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大明星 >

第418部分

我真是大明星-第418部分

小说: 我真是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我找人写的。”

    “嚯,我可没那么厉害,什么最高学术水平啊。”张烨接过演讲稿,还真不敢托这个大,“我当老师才几个月啊。”

    后面,辛雅忽然也找过来了。

    潘院长也没避讳她,眯眼笑道:“能者为师,现在咱们共和国国籍的数学家,能称得上世界级数学家的,不算有争议的,比较公认的也就掰着手指头的那五位,你啊,是公认的第六个!”

    张烨汗道:“不能吧?戴尔猜想不是还在验证过程中呢么。”

    怎么个意思?

    这就已经是世界数学家了?

    辛雅走到俩人旁边,道:“就算戴尔猜想验证上出了小问题,你世界级数学家的头衔也跑不掉,两天前,国际数学协会最新统计的一份顶尖数学家的工作名单上,已经多了你的名字,这已经是世界数学组织对你的评价了,今后如果有什么重大难题或科研难关,国际数学协会可能还会联系你参与什么项目呢,这个大名单上的世界级数学家一共204人,我和潘院长可都没在上面。”

    潘院长跟辛雅似乎关系不错,八成是经常打交道的,“辛教授以后还是有希望的,你那个新课题,听说已经在研究了?”

    辛雅摇头,“有关键的地方卡壳了,还差得远。”

    潘院长道:“有需要帮忙的,你说一声,北大这边的实验室,设备应该比你那边齐全一点。”

    辛雅笑了,“我就等您这话了,设备就不用了。”眼角看向张烨,“等有需要的话,把张老师借给我就行了。”

    “那我可做不了主。”潘院长微笑道。

    辛雅将了张烨一军,“张老师?”

    张烨打马虎眼道:“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辛雅也没急着让他答应,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道:“反正我先跟你打招呼了,等这段时间忙完了戴尔定理的论证,我再找你,你可别躲着我,呵呵,反正你不管躲到哪里,你知道的,我肯定有办法找到你。”

    那是,老吴是你发小儿,我能躲着你,我还能躲着我家老吴吗?

    张烨没办法道:“咳咳,到时候再议。”

第553章 【小冲突!】() 
过了会儿。

    辛雅接了一个电话,说了几句英语后,就和张烨潘院长一起回了办公区,迎面正是大约十几个肤色各异发色各异的外国人。

    一个中年白人看向张烨,“张?”

    辛雅用英语介绍道:“这就是张烨教授。”

    中年白人很热情,“张,终于见到你了!”

    “你好。”张烨也不知道是谁,反正握手呗。

    那边有个看着像英国人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也走过来,上来没说别的,直接问了一个戴尔猜想相关的公式运算,他应该是有些疑问。

    辛雅和潘院长给张烨介绍。

    “这是牛津的费尔斯博士。”

    “这是剑桥的贝克教授。”

    “这是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这是……”

    张烨又是一轮寒暄应付,不时还回答几个关于戴尔猜想的问题,这里面只有两个人他曾经见过,是跟颐和园国际青少年数学大赛上认识的数学家,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他们对张烨显然很感兴趣,问了很多事情,并且剑桥的贝克教授还当面直接邀请张烨加入剑桥大学。潘院长和北大数学系的很多人都眼神不善,张烨当然是没有答应,贝克教授很遗憾,只说欢迎张烨随时来剑桥参观交流,想和张烨保持联系,因为他可能对张烨解开戴尔猜想的手法特别感兴趣,希望以后能有合作吧。

    唯独那个日…本的加藤教授问了几个跟猜想不太相关的问题。

    加藤说英语,“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张烨看看他,“传媒大学。”

    加藤看看他,再问,“教你数学的是哪位老师?”

    张烨答道:“那就多了,幼儿园的,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你想听哪个?”

    加藤还问,不确信道:“戴尔猜想真的是你在现场独立解开的?”

    张烨笑道:“不是我解的,难道是你解的?”

    潘院长蹙蹙眉头,你什么意思啊?

