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塔木德智慧全书 >

第8部分

塔木德智慧全书-第8部分

小说: 塔木德智慧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到外人的手里。
  得到这戒指的子子孙孙,都用同样的方法立遗嘱教后代们遵守,谁得到戒指谁便是一家之长。后来,这戒指传到某个后代手里,他有三个儿子,个个受到他的钟爱。在临终前,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把戒指传给谁。
  当时,三个儿子都向他请求得到戒指。他想不出好办法,只得私下里请来一个身怀绝技的匠人,仿造两只戒指。父亲临终前,就把这三只连匠人也难分真假的戒指,私下里分别传给了三个儿子。这下可好,待父亲一闭眼,三个儿子都拿出戒指作为凭证,要求以家长的名义继承产业,可是谁也分辨不出哪只是真品。于是,究竟谁应该做真正的家长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无法解决。
  麦启士德讲完故事后,微笑地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天父所赐给三种民族的三种信仰,难道不是和这三种情形一样吗?你问我哪一种才算正宗,其实,大家都以为自己的信仰是正宗。他们都可以抬出自己的教义和戒律来,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义、真正的戒律,以为自己是天父的真正继承人。这个问题之难以解决,就像是那三只戒指一样,实在叫人无从做出正确判断。陛下您说对吗?”
  国王面对聪明机灵的麦启士德,一时无言以对……
  在历史上,像麦启士德一样聪明、灵活的人是很多的。
  罗马的皇帝和以色列最伟大的拉比关系密切,因为他俩是同一天出生的。
  有一天,罗马皇帝派一位使者给拉比带来口信说:“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我死之后想让儿子继位;第二件事是准备让以色列的大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可是我只能先做一件事,但不知该先做哪一件?”
  由于当时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如果以色列人知道拉比回答了罗马皇帝的问题,一定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拉比无法回答使者带来的问题。
  使者回来向罗马皇帝汇报了事情经过,皇帝便问他:“当你把我的口信说给拉比听的时候,他正在干什么?”
  使者回答说:“拉比让儿子骑在自己的肩上,然后把鸽子交给儿子,儿子把鸽子却放飞了。
  除此之外,拉比什么事也未做。”
  罗马皇帝马上明白了拉比的意思,意思是让他先把王位传给儿子,然后由儿子让大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
  过了一段时间,使者又送来了皇帝的请教事项:“我手下的官员欺骗我,我该怎办?”
  拉比同样以哑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走到菜园里,拔起一棵菜;几分钟,又拔起一棵……
  罗马皇帝同样明白了拉比的暗示,那就是:“不要一下子除掉你的敌手,要分成几次,逐步消灭”。
  这则故事说明,拉比和罗马皇帝的私交既没有损害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也没有违法,那么是无可厚非的。但当罗马皇帝向他提出咨询时,他又不便于当面回答,而他本人又不愿意断绝这份友谊,所以他只好采用暗示的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拉比的智慧在于,他既没有在“说”上违法,也没有因机械地守法而压制自己的表达,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交织着矛盾的问题。即所谓不可以说,却可脚踏实地地去做,这正是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
  


诱使对方产生错误的“想像”


  诱使对方产生错误的“想像”
  《塔木德》上说:“尽量不要说谎;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说实话。”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使人难于把握分寸,犹太人在生活中却做得非常灵活。
  售货员费尔南多在礼拜五黄昏经过一个小镇。由于身无分文,他无法食宿,只好到犹太教会堂找执事,请他推荐一个提供安息食宿的家庭。执事查了一下记事本说:“本礼拜五,路经本镇的穷人很多,每家都住满了客人,唯有一家
  开金银店的西梅尔家例外,不过他从来不接纳客人。”
  “他肯定会接纳我的。”费尔南多很自信地说。之后,他就去了西梅尔家。等敲开门后,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尔拉到一旁,从大衣兜里取了一个砖头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声说:
  
  “请问您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
  金银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这时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继续谈生意了。为了能做成这笔生意,他便连忙挽留费尔南多在自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后再谈。
  按照犹太教规,每周五日落至周六日落,这24小时为安息日,这期间不得从事任何工作。另外,孤身在外的旅客在这期间有权利在路经的犹太人家里获得食宿方面的照顾,因为这一天,即使旅人也不出门。
  于是,在整个安息日,费尔南多都受到热情款待。当周六晚上可以做生意时,西梅尔满面笑容地催促费尔南多把“货”拿出来看看。
  费尔南多故作惊讶地说:“我哪有什么金子,只不过是想问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而已。”
  在这则故事中,那个售货员“暗示”对手上当的技巧可谓高明。他在一个不谈生意的时候,问了一个似乎是生意上的问题,而且表情神秘兮兮,拿着一个砖头大小的小包,这就使对方产生了“想像”,感觉是有客户来了,加之对方又求财心切,结果只能上当受骗,一厢情愿地把别人的“随便问问”当作客户。
  采用旁敲侧击、转移视线的方法
  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则故事:
  所罗门时期的某个安息日,有3个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由于身边带钱过多不方便,大家商议将各自带的钱埋在一块,然后就出发了。结果,其中有个人又偷偷溜回来,将钱挖走了。
  
