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130部分

隋末阴雄-第1130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可以控制起兵的时机,我们就太被动了。”

    魏征的眉头一皱:“话虽如此,但是萧氏一族正得宠,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击到萧皇后呢?难道,这回告萧铣一个擅离职守之罪?”

    王世充摆了摆手:“不可,第一,我们没有证据,现在萧铣已经回去了,咱们没有抓个现行,口说无凭。第二,这样一来,就是触动了萧家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起兵割据,那跟萧氏就是鱼死网破了,闹不好,我们会给逼得提前发动,这样就算是两败俱伤之局,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的。”

    魏征叹了口气:“确实如此,那主公有没有什么好的计划,可以既打击萧氏的势力,给他们一个警告,又不至于撕破了脸,把矛盾给公开化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本来我是苦思不得其解,但刚才你却是提醒了我,萧禹虽然进言出了风头,但也犯了杨广的大忌,只要在此事上做文章,那包萧禹一个跟头栽得永远也爬不起来。”

    魏征的双眼一亮,笑道:“主公,您可是想说罢征高句丽,还有重赏将士的这两件事?”

    王世充哈哈一笑:“玄成果然深得吾心,是的,杨广是多要面子,多喜欢虚荣的一个人,我们都知道,他这回宁可借突厥兵也要征高句丽,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萧禹在雁门的时候几乎是逼着杨广下令罢高句丽之役,虽然当时三军将士欢声雷动,但越是这样,就越是让杨广这个独夫民贼感觉到无地自容,尽管他当时不说什么,还赏赐了萧禹,但以他的性格,不报复算账才叫奇了怪呢。”

    魏征笑道:“主公所言极是,而且萧禹让杨广开了高额的赏格,听说这回立了功的将士有一万七千多人,要真按原来的赏赐给官封爵,那杨广的国库就彻底空啦,所以他肉疼之余,肯定也会迁怒于萧禹,就算不杀了他,也会把他免官外放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杨广还都

    王世充勾了勾嘴角,说道:“听说这回只要斩首立功的,被录事参军记录在案的人,都可以无官者直升六品官,就算不是实官,也会发给相当于六品的爵位,也亏得这样的重赏,才让杨广渡过了这回雁门之围,不过杨广的家底我清楚,别说现在的乱世他已经拿不出这笔钱了,就算拿得出,以他这小气的个性,宁予友邦,不给子民,也是绝对不肯花的。”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是不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王世充笑道:“是的,这回如果赏格不兑现,那杨广得罪的就不是普通的府兵了,而是他身边最亲近的骁果禁卫,要是连骁果军都对杨广失去了信任,那杨广的小命,就随时可取啦。玄成,我已经想到了好办法,能让杨广既驱逐萧禹,又失信于骁果,两样一起来,他的这个皇位,坐不了多久了。”

    魏征勾了勾嘴角,正要再说话,却只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二人收住了对话,看向来者,只见一个绿衣御史骑着马飞奔而来,而几个骑兵护卫,紧紧地跟着他,他看着这个御史背上背着的黄色绢帛,沉声道:“来者何人?”

    那御史翻身下马,沉声道:“圣谕,江都郡丞,右羽卫将军王世充,即刻随本使前往东都面圣!”

    王世充微微一笑,在箭楼上就跪了下来:“臣王世充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都,两仪殿,杨广终于换回了一身轻便透气的黄色丝绸龙袍,靠在他的大椅之上,这个高背翡翠椅,还是宇文恺活着的时候为他打造的,这种高背靠椅,能让原来习惯了席地而坐或者盘膝而坐的杨广,觉得更加地舒服,翠玉的清凉,顺着他的脖颈处游走于他全身的经脉之中,这让杨广说不出地舒服,可是一想到在雁门所受的屈辱与不快,他的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王世充垂首而立,一身紫袍文官的打扮,站在大案的前面,三个聋哑卫士站在杨广的身后,六只眼睛炯炯有神,直视王世充。

    杨广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王爱卿,这回朕很后悔没有把你带在身边,若是有你在,又怎么会有雁门之围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这回是突厥人狼子野心,早有谋划,事先就连宇文大将军和裴尚书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四十万大军,调度竟然如此顺利,情报隐藏得如此之好,就是换了微臣前往,也是没有办法啊。”

    杨广坐直了身子,眼中冷芒一闪,刺得王世充也是神色一凛:“好了,王爱卿,这回朕可不想听你的漂亮话,以前朕就是听这些奉承话太多,对局势的判断,都飘飘然了,为什么在这次突厥来袭之前,没有一个人敢跟朕说征高句丽不合军心民心的事?为什么连你号称直言敢谏的王世充,也没有跟朕提过?”

