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簪中录:女宦官的宫闱秘事 >

第211部分

簪中录:女宦官的宫闱秘事-第211部分

小说: 簪中录:女宦官的宫闱秘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舒白神情平淡地说道:“其实我亦心怀感激。毕竟,梓瑕也多承你们关照,若王公公无心帮我们,梓瑕也无缘接触种种真相,如今局势也断不会如此顺利。”

    黄梓瑕顿时想起,在王宅的时候,王宗实似有意、似无意对自己的提点。

    现在想来,他答应让她参与调查夔王一案,难道真的是为了缓解皇帝命他调查此事的压力吗?实则,皇帝根本不在乎此事真相,只因真相便是他们一手设计。而王家在外散布振武军败退,急需再度起用夔王,击溃回鹘的消息,虽然逼迫皇帝提前对夔王下手,但毕竟也使得他脱困宗正寺。若不是皇帝此次突然发病,是否李舒白就真的能就此逃脱呢?

    黄梓瑕看向王宗实,他面容依旧苍白,脸上依然是似笑非笑的神情。然而她的后背,却因他的笑意而渗出了针尖般细小的冷汗。

    她的目光望向龙榻上奄奄一息的皇帝,在心里想,原本夔王失势,下一个轮到的,便该是令陛下如鲠在喉十数年的王家了。然而如今,皇帝病体已难回天,夔王受尽万民唾弃,而唯有王家,因他动的一个小小的手脚,令李舒白所承的人情,足以保护王家避过灭顶之灾。

    这十几年的棋走到现在,原本以为自己渔翁得利的皇帝,恐怕他到如今也不知道,究竟得利的那个渔翁是谁。

    李舒白自然也清楚洞悉这一切。但他只轻轻拍了拍黄梓瑕的肩,便对王皇后说道:“陛下受此惊吓,恐怕于龙体有碍,皇后殿下可先遣人送他回咸宁殿。”

    王皇后见皇帝已陷入昏迷,便慢慢放开手中的皇帝,任由他倒在榻上。她抬手拭去脸上泪痕,站起身在丹陛之上望着下面的他们,声音冷硬地问:“今日事已至此,夔王兴师动众,可是要取而代之吗?”

    李舒白的目光落在那金漆装填的龙榻之上,在那金碧辉煌镶珠嵌玉的座位之上,他的兄长正倒在上面。他面色晦暗,气息微弱,任谁也看得出他命不长久。

    然而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他风华绝艳的皇后将他弃在那至高无上的位子里,自顾自与别人商谈如何处置他的问题。

    李舒白忽然笑了出来,他反问:“是啊,所以父皇驾崩十年之后,本王终于可以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吗?”

    王皇后脸色微变,只保留着最后一丝倨傲,微微扬着下巴。

    而王宗实则说道:“原该如此。当年先帝是皇太叔即位,治理天下井井有条,百姓称幸。如今夔王殿下英明神武,若是登基为帝,天下大治定然不远了。”

    “然后呢?”李舒白反问。

    王宗实一时语塞,不知他所指为何。

    “然后,我便先杀了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的人——比如说,我的侄子们,十二岁的太子儇儿,七岁的皇后之子杰儿,对吗?”

    王皇后身形陡然一震,脸上这才真正褪去了所有血色,连浓艳的胭脂都无法掩盖她的乌青颤抖的唇。

    王宗实沉默不语,只面露迟疑之色。

    李舒白仿佛没有看见她,又缓缓说道:“然而,朝中颇有些大臣,上书陛下杀我,就连今日亦有人直言我该死,这种人怎么可能留在我的治下?然后为我杀鄂王的事情,又要砍一批脑袋;我的皇位是逼宫所得,又有一批要杀;如此下来,满朝大换血,也算是一个新的开端,不是吗?”

    黄梓瑕默然笑着摇了摇头,顾自捡起自己被仓皇退出的御林军踢翻的箱笼,将里面的东西理好。

    “至于民间嚼舌头的,更是数不胜数。说我弑君杀弟的,传播流言说早知夔王要倾覆天下的,私下讲我逼宫夺位的……数不胜数,危害社稷,人心浮动。如此下去怎么办?

    少不得杀光京城大半的人,直到百姓们道路以目,我这个皇位才能坐稳,是不是?”

