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403部分

大明督师-第403部分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平原,我答应百姓,只要开垦出来,我将只收他土地的110,也就是说,一亩地按现在的产量来算,我只收了三十斤粮食,这不多吧,并且还告诉百姓,承包我的土地,除了这三十斤粮食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苛捐杂税,也没有人头税和徭役,以后,凡是在我的治所之下,我需要人手,全部以雇佣的方式,这样我又给百姓一个赚钱的机会,如此下去,我想不会出多久,我的辽西府,就会成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就会在尽快的时间内,恢复因战争造成的创伤。”

    对于承包制,赵启良还是一知半解,不过对吕汉强的这种轻徭薄赋,给百姓休养生息,表示了举双手赞同,在上下五千年,又有谁能够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从现在来看,这个辽西督师吕汉强做到了,因为作为一个明智的官员,最理解在这个世界土地兼并的弊端,而如果想在中原改变土地兼并的结果,那简直就是不现实,在中原地区,官僚士绅和大家族们,已经合法或者是不合法的,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你不可能去对他们进行急风暴雨式的剥夺,那将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毕竟在这个时代,世族其实占据着这个世界,绝对的话语权,小民百姓不过是蝼蚁而已,因此上,想稳固这个社会结构,得罪世族和士绅阶层,这绝对是不可取的,但在这新收复的土地上,不让土地再次被士绅豪强兼并,吕汉强的办法是最恰当。

    看着陷入沉思的这个知府,脸上那一阵欢喜一阵忧愁,一阵沉思一阵痛苦的表情,吕汉强只是端着酒杯静静的看,等待他的理解。

    新的知府上任必须要让这个知府知道自己的治国理念,否则以后的事情就不好办了,习惯这东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好的习惯形成是好事,坏的习惯形成就要了命,因此吕汉强现在不断的给这个赵启良,自己未来的知府洗脑,让他必须按照自己的思维思路来走,只要这个好习惯形成,那么一个全新的,大明内的特区就将形成。

    现在的平陆,按照自己的改革方式有点点不伦不类,现在辽西正好是一块白纸,满清的势力褪去了,大明的势力却暂时不能插手,实际现在的辽西地区,等于是一块飞地,在上面涂抹什么都方便的很,就好比现在烧成一片白地的黑山县城一样,没有一座房子,虽然自己现在困难一些,但却可以让自己不费任何力气的重新规划,比如现在吕汉强就想将黑山县,彻底建成一个兵营,成为直接面对后金的前哨阵地,没有了民居,没有了宅院,百姓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离开城市走向乡村,不但能给自己耕作土地,最主要也能让老百姓有一个生存的机会,这样算下来是一举两得,毕竟这是自己出击辽东,崇祯的那个同学可是一文钱也不想给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必须用自己的力量,来面对整个满清政权,而非常沮丧的是,自己面对的皇太极,绝对不是一个融融碌碌的人,而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雄主,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自己面对的压力将有多大。

    这时候,赵启良又不无担心的问道:“督师大人将城外那些土地分给百姓,那么城外那些大地主和士绅怎么办?为了还清我们那2000万的债务,如果各地士绅地主拿出现金来购买我们已经占领的广阔的土地,我们卖还是不卖?”

    吕汉强就歪着脑袋问:“城外还有地主豪绅吗?”

    赵启良说有。

    吕汉强就无所谓得道:“好吧,好吧,就算城外还有士绅豪强和地主吧,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个辽西是我用血汗拿下来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士绅豪强和地主,我容忍他继续存在,但是不得他购买土地,我们2000万的饥荒,绝对不会用卖这里的土地来还债,这是雷打不动的原则,因为对我来说那2000万的饥荒,根本就不算个事情,同时,我要派出强悍的士兵严格的丈量土地,不得在这次满清败退之后趁势抢了无主的土地,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那么我就用刀子和他说。”说到这里的时候,吕汉强的脸上,是带着和煦平淡微笑的,但吕汉强的眼睛里却布满了杀气。

    这样的决定让赵启良感到毛骨悚然,忙谏言道:“大人,这样不好吧?如果一旦这样,得罪了所有的士绅地主,那么您的名声就坏了,同时也会失去士绅地主的支持,而是作为一个想要发展的官员,名声是绝对重要的。”赵启良说这话绝对是出于对吕汉强的维护,绝对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一个即将和自己同舟共济人的忠言劝告。