    王世充抬起头,正色道:“因为在微臣看来,征高句丽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本就不应该半途而废,我****大隋,泱泱大国,若是连一个小小的高句丽都不能臣服,又怎么可能让四夷畏威而怀德呢?”

    杨广勾了勾嘴角:“可是,这回连突厥都看出了大隋的虚弱,竟然敢提四十万大军袭击朕,朕在雁门孤立无援的时候,你可知道朕的心中,有多悲凉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朗声道:“陛下,恕臣斗胆直言,并不是说我们打高句丽才引得突厥起了叛心,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打高句丽,突厥人才会有这心思的,所以微臣坚持以为,高句丽,必须要坚持继续打下去,打到他们灭国,投降为止!”

    杨广的双眼一亮,急问道:“此话怎讲?”

    王世充正色道:“突厥在启民可汗的时候一向恭顺,就是在我们一征高句丽时,始毕可汗也答应发兵来援,虽然最后没有成行,但起码是不敢公开地跟大隋作对的,他就是看到了我们三次征伐高句丽未竟全功,这才起了歹心,以为我们大隋软弱可欺,所以才定下毒计,想要偷袭天子。”

    杨广咬牙切齿地说道:“若不是天下大乱,各路兵马不至,朕又怎么会起了这个心思,去借什么突厥兵征高句丽呢!”

    王世充点了点头:“国内确实是有些盗匪,但还不至于江山不稳,经过这两年的奋战,光是微臣消灭的叛军前后相加就有三四十万,其他的如山东的张须陀,河北杨义臣,关中屈突通,还有并州的李渊等将军,战绩也不在微臣之下,经过这样的打击,各地的反贼已经渐渐地给平定了下去,至少,是不能在原来起兵闹事的地方呆下去了,成为流寇,这就注定了不成大器,迟早要给各地官军所灭。”

    杨广微微一愣:“流寇不是最让朝廷头疼的吗?怎么王爱卿说来,如此轻松?”

    王世充微微一笑:“如果是朝廷权威不在,军力不强,各地州郡给流寇一攻就破,开仓放粮,那可以让反贼们很快地集结起大军,就象杨玄感那样,他能在旬月之内有十万之众,他的那个贵族身份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在洛阳开仓放粮了。才会有大量的民众投奔。”

    杨广冷冷地“哼”了一声,声音里透出一股子杀气:“看起来天下人还是太多了,才会给各路反贼所利用,朕看不需要这么多人嘛。”

    王世充的心中一凛,杨广这话即使让他听来,也毛骨悚然,作为君王,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够******的了,这让杨广再次刷新了他心中的下限,不过他的脸上却挂着笑容:“陛下所言极是,天下承平已久,人口众多,粮食不够吃了,这才会有这次的动乱,与陛下征高句丽本无关系,象前代的汉朝,到了人口达一千万户左右的时候,不也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吗?他们当时也没打高句丽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怂恿再战

    王世充看着沉吟不语的杨广,继续说道:“所以说,这征高句丽才导致天下大乱,只不过是那些反贼的借口罢了,即使陛下不征高句丽,他们也会找出别的理由,来煽动,蛊惑那些无知的民众。陛下自登基以来,象杨谅,杨玄感这样的恶贼起兵谋反,难道他们是因为陛下征高句丽而活不下去,没有饭吃吗?”

