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世家 >

第872部分

世家-第872部分

小说: 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鼎啊,哈……”

    “估计不是什么好名声吧?”林鸿飞跟着笑。

    “呵呵……”这家伙不做声,既然是不做声,那就算是默认了,他像是随口这么一说,又像是说给林鸿飞听的,当然,实际上就是说给林鸿飞听的,“总公司的意思,还是希望在运12这个项目上,林总可以考虑的更加慎重一点。”

    林鸿飞歪着脑袋想了想,“是因为某些领导的面子上不好看么?”

    这家伙笑了笑,没有说话。

    既然没有说话,那就算是默认了。

    那这次算是什么?用这方式来缓和两家公司之间有些僵持的气氛?林鸿飞觉得不太像。

    别看这些大国企们在国外的时候腰杆弯的跟孙子似的,但在国内,这些混蛋们立刻就变了一副嘴脸,颇有几分“笑傲王侯”的意思,让他们向洋大人们低头,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但面对国人的时候,大国企的架子总是端的高高的。

    他的大脑飞速的运转起来:难道又和d—30和d—30ku发动机有关系?

    “这次军方一次性的从俄罗斯租赁了20架运输机,这多亏了林总在其中的大力斡旋,在这件事上,空军上下对林总都相当感激,”这家伙没有直接回答林鸿飞的话,而是转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不过这么多飞机的维护,每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伊尔—76运输机上面使用的那股d—30kp发动机,运行500个小时就要维修,运行4500个小时小时就要翻新,对于空军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对于空军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对于中航工业总公司来说,如果能够将这笔活儿接下来,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林鸿飞心中苦的想笑:明白了,真的明白了,原来如此!

    ————————————————————————

    ps:乱七八糟的事情终于忙完了,从明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调整一下,然后补欠下的更新,之前是15000,今天还差4000,实在是写不完了,今天的4000补6000吧,那就是欠大家21000字,7章的更新,明天恢复三更10000,从后天开始补更。(未完待续。。)

第一二二二章 空隙(三更,一更到)() 
是的,这次空军方面和俄罗斯达空军成了一项总数量超过20架伊尔76运输机的租赁意向……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具体的租赁合同内容还在紧张的磋商当中,但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的三个月内有希望签订正式合同。

    对于提升空军的战斗力而言,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懂航空的人都知道,飞机这个东西虽然是高利润,但相比于之后的维护和售后,这点钱就根本不算什么了,20多架伊尔—76运输机的维护和保养就成了一桩大买卖,以租赁10年这个时间来计算,平均下来,这20多架伊尔—76一年的维护费用不会低于1个亿,单位可不是rmb,而是美元。

    在这其中,发动机的维护是大头,伊尔—76上面使用的d—30kp发动机大翻修寿命是4500个小时,但绝不意味着从0到4499个小时的这段时间里就一分钱的维护费用不用花了,实际上,任何一款军用航空发动机,最多使用300个小时就要进行维护和保养,哪怕老美的军用发动机也是如此,300个小时,对于空军来说,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国内根本就没有几架这种大型运输机,在使用过程中肯定是出勤率超高的,大概最多三个月就能达到300个小时的维护期限,这么算下来,这是多少钱?

    中航工业总公司眼馋这笔巨额的维护费用,自然也就理所应当:就算有些高级设备需要从俄罗斯方面进口,可如果咱们能够拿到一部分订单,一年不也有两三千万美元入账?如此一来,之前他们不在乎的林鸿飞手中的d—30ku发动机技术,就开始变的重要了起来……谁让d—30ku和d—30kp都属于d—30k系列呢,俄罗斯的习惯,向来是军用和民用差别不大。

    林大老板这才想起来问问对方的姓名,“对了。兄弟怎么称呼?”

