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90部分

大明1624-第90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此事我保证不牵扯到三位藩王的身上,但山东一地的蛀虫我们必须得将他们全部挖出来,这是我职责所在。”杨涟点头说道。

    ……

    山东帝国银行一案的确牵扯到当地藩王,而且三位藩王全部都牵扯到了。在整件事情之中,尤其是鲁王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政对藩王的损害是最大的,如果新政真的推行下去,他们这些藩王的好日子就真的到头了。

    无论哪个藩王都不想这件事情发生,抵制帝国银行是藩王们想到的第一步,毕竟造反这样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想走上这一步。如果朱由校新政第一条都无法推行下去,甚至都无法取得好的结果,那接下来的九条新政的推行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本章完)

第187章 新宝钞() 
藩王想抵制朱由校的新政就必须依靠当地的官员,而第一条新政实实在在地损害官员们的利益,双方一拍即合,这就出现了山东的砸抢帝国银行的事件。

    有了袁可立的极力配合,杨涟仅仅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将整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为了保住三位藩王,袁可立力主杀了数十人,整个山东官场近三成的人被解职,虽然不如山西和河北两省彻底,但也使得山东一地的吏治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山东的帝国银行案只不过是藩王们抵制新政的冰山一角。山东的藩王距离京师近,而且袁可立又长年手握着山东的军政大权,在山东享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说是稳如磐石,得不到袁可立的支持,藩王们几乎翻不起太大的风浪,就连山东的流民在京津驰道开建之后,几乎都快看不见了。

    以工代赈是朱由校救灾的一个指导思想,为了安排受灾形成的流民,京广驰道和上成驰道此时也同时开建了。

    只是袁可立和杨涟都没想到,此时有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奏已经放在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派出锦衣卫不仅是为了协助杨涟处理山东帝国银行一案,也是为了从多种途径更准确地了解新政的执行情况。

    “山东帝国银行案牵扯到山东的三位藩王可有确凿证据?”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证据全都断了,袁抚台和杨总宪两人在山东将此案的关键人员全部都杀了,而其余涉事人员都已经流放。”田尔耕回答道。

    “下手很快啊!朕给了杨涟特事特办的权力,没想到他居然用在了这个上面。”朱由校感叹地说道。

    “陛下,要不要锦衣卫重新彻查此案?”田尔耕轻声问道。田尔耕自信就算袁可立和杨涟将此事做得天衣无缝,他也有办法重新获得证据,在这个方面,他是最擅长的。

    “不用了。”朱由校挥手说道。朱由校从密奏上就能看出来袁可立和杨涟为什么这么做?

    “事毕,只有杨涟去拜见了三位藩王,而袁可立始终都没有去拜见三位藩王吗?”朱由校问道。

    “是的,杨总宪每个藩王都只去拜见了一次,而且都是辰时去的,每次不到半个时辰就走了。”田尔耕回答道。

    “看来是为了避嫌啊!”朱由校想了想说道,说完又接着问道,“三位藩王可有何异动?”

    “见完了杨总宪之后,三位藩王一直闭门不出,也不见客。”田尔耕回答道。

    “你先下去吧,还有记得盯紧山东的藩王。”朱由校强调道。

    “诺。”

    ……

    山西自六月大地震之后,徐光启一直在组织灾民生产自救。对于大灾形成的流民,徐光启一边安排移民,一边安排到京师参与京广驰道的修建。

    徐光启组织得力,使得山西一地在受灾之后,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动乱,百姓人心稳定,积极配合官府生产自救。唯一的就是朝廷送来第一批的救灾款项已经消耗殆尽,而第二批送来救灾款项却全都是制钱局的新宝钞。

    “这恐怕商户不会收吧。”徐光启担心地说道。大明宝钞的名声在帝国之内,已经是烂到底了,跟后世的津巴布韦的钞票差不多。

    “陛下口谕,山西一地的赋税以后暂时只收宝钞,而且如果商户不愿意接受宝钞的,在收到宝钞之后,可以到帝国银行兑换银元。”负责押送钞票的是锦衣卫千户易大友。

    “那以前的宝钞应该如何处理?”徐光启问道。

    “全部作废。”易大友回答道。

    “既然宝钞可以去银行兑换银元,为什么不直接给银元?而非要先给宝钞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徐光启问道。银元现在在山西的接受度非常高,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银元,而散碎银子流通远不如银元方便,已经完全快被替代了。