第679章 燃烧城市前的探讨() 
赵启良的担心不无道理,其实他已经开始在为吕汉强这个顶头上司思考名声问题。世人重名声,即便是历朝历代大奸大恶,他们都会努力的去让自己的名声变得好一些,绝没有一个想让自己的名声变坏,同时作为一个儒家教育出来的正统的官员,他们一直认为,维护士大夫之间的名声,才是为官之道。

    而一说名声,小胖子就指着吕汉强笑的嘎嘎的:“他的名声?我的老哥哥,你原先没有在咱大明朝堂上看到他的表现,不瞒你说,他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在咱们大明朝官场有句谚语,防火防盗防小报,躲狗躲狼躲汉强,尤其我这个姐夫,整天袖子里揣着一个叫****的小册子,那上面记录着几乎所有官员的黑暗一面,一言不合,随时拿出来给你翻看小报告,还有这位老哥哥你不知道,我这个姐夫上朝时候抱着的牙笏,都是加长加大的,这家伙历来讲究的是,说你,你不听,骂你没素质,打你是因为没办法,上至信王下至我这个国公,他都用这个理由打过我们,因此上,他的牙笏已经打烂了七八条了,你指望这个在朝堂上老是动手动脚的家伙有什么好名声?那你简直就是太高看他了。”说这话时,笑得一抽一抽的。

    于是赵启良就非常惊讶地看着这个小胖子,于是小胖子就一边看着刚刚烤完的一只烧鸡,一边侃侃而谈吕汉强在朝堂上的飞扬跋扈,和他的胡搅蛮缠,每每说到让人忍俊不住处,小胖子和许杰以及那几个狗腿们就抚掌大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到肆无忌惮。

    最后小胖子还说道:“我的老哥哥你不知道,对于我这个姐夫在朝堂上的名声已经烂的如此,而在全国士绅里的名声,那更是烂了大街,不但夺了那些出海贸易氏族的饭碗,逼迫东林废除了他们精心策划出来的禁海令,还因为我这个姐夫搞了一个没收贪官土地,承包出去的办法,结果现在皇庄总管曹化淳那个家伙,已经对这件事情上了瘾,每天就盯着朝廷里的上下官员,做的的那是个轰轰烈烈,恨不得抓到他们的小辫子就直接打倒,没收他们的土地,然后将它们包给无地的百姓,给百姓休养生息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给咱们家的皇帝的内帑,现在一年聚敛的钱财不下两百万两,那个死太监,头阶段都开始打着我爹给我留下的那点土地的主意,若不是我和他瞪眼睛,说不定他都开始拿我开刀,对没收土地,那家伙现在都疯了。”

    赵启良就有一些痛苦,他在满清做官很长时间了,对大明朝堂上的种种变故,已经很陌生了,在他的潜意识里,一个王朝的存续,一个人能否在官场成为常青树,依靠的依旧是那巨大的氏族集团在台前幕后的支持,百姓需要可怜,但和氏族集团相比,应该是无足轻重,结果看这个意思,眼前的这个顶头上司,根本就蔑视了全国的士绅贵族,这不好,这很危险,这非常让人无法接受。

    吕汉强似乎看明白了他的心事,啃着鸡腿喝着小酒,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道:“无论是什么政府,真正能存在的,其实不是士绅地主,而应该是百姓支持,只要我拥有了百姓,那么我就可以发动百姓,掀翻一切反对我的人,记住,百姓的能量是巨大的,我记得中国有个朝代出了一个伟人,他对整个世界的改变办法是什么?就好像那熊熊燃烧的黑山城,一把大火将城里所有好的坏的,一把烧光一样,那就是发动起来所有贫苦的百姓,打倒一切士绅贵族,将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彻底改变,让中国整个变成了一片白纸,然后在这张白纸上,重新挥毫泼墨,指点方遒,至于名声问题,也好办,我这人最擅长的就是找借口,好吧,比如现在哪个地主敢趁机兼并土地,那么我就给他扣上一个汉奸的帽子,这总行了吧。”

