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 >

第142部分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142部分

小说: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的,”张春华否认道:“我不会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我只做有把握的事情。”

    “最好如此,”司马懿勾了勾唇,分明是温柔雅致的文人,却让人感觉他的背景黑漆漆的。

    张春华后背一寒,紧张兮兮。

    司马懿说道:“明日随我回家吧,昭儿两岁了,天天嘴里念叨着娘。他每次调皮捣蛋,我打他屁股,每一次他都会喊你。”

    “昭儿很不乖吗?”张春华好奇不已。

    她随着司马懿回到家中,见足有五六仆从围着活泼如小猴子的司马昭,也不知道他哪儿来的精力,淘气得不行。

    而今已经两岁的司马昭可是司马家的小霸王,司马懿回到许昌后就将养在母亲身边的司马昭带回来自己身边。这孩子调皮捣蛋,斗鸡遛狗什么都会,想要给他收收心,现在给他启蒙又似乎太早了些,别人家两岁的孩子刚刚学会是非对答,司马昭却尽学会歪理,回嘴。

    司马懿无奈道:“家里仆从几乎都围着他在转。”

    “你也拿他没办法吗?”

    司马懿好笑说道:“他不过两岁,待长大一些,就要给他好看了。”

    他们说说笑笑回到府中,问过家中仆从,说是司马昭在院子中。

    司马懿当他又在折腾花花草草,没想到刚进院子就见这孩子手里抓这个树枝,在戳院中的火堆。

    司马懿血气上涌,血压升高,火气瞬间就上来了。

    司马昭一看是亲爹回来了,亲爹还脸色铁青,心知道要糟糕,丢下了树枝转身就跑。

    司马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身手矫健惊呆了张春华,他跟着孩子的后面就将他给揪了起来,巴掌拍在他屁股上,司马懿怒道:“一天没看你就上房揭瓦,胆子大了,开始玩火了是吧?能耐了!”

    司马昭哇一声哭了出来,哭得那叫惊天动地,嗷嗷乱叫。

    司马懿的手哆嗦了一下,手中的力道立刻就减轻了不少。

    司马昭深谙假哭的精髓,他的哭声惊天动地,眼中却根本没有眼泪。

    作为一个顽皮捣蛋的老油条,司马昭屡教不改,在气死爹的路上撒丫狂奔,司马懿书房的书册没有一本书能逃离过他的魔掌,只有张春华的画像,被司马昭小心卷起来放在一边。

    对付自己亲爹的把戏,司马昭早已用熟了,他嘴上嚎叫,实则感受到司马懿力气减轻,心中暗喜。

    突然,他面前冒出了一片阴影,司马昭抬起头来,见一女子貌美如花,眉眼样貌与他亲娘的画像一模一样,温婉亲切,司马昭呆了呆,一时忘记了哭喊。

    张春华说道:“昭儿根本没哭啊!看着是干嚎的样子,实则一点眼泪都没有。”

    司马昭条件反射反驳道:“我哭了!”

    “你没哭。”

    司马昭委屈扁扁嘴:“娘?”

    真,真是他亲娘回家了?

    张春华咧嘴:“两年不在,昭儿怎会认得我?”

    司马懿说道:“这臭小子把我书房画像弄的到处都是,该看的,他都看了,不该看的,他也看了。”

    不该看的,可不是骑着赤兔马的那张画像?

    算了,左右昭儿年纪还小,待大一些也就忘记了。

    司马昭见爹娘自己聊上了,根本不管他,旺一声真哭出来了,委屈地不行:“娘,我哭的这么惨,你没听到吗?”他说话奶声奶气的,两颗小虎牙在嘴中若隐若现,顽皮淘气,灵性十足。

    张春华哈哈一笑,一把将他抱起来颠了一颠,举高高抛起,又接住,吓呆了哭包司马昭。

    司马昭目光呆滞,这,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说好的疼他宠他的娘亲呢?他果然是父亲从路边捡来的!

