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新中华再起 >

第165部分

新中华再起-第165部分

小说: 新中华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派到远东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中国的事情那么复杂,这么一个庞大古老的帝国,并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简单,也不是纯粹的年轻人就能驾驭的。

    想想,在广州搞的那么多动静出来,结果北京不理,广州坚拒,英军几次攻击都并没有真正得手,那个姓叶的总督在民间口碑极坏,在巴夏礼等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结果就是这个白痴把大英帝国的海军和陆战队坚拒在了国门之外,其实,若不是广州暂且打不开局面,自己又何必劳师远征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又跑到海州这里来?

    中国真大,这种勾心斗角又太累,还是完全的斥之于武力吧?

    看看,眼前这两个疲惫不堪又满脸激愤的年轻外交官吧,他们和巴夏礼有什么匹别?都是这么的年轻加幼稚啊,

    一想到巴夏礼跺脚大怒,声称要严惩叶名琛,哪怕是在战后议和成功,中国答应了大英帝国所有的条件之后也要把这叶总督抓捕起来的那种气急败坏的模样,中将就不禁发笑。

    还不是叶总督严重的落了巴夏礼这位广州领事的面子,让他气急败坏,一心要扳回来么?这点子城府伎量。当真是让人一眼就看穿啊。

    带着一丝疲倦地微笑,中将又向一群年轻的外交使节们笑道:“先生们,无需紧张,也不用气恼,还是让我们的大炮对着这些中国佬说话吧,他们会听懂的。”

    对海军中将的这句话赫德只是皱了皱眉,对方的轻视他早就看了出来,不过身为堂堂的帝国中将。兵凶战危,居然如此草率。让他不自禁的觉得危险。

    不过他只是文官,和谈由他做主,其后地事情,却由不得他了。

    倒是李泰国听闻后很是兴奋,挥手道:“对。这些野蛮人只能听得懂大炮的声响!”

    赫德冷笑一声,也顾不得与这些人再周旋下去了,他站起身来,向着四周人群半鞠躬道:“诸位,我要书写此事地报告,先告退了。”

    众人无话,由他退出。赫德转身而出,只是到得船舱门前时却停住脚步,回转过身,向着李泰国正色道:“先生,我们眼前的这个敌人,绝不是未开化的野蛮人。”

    第二天的天明时分,英军舰队准时升火起锚,到得火炮的射程之内,由海军中将地坐舰打出旗语。三艘主力舰超过一百门的火炮渐次开火。

    因为轻视海州的防御力量,海军中将选择了V字型的进攻阵型。事实上,整支舰队形成了三个波次的V字型的攻击阵型。这种冲击阵形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舰炮地火力,而防护能力显然有所削弱。

    三艘火炮配制接近三百门的主力舰是第一波的V字型主阵,在转弯攻击之时,中将下令使用了昂贵的蒸汽动力。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铁甲舰的苗头。而且蒸汽动力将缓慢的成为主流动力。不过比起风帆来,蒸汽动力显然太过昂贵。它需要大量的优质无烟煤做为动力,而以现在军舰的吃水和负载能力,船上装载的无烟煤如果全程用来做动力地话,将是不可承担的损耗,哪怕是英国海军,也承担不起。

    不过在调整阵形进攻战斗的时候,蒸汽动力显然比风帆要方便快捷许多。在中将座舰的旗语指挥下,第一阵形的三艘主力舰迅速进入攻击距离,他们横过舰身,开始无限制的对岸边地炮台阵地进行轰击。

    轰隆隆地火炮声响开始逐渐响了起来,在主力舰身后,有两个波次的江防炮艇也进攻了攻击距离,在主力舰开炮地间隙,可以听到他们小口径火炮轻微的轰击声响。

    这个时代,正处于大舰扩张与火炮改革的重要关口。很快,火炮的技术将会彻底压倒装甲舰,无烟火葯与各种退装装置,还有破甲弹的出现,这些改革使得军舰攻击岸防永固式炮台成为不可完成的任务。甲午战争时,哪怕是全胜而骄狂之极的日本海军,也不敢去攻击旅顺口的中国炮台。而在今天,正是处于火炮与军舰齐头并进一起改革的年代,军舰的火炮越来越多,装甲越来越厚,火炮的口径也越来越大,而与岸防炮台工事的对决,就单纯的成为了两边火炮数量与发射技术的较量。

