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世家 >

第605部分

世家-第605部分

小说: 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央视的记者要下来采访咱们的汽车城计划?”

    不出林鸿飞所料的,张怀东果真被吓了一跳,这个计划古齐省都还在内部讨论之中呢,央视的记者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一想到这段时间国家正在大力进行经济调控,大力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及银行放贷,以调整过热的经济软着陆,张怀东就不由自主的想歪了:难道中央打算拿着这个事情当典型,杀古齐省这只鸡来儆其他地方政府的那些猴子?

    古齐省向来被认为是京畿的门户所在,从军事和战略的角度来讲,古齐省是拱卫京畿的一道大门,断然不容有失,中央领导对于古齐省投入很多注视的目光,自然也是理所应当。

    “是,”着张怀东的脸色有些难,林鸿飞心中立刻意识到果然如自己所料的那般,忙解释道,“央视的记者是我请下来的……嗯,因为我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是央视的大客户,所以我和央视的杨台长、广告部的谭主任的关系还不错,所以请他们帮我们一个忙,对咱们的这个机会做一个宣传。”

    “这样啊……”明白了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张怀东的表情顿时就放松了不少:只要央视的不是下来找麻烦的就好……这个时代的官员们,对于记者,尤其是央视记者,心中还是有种天然的敬畏。

    他摸了摸下巴,有些担心,“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控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么做会不会,嗯……”

    明白张怀东心中的担忧,他现在已经不担心这个新闻是否能够在央视当中播出了。既然自己敢这么说,那就肯定是有把握这个新闻能够出现在央视的新闻当中,他是怕这个新闻会不会吸引来中央大佬的主意?若真的是那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明白了张怀东心中的这份担忧,林鸿飞立刻道,“肯定不会,中央控制的是全国各地的各种重复性的建设和投资,只去年一年,全国各地要上马的彩电生产线好像就有400多条、摩托车厂家有200多家,这种重复建设肯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咱们的这种建设怎么也和重复建设扯不上边吧?”

    那当然是扯不上边,谁敢说这个汽车城计划是重复建设,张怀东能毫不客气的大耳刮子抽过去,他点点头,示意林鸿飞继续往下说。

    “整个汽车城项目建成投产之后。整个汽车城每年的销售额将不会低于000个亿,由此而带动的上下游产业以及其他周边附属的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无法估计。哪怕是最低的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一万个亿。连国家的gdp增长率都能拉动零点几个百分点,这样的投资项目,中央只有大力支持,肯定没有叫停的道理……去年刚刚叫停的那个谈了好多年的海沧计划也是这样,投资和占用的土地面积一点也不小,可因为对国家的发展有利。老人家和中央政府还不是催着赶着的上?”

    普通人或许不知道海沧计划,但张怀东这种封疆大吏岂有不知道的道理?当初为了海沧计划,老人家可是向台塑许诺了整整5000公顷的土地,那就是50平方公里。和现在的舜耕市市区的面积都差不多了,张怀东对林鸿飞的这番解释很满意,但林鸿飞这话说的有些不妥,“海沧计划有特殊的原因在里面,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嘛……好,这个事情我知道了,央视的记者来的时候给我说一声,省政府这边也要做一些安排。”

    顿了顿,张怀东扫了林鸿飞一眼,“这样吧,给你0万的特别经费。”

    所谓的特别经费,自然是为了央视的记者们来了之后招待好记者们,以及记者们走的时候给的辛苦费的特别费用,0万块钱虽然不多,但这个时候的记者的胃口也没有那么大,况且这还是带着领导的命令下来的,0万块钱当真是不少了。

    虽然0万块钱还不怎么被林鸿飞放在眼里,可既然是白送的钱,自己也没有不要的道理,既然能不用自己出钱,那还是让别人出钱吧。

    ————————————————————————

    对于林鸿飞的这个汽车城的计划,虽然高层基本上达成了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省委省政府和舜耕市市委市政府中层以及基层还是引起了一番讨论的,这些对国家发展大势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中层和基层小领导们都不是很好林鸿飞这个明显带有哗众取宠味道的计划: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控制投资,好让经济实现软着陆,你丫的竟然敢和中央背道而驰,当真是活得腻歪了。

