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道至尊 >

第149部分

书道至尊-第149部分

小说: 书道至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就是瑞金石”陶知谦心下又是一惊。

    瑞金石极其罕见,锻造出来的兵刃锋利非凡,很是那些武人的追捧。若是文宝中掺杂瑞金石,也能使得文宝的攻势中带有凌厉金气,威力更上一层楼。

    单以品质二论,瑞金石的品质绝不差玄冥重水多少。

    陶知谦的确听说过瑞金石,但听过却不代表认识。直到此时经过独孤建仁的提醒,他才醒悟过来,原来这就是记载中的瑞金石。

    瑞金石的贵重,即便是举人会眼红。

    陶知谦本想着推辞,但终究还是架不住独孤建仁的热情。再加上钱方远还在旁边不停地劝说,只能是收了起来。

    “多谢寨主厚爱。”陶知谦感谢道。

    独孤建仁摇头笑道:“这是你应得的,说起来,单凭这块瑞金石,还抵不过你对我们大鹏寨的贡献呢。”

    独孤建仁这话并非夸大,而是实话。瑞金石固然贵重,但是知晓通过第三关的方法后,他们大鹏寨后辈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又岂能是区区一块瑞金石能够比得上的?

    又过了几句话后,气氛渐渐轻松下来。

    “不知道陶公子对我们大鹏寨怎么看?”独孤建仁话语自然而转,向陶知谦问道。

    陶知谦心下了然,知道正事来了。

    “大鹏寨人杰地灵,没有外界那些世俗气息,民风淳朴,当真算得上一处世外桃源。昆凌山的宝物奇珍产出甚多,大鹏寨紧临昆凌山,可谓得天独厚。而且大鹏寨三年一次大比,自有一套人才的选拔方式,也能使得大鹏寨具备非凡潜力”

    陶知谦将自己这段时间在大鹏寨的所见所闻,一一总结过来,句句在理,虽有夸大之处却也丝毫不过分。

    周围独孤建仁等人,莫不是听得一阵心情舒畅,看陶知谦也越发顺眼。

    好话人人都爱听,但有道理的好话,却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出来。

    独孤建仁抚须笑道:“看来陶公子对我们大鹏寨的印象不错,不知陶公子有想过留在大鹏寨么?”

    陶知谦对这话早有所料,但脸上却作出意外,苦笑道:“这倒是没有想过。”

    独孤建仁皱眉问道:“难道我大鹏寨还有什么地方令陶公子不满意?”

    “寨主言重了。”陶知谦摇头道:“并非我对大鹏寨不满意,而且我一心书道,志在四方,从未想过要在某处定居。至少暂时,我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因此,只能多谢寨主看重了。”

    陶知谦这话的意思,已经将拒绝表露无遗。

    独孤建仁还有些不甘心,又道:“以陶公子的大才,不留在我们大鹏寨还真是可惜了。如果陶公子愿意留在大鹏寨,我们愿意以长老职位相待。而且我们大鹏寨平日安宁无事,陶公子自然可以安心学习,不会被俗事扰心。”

    寨主之下,就属长老和统领职位最高了。独孤建仁的这个许诺,不可谓待遇不丰厚。

    陶知谦歉然道:“寨主厚爱的确让我心动,只是我志不在此,只能抱歉了。”

    陶知谦直截了当的拒绝,几乎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顿时堵住了独孤建仁接下来还要劝说的话。

    气氛逐渐沉默下来。

    不多时,坐在独孤建仁右手位置,一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的长老出声道:“陶公子,我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长老请说。”陶知谦微笑道,心下也是无奈。人家将话说到这份上,他哪里还能不让别人说。

    白发长老目光莫名地看着陶知谦,缓缓道:“听说陶公子在大比第二关的时候,杀了王旭飞?”

    陶知谦点头承认。

    当时他杀王旭飞的时候,除了独孤千云,还有另外几人在场,也无从抵赖。

    “那王旭飞背后偷袭陶公子,自然该死,而且大比规则也并没有规定不能伤人性命。”白发长老继续道:“只是王旭飞的身份却不简单,陶公子可知道?”

