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世家 >

第791部分

世家-第791部分

小说: 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材料确实非常重要,”查普雷金颇有感慨的点点头,“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那个pt6a—11的涡轮进口温度是摄氏度。我们的这台发动机的涡轮进口温度只有摄氏度,美国人正在搞的推重比为10的军用涡扇发动机的涡轮进口温度可以达到1580摄氏度到1680摄氏度,如果我们的这台发动机的材料能够承受得住,我们完全可以将涡轮进口温度提升到1280摄氏度以上……您算吧,如果我们的材料能够承受1280摄氏度的涡轮前总温,哪怕我们对这台发动机的设计不做一点的改动,性能能够提升多少?”

    “操!”林鸿飞已经不打算计算了。他一咬牙一跺脚,“我回去就搞这个!”

    ————————————————————————

    林鸿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并且直接就瞄准了国内材料研究的现状:因为国家财政的窘迫以及对科研投入的持续减低,许多国家级的材料研究所都停顿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正处于“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一绝对讽刺的情况之下。

    这还是搞原子弹的呢。作为搞基础研究的材料研究,自然就更加不被人重视了……材料研究这个东西,从立项开始,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出成果,这个真的说不准。

    回去之后的林鸿飞立刻就给自己的老丈人打了电话,“爸,我们公司生产出来了我们自己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但在耐高温金属材料方面还有些不足,我们打算成立一个材料研究所,主攻方向是金属材料和材料,您能不能介绍个国内在耐高温航空金属材料方面的专家和研究所给我?”

    电话里,林鸿飞直言不讳的向东方正道。

    “你们公司竟然搞出了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东方正的语气中充满了惊讶,“我没听错吧?”

    和大多数人一样,东方书记对航空发动机的印象也是一个集合了“高科技、搞技术含量”的综合体,哪怕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并不发达。但好歹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制造军民两种用途的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也绝对不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这么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的……话说回来,他们公司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接受的那条航空发动机生产线才多长时间,现在就投产了?

    “嗯,您没听错,”林鸿飞道,“刚刚测试完毕。接下来要进行150小时的测试,然后进行空中飞行测试……不过这发动机是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已经生产的产品,不是全新的设计,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东方副组长沉默了一下。迟疑道,“我没记错的话,你们公司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引进的这个发动机是小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小型涡轮轴发动机吧,分别用在小型固定翼飞机和轻型直升机上和无人机上的吧?在咱们国内有用途?”

    如果自己女婿的这个航空发动机有市场需求,他当然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把,但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他也不好硬拉着……到了他这个位置,如果不求上进,只要屁股没坐歪,基本上不用考虑什么影响方面的问题,行事可以肆无忌惮一些,但如果想要求上进,就要在各方面多多注意,很遗憾,东方书记的上进心还不小,条件也不错。

    “有市场需求的,”在回来的路上林鸿飞已经琢磨好了这飞机的用途,现在听自己老丈人问起,立刻道,“这发动机的尺寸和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t6a尺寸相差无几,完全可以直接用到咱们的运12运输机上,全面替代运12上面使用的pt6a发动机。”

    “可以替代运12上面使用的进口发动机?”刚刚还充满了迟疑味道的东方副组长,语气一下子激动起来。

    他没法不激动,航空发动机属于高利润产品,虽然他并不清楚每从普拉特惠特尼公司进口一台那个pt6a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需要多少宝贵的外汇,但毫无疑问,如果林鸿飞设计的这个发动机真的能够全面替代pt6a,节省下来的外汇可以做多少事?他现在唯一在乎的是,“真的能替代pt6a?你们这台发动机的性能能够和pt6a相比有多大差距?价格呢,有多大的优势?”

    “还是有点差距,”虽然很不愿意说自己家的产品不如别人的,但事实就是如此,林鸿飞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自己老丈人的问题,“运12上面使用的是pt6a系列的27型,发动机功率462千瓦,我们的发动机的功率是330千瓦……”

    说到这,林鸿飞不免也觉得自己的产品的性能数据有些寒碜了,跟人家普惠一比,相差有差不多三分之一!这让林大老板略微有些害羞,但很快就道,“但这个数据和pt6a系列的11型差不多,我保证,运12使用我们公司的发动机一样能够飞起来,就是载重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我们的价格优势是很大的,只有pt6a—27的一半不到,并且预计在明年推出的改进型就能够达到380千瓦的输出功率。”

    “差距太大了……”东方正脑中思考了片刻,终于还是摇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惋惜。

    林鸿飞顿时有些沮丧,唉……

    但话音未落,东方正的声音再一次的响了起来,“不过,我说鸿飞,你们公司和生产运12运输机的冰飞不是合作伙伴吗,我可以帮忙打个招呼,但具体的事情熬你们自己过去详谈。”

    “至于耐高温的航空金属材料方面……”说到这,东方书记略略思考了片刻,“这样,你去中科院找师绪昌先生,他是咱们国家在金属材料尤其是航空耐高温金属材料方面的权威,曾经是当年共和国建立初期,美国政府严令不得回到咱们国家的35名科学家之一,你去找他,准没错。”

    ————————————————————————

    ps:师大师确有其人,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影响,前后两个字颠倒了,有对师大师的事迹感兴趣的兄弟,可以将后面俩字颠倒之后搜索一下,材料学的牛人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一一五章 最值得让人尊敬的人(三更,一更到)() 
第一一一五章最让人值得尊敬的人(三更,一更到)

    ps:手一忙,章节名称写错了,请大家以这个为准

    ————————————————————

    “你们是谁?来干什么的?”