    他看过很多亲娘的画像,一直渴望着自己能够有一位温柔可亲,溺爱自己的母亲,然后再治治他爹,让他爹别老打他屁股。

    只可惜,张春华长得温柔可亲,自己还是个孩子气的脾性,她不会溺爱孩子,温柔可亲,她只会玩孩子,和孩子玩。

    在许昌城中的几个月,安然又祥和,宛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或许是母子天性使然,司马昭在刚开始的别扭以后,很快就与张春华处在了一起,黏糊得像块狗皮膏药,总喜欢跟在张春华屁股后面。

    张春华沐休在家时,就会带着司马昭到处玩,私底下,张春华对司马懿说道:“昭儿并不淘气呀,他和师儿一样乖!”

    司马懿目光复杂,欲言又止:“掏鸟蛋,爬树,斗蛐蛐儿,烧火,玩水这些,还不算淘气?”

    张春华笑道:“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玩剩下的。”

    司马懿:“。。。。。。”

    他可算是知道这孩子像谁了,不仅样貌像,连内里性子都像。

    他叹道:“为昭儿生火的仆从,我将他们遣散了,总得找几个能管住他的才好。”

    “为什么要找能管住他的?”张春华奇怪道:“该找能保护他的才是,孩子的天性,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中良好的成长。”

    司马懿抽了抽嘴角,秋实到底是怎么长大成人,还不长歪的?岳父岳母,真乃神人也。

    “从小不教育好,日后性子歪了可就晚了。”司马懿说道。

    张春华不赞同道:“过犹不及,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引导他往正确的道路走,教导他该怎么做,该怎么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导他学会权衡利弊,学会自爱与爱人,而不是压抑着他,在压迫下长大的孩子,以后会很容易失控的。”

    张春华说的话糙理不糙,司马懿惊叹道:“这是岳父从小教导你的为人处事吗?”其中的大智慧,竟是豁达如斯。

    张春华点点头:“算是吧!”其实不仅仅是阿父的教导,还有典叔叔与子修哥哥,她阿娘以身体力行教会了她被压抑的感觉,张春华曾经亲身体会到这究竟有多么难受,因此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以此来影响司马懿来教育孩子。

    司马一族的族长司马防是个严苛的人,他自小就教育孩子们要谦逊有礼,孝顺长辈,每当司马防在场的时候,他不说坐下,家中小辈没人敢越了规矩。

    “可是秋实,你不教育好他,给他深刻的教训,昭儿现在能犯小过错,以后就会犯大过错。”司马懿不赞同说道。

    张春华看他,豁达的说道:“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小的过错,若自己有能力去弥补,也就算了。”

    司马懿非常不赞同她的说法,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两人第一次出现了分歧。

    有司马防严于律己的以身作则,司马懿教育起孩子来与自己父亲非常像,也因此,经过张春华这么一说,司马懿所受震撼不可谓不大,同时也非常不赞同她对孩子的宽容管教,并且坚定地认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容易闯大祸。

    夫妻两人教育的方式不同,很快就从司马昭的态度上反应了出来,他比起司马懿更喜欢粘着自己母亲了,这让司马懿很无奈,常常叹息:“慈母多败儿啊!”

    张春华挑挑眉,不理他。

    司马懿生闷气,倔起来的模样又可爱又让张春华一阵好笑。

    直到某一天,司马昭为玩水掉入了池子里,独自一人,身边的侍卫都被他贪玩淘气给支开了。

    司马懿又气又急,好在孩子最后没事,他一阵后怕。

    “阿父,”司马昭可怜巴巴,蔫儿吧唧,他看上去凄凄惨惨,弱小无助的模样令司马懿一阵心软。

    司马懿严肃着脸,训斥他几句,软绵绵的话语一点都没有威慑力。对此,张春华轻笑一声,将司马懿推出了屋子:“你先出去,一会儿不管听见什么声音都别进来。”

    司马懿疑惑,门在眼前关上,他半天摸不着头脑。

    秋实想做什么?

    屋内,司马昭可怜兮兮地又去叫张春华:“阿娘,我嗓子疼。”

    张春华淡淡地“嗯”了一声:“只是嗓子疼,是吃不进教训的。”

    司马昭:???

    等候在屋外的司马懿耳朵刷地一下竖了起来,他听到了儿子哭嚎着喊救命的声音,当下就要推门而入!

    张春华厉喝道:“不准进来!”