  第二天,大家发现被盗了,便猜想一定是自己人所为,但又没有证据证明是哪个人所为,于是,3人便一起去素以断案英明的所罗门王那里,请求仲裁。
  所罗门王了解事情经过后,什么话也没问,只是说:“这里恰好有道题解不开,请你们3位聪明人帮忙解决一下,然后我再为你们裁决。”
  问题是这样的:有个姑娘曾答应嫁给某男,并订了婚约。但不久以后,她又爱上了另一个男子,于是她便向未婚夫提出解除婚约。为此,她还表示,愿意付给未婚夫一笔赔偿金。但这个男青年无意于赔偿金,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由于姑娘很富裕,不久又被一个老头拐骗了。后来,姑娘对老头说:“我以前的未婚夫不要我的赔偿金就和我解除了婚约,所以,你也应该如此待我。”
  于是,老人也同样答应了她的要求。
  所罗门讲完故事后,询问那3个人:姑娘、青年和老头,谁的行为最值得赞扬?
  第一个人认为,男青年能够不强人所难,不拿一点赔偿金,其行为可嘉。
  第二个人认为,姑娘有勇气和未婚夫解除婚约,并要和真正喜爱的人结婚,其行为可嘉。
  第三个人说:“这个故事简直莫名其妙,那个老头既然为了钱才诱拐姑娘的,可为什么又不拿钱放她走了呢?”
  这时,所罗门王大喝一声:“你就是偷钱的人!”
  然后,他才解释道:“他们两人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爱情和个性,而你却只想到钱,肯定你是小偷。”
  如果按现在的审判程序来看,所罗门王的断案方法难免有些主观武断,但他用旁敲侧击、转移视线的方法来突击窥测罪犯的心理,也有其一定的道理。第三个人回答得确实合乎逻辑,但所罗门正是借所谓悖谬来洞察人的心理,那两个人都被故事转移了视线,说明其心里很坦然,唯独第三个人却只注意钱,这岂不是和偷钱有关系?
  


利用贪婪的人身上的破绽


  利用贪婪的人身上的破绽
  《塔木德》上说:“你没有破绽,就不会上当;骗人的人身上,也一定有漏洞。”
  聪明的犹太人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管是在战争还是在生活中,充分了解对手,找到并利用他的弱点,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古时候,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镇跑买卖。他打听到几天之后有特别便宜的商品出售,就
  留在那里等大削价的日子到来。可是,他身边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走到哪带到哪又重又不方便,还很不安全。
  于是,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一个僻静之处,瞧瞧四周无人,就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等第二天他回到原地一看,却大吃一惊:钱不见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再三再四地回忆,昨天确实没有人看到自己埋藏金币,为什么会不见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这时,他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个洞,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突然想到,会不会是住在这房子里的人,正好从墙洞里看见自己埋钱,然后才挖走的呢?如果事情确实如此,怎样才能把钱要回来呢?
  这个商人打定主意,来到屋前,见了住在里面的一个男人,客气地问道:“你住在城市里,头脑一定灵活。现在我有一件事要请教,不知行不行?”
  那人一口答应道:“请尽管说。”
  商人接着问道:“我是外乡人,特地到这里来办货,身上带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金币,另一个放了800个金币。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房子的主人回答说:“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同小钱包埋在一个地方。”
  等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拿出挖来的钱包,又去埋在原来的地方。可他抬脚刚走,守候在不远处的商人马上回来,挖起钱包,500个金币一个不少地回到了他手里。
  这个商人确实手段高明。他知道,偷儿之所以偷窃别人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一种贪得之心,而贪得之心自然是可得之物价值越大,心也越大的。所以,尽可以借其贪得之心,让他自己吐出已得之物,也算给他个教训。妙就妙在还请他自己出主意,自己交出来。这种摸透对手的心思,迷惑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可谓出奇制胜。
  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要贪婪,因为贪婪会给别人造成可乘之机;面对贪婪的人也不要害怕,只要你肯动脑筋,善于寻找对方的“软肋”,是能够战胜他的。
  


面对一个无赖的时候可以破例


  面对一个无赖的时候可以破例
  《塔木德》上说:“不能空口白舌说谎——当你面对一个无赖的时候,可以破例。”
  犹太商人在商业场上见识多了,少不了也碰上类似的麻烦,怎么解决,还是智取为上。有则故事是这么说的:
  梅西克是个服装商,向布商克罗扬批发了1200马克的布料,却一直没付钱。克罗扬叫伙计去收了几次账,梅西克每次都溜掉,避而不见;给他寄催款单,梅西克又不理不睬。为此,克罗扬束手无策,连声叹气。
  这时,一个新来的店员对他说:
  “我有一个讨债的秘方。您不妨先写一封催款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归还1800马克的债,瞧瞧他有什么反应,再作打算。”
  克罗扬采纳了这位店员的办法,给梅西克去了一封信。果然,才2天,梅西克回信来了,信中说:
  “克罗扬,你怎么讹我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批货了,要打官司吗?你准输。”
  克罗扬还有必要同他打官司吗?
  店员的这则讨债秘方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巧妙的以攻为守的攻心战术。本来克罗扬确实处于纯粹的守势,主动权一点不在他手上,梅西克只要避而不见,克罗扬就拿他毫无办法。总不能为1200马克去打官司。
  但反过来,从梅西克避而不见上可以看出,他对这笔债务倒还是承认的,只是想拖着不还,而不是彻底赖帐。这就使店员的以讹诈之计有了心理基础:拖欠1200马克不还的梅西克,可以高枕无忧,尽让克罗扬一个人着急,要打官司也可以先让他忙乎,大不了到时候还给他,并没有额外的损失。而现在1200马克突然变成了1800马克,这就由不得梅西克不出来辩解了,因为仍然像对待催款单那样置之不理,就意味着默认了克罗扬开出的单,次数多了,日后真
  打起官司来,再要证明只拖欠1200马克就麻烦了,何况就是拖欠1200马克也好做不好说。原先是想占别人的便宜,哪能让别人把便宜占了去?占了理的梅西克不能不说个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