    辛雅瞟过去一眼,“加藤教授问题还真多。”

    加藤微笑解释道:“我只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一般数学猜想的破解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多个团队无数数学家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努力才做到的,戴尔猜想的破解太突然了。”包括他在内的好几个日…本数学家,直到现在也不太相信这么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竟然独立解开了一个世界数学猜想,在他们的感觉上,要是个美…国…人,他们相信,要是个英…国…人,他们也相信,可唯独对方是个共和国人,这就让几个日…本数学家疑虑大增,就算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们也始终不认为共和国人能有这个水平。

    张烨瞥瞥加藤。

    北大数学系的老师们闻言,也全都有点不爱听了。

    辛雅对张烨道:“加藤教授在验证你的破解方法时,先后提出了很多认为错误的地方,嗯,虽然最后都被证明为错误不成立,但加藤教授在学术上的细心,是我们很多人都值得学习的。”表面上夸,实际上是讽刺,在这些天的论证工作中,几个日…本和韩…国还有一个美…国的数学家,都给他们制造了不少工作量,这个说这里不对劲,那个说那里逻辑错误,结果最后呢,大家算来算去还是没有问题,凭白走了很多弯路,也让验算工作的进程慢了许多,辛雅和很多参加验算的共和国数学家也都很有点意见。

    韩何年一看,只能出来打圆场,“欢迎会也没多久了,我看大家先去大礼堂休息吧,人太多,这里地方也太小。”加藤虽然早就来了共和国参加戴尔猜想的论证工作,但实际上作为东京大学的一员,他也是日…本…大…学访…华…团队中的一员,是今天的主角,韩何年不想大家关系闹得那么僵,一切要以大局为重,这些人,可也是这次日…本…首…相…访…华…团中的一组队伍,是政…治…任…务。

    “走了。”

    “对,去礼堂吧。”

    “快开始了。”

    加藤也没再说什么,和另一个日…本数学家多看了张烨几眼,就和大家一起下楼了,在潘院长的带领下往礼堂走。

    辛雅低声对张烨道:“甭理他。”

    后面一个北大数学老师也道:“张老师要是美…籍…华…人,这几个日…本…人肯定什么质疑都没有,狗眼看人低!”

    辛雅招呼道:“走吧。”

    “你们先去吧。”张烨道:“我得找个地方先背背稿子。”

    辛雅点头道:“好,那一会儿见,记得坐前排,给你留着地方。”

    张烨的心情并没有被打扰,因为在他那个地球的时候,这厮就对日…本…人从来没有过任何期待。

    ……

    楼下。

    张烨戴着墨镜,一个人在湖边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开春了,天气转暖了,周围都是绿油油的嫩芽,湖面也很美。

    电话响起。

    是老妈,“儿子。”

    张烨道:“妈,什么事?”

    “你干嘛呢?”老妈问。

    张烨抖了抖手上的演讲稿,“看稿子呢,一会儿非让我上台讲话。”

    老妈声音很兴奋,“我同事说刚才网上有个新闻消息,说你当副教授了?真事儿还是假的啊?”

    张烨:“真的,我还说回去以后再跟您说呢。”

    老妈:“嘿呦喂,还是我儿子厉害啊!”

    张烨吹捧道:“那是啊,也不看看我妈是谁。”

    老妈笑,“这话我爱听,真给我和你爸长脸,咱们老张家也出一个教授了啊。”

    “这才是副的,等戴尔猜想验算完,估计正教授也不远了,您是不知道,您儿子现在太受欢迎了,英…国那边的大学都邀请我过去呢,不过我给回了。”张烨是报喜不报忧的主儿,说完便道:“行了妈,先不说了,我先看看发言稿,得简单捋一遍,他们那帮业余的上台演讲,打磕巴也就打了,我这一个专业主持人要是演讲时还打磕巴,那可就太没面子了,先这样。”

    “行,你忙你的去,回家再说。”老妈挂了电话。

    张烨收起手机,继续低头认真看潘院长给他的演讲稿,一点也没有马虎,算是精益求精吧,张烨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很高,他做不到的事情他没办法,也掌控不了,但只要他能做到的事,他都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即使普普通通上台念个稿子也一样,多看几遍没什么坏处。