    杨广听得心里高兴,捻须而笑:“嗯,是这么个道理,王爱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这么说来,征高句丽并不是个错误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征高句丽并不是错误,第一次是输在轻敌上,第二次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只可惜杨玄感谋反,才导致功败垂成,至于第三次,那是根本没有来得及发动,各地郡守和将军们忙于平叛,暂时抽不出兵力罢了。”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各地的盗贼已经纷纷给剿灭,山东,江淮,江南,中原和并州,关中这些主要区域渐渐地平稳,只有河北还有小股的反贼,在杨义臣和薛世雄的打击下也是末日可数,再次调大军征伐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来临啦。”

    杨广哈哈一笑,说道:“王爱卿,朕记得你以前对征伐高句丽并不是那么热衷,赞同,但是这次,为什么又极力赞成朕再次征伐高句丽呢?”

    王世充正色道:“因为以前陛下征伐高句丽,虽然说是为了万世基业,千秋万代,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紧迫,打下来自然是名垂青史,可是打不下来,也无损大隋的根基。”

    “但这次不一样,现在国内的盗匪蜂起,就算一时给弹压下去,也会有象杨玄感,李密这样的野心家再次煽动,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在国内平叛,维稳,那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就会白白浪费,陛下,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贼人不主动作乱,我们保持大量的军队,一来耽误生产,二来军队长期保持而无军功的刺激,就会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陛下明鉴。”

    杨广的神色严肃,点了点头:“可是大军就算再次征召,要去讨伐高句丽,只怕将士们也未必愿意吧,这回朕在雁门,亲眼看到了朕下令罢征高句丽之役后,那些将士们欢呼雀跃的样子,那还是最渴望战功的骁果军哪,他们都不想打高句丽,更不用说别的部队了。王爱卿,你真的了解军心民心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军心如水,民意似风,一切都可以逆转的,想想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天下各地几十万壮士自带干粮从军,那时候,全国上下可谓举国一心,都想着攻灭高句丽,建功立业呢。”

    “只是第一次轻敌,导致三十万大军损失在鸭绿江南,所以将士们眼看军功得不到,还要搭上性命,自然就心生畏惧,而百姓们超期服了劳役徭役,却得不到赏赐,自然也会有怨言,这是人之常情啊。”

    杨广勾了勾嘴角:“那王爱卿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你要朕打开国库,把国家的战备储存粮食和绢帛都拿去散给将士与百姓,再换取他们对征伐高句丽的支持?哼,朕可不学汉武帝那个败家子,打仗几十年,把文景之治的积蓄都打空了。打仗是为了获得利益和好处,打个吐谷浑没有花多少钱,却让西域威服,万邦来朝,朕要的是这个。”

    王世充笑道:“这是自然,所以这回微臣的建议是打高句丽,而不是打突厥。”

    杨广的眉头一皱:“王爱卿,这回你说到朕的疑处了,现在朕最恨的,已经不是高句丽,而是背信弃义的突厥始毕可汗,他竟然直接调几十万军队偷袭朕,雁门之围,堪比白登!这奇耻大辱,朕现在无时无刻不记着,为什么你不让朕调集大军去征讨突厥复仇,而是要去打几千里外的辽东?”

    王世充正色道:“因为打突厥很可能是一无所获,劳师费力,只会让得不到军功的将士们进一步地厌战,而打高句丽,是可以有巨大收获的,将士们一战得了好处,那下一战就会踊跃参战,当年之所以这么多天下壮士踊跃参战,还不是因为之前从先皇到陛下征战吐谷浑,那可是战无不胜,功无不克,每次大战下来,都有数万将士因功得爵受赏吗?”

    杨广点了点头:“那为什么打突厥就不行了呢,难道突厥骑兵,就比高句丽的大军还要难对付得多?”

    王世充摇了摇头:“非也非也,高句丽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跟中原一样,都是农耕为主,可是突厥人却是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他们有利则聚战,不利则远遁,反正是逐水草而居,无城廓,把帐蓬一打包就可以赶着牛羊跑路,就象那个吐谷浑的伏连可汗,不是到现在都没有抓到吗?更不用说那突厥的始毕可汗啦。”

    杨广哈哈一笑:“这些草原蛮子,打仗不行,脑子不好,但逃起命来真是望尘莫及,也难怪当年北魏把柔然直接就叫蠕蠕了。”

    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