    陶知谦淡淡道:“有所了解,听说是晋国大儒卢怀明的学生。”

    “卢怀明德高望重,门下又收拢很多大家子弟,就连朝廷也要给他留几分面子。而且卢怀明更是众圣院下议院的成员,若他要问你罪,可不是能轻易打发的。”白发长老的话语虽淡,可其中给人的压迫可不小。

    若是换做他人听到这话,必定会被卢怀明的名头吓得心神战栗,然后连忙向白发长老请教怎么办。如此一来,自然就会落入白发长老的话语掌控中。

    但陶知谦始终神情如常,不见惊色。

    白发长老只好又继续道:“不过那卢怀明虽然名头大,但我们大鹏寨却也不会怕他。只要陶公子答应加入我们大鹏寨,如果那卢怀明寻过来,一切都由我们大鹏寨承担,断然不会让卢怀明伤着陶公子一根毛发。”

第304章 时不凑巧() 
威逼利诱,为了让招揽陶知谦,大鹏寨这也算是手段齐出了。

    陶知谦微笑道:“多谢长老为我着想,但卢怀明德高望重,想来也不会对我这小辈出手。而且我也自信有底气,可以自保。至于加入大鹏寨志不在此,只能再次见谅了。”

    见到陶知谦意志坚定不为动摇,独孤建仁等人也只能无奈,明白继续劝下去也没多少意思。

    但陶知谦身上的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结交一个未来强者总不会是坏事。虽然陶知谦拒绝了加入大鹏寨,但气氛也并没有因此尴尬和冷却下来。

    一席话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接下来自然是上酒桌,喝酒吃菜。人情往来,这也是推辞不得的。

    从傍晚一直喝到繁星满空,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见陶知谦说话舌头都大了,独孤建仁等人这才放过陶知谦。

    第二日一早,童远就应约而来。

    听说陶知谦要离开大鹏寨,钱方远、独孤千云等人也来相送,呼啦啦一大群人,好不热闹。

    直到离大鹏寨三里开外,双方人才各自分别。

    等一行人抵达凌源县,已经是午时过了。

    陶知谦先带着胡若雪几人找了一个客栈住下,随即便跟着童远出门,去见铸造大师董阳。

    董阳家在城西,居所奢华,占地面积也广大。单单只看门口两个镶金的石狮子,就知道其主人家产丰厚。

    陶知谦之前就听童远说过,因为早年间的经历,让董阳极为好面子,自尊心很强。此时看来,果然不假。

    只是奢华倒是奢华,可在陶知谦眼中,却没有多少品味。若让他来找一个词形容,或许用“暴发户”更为贴切。

    童远先上前扣了扣镶金门环。

    不多时,便听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院门打开,一个肤色黝黑的青年从门内探出头来。

    “原来是童先生,快快请进”青年却是认得童远,连忙将门完全打开,让出路来。

    童远向陶知谦呵呵笑着介绍道:“这是毕开明,董老头的大弟子。可别小瞧了别人,他的本事可不小,至少有了董老头六分本事,这凌源县也是有着名气的,当得起一声铸造大师。”

    陶知谦友好的点了点头,道了声“久仰”。

    毕开明连忙推辞道:“这是童先生过奖了,我哪里有什么资格称得上大师,当不得,当不得”

    “董老头呢?”童远边走进门去,边问道。

    毕开明关上院门,此时也重新赶了上来,闻言却是苦笑道:“童先生来得还真是不凑巧,老师正在铸造房呢。不如童先生先去客厅坐着,我去禀报老师,想来知道是童先生来了,老师他也会放下手中活的。”

    “铸造房?的确是不凑巧了”童远脸上也浮现出无奈。

    陶知谦一直在打量院中的奇异花草,假山流水,此时闻言却不由奇怪道:“铸造房怎么了??”

