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书道至尊 >

第153部分

书道至尊-第153部分

小说: 书道至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无妨,是墨香书行。”陶知谦微笑答道。

    “墨香书行?”彭三思皱眉思索,只觉满头雾水。这凌源县的书行和书店虽不少,但他作为行业内的人,对凌源县的书店如数家珍,却从来没听过有什么墨香书行。

    看彭三思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胡若雪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陶知谦也好笑道:“彭老板没听说过也是正常的,墨香书行暂时还没有将分店开到凌源县。具体说来,墨香书行还在赵国境内发展。”

    “赵国?可这里是晋国啊”彭三思恍然失声,几乎还以为陶知谦是在作弄自己。不过他现在有求于人,常年生意场上的混迹,让他炼成了一副不怕开水烫的死猪皮,即便觉得陶知谦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是笑呵呵道:“墨香书行或许在赵国很有路子,但是在这晋国,一定是不如我们连云书行的。陶公子才情高筑,一定也能想得明白,在这里和我们连云书行合作才是最优先选择。而且我们连云书行不缺银两,给陶公子的好处也一定不会比墨香书行少。”

    “这倒是不一定。”陶知谦摇头笑道。

    彭三思一愣道:“墨香书行给的好处很多?”

    陶知谦不置可否,轻笑道:“我看彭老板也是满怀诚意,既然如此,那我们到房间再细谈吧。”

    街道上人来人往,几人站在这里,的确不是个说话之地。

    “听陶公子的。”彭三思笑呵呵道。从陶知谦这句话,他就明白陶知谦没有将话完全说死。

    作为生意人的自信,彭三思自信只要给自己商谈的机会,就能将话语权抓到手中,获得最大好处。

    到了客栈,陶知谦吩咐店伙计送来一些酒菜,便和彭三思在桌上边吃边聊。

    “不瞒彭老板,墨香书行的背后也有我的出资。墨香书行的书卖得越好,发展得越大,我的收获也就能越大。”陶知谦也不隐瞒道。

    彭三思这才恍然过来。

    若陶知谦作为墨香书行背后的东家之一,他自然要首先照顾墨香书行。不过既然陶知谦肯和他商谈,想必也是有着另外的心思。

    “可这里毕竟是晋国,陶公子若是要在梓州发行故事,大言不惭的说,我们连云书行才是首选。”彭三思咂了一口酒。

    陶知谦点头道:“彭老板说得没错,墨香书行虽然发展迅速,可要将触角延伸到晋国,自然还有一段时日。所以我找彭老板来,也有这个意思,那就是墨香书行和连云书行进行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彭三思有些不解,皱眉问道:“怎么个联合发行?”

    陶知谦沉吟道:“由于墨香书行在凌源县没有根基,所以印刷,宣传,发行渠道之类的事情,就只能交给你们连云书行了。”

第312章 尸变() 
彭三思点了点头,问道:“所有事情就交给我们连云书行包办,这没有一点问题。可是墨香书行呢?你们能做什么?”

    “资金,墨香书行注入资金。”陶知谦徐徐说道:“发行的一应事情,都少不了要耗费钱财,而这些资金,我们墨香书行可以承担其中五成。”

    “那利润分配呢?”不等话音落下,彭三思就紧接问道。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生意生意,一切都主要奔着“利益”二字而来。

    陶知谦点头道:“由于你们连云书行包揽了一切琐事,所以利润你们占大头,六四分,你们连云书行六成,我们墨香书行占四成。”

    “陶公子这话就不妥了,我们连云书行包办一切事情,耗费大批人力和经历,更要出五成资金,却只占据六成利润。少了少了,远远少了,以我看,至少要九一分成才合理。”彭三思锁着眉头,边说着边用手比划了一个“九”,和一个“一”。

    “九一分成?彭老板莫不是在说笑吧?”陶知谦摇头冷笑。

    在商言商,陶知谦和彭三思为了利润分配,你来我往的交锋了几回合。

    最后的利润划分,定在七三分成上。连云书行占据七成收益,墨香书行则占据三成收益。

    事情说定,接下来氛围也轻松了起来。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申时。

    鸿运客栈的一楼大堂内,已经聚集了很多等着陶知谦说书的人,粗看已经三十多人。

    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少不得有人点一壶茶,一壶酒,又或者几个小菜什么的。这可把掌柜乐呵得跟什么似的,往日申时都是客栈的冷清时段,毕竟不在饭点上,哪里会有这么多热闹人群。

    “已经申时了吧?”有人望了望外面天色,日头已经西斜。

    正这时,只见二楼有一行人顺着楼梯走了下来。

    “陶公子来了”有人欣喜呼道。

    还有人大声问道:“陶公子,你接下来还讲什么故事?”

