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塔木德智慧全书 >

第33部分

塔木德智慧全书-第33部分

小说: 塔木德智慧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想从有限的生命中求取更多的生活,从小就必须开始革除消极感。这种感觉,是培育顽固、刚愎、忌妒与惰性的温床;这些习性能使你丧失抵抗力,而萎缩成微小的细菌。你是一枚微小的细菌,还是一个完整的人?答案在于自己内心。只要你能宽恕自己、友爱自己,你就能克服刚愎自用的心理。
  但是,假如你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发现你的信念对人类有价值,你应该为这个信念而奋斗。这并不是冥顽不化,而是建设性的决定。对你自己,对全人类,都有所裨益。


给人改过的机会


  给人改过的机会
  《圣经》上说,当年上帝发大水淹没不义之人时,曾预先告知义人诺亚,让他造好一只大船,全家避难于船上,并将所有动物按一公一母配齐,各带一对。当时,“善”闻讯后也急急忙忙跑来找诺亚,要求登舟避难,诺亚说:“我只能让公母各成一对的上船。”
  “善”只好跑回树林,寻找可以和自己成为一对的对象,结果找到“恶”,便成双成对地登上方舟。
  从此以后,有善的地方就必有恶的存在,这正说明犹太人把恶看作很正常的事。《塔木德》上有句名言:“如果人类没有恶的冲动,应该会不造房子、不娶妻子、不生孩子、不工作才对。”所以,犹太人认为:恶,只要正常疏导,就可以变为善举,这要比单纯压抑恶的冲动有效得多。当然,犹太人对恶的防治有时也特别紧。
  不过,犹太人总的来说,还是相信对恶“防范不如疏导”。有句犹太谚语“1米高的墙胜过100米高的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犹太人对高墙大院中的僧侣和不结婚的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人的正常欲求得不到疏导,就会越来越强,墙越高则越容易坍塌,最终必使恶的冲动泛滥而出。所以,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短时间里不做爱是办得到的,但一生不做爱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生理上不能。因而犹太人只要求人们在一定的时间,比如月经期、安息日前夕等时间不做爱,更重要的是不发生婚外性行为,过不上正常性生活的人迟早会出问题。所谓“凡教师不能没有妻子,凡拉比不能不结婚”,真是智人快语。要是为人师表者只顾“高筑墙”,还如何教育学生?要是聪明人不传宗接代,人类岂不越来越蠢?
  正因如此,犹太人历来主张把罪恶和犯罪之人区别对待。罪恶是人与生俱来的,即任何人也难免会犯错误,但犯罪的人是客观环境使然,经过学习和改造还可以改正。因此,犹太人与其说寄望于恶人遭报应,勿宁说更希望恶人消除罪恶。
  在生活中,很少人会以衡量自己的天平来衡量别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过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羞愧的事,使自我心像缩小到一文不值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个代罪羔羊,我们责备自己的良心。我们会说:“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后我们很快就宽恕了自己。
  但是当别人犯了错误或表示愤恨时,我们是多么快地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更可笑的是,我们抓住了别人的一次谎言,而忘了自己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谎。要想具备做人的资格,必须记住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我们是善良与邪恶、成功与失败、信心与失望、友情与孤独、勇气与恐惧的混合体。人之所以相同,在于他们一生中有伟大的时候,也有渺小的时候,因时而异;惟有经由宽恕,我们才能发现,在我们一生当中,伟大的一面占了绝大部分的时光。
  英国小说家理查德有本书名为《设身处地》。
  如果你能使这四个字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一定会是快乐的人。光说无益,而要实际去做到这四个字,使你更臻于成熟并寻到自我。因为当你批评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时,他也会像你支持自己一样,尽量维护他本身的权益,因此你必须三思而后行。
  当你被疑虑与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与恐惧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压力。你要抨击他人时,不妨先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之下,我会怎么做?”如果必要的话,为你自己的权益而战,但是不要为仇恨、报复而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发射的第一道光和热,是在你失去理性时,犹能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我会怎么做?”
  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设身处地的想,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自己,不要因此而成为一个流离失所者。在这种时刻,对着镜子扪心自问:“我会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这样做吗?
  我们只有学会了宽恕,才能够成功地生活。