    说着,他递过去一根烟。

    这话其实说的有些问题,林鸿飞才不过二十三四,可眼前这位被林鸿飞称为“兄弟”的老兄都40多岁的人了,正常情况下,称呼一声大哥,真的论辈分。说不定称呼一声“叔叔”都有可能。但林鸿飞的这一声“兄弟”,两人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林鸿飞这位40多岁的“兄弟”早就留意着林鸿飞手中烟盒的图案了,接过来烟并没有立刻点上,而是赞叹了一声,“好东西啊……林总客气了。我叫宋子飞,叫我一声小宋就行。”

    “是宋兄弟,”林鸿飞打着打火机,给自己点上烟的同时,顺手也给这位宋子飞也点上,“中航的领导们还有什么想法?方便的话,一道说出来吧。”

    这就是摊牌了。这位姓宋的领导倒也痛快,立刻就回道,“领导们说,d—30发动机事关国家的战略安全,领导们希望能够和林总携起手来,大家都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出一把力……至于之前的一些误会,关起们来大家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商量的。”

    关起们来没什么不能商量的。这话林鸿飞爱听,但林鸿飞担心的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来。

    “确实是没有什么不能商量的,”林鸿飞点点头,“既然这样,中航能不能在运12上面给我们公司开个绿灯?”

    这算是利益交换?宋子飞愣了一下,连忙摆手,“林总。您误会了,这种事情是我这种小喽啰能掺合的么?我就是代表领导们来问问您的意思。”

    靠!原来你丫就是个探路的?林鸿飞顿时无语。

    虽然前期来和自己接触的只是一个小喽啰,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中航工业总公司方面准备妥协了。虽然林鸿飞并不清楚这其中是否有高层政治博弈的因素在里面,但低头了就是低头了,他对自己的定位一很清楚,政治这一块不是自己能掺合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至于其他的,自然有人去管。

    想明白了这一点,那事情就好说的多了,林鸿飞点点头,“也好,宋兄弟,帮我转告一下张总,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大家坐一起喝杯茶吧。”

    ————————————————————————

    冰飞对小康微车上面使用的那两款小排量发动机的事情不是一般的上心,这边刚刚确定了车子在94年1月1日、也就是94年元旦的那天上市,这段时间对车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地形、气候以及使用状况下的测试,郭睿雨就借着机会再次和林鸿飞谈起了小康微车上面使用的那1。3l和1。0l两款发动机的问题。

    “林总,我这也是没办法,”郭睿雨苦着一张脸,直接和林鸿飞打起了悲情牌,“你们公司一辆车赚两遍钱,很多领导对这个意见很大。”

    “没关系,我不怕他们意见大,”林鸿飞表现的很淡定,“如果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质量可靠、性能说的过去、省油的同时价格还便宜的发动机,我也不介意让他们赚一遍钱。”

    林鸿飞的这句话,顿时将郭睿雨噎了个半死!

    林鸿飞给小康微车上面使用的这两款1。0l和1。3l发动机,清一色的直列四缸结构,功率分别为53马力和69马力,最大扭矩分别为80牛。米和102牛。米,国内生产的发动机,那一款同排量的发动机能够拿得出这样的数据?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出色的性能,发动机有着出色的稳定性不说,还很便宜。

    也难怪林鸿飞如此信心十足,是啊,毕竟在冰飞。北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当中,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是控股方,就算有些人有意见,除非他们能拿出综合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来,否则林鸿飞完全可以当他们是放屁。

    “但是……”面对林鸿飞的这番话,郭睿雨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道,“您之前和我们郑总说……”

    “是的,我是和郑总说过,”对于这一点,林鸿飞并不否认,“但老郭,你要明白,这件事上,只有我愿不愿意,没有人能给我压力,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郭睿雨登时就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个多么严重的错误: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竟然忘记了林鸿飞小子根本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混蛋,自己竟然还打算用“上级领导”来让林鸿飞屈服,那怎么可能?!自己这次不但是犯了错,而且这个错误还不是一般的严重。