    三十多人并不算多,但嘈嘈杂杂,还是有些吵耳。

    陶知谦两次压手示意,才算让大堂内的三十多人稍微安静下来。

    “多谢各位的捧场,至于我接下来要讲什么故事,你们马上就知道了”陶知谦一边朝沿途众人拱手,一边笑着说道。

    一直走到客栈伙计准备的桌前,陶知谦才停下脚步。桌上除了一壶清茶,一个茶杯,便再无别物了。

    叶顶天像金刚似的在陶知谦身后站定,胡若雪几人则在附近一桌坐下。其余三十多个听众,也纷纷在附近的桌子上挤着。

    三十多个听众的确算不得多,甚至还有些寒酸。想之前在说书台,听众几乎都超过了三四百人。

    几句开场白说完,陶知谦自顾自倒了一杯清茶,便要开口讲故事。

    三十多个听众无不是目含期待。的

    上午在说书台,陶知谦的那个考城隍,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印象。他们也不希求陶知谦的故事继续那样精彩,但只要不是差得太多就行。

    毕竟写出精彩故事的书生不少,但是能连续写出精彩故事的书生就少了。

    这时客栈的三个伙计也终于清闲了下来,在人群外围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坐下。

    “想不到这叫陶知谦的秀才还有些名气,竟然有这么多人来听他讲故事。”伙计甲啧啧感叹道。

    伙计乙神秘笑道:“我却是听到了一点消息,这并不是陶知谦有名气,而因为今天中午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啊?”伙计甲和伙计丙下意识的异口同声问道。

    伙计乙一脸贱兮兮的不肯说,挑了挑眉,显然是要什么好处。

    伙计甲不满道:“你不说我等会儿就去问那些客人,他们大老远过来,一定是知道的。”

    伙计乙无奈,只好吐出事实道:“今天中午前,陶知谦和方明远比试谁的故事精彩,竟然和方明远打了一个平手。”

    “什么?和方明远?”伙计甲一愣。

    “比成平手?”伙计丙接口,也是满目不可思议。

    方明远的名头他们可谓是如雷贯耳,乃是凌源县的第一秀才,而且他们也听过方明远的故事,的确是精彩不凡。

    听说陶知谦能够和方明远比成平手,哪怕只是一个侥幸,他们也有些不敢置信。

    “本来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四五六来,原来你就是和我们开玩笑。”随即伙计甲和伙计丙反应过来,无不是怒瞪着伙计乙。

    伙计乙无奈道:“我也是听朋友说来的,不过以我那个朋友的性格,可不是喜欢说谎的人,所以说不定还真有这么回事情呢。”

    “你还说那方明远是什么人?那可是连县令都赞赏的人,又岂是普通秀才能够比得上的?”伙计甲不屑道。

    伙计丙也要再嘲笑,但这时陶知谦已经开说,只得安安静静闭上嘴巴。

    随着陶知谦说故事的声音响起,大堂内的嘈杂声音尽数去掉,只剩下陶知谦一人的清朗声音。

    “此事发生的时间已不可考,在西南边地曾有一县城,商业繁荣。在县城有一个老翁,在城外开了一家客栈,专供过往行商的人住宿。有几个车夫,来往贩卖东西,经常住在这个店里。一天日落西山时,四个车夫来投店住宿,但店里已住满了人”

    陶知谦说的这个故事,同样取自聊斋志异,叫做尸变。说的是四个客人借宿客栈,但客人已满,于是开客栈的老翁将四个客人带回家住。老翁的儿媳妇刚死不久,尸体正停放在屋内。

    到了半夜,发生尸变,女尸起身走到四个客人床边,对他们床头吹气。有三个客人直接就被女尸吹死,第四个客人吓得将头缩在被子中躲过一劫

    这本来就是一个诡异的故事,又经过陶知谦的言语渲染,更加充满了恐怖气氛。

    “四个客人进屋,见桌案上有盏昏暗的油灯,桌案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死者。开门风吹去,只见纸被卷动,露出女尸苍白中泛黄的脸色,女尸左眼半闭不闭,露出眼白。四个客人都背脊发凉,不敢去看,就好像觉得女尸好像盯着他们在看似的”