做一个以德报怨的人


  做一个以德报怨的人
  《塔木德》说:“你不把一个伤害你的人当作仇人,他就可能变成你的朋友。”下面的故事从某些方面对这一格言进行了生动的注解: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生活中,恩将仇报的人是屡见不鲜的,以德报怨的人却并不多见。但只有这么宽容和豁达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礼貌和热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礼貌和热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塔木德》上说:“请保持你的礼貌和热情,不管对上帝,对你的朋友,还是对你的敌人。”奉行这一原则的犹太人常常会受益匪浅。
  1930年,西蒙·史佩拉传教士每日习惯于在乡村的田野之中漫步很长的时间。无论是谁,只要经过他的身边,他就会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问好。
  其中有个叫米勒的农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对象之一。米勒的田庄位于小镇的边缘,史佩拉每天经过时都看到他在田里勤奋地工作。然后这位传教士总会向他说:“早安,米勒先生。”
  当传教士第一次向米勒道早安时,这个农夫只是转过身去,像一块石头般又臭又硬。在这个小乡镇里,犹太人和当地居民处得并不太好,成为朋友的更绝无仅有。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或打消史佩拉传教士的勇气和决心。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他持续以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声音向米勒打招呼。终于有一天,农夫向教士举举帽子示意,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一丝笑容了。
  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好多年,每天早上,史佩拉会高声地说:“早安,米勒先生。”那位农夫也会举举帽子,高声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纳粹党上台为止。
  史佩拉全家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集合起来送往集中营。史佩拉被送往一个又一个集中营,直到他来到最后一个位于奥斯维辛的集中营。
  从火车上被赶下来之后,他就等在长长的行列之中,静待发落。在行列的尾端,史佩拉远远地就看出来营区的指挥官拿着指挥棒一会儿向左指,一会儿向右指。他知道发派到左边的就是死路一条,发配到右边的则还有生还机会。
  他的心脏怦怦跳动着,愈靠近那个指挥官,就跳得愈快。很快的,就要轮到他了,什么样的判决会轮到他?左边还是右边?
  他离那个掌握生死的独裁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清楚,这个指挥官有权力将他送入焚化炉中。这个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在一天之中将千百人送入枉死城中?他的名字被叫到了,突然之间血液冲上他的脸庞,恐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然后那个指挥官转过身来,两人的目光相遇了。
  史佩拉静静地朝指挥官说:“早安,米勒先生。”米勒的一双眼睛看起来依然冷酷无情,但听到他的招呼突然抽动了几秒钟,然后也静静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接着,他举起指挥棒指了指说:“右!”他边喊还边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右!”——意思就是生还者。
  礼貌和热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时,一句习惯性的真诚问候甚至可以感化刽子手。面对周围的人,尽情展示你的礼貌和热情,主动多问候一些吧!


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


  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
  《塔木德》上多次出现这样一句话:“罪证不足莫先定罪。”有一个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故事对这句话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因为难产死去了,不过孩子倒是活了下来。丈夫一个人既工作又照顾孩子,实在忙不过来,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保姆照看孩子,于是他训练了一只狗,那只狗既听话又聪明,可以帮他照看孩子。
  有一天,丈夫要外出,像往日一样让狗照看孩子。他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所以当晚没有赶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忙往家里赶,狗听到主人的声音摇着尾巴出来迎接,可是他却发现狗满口是血,打开房门一看,屋里也到处是血,孩子居然不在床上……他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涌到头上,心想一定是狗的兽性大发,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拿起刀来把狗杀死了。
  就在他悲愤交加的时候,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只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丈夫感到很奇怪。他再仔细看了看狗的尸体,这才发现狗后腿上有一大块肉没有了,而屋门的后面还有一只狼的尸体。原来,是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我们也常常如此对待我们的同类,遇事先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发雷霆,可是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时,才发现自己的行为并不适当。
  人和人的基本权益都是平等的
  犹太史上有一部著名的神学和法学著作,名为《密西拿》,是成文体法《托拉》之外的《口传法规》的标准部分。《口传法规》紧密结合《圣经》戒律,借助于个别案例,来考察人们的行为。这些案例都围绕着一个问题:
  一个想在各方面部符合《托拉》精神和规定的人必须做什么和不准做什么。
  以后,《密西拿》同《革马拉》(律法释义汇编)一起组成《塔木德》。
  在这本蕴藏着犹太民族丰富的道德智慧的巨著中,有这样两则典型案例。
  第一则案例是:
  有一个人来找拉瓦拉比,请教他一个问题:“市长要我去谋杀一个人,我要是不去,市长就会派人来杀了我。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拉瓦拉比回答说:“宁可让他杀掉你,也不要犯谋杀罪。你为什么认为你的血就比他红呢?”
  第二则案例是:
  有两个人外出旅行,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此时,两个人只有一个人有一点水。这点水如果两个人喝,则两个人都终将渴死在沙漠里;如果一个人喝,则此人就可以活着走出沙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本·派图拉比教导说:“拥有水的人应喝以活命。”
  按照犹太人的观点,拉比对这两个案例之所以得出这么样两个结论,是因为分别基于如下两条原则:人不应视自己的生命价值高于他人;一个人自己的生命价值决不低于他人。
  因此,一个人没有权利把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死亡)强加于他人(谋杀他),但一个人也不应该把一般人都不要的东西(死亡)强加给自己(渴死)。而当人已双方都面临着人类所不要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