    王宗实道:“王爷宅心仁厚,未必会如此。”

    “或许我现在还不会想杀他们,但在那个位置坐久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就谁也不知道了——就像陛下一样,他之前,也未曾想过要杀我与七弟,只是在其位,谋其政,人心易变,到了那一步,谁能控制自己所思所想、所要做的事?”李舒白说到此处,才摇头讥笑道,“蒙陛下圣恩,我如今声名狼藉,已成乱臣贼子。若真敢妄想称帝,恐怕是万民唾骂,千古罪名。而儇儿本就是太子,即位后朝廷自然平稳,又何必为我一人私欲,陷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呢?”

    王皇后长出了一口气,似乎还未回过神,只怔怔地看着李舒白,不敢开口。

    李舒白又说道:“皇后殿下,你不是问我,是否想要取而代之吗?我今日便在这里告诉你,也告诉天下所有人,别说那个位置,我就连跨上丹陛一步,都没兴趣!”

    说罢,他转身看向黄梓瑕,而黄梓瑕也已经收拾好了自己带来的箱笼,朝他微微一笑,走了过来。

    他凝望着她,轻声说:“走吧。”

    黄梓瑕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将箱笼中的那卷先帝遗诏取出,递给王宗实,说:“王公公,这个给您,解答您的疑问。”

    王宗实惊疑不定,缓缓打开那卷遗诏,看了一看,然后终于瞪大了双眼:“这……

    这并非那份遗诏!”

    “是啊,真正的遗诏,已经毁掉了。因为那个剥墨法,只能在浸掉表层浓墨的时候,显现出里面的字迹一瞬间。我只是按照那个字迹内容,伪造了一份粗看起来一模一样,实则一入手就会感觉不对的假遗诏,”她此时得脱大难,握着李舒白的手笑意盈盈,灿若花开,“王公公,其实您是对的,这世上,并没有那么神奇的事情。”

    王宗实呆呆地看着她,许久,才苦笑了出来:“真没想到,连我也栽在你的手中。”

    黄梓瑕笑着向他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王蕴。

    王蕴站在王宗实的身后,默然看着她,不言不语。

    他是琅邪王家长房长孙,是如今家族中最大的希望,他为之骄傲的这个数百年世家,还需要他支撑下去。

    他有太多的东西要承担,注定无法为她豁出一切,割舍一切。她在他的心里,永远只能排在家族的后面。

    而如今,她已经找到了,将她放在世间一切之上的人。

    所以他也只能心甘情愿地认输,放开她的手。

    黄梓瑕放开李舒白的手,向他敛衽为礼,深深低头。

    王蕴也向她低头示意。

    他没有提那封婚书,她也没有提那封解婚书。

    至此,心照不宣,一切结束。

    宫中御林军要紧处已全部换上神威军,李舒白走下龙尾道,只听得殿外阵阵欢呼。

    他微微回头看黄梓瑕。她就跟在他的身后,隔了半步之远,却始终,他不曾快一点,她也不曾慢一点。

    他微笑着停下来,在京城最高的地方,看着面前广袤的大明宫,远处的长安城。

    初春的阳光之下,京城的柳色已经鲜明,所有的花树都已绽放出嫩芽与蓓蕾,嫩绿浅红装点着这天底下最繁华的城市,触目所及,鲜亮夺目,灿烂辉煌。

    这是长安,是七十二坊百万人的长安。

    这是大唐,是江南春雨、塞北明月的大唐。

    在这高天之下,长风之中,春日之前,李舒白微微笑着,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手抬起,向后伸去。

    等了片刻,有一只纤细而柔软的手,轻轻放在了他的掌中。而他也加重自己的掌握,将她紧紧牵在手中。

    十指相缠,再不分开。

第298章 尾声:一世长安(1)() 
京城最热闹最繁华的缀锦楼,今日依然是宾客满座。

    “各位客官,小老儿今日又来说书。哎,说的是,前日先帝驾崩咸宁殿,新皇于柩前即位。这扶立先帝之人,各位可知道是哪位?”

    众人立即异口同声议论道:“还有哪位?自然便是夔王殿下了!”

    说书人一声击鼓,说道:“正是啊!自今年以来,满朝纷纷扬扬,尽说的是夔王企图倾覆我大唐天下,可谁知如今先帝龙驭归天之后,也是夔王自东宫迎接幼帝登基。

    这耿耿忠心,当初又有谁知?果真是周公恐惧流言日啊!试想,在谣言说他杀害鄂王、为恶鬼所侵而企图篡夺江山之时,又有谁知晓真相!”

    “夔王本就是李唐皇室中流砥柱!先帝驾崩后,还不就靠他支撑幼帝?”

    “这么一说的话,王皇后——哦不对,应该是王太后了,她之前不是常涉朝政的吗?都说‘今上崇高,皇后尚武’的,如今又怎么了?”