第554章 【大冲突!】() 
远处。

    有人打篮球,砰砰啪啪的,这边没有篮筐和球场,几个北大的大一新生就是随便拍拍球传几下,还有女生的嗓音,嘻嘻哈哈。

    “传我。”

    “哈哈。”

    “看着湖,别掉里面。”

    鸟儿轻叫,学生嬉戏。

    这种气氛让张烨很放松,以至于他都没用记忆搜索胶囊,读了几遍后都快把这篇演讲稿给背下来了,稿子压根也没太多有实质性的内容,无非就是汇报一下成绩,展示一下共和国数学界的实力,并且点了一下日…本…大…学代表团的到来与合作,什么在数学方面可以相互探讨什么的。词不多,也好记。

    忽地,身后一乱。

    “嗳!”

    “球出去了!”

    “有车!”

    几人轻喊几声!

    然后,刹车声就响了一声,不算那么刺耳,但声音也是挺突然的,吓了张烨一个机灵,回头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瞧见了有三辆旅游大巴车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央,一个篮球从第一辆大巴车前面慢吞吞地滚过去,吧嗒,颠荡下了几个台阶,掉到了花园里的一颗柳树的树坑中。

    北大的大一女生忙去捡球。

    另外一男生道:“对不住啊,对不住!”

    另个大一新生也对着司机致歉,“不好意思,手滑了没拿稳,赖我赖我。”

    周围有一些路过或就在花园休息的学生则驻足下来,纷纷望向这边,然后也没当回事儿,大多数人看了一眼后又把头扭回去了,该干嘛干嘛。

    可是这时,第二辆大巴左侧的窗户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个学生相貌的年轻人把头探出来看看他们,低声道:“(%#。”

    说的话竟然不是中文,好像是日语。

    车里又有一个学生看看外面,也说了句什么。

    北大的新生抬头看他,“日…本…人?”

    那大巴车里的日…本…学…生眼神扫过他,“%¥#。”

    第二第三辆大巴车中装的好像都是日…本…学…生,顿时,大家在车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日语,不但对着那几个刚玩篮球的人指指点点,也看向了周围其他的北大学生甚至是老师,不时评头论足几声。看这些日…本…学…生那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目光,就知道那肯定不是什么太好的话。

    登时,一个正跟男朋友在小花园里谈情说爱的大三学姐瞪了下眼珠子从长椅上坐了起来,“那些人说咱们北大学生素质低!”

    一围观的大二男生一听就叫了声我靠,问道:“真这么说的?”

    那学姐道:“废话,我专业就是日…语!他们是东…京…大…学的!”

    我们素质低?

    我们北大素质低?

    这一下子,在场的北大学生都不答应了!

    “怎么说话呢!”

    “你们说谁素质低啊!”

    “不就是滚过去一个篮球么!那哥几个还跟道歉了一声,什么就跟素质低扯上关系了?还开地图炮说我们北大?”

    围观的北大人全挡在了三辆大巴车前面。

    那之前捡球去的大一女生也火了,你说我行,但你说我们北大?那不行,“这些人就是日…本…大…学代表团的?咱们学校还要开隆重的欢迎会欢迎他们?这都什么素质啊!有这么说话的么!在我们北大的校区里还明目张胆地骂我们?还我们素质低?你们自己呢!你们什么素质啊!”

    东京大学这次来共和国的团队,肯定是有翻译的,而且学生里面,也有学汉语的,于是回头给车里的同学翻译过去,结果可能是听北大的学生说得难听,东京大学的人也不干了,一句句回了过来!

    两拨人吵吵起来!

    第一辆大巴车很不耐烦地滴滴按喇叭,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又是一声,滴滴滴滴地连续鸣笛!这辆车坐着的没有几个年轻的,大都是三十岁四十岁的人,看也知道,八成都是日…本…大…学代表团的一些重要人物,比如某校校长啊,校领导啊,日…本教育界的人士啊,或者日…方…记…者啊。

    末了,第一辆大巴车车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人走下车,黑着一张脸扬扬手像轰苍蝇一样,喝道:“都让开!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