    当然,还有勇气与决心。

    在十年之后,美国海军以纯粹的铁甲舰攻击意大利人在利萨岛上的要塞炮台,整个舰队以每艘船超过百门大炮的庞大火力轰击了要塞两天,结果两天后要塞上的八十八门小口径火炮仍在轰鸣,而美国海军是死伤惨重,还有铁甲舰被打的失去动力而退出战斗。

    如果单纯战舰的吨位和火炮的数量来说,拥有超过五百艘军舰和五千门大炮的美国海军当然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南北战争中,北方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造出了这些看起来威武无敌的铁甲舰,而论起战斗技巧和勇气,美国海军在当时还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菜鸟。

    只有英国海军在那个时代才是真正的技术与勇气结合的代表,他们承载了几百年英国海军的光荣传统还有流传下来的超卓技术,不论是在大海上与风浪博斗的技术还是对着敌国土地开炮的技术都是无与伦比,当世无敌。

    在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三艘主力舰为主,十余艘小型炮艇为辅,从早晨七点左右,英军的火炮就对着海州的岸防炮台进行着仿佛无休止一般的轰击。

    这个时候在炮弹上还没有什么花巧可言,一颗颗黑色的圆形实心炮弹不停的被大力推击到海州军港的山上,落在那些暴露在外的炮台前后上下,一颗下去,就激起高耸入云的灰尘烟柱,然后沙石乱崩,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沙石形成的烟尘。

    由于无烟火葯还没有发明出来,英军每开一炮就有一股浓烈的烟雾弥漫开来,过不多时,第一梯队的整只军舰的舰身都仿佛被烟雾所笼罩了。

    好在海上风大,强劲的海风把一股股浓烟又迅速吹走,使得炮手们在火炮发射后的短短间隙后又继续开火。

    除了主炮手外,其余的辅助士兵们忙着搬运火葯与炮弹,整个军舰的炮兵们全部都是训练有素,他们掌握着良好的节奏,既可以不停的打击着对面的岸防炮台,又可以使自己的行动并不那么慌乱。

    每开几炮,就会有士兵清理炮膛,或是用清水冷却已经变的滚热的炮身。不停的火炮击发把整个军舰带的不停的转动,而所有的士兵却是显的游刃有余,并没有任何的影响。英军开炮轰击十余分钟之后,海州的近岸炮台才开始还击。与英军掌控的节奏相比,海州炮台的还击虽然也是凌厉,乍听起来也是有超过百门的火炮在还击,不过这些火炮还击的节奏并不一致,显然是炮手的训练不足,而第一波还击的炮弹根本没有打在有效的攻击范围之内,还是隔的老远就落在了海水之中,徒然激起了一股股的水花。

    海中游鱼不知何故,被这一颗颗炮弹打的跳出水面,一发炮弹落水之后,总有不少海鲜陈尸水面,过不多久,就是白花花的一片。

    对海州炮兵的这种表现,英军士兵并不意外。在十几年前攻打虎门的时候,他们就见识过了中国炮兵的水平。等几乎没有死伤的打败了几千士兵把守的虎门之外,英军赫然发现,对方使用的大炮有多么的简陋与落后,而对面的中国兵就是凭着一股勇气凭着这些落后英国两百年的陈旧火炮一直抵抗到死为止。

    有着这种自信的英军炮手们并不在意淮军的回击,仍然不紧不慢的填发火葯炮弹,然后瞄准,向着开火还击的淮军炮台倾覆着炮火。

    在几百门火炮的恐怖火力攻击下,海州港口不高的石山仿佛被巨手梳理了一遍,原本青碧色的山体突然消失不见了,树木要么被炸的飞上了天,要么就剩下一点残枝,趴伏于地。整个山体的草皮大多被犁了一遍,露出光秃秃的石岩,而刚刚还在开火还击的炮台有不少被炮弹命中,虽然没有被炸飞到天上,却也是鸡飞狗走混乱不堪,几座炮台一起哑了火,只有零星的火炮声响还在继续着,顽强的向着停泊在海面上的英军军舰还击着。