    “哪位领导的意见大,就让他直接来找我好了,”林鸿飞说着,直接丢下一句话站起了身,“说真的,老郭,这次你们做的这件事,可一点都不漂亮。”

    之前他确实是有意将这两款发动机的技术向下转移的,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将市场全部占领,这种利润不高的发动机完全可以交给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企业,但现在,他放弃了这个想法:有些人,天生就是欲壑难填的。

    ……………………

    虽然狠狠的甩了某些人一记耳光,但林鸿飞从没有认为某些人会放弃这个机会,但让林鸿飞没想到的是,在被自己狠抽了一记耳光之后,首先来找自己的,竟然不是冰城飞机制造厂,而是同样位于冰城、和冰城飞机制造厂同样隶属于中航工业总公司的冰城东安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东安动力?”林鸿飞的脸上似笑非笑。

    大名鼎鼎的东安动力,现在还是东安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全国范围内微车使用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是出自东安发动机,型号也只有一个da462;一台排气量800ml、最大功率35马力,最大扭矩54牛。米的发动机。

    说实话,这个数据当真不算什么,不用放到20年后,哪怕是10年后,这个数据都寒碜的可怜,但在现阶段,却是共和国仅有的一款用于微型车、也就是面包车的发动机,夏利上面用的那台376qe当然是一台性能更好的发动机,但无奈,价格太贵。

    曹军摸不清自己的老板到底是什么意思,犹豫了一下,小心向林鸿飞问道,“老板,好不我请他回去?”

    “不用了,”林鸿飞摆摆手,东安发动机作为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单位之一,不仅生产民用发动机,同样也是共和**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单位,不管怎么样,先看看他们的来意再说,想到这,林鸿飞道,“小曹,东安发动机的da462,去年的产量是多少台?”

    da462是现阶段国内最著名的小排量汽车发动机之一,曹军对这些情况自然清楚的很,闻言立刻道,“大概是2万台,按照今年东安公布的明年发展计划,他们争取明年的产能达到5万台。”

    “那么……这还算是一家有上进心的企业了?”林鸿飞嘴里嘀咕了一据,“告诉孙总,就说今天没时间,如果孙总不介意,明晚大家一起坐坐吧。”(未完待续。。。)

第一二二三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三更,二更到)() 
借着喝咖啡的动作,孙立隐蔽的打量着林鸿飞。

    尽管林鸿飞的名字在国内动力领域和汽车领域已经是如雷贯耳,但他却是第一次亲自见到林鸿飞本人:这个人真的太年轻了,真让人难以相信这么一个年轻的人,竟然成了共和国汽车领域最辉煌的人物,连大众汽车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被他压的抬不起头来。如果不是因为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冰城飞机制造厂同在一座城市,这次恰好又赶上了林鸿飞和冰飞的合作,恐怕自己下次见到林鸿飞还不一定要到什么时候吧?

    他却不知道,在自己偷偷的打量对方的同时,林鸿飞也在打量着他。

    2005年后那个共和国民族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年代里,若干个民族汽车品牌逐渐响彻全国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东安动力的名字,但他们不知道,大家嘴里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民族汽车品牌的汽车发动机舱内,装的或者就有可能是东安动力的发动机,某种程度上,技术并不先进的东安动力充当了共和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心脏。

    “孙总,有什么话就说吧,说起来咱们虽然不属于一个系统,却也是国企一系,相互照应是应该的。”林鸿飞放下茶杯,道。

    他相信只要孙立不傻,应该能够明白自己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能够带领东安发动机走向后来那么辉煌地步的人,智商方面应该没问题。

    “林总果然跟传说当中的一样,义气!”

    孙立大拇指一挑,一脸的佩服,不管之前林鸿飞是不是故意抻着自己,但就冲着他这番话,孙立心里就对林鸿飞佩服不已,能够取得这番成就,没有两把刷子果然是不行的。“不瞒林总,我这次来拜访林总,是受我们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委托,看看咱们两家公司有没有在发动机领域进行合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