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38真实三国之孔明 >

第1部分

38真实三国之孔明-第1部分

小说: 38真实三国之孔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真实三国孔明 
一:出身及成长 
二:展露头角 
三:赤壁之后入川之前 
四:入川 
五:当大管家的岁月 
六:关羽之死 
七:刘备称帝 
八:刘备托孤 
九:收拾烂摊子 
十:为北伐做准备 
十一:出师一表真命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十二:后出师表 
十三:与司马懿的第二次较量 
十四:司马懿真正出场 
十五:第一次较量 
十六 第一次较量 续完 
十七 秋风五丈原 
十八 秋风五丈原续(完) 
后记               
一:出身及成长     
  以前看三国演义,最喜欢的事就是看刘备和孔明打胜仗,看到诸葛亮死就不想看下去了,后来看到网上有的贴子对诸葛亮大加批评,甚至说他阴险之极,我大吃一惊,非常不理解,于是开始找资料,并与三国演义对比,写一个真实的孔明,水平有限,慢慢写吧,想搞成一个连载的形式,上回发的三家传奇就太长了,本来是想发在天涯论史中的,不过这个天涯论史店大欺客,服务器总是出问题,发不上,老出错,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个地方,挺喜欢,准备长住了。 
  一:出身及成长   
  孔明老家在山东的诸城县,姓葛,这葛家迁到琅琊阳都,现在的山东沂水,喜欢自称为诸葛,就是孔明姓的来历。孔明父亲早死,跟随叔父玄来到江西,后来玄又来到荆州南阳郡依附刘表,玄死,孔明开始躬耕。于是现在河南和湖北的老乡们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争论,湖北的朋友们说诸葛亮所住的隆中不在别处,就在湖北襄阳的西郊。而河南的朋友抗议说襄阳在当时离我们南阳太近,而且诸葛亮自己说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诸葛亮从来不曾说过躬耕襄阳啊。然而,象诸葛亮这个我们都喜欢的人,就让他多兼几个省籍有什么不好呢,古希腊诗人荷马不是曾经有过七个国家声称荷马是它们的国民吗? 
  我个人的看法,他最感动人的地方是忠义,以他的智慧,明知由于关羽之死和荆州之失导致北灭曹魏已是不可能的事,仍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答刘备的三顾之遇。 
  还有一点,他长得漂亮,一表人才,却娶了一个丑女。近代甚至有人说诸葛夫人是三心,见面时恶心;摆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其实我私下里琢磨诸葛夫人虽然不漂亮,也不至于那么丑,应该用不难看三个字形容较为合适。难看的主要来源,一是黄老太爷写给女婿孔明的信上说:“吾小女,虽长得难看一些,却可以帮你做扫地煮饭的事。”这应该是做父亲的谦虚。再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南阳抑或是襄阳西郊的女孩子看到诸葛夫人嫁了那么漂亮的小伙子,眼红心热,自然要夸大其辞,泄一下心中的妒火。总之,我们可以说这两口应该是郎才女不甚丑吧,而且诸葛夫人也很有才,估计过了四十后,有文化修养在那里撑着,应该更有一份气质在里面。这一对有点象周总理和邓大姐。 
  这时孔明住在隆中,过着的是地道的半耕半读的生活,他读书的方法是重视大的问题和方法,不着意于琐碎、咬文嚼字的小事。他的三位同学与他不同,喜欢把书上的字句完全记住,这三个人是石广元、孟公威、徐庶,孔明说他们将来可以做官到刺史、太守,后果如其言。而三个同学问他,他说:“无可奉告。”呵呵,真酷毙了。 
  关于刘备和孔明的相遇在历史典籍里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司马徽推荐的,一种是徐庶,还有一种更离奇说是诸葛自己去找的刘备。显然第三种是绝对不对的。而三国演义里面对此的描写可称经典之笔,老罗确实不愧文学大师,他的笔下先是司马徽说出了卧龙凤稚的名声,然后是徐庶的推荐,包圆了,下面就是刘备三顾了,通过三次的行动,轻松地给读者一一介绍了诸葛亮的几位好友与岳父黄老爷子,弟弟均,就差诸葛夫人了,否则也可以通过刘备的眼睛让我们知道诸葛夫人长得有多丑。 
  自古以来,象刘备那样以一个爵为亭候,官拜左将军,作过徐州市长的人,肯去拜访一个二十七岁的无名青年,至少是不常有的事,这就是刘备非常人所及的地方。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终于诸葛亮答应了刘备,出山了。不过刘备当时只是个空头的左将军,论实力只有几千大头兵,诸葛在刘备的军中,只能是所谓宾客顾问之流。但刘备对这位小青年确是十分器重,天天见面,说个没完,惹得关张醋意大发。刘关张三人在历史上都不是一介武夫,刘备做过大儒郑玄的徒孙,关羽手不释卷,爱看左氏春秋;张飞呢,字写得极好,而且平生爱画美人。但在诸葛面前,都被比下去了,看来诸葛亮是有两把刷子的。 