    “这个在下就不得而知了。”易大友回答道。

    ……

    不过很快徐光启就想明白了,朱由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宝钞流通起来。

    但是宝钞在实际推行依然困难重重,帝国在印制钞票上的公信力,一次就被朝廷全部给用完了。为了将宝钞使用出去,徐光启不得不亲自出面,见见山西一地的大商人。

    “抚台大人,以前都是银元支付,这次却换成了宝钞,这……”商人们都显得很为难,有人鼓足勇气说道,“抚台大人,这宝钞现在可分文不值。”

    “本官知道以前的宝钞的确分文不值,但这次是陛下新发行的宝钞却不同,以后各位的赋税暂时都只能使用宝钞缴纳,而且各位接受宝钞之后,如果不愿意持有宝钞的,可以去帝国银行兑换成银元。”徐光启解释道。

    “抚台大人,不如干脆用银元支付算了,何必多此一举。”有人建议道。

    “这是陛下的旨意,本官也必须遵守。”徐光启说道。

    听到是朱由校的旨意,在场的商人都默不作声了,朱由校在山西一地的大杀四方,给山西的商人心里留下了阴影。

    见所有商人都不说话了,徐光启说道:“本官已经吩咐下去了,将上次所欠的款项都结算给大家。”

    “谢大人。”商人们无奈地说道。

    ……

    商人们来的时候想到今天是要来结账的,一个个都准备充分,马车仆人都带了不少来了,没想到帐结完,放在口袋就能全部带走了。

    “老爷,今天衙门没结账吗?”一名仆人看见自己的老爷空手就走了出来。

    “结了。”商人没好气地说道。

    “老爷,钱呢?我给您扛吧。”仆人看一圈好像没看到银元,便问道。他来的目的就是帮商人扛钱的。

    “在这里,这还需要你来扛吗?”商人指着袋子里宝钞,气愤地说道。

    “宝钞?!这……”仆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别啰嗦了,走。”商人说道。

    “老爷,回家吗?”仆人问道。

    “不,现在跟我去城西的帝国银行马上将宝钞兑换成银元。”商人说道。

    ……

    (本章完)

第188章 孙云球() 
等商人赶到城西的帝国银行的时候,里面全是人,而且都是来兑换银元的。这么多人来兑换银元,自然城西的帝国银行的银元根本是不够兑换的。

    “各位,实在是对不起,本银行的银元已经兑换完毕,各位可以要等三个月之后再来,或者去别家银行兑换。”银行的掌柜。

    “李掌柜,帮帮忙,想想办法。”一群商人说道。

    “各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们也知道我们山西的银元库存不像北直,每家银元库存不过数万银元而已。而山西又没有制钱局,刚才王老板一人就兑换走了一万两银元,再加上零散的兑换,我们银行真的是没有银元了。”李掌柜解释道。

    “城东的帝国银行应该还有银元吧?”有人问道。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阳曲县、太原县、榆次县等县城的银元肯定是充足的,有时候我们都需要从下面县城调拨银元过来。”李掌柜说道。

    “那李掌柜,我等先告辞了。”众人见状说道。

    “各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李掌柜说道。

    “还请李掌柜明说。”

    “帝国银行以后不在发行银票了,只发行宝钞,众位难道没有发现其实这新宝钞的作用就跟银票差不多吗,甚至比银票还要好用?新宝钞不但可以去银行兑换银元,而且还可以缴税,但银票却是无法缴税的,而且新宝钞携带方便,兑换银元时不需要任何费用。众位再想想为什么以往的宝钞会变成废纸呢?”李掌柜微笑着说道。