    “这位公子是有所不知,老师他老人家一钻进铸造房,往往就会忘了时间。就算几天几夜,甚至是十天半月不出来也是常有的事,当然,也可能不到半天就出来了。而且老师最生气别人打扰他的铸造,就连我们这些当弟子的去送饭,也没少落着骂呢。”毕开明苦笑解释道。

    陶知谦闻言也不禁皱眉。

    “这董老头却也是个脾气火爆的,陶公子,你看我们”童远转头看向陶知谦。

    陶知谦微笑道:“既然董大师正在研究,的确也不好打搅,只能怪我们自己来得不是时候了。”

    毕竟他本来就是有求于董阳,也不好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一旁毕开明也歉然道:“实在是对不住了,也没料到童先生这时候会来。不过等老师从铸造房出来后,我一定会派人通知童先生。”

    这第一次拜访,算是无疾而终。

    第二日,天空有些阴沉,天边不时吹来阵阵清风,但没有要下雨的样子。

    气候已经步入初夏,这样的凉爽已经不多见。

    一大早胡若雪就兴奋得不得了,脸上的笑容几乎就没有一刻消失过。

    好不容易消停的吃完早餐,胡若雪便忍不住催促道:“公子,现在已经巳时了,我们赶紧出发吧。”

    能让胡若雪如此兴奋的原因不多,现在的原因正是陶知谦要讲故事了,而且还是当着众人,去说书台讲故事。

    看出胡若雪的心急,陶知谦有些好笑,点头道:“收拾收拾,我们这就出发。”

    “早就准备好啦。”胡若雪欢呼着,将一块面纱戴在头上。

    李清儿也在一旁浅笑着,同样带上了一块面纱。

    两女容貌出众,这样也可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去说书台,本来就是陶知谦计划好的事情。名气和故事的传唱度,对书生的境界提升至关重要。

    若一个书生没有名气,哪怕他的故事精彩,但放在书店中也很可能无人问津。敢第一个试吃螃蟹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有着盲目从众的个性,谁的名气大,往往就去买谁的书。

    说书台,正是书生宣扬自己故事的一个平台。

    陶知谦的名声在赵国境内的江陵县和春意县可能还有不少人知道,但在晋国,和一个普通人相比也没有太大区别。

    他现在体内的才气累积速度,已经很快了,仅仅只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相当于寻常秀才两年多积累的才气。但即便如此,他却已经不满足。

    左相府对他的虎视眈眈,晋国大儒卢怀明带给他的无形压力,还有其余等等,都让陶知谦感到心头压力沉重,增强实力的念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说书台在城中心的繁华地带。

    现在虽然只是刚过早饭不久,但说书台周围已经来了不少听书的人。

    台上正有一个书童修为的青年在说书。

    一般而言,上午巳时之前,都是冷清时段。而只有到了午时以后,市井中人流渐渐集中起来,才是说书台的黄金时段,这时听书的人也会更多。

第305章 掌书官() 
那些书生或者书童,大多时候只能挑选冷清时段。毕竟说书台可是个抢手货,他们可抢不过那些有名气的秀才,甚至举人之流。

    尤其在各国的国都之地,说书台经常是一些进士或者大儒之辈上去,秀才除非名气太大,否则也难有机会。

    台下有人听得聚精会神,有人百无聊赖,也有人窃窃私语。不过大体上,都保持着一个安静的氛围。

    台上青年说的是一个野狼吃人的故事。

    “那头野狼当真是威武不凡,两只耳朵高高耸起,听着周围一切细微的动静,哪怕蜘蛛的行动都逃不过他的耳朵。目光锐利,探寻着猎物的蛛丝马迹。四肢强壮,爪牙锋利,就连石头也能轻易撕碎”

    青年极力形容着野狼的可怕,光是野狼的体貌特征,就足足说了十几句话。

    台上的青年说得唾沫横飞,言尽夸张。但台下的很多人却听得无聊,若是可以,他们恨不得催促青年赶快跳过这一段,说说野狼到底是怎么吃人的。

    胡若雪听得撇嘴,暗道这也叫故事?叽叽咕咕半天,也不知道说的什么,和公子比简直差远了。

    跟着陶知谦这么长一段时间,胡若雪几人的眼光都变得高了。且不说写故事的能力怎么样,至少对故事的鉴赏力,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普通人。

    说书台作为抢手货,被很多书生盯得很紧,自然也不是想上去就能上去的,而是由官府派来的官吏调配时间。

    县城的掌书官只是九品,穿着一身绿色官员服。

    只见那掌书官约莫三十来岁,嘴上两撇八字胡,虽然品级不高,但官威倒是十足。

    而且掌书官虽然职权范围很小,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油水却是不少。甚至一些平时自命清高的书生,到了他面前也要和颜悦色,捡着好话说,给些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