    中科院家属区的看门老大爷一脸警惕的看着这两个从富康轿车上下来的年轻人,用一种审问犯人的语气问道,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现在开的是高级领导才能用的富康轿车就对他们另眼相看……这俩人实在是太年轻了,也确实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什么有来头的大人物,在看门老大爷看来,倒是更有可能是哪位领导家的孩子。

    “大爷,我们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前来拜访师绪昌院士,请问师院士在家吗?”林鸿飞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曹军将自己的工作证递过去。

    “原来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啊,”老大爷嘴里念叨着,脸上却并没有多么惊讶的神色,作为中科院的人,老大爷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不要说什么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人,就算是中航、石油总公司这些大型企业的领导,咱也没少见,但当他看到曹军工作证上的职务一栏时,还是有些惊讶,抬起头来略显吃惊的看了曹军一眼,“你是你们董事长的秘书?小伙子挺有出息啊。”

    “呵呵……”曹军笑了笑,没说话,从口袋里摸出两盒烟来,不是什么好烟,石林,塞给看门的老头,“大爷,您拿去抽。”

    但这烟却正对老头的胃口,石林的价格不贵,可也不算便宜。如果曹军塞过来的是中华、红塔山之类的烟,他反而要怀疑一下,但这种档次的烟给他正合适,老头一点都不客气的将烟揣进兜里,整个人瞬间也热情了很多,“师院士估计还得一会才能回来,不过师院士的爱人这会儿应该在家……我说。你们来找师院士干什么?上门来就不知道带点东西过来?”

    “谢谢老人家提醒,东西我们肯定带了,咱不能不懂礼貌不是?”林鸿飞笑着指了指车子的后备箱,“都在里面放着呢……我们公司有些金属材料方面的问题,想要请教师院士。”

    “金属材料方面啊,那你们找师院士就对了。”老头连连点头,热情的给林鸿飞和曹军之路,“进去大门之后一直走,到第四栋楼向左拐,过去三栋楼之后,看屋头上写着15号楼的那个楼就是了,记住了。3单元402。”

    “谢谢大爷。”林鸿飞连连带头。

    “赶紧去吧。”老头摆摆手,有阵子没抽上石林了,心里还真有点想……可惜啊,咱们中科院是个清水衙门,不能跟中航啊石油总公司啊那些单位比,听说在中航和石油总公司家属院看门的你几个老家伙,没有两盒红塔山根本就开不了门……

    …………………………………………

    “你们找谁?”郭蕴宜女士望着门外的三个手里拎着东西的年轻人,有些奇怪。

    刚才在大门口的时候。开车的杨天平没有下来,这会儿要拎着东西,说不定要在上面谈多久,林鸿飞自然就将杨太平给一起带了上来。

    林鸿飞没有从郭蕴宜女士的眼中看到警惕,只看到了好奇。

    “您好,您是郭阿姨吧?”林鸿飞微微上前迈了半步,道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林鸿飞,昨天内阁税费改革小组的东方正副组长曾经给师院士打过电话,不知道师院士有没有给您提起过……”

    “原来是小林啊,”听到林鸿飞介绍自己的身份。郭蕴宜女士先是稍稍有个错愕,似乎对眼前这人的身份有些难以置信,但下一刻,她的表情就迅速生动起来,连忙热情的把林鸿飞三人往屋里请,“快请进,快请进……绪昌给我说过,说有位咱们国家最年轻最优秀的内燃机设计师要过来,还特意让我多买点菜……小林是吧,你可真年轻……”

    郭蕴宜女士和师绪昌院士的年龄相差比较大,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两人是由故总理介绍认识的,1920年出生的师院士今年已经73岁了,但郭蕴宜女士才50多岁,看上去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

    “郭阿姨您太客气了,”林鸿飞连忙道,同师院士相比,郭蕴宜女士的名声并不显,但其实郭蕴宜女士是物理学方面的专家,现在任中科院金属材料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这还是因为时任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的师院士发扬风格好避嫌、避免别人说闲话的缘故,否则郭蕴宜女士早就是所的研究员了,和师院士这种材料学方面的大神呆在一起这么多年,郭蕴宜女士才金属材料方面的水平也绝对是共和国最顶尖的,对这样的人才,林鸿飞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带来的礼品放在桌子上,道,“一点小礼品,郭阿姨您千万别客气。”

    林鸿飞带来的东西不多,包装看上去也很简陋,郭女士扫了一眼,也没有在意,她更加好奇的是林鸿飞这个年轻人:他这么年轻,到底是怎么样才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他对目前国际上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材料的应用优势怎么看的?这些让她很有兴趣,丝毫没有因为林鸿飞的年龄小就怎样怎样,与林鸿飞谈谈这些感兴趣的事情,让她很开心……

    说话的功夫,林鸿飞同时打量了一下房间,房子是个三室一厅的房子,看上去面积并不大,房间内虽然收拾的很干净,但摆设却异常的简谱,除了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以及一个放在电视机旁边的电话机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了,简陋的甚至有些寒酸,根本不像是一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科技部主任、中科院主席团成员、中科院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兼共和国工程院副院长的家,嗯,除了旁边那个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的摆满了架……林鸿飞相信,这三室一厅当中的三室中,其中有一个室肯定是书房,相信里面还摆放着更多的资料和书籍。

    ……………………

    说起来,林鸿飞虽然对材料学的认识水平远比不上师院士和郭蕴宜女士,但架不住他见识的多啊,上一世的林鸿飞在国外呆了十多年,和各大汽车厂商的合作,让他见识到了很多国内难得一见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的特种金属材料,对未来30年内金属合金材料的发展脉络更是清楚无比,偏偏这方面是国内相对欠缺的,原本还只是抱着随便聊两句的郭女士很快就被林鸿飞的话勾起了谈性,这一谈,可就刹不住车了,直到两个小时后,林鸿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