    李掌柜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些商人只是在刚听到宝钞这两个字的时候,脑袋就发热了,完全是懵的,宝钞实在是给他们留下了太过恶劣的印象了,当听到宝钞这两个字的时候,他们很难立刻就将宝钞和银票等同起来。而李掌柜作为一个旁观者,自然比其他人看的更清楚。

    “李掌柜言之有理,我等只是突然听到宝钞这两个字的时候,一下就昏了头。”有人点头说道。

    “李掌柜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但银票跟宝钞不同,我存了一百两银元到银行,银行才给了我一百两的银票,而宝钞是朝廷直接印发的,但如果朝廷的新宝钞发行过多的话,一旦银元不够兑换,这宝钞可就要不值钱咯。”商人就是商人,一下就看到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历史上,晋商能票行天下,跟他们对纸钞的认识不无关系。

    此人的话,引起了在场商人的共鸣,如果朱由校在这里,他一定会将此人提拔起来负责宝钞的发行。

    “左老板的眼光果然厉害,怪不得这么快就成了山西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只可惜你猜错了,陛下圣明,此次新宝钞只发行了十万两,而且暂时赋税只收新宝钞,众人也都知道山西一地大概一年的赋税是多少,这就意味着有些人根本拿不到新宝钞来缴税,到时候说不定你们还会要求朝廷发行更多的宝钞呢。”李掌柜微笑着说道。

    “真的新宝钞只发行了十万两吗?”听到李掌柜的话,有人忍不住问道。

    “千真万确。但我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增发新宝钞?”李掌柜说道。

    听完李掌柜的话,众人也都有了自己的考虑。在这里,谁都不敢保证朝廷将来会发行多少新宝钞。有的人决定还是将宝钞全部兑换成银元了再说,也有的人决定先兑换一半,到时候看情况再做决定。但没有一个人的决定是将手中的宝钞全部留下来的。

    在大明推行纸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就是重建朝廷公信力的过程。

    ……

    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终年六十八岁。皇太极为了争夺后金的统治权,而孙承宗为了稳固辽东的局势,双方第一次展开了和谈,但是这场和谈的结果跟原本历史上的和谈的结果注定是一样的,双方陷入一个扯皮的过程。

    朱由校将辽东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孙承宗,所有孙承宗的决定,朱由校都是支持的,他需要的只是孙承宗守住辽东,给他足够的安内的时间。

    ……

    得到了朱由校的圣旨,孙云球兴冲冲地在九月就赶到京师。孙云球只是一名普通的工匠,能得到皇上的召见,对他来说,简直从天而降的富贵,他几乎一路上是马不停蹄地就赶到了京师。

    “朕听闻你精通研磨镜片,这次召你进京是需要你帮朕制作出显微镜一物……”接着朱由校又将显微镜仔细解释了一遍。

    “小人虽从没有制作过显微镜,但放大镜等物小人还是会制作的,如果和放大镜原理一样,小人觉得应该是可以制作出来的。”孙云球恭敬地回答道。

    “不是应该,而是一定要制作出来,此物对朕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制作出来,朕不会吝啬赏赐的,如果能朕觉得满意,朕甚至可以封你为子爵。”朱由校说道。

    有赏就有罚,虽然朱由校没说罚是什么,但在孙云球心里,既然赏赐都这么重,那惩罚肯定是不会轻的,而且朱由校要他做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是无法拒绝的。孙云球硬着头皮说道:“不知陛下何时需要显微镜?”

    “朕给你一年的时间,可以吗?”朱由校问道。

    “小人一年之内一定制作出显微镜。”孙云球可不敢讨价还价,他只得说道。

    “来人,带孙云球去玻璃作坊。”朱由校吩咐道。

    ……

    见完孙云球,朱由校回到后宫的时候,小小今天也过来了。朱由校招小小过来,是来商议袜子的事情的,朱由校已经用制袜机制作出了一批袜子。

    “陛下,这是用真丝织出来的吧。”小小问道。

    “是的,你觉得如果拿出去卖,能否卖掉?”朱由校问道。

    “卖应该没问题,只是放在凤求凰不知道销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