    无数人,或者羡慕的、或者嫉妒的、或者林鸿飞年少多金眼红的……无一不是在等着林鸿飞的笑话,等着林鸿飞狠狠的跌一个大跟头,摔一个鼻青脸肿,可是跟头没有等到,等到的却是央视的记者要对林鸿飞提出的这个汽车城计划进行深处报道的消息,据说央视的采访文件已经发到了省政府那边去了。

    怎么会这样?无数人跌落了一地的眼珠子:尼玛,这不科学啊,这种和中央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驰的事情,怎么还能够得到央视的深入报道和采访?作为d和国家的喉舌,央视都采取了这种态度,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林鸿飞的汽车城计划不但简在帝心,甚至是得到了领导们的鼓励的……尼玛!这小子的运气怎么这么好?

    林鸿飞没有时间和人讨论自己的好运气的事情,他正在为一件事而头疼: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央视记者的深入采访就意味着林鸿飞的这个汽车城计划得到了高层的默许乃至是鼓励,古齐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的办事效率一下子高了起来,原本还磨磨蹭蹭的开发区管委会的设置问题立刻就被提上了日程,人员随时都可以到位,但就一个问题,还是之前的那个问题: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

    “鸿飞同志,要不咱们和市里商量一下,先临时给咱们找一个办公的地方?”新任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谢红先愁眉苦脸的对林鸿飞说道。

    这位千挑万选出来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谢红先同志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别自己名义上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但自己这个一把手必须要尊重林鸿飞的意见……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自己的意见在不和林鸿飞有冲突的情况下,自己的意见可以得到执行,可如果自己的意见和林鸿飞有冲突,就一定要以林鸿飞的意见为主,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不管是舜耕市还是古齐省的领导都是这么认为的,说起来,谢红先大概是全国说得着憋屈的一把手了。

    当然,这个一把手做的虽然有些憋屈,可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这里面巨大的政绩,只要安安稳稳的不出幺蛾子,好好地配合好林鸿飞的工作,将这个开发区的工作做好,就是一份大大的政绩,有了政绩,升迁还是问题吗?

    “市里能给咱们协调出来办公场所吗?”林鸿飞叹了口气,“老谢,来咱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有什么办法?这个时候该办公楼也来不及了吧?”谢红先皱了皱眉头,他对林鸿飞用“老谢”这个带着亲切味道的称呼来称呼自己并不不以为意,也明白林鸿飞说的有道理,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而且央视的记者也快来了,如果到时候咱们连个办公场所都有没有,这丢的可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的人……”

    “我倒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对于谢红先的担心,林鸿飞有有自己的想法,“到时候正好让记者们咱们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同志们是如何的筚路蓝缕的搞这个汽车城项目的,嗯……”

    下面的话不用林鸿飞继续说,谢红先的眼睛已经亮了,亮度足足比得上000瓦的高压汞灯:对啊,为了这个汽车城项目,大家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多年以前有个大庆精神,搞不好咱们的汽车城精神也能被媒体好好宣扬一番?

    这是什么?这就是政绩啊!

    “既然这样,那我找人协调一些大帐篷过来?”明白了这是一份巨大的政绩,谢红先顿时就激动的干劲十足,“我在省军区那边还认识几个人,协调几顶帐篷出来还不是太大的问题。”

    “帐篷就太夸张了,未免让人觉得有故意装给人的嫌疑,”林鸿飞摆摆手,“我是这么想的,要不咱们找两家做钢构工程的公司给咱们搭建一些铁皮板房?嗯,就是那种两层的,你觉得大概需要多少间?”