    肆无忌惮的捏人罪名,这个**佞有什么区别?已经没有了。

    然后看着脸色越来越白的赵启良,吕汉强不得不安抚一下他已经被惊吓的心灵,因为吕汉强都认为和一个历史上的古人去谈后世的革命,简直会要了他的命的,“其实我不管怎么做,只要我将土地承包给百姓,收取百姓110的产出,那么我就获得了最广大的人脉基础,同时我收取廉价的承包费,也就是每亩三十斤粮食,我就已经得罪了全部的地主,他们会恨得牙痒痒,因为现在,我们手中有广袤的土地,待开发的地方太多了,原先依附在地主身上的那些佃户们,不可能看着一亩地只交三十斤的粮食,而继续耕作地主让他交出耕作七成以上的出产而不动心。

    这样,佃户们会从地主家里大量流失出来,而我决定,无论是从哪家跑出来的佃户奴仆,我都立刻给他们发放合法的大明户籍,受到我的保护,这样,就会造成地主家的土地大量抛荒,他不抛荒也可以,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跟着我的办法,也就是一亩地三十斤粮食收租,这样一来,地主怎么着都要恨我。反正我这个人,对别人恨我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只要能让百姓富足安康,真正做到民富而国强,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也就不枉来这世上一次,我的要求不大,住,不过是一间,穿,不过是,几件衣裳,吃不过是,能够温饱,那么我还求什么?只求让这大汉天下,不被腥膻骚扰,让汉家文明传承千年,成为这煌煌世界里一直延续的辉煌血脉香火,完成太祖确立这大明的宏图伟业,那就是,凡有日月照耀的地方,便是我汉家天下,凡有日月存在的地方,便是我大汉的疆土,仅此而已。”说这话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那种慵懒疲惫的神色,有的却是无限圣洁,让围在吕汉强身边的所有人,不得不高山仰止。

第680章 接收黑山城() 
听着吕汉强这样的分析,赵启良感觉到他说的对,因为无论如何,要想让百姓得到实惠,那就会让地主们得到损失,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东西,皱着眉想了一下道:“如果这样,我们治所内的地主豪绅就要造反啦。”

    吕汉强哈哈一笑:“造反?造反是要有资本的,不是你有钱就成的,造反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就是人,而现在,我的政策让百姓安心,谁吃饱了没事跟着他造反?再说了,造反也成,我求之不得,这会儿我拿刀子都砍了他,然后将他们积累几百上千年的财产充公,将他们的土地分给百姓,如此一来,我既得到了人心,说不准,咱们老哥俩两千万两银子的债务,用上一两年就还清了。”

    小胖子一听说有人要造反了,立刻兴奋的问道:“谁要造反?谁要造反?”

    吕汉强就推了他一把:“你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你好歹是个国公,怎么能整天的喊打喊杀?要斯文,斯文懂吗?”

    结果这时候赵启良才明白,敢情坐在自己面前这个没有一点形象的胖子,竟然是这大明第一国公,当时就惊呆在了当场,国公啊,我的天老爷,这这里怎么能出了个国公?于是按照官场规矩就要下跪,结果小胖直接跑了。

    吕汉强拉着尴尬的赵启良道:“国公怎么了?国公还不是我的小舅子,还不是归我管,再说了,你看看我身边这些人,都是四品五品的小官儿,他们哪个将国公当回事儿了?你不要理他,他就是这么一个四海的人,这小子就是没有一个国公的样子,你没必要跟他过意不去。”

    看着惊呆的赵启良,吕汉强不得不跟他解释:“你不用惊讶,因为在我的手下,国公是一个,还有总兵有三个,守备有两个,这么算起来,我手下的三品大员就有五个,而本官。”然后吕汉强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督师这个职衔是没有品级的,本官的职衔是工部职方司的侍郎,四品的官儿,而未来你,作为一个上府,也是三品的大员,看看,咱这官儿当的,以小管大,因此,在我的集团里,不论品级,只看能力,只看你现在当的什么职衔,你能做出什么成绩,不看其他。”

    放下了尴尬,赵启良还是忧心忡忡,对吕汉强道:“大人,按你的办法,我们将得罪所有辽西的地主豪强,这样一来,我们对农村的管控就将薄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