愿的要是不多,就点几个名,把位子坐满了,记得让学生们规矩一点,别起哄,别闹事,大学生了,现在的学生都挺有自己主意的,涉及到中…日…关…系这一块还是比较敏感的,一定保证欢迎会顺利,嗯,当然了,咱们北大的学生素质都是很高的,我就是打个预防针,跟你们说一下。”

    曾教授道:“这种大场合,学生们都有分寸。”

    常凯歌嗯了一声,“呵呵,最后还有一点,校领导给咱们中文系下了任务,有个欢迎会上的演讲,咱们都是搞中文语言的,这一块任务自然跑不了咱们。”

    演讲?

    又是演讲?

    众人闻言,都条件反射地看向了张烨,没办法,那次在北大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春节晚会上,张烨的闭幕词实在太让人震撼了,一篇《少年中国说》甚至第二天都上了人民日报,可谓轰动一时,跟闫教授的演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距太大了,于是一提到演讲,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烨。

    虽然在北大中文系里,张烨是最年轻的老师,也是资历最浅的,甚至还不是专门搞教育出身的,就是个社会外聘的老师,但是实话实说,提到演讲水平,他们中文系这么多教授和老师,真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比张烨讲得好的,《少年中国说》就不说了,还有当初张烨在上海广电记者发布会时讲过的那《最后一次演讲》,都是别人不得不服的,谁也没他这个水平。

    一个张烨倒下了。

    千千万万个张烨站起来!

    想想他演讲的一字一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在中文系大多数同事们眼中,张烨是个演讲方面的奇才!

    然而张烨却不太愿意凑这个热闹,好吧,应该说是非常不愿意,这种略带着些政…治…任…务的演讲,想也知道肯定是得顺着中…日…友…好的关系走的,而他这个愤青中的愤青,不去找老外麻烦就不错了,就已经是张烨在收着了,还让他去歌颂中…日友善?这显然不可能,这活儿谁爱去谁去,别找我!

    常凯歌估计也是知道张烨不会干这活儿,下一句就道:“这个任务我前几天的时候,已经交给闫教授负责了,老闫,稿子都准备好了?”

    闫教授面无表情道:“嗯。”

    常凯歌很放心,也没去看稿子。

    上一回,闫教授虽说被张烨那演讲弄得灰头土脸丢了不少面子,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也并不是说闫教授的演讲就那么不济,主要还是调子的问题,一开始讲话的基调就定好了,换了谁说也一样,那次主要是张烨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这才弄得闫教授很是被动,来了个里外不是人,但这次的演讲是政…治…任…务的,常凯歌交给闫教授来做,比交给张烨要放心多了。

    又说了一会儿。

    末了,常凯歌道:“好了,那今天也就还有最后一个事了。”看了眼张烨,“是关于咱们系张烨老师提名副教授职称的事,小张老师自从代课《古典名著鉴赏》课程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引起了很大社会关注和学术界的好评,并且为咱们中文系重新拿回全国高校中文系评选的第一名,虽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但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却是张烨老师的贡献。”

    还没说完,闫教授那边就蹙了蹙眉头,马上道:“常主任,我不同意,张烨太年轻,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副教授?别说北大了,全国都没有这个先例!而且张烨在学术上的一些研究,在业内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张烨好像事不关已似的,一句话不说。

    曾教授皱眉道:“为什么总盯着年龄看?咱们搞教育的,搞学术的,看得难道不是成绩吗?看得难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