    “铁皮板房?”谢红先顿时就被林鸿飞这个明显有些缺脑子的设想给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反对,“不行不行,这已经是春天,再有三四个月天气就热起来了,到时候太阳一晒,铁皮房子里面跟蒸笼似的,还能站人?”(。)

第八三八章 让领导们在板房里办公(四更,四更到)() 
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自己确实是有些疏忽了,林鸿飞也不是没有去过工地上的那些铁皮板房,冬天里面滴水成冰,外面零下0度的时候里面能给你整出零下5度来,夏天有洗桑拿爱好的人根本不用去桑拿房,直接花点钱搞个铁皮房子就是了,但他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欠考虑了,大手一挥,林鸿飞道,“这是小事,简单,等到快到夏天的时候让咱们工业园区的企业一家支援一台空调也够咱们用了。”

    “这样……合适吗?”老谢同志的脸皮厚度到底还是不够,听林鸿飞这么说,隐约觉得是个好主意,可又有些不放心,有些担心的向林鸿飞问道。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大不了我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多出几台就是,开发区管委会关心企业们的发展,企业关心管委会,自愿捐赠几台空调给咱们开发区用,这事儿说到天上去都是咱们占理……这事就这么定了。”林鸿飞大手一挥,异常的豪迈,“等到熬过了这一年,明年咱们就把开发区管委会大楼盖起来,这些空调还能挪过去继续用,在做板房的时候咱们将尺寸给他们规定好,将来咱们还可以将板房租出去收点儿租金。”

    “那……好吧。”老谢犹豫了一下,终于点点头,既然林鸿飞都已经这么说了,那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对于自己的定位,谢红先很清楚,就是顶在林鸿飞的前面帮他吸引炮弹的。

    他没有将林鸿飞话中所谓的将来有了办公楼之后将板房租出去的话当做一回事,不过一想到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都没有混上个带空调的办公单间,这次竟然也能混上一个带空调的办公室,不只不觉间心情顿时好了很多。对林鸿飞的称呼也从之前的“鸿飞同志”变成了眼下的“小林”,“小林啊,这个铁皮板房,嗯,就是做这种活计的钢构公司,你有没有认识的?”

    林鸿飞还真没有认识的钢构公司,但想要找这种公司有难度吗?面对谢红先的试探,林鸿飞抬头了谢红先一眼,“老谢,咱们以后就是搭档了。咱们说句掏心挖肺的话,我的主要精力肯定是在我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经济发展这边,管委会的行政性工作主要还是你扛起来,别的我就不说了,该照顾的不还是应该照顾吗?既然市里和省里的领导们对咱们这么重视。那咱们总要做出点成绩来才对得起领导对咱们的关心。”

    “呵呵……”明白林鸿飞对自己的那点儿小试探根本没放在心上,谢红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知道林鸿飞财大气粗。根本不上这么一点小钱,但饶是如此,他仍然有些不好意思,“要是小林你没有认识的做钢构工程的人,那正巧,我正好认识两个。施工资质和质量都可以放心……”

    谢红先也知道别自己是开发区管委会的老大,但是否用这两家公司,自己说了还真不算……“过去之后,多听听林鸿飞同志的意思。”。这话可是市委秘书长将自己叫过去叮嘱如何配合林鸿飞的工作的时候特意郑重叮嘱的一件事。

    “这个好说,你让他直接来找我吧,”林鸿飞痛快的点头同意了下来,虽然他可以肯定这两个钢构公司跟谢红先有点关系,但对于这一点林鸿飞并不在意,有哪位领导是靠着自己的那点儿死工资过日子的?“让他们带着相关的资质证明一起过来,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对了,老谢,你估计需要多少个房间?”

    别林鸿飞现在既是商人又是政府官员,可对于这么一个开发区应该有多少个行政部门,他还真的不是很清楚,是不是一个区县级的行政单位要有的部门开发区这边都要有?

    “多了不敢说,保守估计有六七百号人需要过来吧,估计等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还会以完善工作的名义再扩大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规模,”谢红先知道林鸿飞一直在国企内部带着,对于政府事务并不精通,趁着这个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