    司马懿脚步一停,僵在了外头,他悄悄打开门缝去偷看,却见张春华抡着拳头在揍儿子,揍得司马昭连连喊爹爹救命,娘要打死我了。

    完事以后,张春华推开门,让司马懿叫大夫来。

    大夫来后,一脸轻松地说道:“不过是擦破点皮罢了,不碍事的。”

    司马昭表情惨白,一脸见鬼的模样。

    司马懿松了口气,安慰司马昭:“下次别这样了,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啊!你娘也不是真要狠心打你。。。。。。”

    张春华轻哼一声,瞥了他们两一眼:“慈父多败儿。”

    司马懿:。。。。。。

    从此以后,司马昭再不敢犯原则性错误,他深刻记下了张春华的教育,平日里与父母相处中,还是更喜欢黏糊张春华,对她又敬又爱。

    老父亲司马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作者有话要说:  唔,感情线日常还是要的,今天还有一章估计凌晨,回归事业线。

    PS:谢谢云渲的地雷~~

    PPS:文若死了,曹老板要开始变质了,下一个便当发给谁呢

第102章 断袖分桃() 
司马懿认为; 应当从小就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孩子; 时常纠正他的错误与规矩,这样孩子长大后就能成为有世家底蕴的谦谦君子; 拥有刻入骨髓中的风骨与操守。

    张春华说道:“当你一直在一个人耳边念叨个没完,纠正这纠正那的时候; 就已经失去了威信; 尤其昭儿还是聪颖顽皮的性子,不适合世家的君子教育。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突如其来当头棒喝,才是最吃教训,最能起到教育作用的。”

    司马懿心有不服,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直到他看到谦谦君子如玉无双的司马师,才知道古人诚不欺我也。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运用之妙; 存乎于心。

    司马昭太会耍小聪明; 也太过机灵敏锐; 心性贪玩,好奇心重; 天生就适合张春华那一套“歪理”养成。

    因司马师在将军府,是大将军张华的子嗣,为了让两兄弟见面,司马懿与张春华也是煞费苦心; 明面上司马懿与张华关系好,称兄道弟,这才让两个儿子互相认识了。

    司马师文静、包容,司马昭顽皮、会撒娇,大儿子小儿子各有千秋,夫妻两人相视一笑。

    因司马师以小名子元为字,他们也为司马昭取了个字,名曰子上。

    张春华问起为何会想到“子上”一词,司马懿意味深长说道:“刘禅之言,令我耿耿于怀。”

    张春华稍愣,她想起左慈所言,说她凤命转了帝命,对司马懿说道:“别在意那些,现在天下已然一统,四海归一,哪来的三国,哪来的诸葛亮北伐?”

    说起诸葛亮,这位差点成为他一生劲敌的卧龙,司马懿心情复杂。

    “他说我与诸葛亮斗了一辈子,最后靠活得够久熬死了老诸葛?”

    张春华噗一声笑了:“别了,你与诸葛亮压根没见几面,倒是我与他见过面。”

    司马懿一惊:“你与诸葛亮对上过?他的奇谋善略可有令你吃亏?”

    张春华说道:“他奇谋善略,我的手下也有如此才能之人,不仅没吃亏,还坑了他一把,若说诸葛亮一生的劲敌,恐怕不是仲达,而是月英了。”

    黄月英守襄阳,与诸葛亮斗智斗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两人斗个旗鼓相当,但到底还是黄月英占据地势之利,更胜一筹。

    惨,真的是惨,黄月英至今还在襄阳城中做她的军师祭酒,而诸葛亮则在刘备降曹后随军来到了许昌。

    却说曹操在荀彧入土之后大病一场,整个人都仿佛老了十岁,再无当初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活力。待他再次上朝时,两鬓间的发丝都已经染上了寒霜。

    曹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有二十一子,嫡出四子,长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四子曹熊。

    四子之中,曹丕与曹植文采最佳,曹彰崇尚武力、谋略欠缺,而曹熊年岁太小,不在考虑之列。

    他另有四位义子,曹真领兵在外,暂且不提,秦朗为人谨慎低调,其母深得曹操宠爱。另有一子名为何晏,与曹植关系密切。第四位义子则是新收的,也是官职最高最有出息的义子,张华。

    曹操信重张华,时而将他叫到府中问策,商谈事宜,而张华的回答每每都令他满意,从未让他失望过。

    就继承人的问题,曹操将张华唤到身边,也问过他的意见。

    张春华很直白地说道:“您明知我与子桓关系好,你问我意见,我总不可能说我和曹植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