    在一片议论纷纷中,那说书人又将手中都昙鼓一敲,待得满堂寂静,才说:“此事说与各位,可有分晓。区区在下不才,唯有耳聪目明,早得消息。原来先帝临大去之时,王皇后伺候于前。先帝询问皇后,朕龙驭之后,卿如何自处?王皇后泣道,臣妾唯有追随陛下而去。”

    “皇后死了?”有人赶紧问。

    “自然没有。陛下劝解她道,幼帝尚需你爱护,又如何能使他幼年失怙呢?但王皇后虽然打消了追随陛下而去的念头,终究是悲痛过甚,以至于如今与当初宣宗皇帝的陈太妃一样,因痛苦而陷入癫狂,幽居行宫,怕是此生再也无法痊愈了。”

    “真是料想不到啊,原来王皇后与陛下如此情深。”众人都钦佩嗟叹道二楼雅座之上,穿着一身橘黄色锦衣,里面衬着青紫色里衣,还系着一条石榴红腰带的周子秦吓得倒吸一口冷气,赶紧回头看向李舒白和黄梓瑕:“听到没有?听到没有?听到没有?”

    “听到了。”黄梓瑕淡淡道。

    “怎么可能?你们觉得可能吗?王皇后那样强势狠辣的人,怎么可能会为了先帝而悲痛发狂啊?”

    李舒白不动声色地指一指窗户,周子秦会意,赶紧将门窗“砰”的一声紧闭上。

    黄梓瑕提起酒壶给他斟了半杯酒,低声说:“陛下早知自己不久于人世,所以,向王宗实要了一颗阿伽什涅的鱼卵。本来是准备给夔王殿下的,后来,便转赐了王皇后。”

    周子秦倒吸一口冷气,问:“王宗实知不知道陛下要……要谋害王皇后?他怎么不拦着陛下呢?”

    黄梓瑕与李舒白对望一眼,心下都想,王皇后本就不是王家人,只是他们用以安插在皇帝身边的棋子而已。如今王芙的儿子李儇顺利登基,王芍,或者说梅挽致的利用价值已尽,继续活下去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哎,这阿伽什涅这么可怕,我现在每次喝水都要仔细看一看水里才放心,”他说着,低头看看杯子,没发现红色的小点,才放心地喝下,“麻烦死了,还是赶紧回蜀地吧,好歹那里应该没有人养这样的鱼。”

    “放心吧,王公公已经走了。”黄梓瑕说道,但也不自觉地看了看自己的杯子,心有余悸。

    “走?去哪儿了?”他赶紧问。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小皇帝身边亲近的是田令孜,王公公手下的神策军前几日损伤惨重,被参了本之后神策军便换了护军中尉,如今是田令孜上位了。”

    “神策军损伤惨重……是怎么回事?”周子秦赶紧问。

    李舒白抬头望天,黄梓瑕则指着楼下说:

    “好像又在说什么好玩的事情了,你听听?”

    周子秦顿时忘记了刚刚的问题,赶紧将靠近中庭的窗户打开。果然这边又开始在讲另外的事情了——

    “新帝登基,京城如今各军马换将频繁。不说神策军的事情,单说夔王手中的神威、神武军,真是令人诧异。据说愿意回家者,发给十倍银钱,还送老家十亩土地,好生安顿;而愿意继续建军功的,要留在京城的便并入了御林军,要上阵的也可以前往陇西,他们之前与回鹘作战最有经验,此次凯旋自然指日可待。而这回抗击回鹘的先锋,便是御林军的王统领,琅邪王家的王蕴了。”

    听者顿时个个议论纷纷,有说夔王这是在打消新帝疑虑,是以连兵权都不要了,真是不知该佩服还是该叹息;也有人羡慕说,跟着夔王打过仗就是好,解甲归田还能有十亩地十倍的钱;更有人津津乐道,这王蕴就是王家如今最出息的一个子孙了,真没想到他宁肯从戎也不愿在朝堂中消磨一生,果然是胸怀大志……

    “王蕴要走了啊?那我们得去送送他啊。”周子秦说着,见黄梓瑕神情颇有些尴尬,这才突然想起她之前要和王蕴成亲,连嫁衣都试过的事情,不由得比她更尴尬,连忙转移话题,“这个这个……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连这个茶水也似乎特别好……”

    “别喝茶了,眼看时近中午了,我带你去吃饭。”黄梓瑕说着,盈盈站起,朝李舒白示意。

    李舒白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