    在炮战开始的时候,海军中将还有点担心,毕竟这些天来,这些外交官员不停的在向他灌输着淮军不同于清军的战斗力,炮战过一小时后,他终于放下心来。

    淮军的火炮确实不少,不过与英军的火炮相比,仿佛准头差了许多,击发的速度也慢了许多。看来不论火炮的多少和炮台是否坚固,还是要看双方士兵素质的对比,到得此时,中将终于彻底放下心来,看起来,淮军与清军,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214)教员与学员

    他放下一直观察着对面要塞阵地的望远镜,向着站在身边的一群军官和赫德等人笑道:“止前看来,打破要塞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场的所有人都点头表示赞同,虽然淮军的火炮还在不停的还击,不过在场的人除了那些外交官外都是久历沙场的悍将,自然知道眼前这海州要塞在技战术上远远不及英军,既然岸防火力不足以压制军舰,登陆做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陆军少将约翰。米歇尔负责此次在陆地上的军事行动,身为一个参加英国陆军超过三十年的杰出将领,此次在远东局势极度微妙和危险的时候被从印度先是派到香港,然后便是海州。在广州,他几乎没有打过象样的一仗,那边的包令指挥失措,而且对海陆两军控制极严,没有办法,包令是香港第四任总督,是大英帝国派驻中国的公使,所有的中国事务都由包令决定,从年初开始,在广州厮混了几个月后,英军一无所得。

    如果包令的决心更大一些,行事更果断一些,约翰米歇尔将军早就把广州城给拿下来了,对此,他深信不疑。

    还好,海州这里距离广州和香港太远了,那些自视甚高的使节团成员一个都不在,取而代之的却是这些年轻而莽撞的外交官么。

    米歇尔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些年轻的外交官们,还是太年轻了。他们太过莽撞,其实海州战略包令没有想明白,还只是在试探之中,而这些外交官们并没有使用大英帝国耐心等待。分化拉拢,然后利诱威胁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只是一味的逼迫,这样,就非得使用军队的力量不可了。

    而放出军队之后,短时间内。外交官们是没有办法把中国地事情再拉回他们自己的轨道了,大英帝国的事业,始终还是掌握在忠诚而勇敢的士兵们手中。

    他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下巴上的八字胡须,然后向着海军中将道:“对面的要塞中显然充斥着大量忠勇地将士,在火力远不及我们的情形下,还在殊死抵抗。既然这样,在现在登陆太过鲁莽了,还是等我军炮火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才能登陆做战。”

    海军与陆军军种不同,虽然这一次远征在军事上当以海军中将为主。陆军只是海军陆战队的做用,不过约翰米歇尔也是堂堂的陆军将领,他的意见当然也代表着军舰上载的陆军将士的意见。

    显然,米歇尔是一个用兵非常谨慎的将军,他并不打算在敌军炮台还有抵抗能力地情况下就强行登陆,万一有几颗不开眼的炮弹落在运输舰和小艇上,这样的死伤却是英军无法承受的。要知道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开战到打完,死伤加在一起也没超过一百人。而一艘小艇上可是坐满了人,一颗炮弹不开眼落到船上,那可当真不是耍的。

    听得他如此一说,各人都是侧耳倾听,果然对面山上的要塞炮台还在顽强的开火还击着,三座大型炮台,再加上星散的八座炮台。一共十一座地要塞炮台修山而建,并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况且,在座的人心里都清楚,中国人也就是落后在武器和战术上,其实战志意志并不薄弱。虎门炮台一战,清军连提督关天培在内所有人几乎全部战死,英军的死伤却是有限,清军坐拥炮台和三百余门大小不一的火炮,却实在是打的不好。

    镇海一战,清军三个总兵都战死了。几千兵马也几乎全部战死。镇江一战,满兵两千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在中国,懦弱的是那些当官地,而普通的士兵在抵御外侮的时候,并不孱弱。

    眼前的这座海州要塞,看起来也是要坚决抵抗。而不是那些闻风而逃。众人想想也有道理。淮军是新兴的军事集团,训练严苛军纪残酷。据很多情报的分析,淮军战斗力极其坚韧,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远远超过了清军和太平军,这样一支军队,是不可能在打击面前迅速跨掉的。

    虽然如此,众人却是并不在意,只是都微笑道:“对要塞的打击当然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小时内结束,我们要打到他们不再还手为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