第313章 恐怖氛围() 
不但是那个四个客人背脊发凉,就连大堂中的听众们,也只觉得背脊发凉。

    外面还远未日落,依旧艳阳斜照。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射进来,但屋内的众人却从中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气氛,越发的变得诡异。

    在聊斋志异的原文中,自然是没有说得这么细致。但陶知谦从前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来,看过的恐怖故事、恐怖电影之类的,不知几多,随便借鉴一些,就足以让故事的恐怖气氛浓郁起来。

    圣元大陆上也有不少鬼怪故事,但大多说的都是鬼怪如何厉害,如何可恶,等等之类。可以说,只要将故事中的鬼怪换成妖兽,就是妖兽的故事,换成平常人,那就是平常人的故事。

    “到了半夜,那个客人迷迷糊糊地醒来,突然听到灵床上嚓嚓有声响,赶快睁眼一看,见灵前灯火明亮,看的东西清清楚楚。就见女尸掀开被子起来,直愣愣地走下床,两眼上翻,几乎只见眼白”

    听陶知谦讲到这里,大堂内的众人更是一阵屏息凝神,心神时刻紧绷着。

    胡若雪素来艺高人胆大,但此时沉浸在故事中,也不禁紧张得小脸有些发白。

    嘭!突然一道清脆断裂声在大堂内响起。

    响声突如其来,没有半点预兆。

    众人正听到紧张时候,猛地听到这声音,无不是吓得心神一颤,甚至还有不少人惊吓失声。

    然而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肌肉扎实的壮汉,听故事途中,紧张得不自觉捏断了手中的竹筷。

    看到事情缘由,众人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满地瞪了壮汉几眼。

    壮汉自知理亏,只能不好意思地尴尬笑着。

    大堂内随即又安静下来,众人继续满是紧张地听陶知谦讲述。

    说故事也需要技巧,故事再精彩,但如果平平淡淡地说出来,也会未免失色。而若是仰扬顿挫,渲染气氛,就会使得故事出色不少。

    聊斋志异能够流传下来,本来就可见其中魅力不凡。此时又经过陶知谦的言语润色,一幕幕景象,就好像真实呈现在听众眼前似的。

    大堂内除了陶知谦的声音,便死寂一片,只有若有若无的紧张呼吸声。

    大门外街道上不时有路过的行人,因好奇走了进来,受到气氛影响,尽管没有听到故事的开头,但也很快就沉浸入故事的情节中。

    大堂内的三个伙计听着陶知谦讲故事,完全忘记了要招招呼进门的客人。而掌柜也沉浸在故事中,忘记了去训斥伙计。

    陶知谦看着周围的听众年将将增加,逐渐已经是四十人出头。人数依旧不多,但只要进入客栈后,可以说就没有一个中途离开的听众。

    而且看着听众一个个增加,也不失为一种成就感。

    直到约莫一刻钟后,陶知谦的故事才终于接近尾声。听到陶知谦的故事中,那个客人终于没死,听众就好像自己侥幸得了一命,无不是大松了一口气。但又为那死去的三个客人惋惜,也为女尸的恐怖而感到心悸。

    正这时,门外走进一行人四五人来。

    为首的是一个衣着华丽,眉眼狭长的青年,约莫三十来岁。

    这青年气度不凡,修为气息在秀才层次,只是眉眼间有些轻浮,让人不喜。在他身旁跟着四个壮汉,都是劲装打扮,龙行虎步间,很有些军中气息。

    “怎么回事?连个出来迎接的伙计都没有,什么破客栈”青年从进门开始就不满地抱怨着。

    大堂内的气氛顿时被打破,很多人不满地转过头来,本来要训斥几句。但等他们看清那青年的形貌,气势便不由偃旗息鼓。

    “他是谁啊”还有人闹不清情况,但看周围人的情形,也明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