  当然在这两年里,诸葛亮基本上就是陪着老刘同志大谈特谈了,至于火烧博望等,与他无关。这其间表现了一下,就是救了色鬼刘琦的小命,当然是用嘴救的,刘琦为此把诸葛亮劫持到了危楼上,把梯子弄走,孔明想跑差点掉下去,只好教了刘琦一个乖,保住了这小子的小命。(待续)            
二:展露头角     
  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展露头角,是在赤壁之战中说服孙权决心派兵,与刘共同抗曹。当时曹操带大军讨刘表,刘表吓得吐血而死,他的小儿子不与刘备开会研究便投降了曹操,刘备闻知,忙撤退,分成两路,一路水,一路旱,水由关公带,旱路由他带。有刘表的旧部不愿降曹,还有十几万的难民也跟着走,这些人民为什么跟着走呢,一是听说曹操这人很残忍,曾屠过徐州五个城,二是刘备在新野与樊城表现出来的仁爱作风使人们有目共睹,所以才跟着他走。 
  这十多万难民,使刘备吃了大亏,有他们在中间,使正常的行军速度无法保证,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刘备,硬是没有抛弃一个难民自已跑路。曹操却选了五千摩托化部队,一日一夜跑了三百里,于是刘备便吃了一个大败仗。幸亏有张飞带了二十个兵在桥边练狮子吼,争取了几十分钟的时间,又有赵子龙拼了自己的性命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甘夫人并未跳井自杀,赵云不曾推倒土墙,做落井下土的事。但还是丢了刘备的二个女儿,全部军队。(刘备有他先祖刘邦的作风,善于丢老婆孩子,呵呵),难民们史书无记载,不知道结果如何。 
  刘关张赵与刘琦会合,兵力勉强可以号称二万,与曹操的几十万,实在不成比例。除非发生奇迹,怎么能抵挡住呢?但是奇迹还是发生了,诸葛亮走到刘备身边说:“事情急了,我去向孙权求救。” 
  孙权这时正七上八下,打不定主意,张昭主张投降,理由有二个,一是力量悬殊,二是孙策当年临死时有话交代过:若打不胜,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周瑜却从来不把数目放在眼里,对曹操的大兵团的实力,压根儿看不起。孙权当时只有二十七岁,从未有过与当世第一等狠角色曹操较量的经验。这时诸葛亮到来了,于是立即接见。两个人之间说的话大家都是知道的,孙权勃然大怒,随即又很高兴,下令周瑜、程普、鲁肃三员大将到江夏与刘备会合抗曹。 
  三国志很气人就在这一点,在鲁肃传里就说鲁肃对孙权下决心起了最大的作用,在周瑜传里就说周瑜对孙权的下决心抗曹起了主要作用,(孙权招揽人心就会一句话,鲁肃建议时就说:“这是老天爷把你送给了我“。在周瑜建议时也说:“这是老天爷。。。“。)在诸葛亮传里又说是孔明的功劳。我们莫衷一是,不过我们应该首先赞扬孙权,如果他没有胆量,便有十个周瑜鲁肃诸葛亮也都是白废。 
  孙刘双方这次是死里求生,猛将全体出动,孙方有周程之外,计有韩当、黄盖、凌统、吕范、周泰、甘宁、丁奉、吕蒙。而刘方就只有关、张、赵了。而曹操的一方却奇怪的很,大将特别少,只带来了曹仁、乐进,还有刘表旧将文聘。曹操根本不把这两家看在眼里,在一个月圆之夜,他酒后写下了千古名作对酒当歌,表达他想象在统一南方成功后的空虚的感觉。 
  曹家父子的文采,不是孙刘二家的人能望其项背。上帝给了曹家以文采,却吝惜了道德上的修养;给了孙家以英雄气概,给了刘家以王朝正统,却吝惜了文采,上帝是公平的。 
  于是开战,经过和结果大家都知道,我不再多嘴了。三国演义的赤壁大战写得一波三折,精彩之极,可惜与事实相去甚远。第一,诸葛亮没有草船借过箭;第二,孔明没有借东风;第三,诸葛不曾气过周瑜,周瑜也不曾想害死诸葛;第四,周瑜雅量高致,怎么会容纳不了当时小他七岁,没什么名气的诸葛亮呢?第五,黄盖并没有被打得皮开肉绽,他不必要吃这个苦头,曹操很容易相信他的投降是真的。第六,火烧赤壁应该叫火烧乌林比较恰当,在赤壁的两军相遇只是序曲,在乌林的大烧杀才是决战。第七,曹操在撤退时并没有三声大笑,招来伏兵。第八,在华容道并没有关羽放他走。 
  当然,曹操一生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大的挫败,然而他心里明白嘴上却不认输,他向人说:“我不认为撤退是件难为情的事”(孤不羞走)。他还说:“船是我自已烧的!”老曹真可爱。 
  战后,刘备接替病死的刘琦作了荆州市长,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负责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的税收军粮,类似今天的后勤司令一类;            
三:赤壁之后入川之前     
  赤壁战后过了一年一个月,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这明显是个政治军事婚姻,我们不知道孔明当时对此事的看法,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位娶了丑老婆的军师是怎么评价孙夫人的,只是在后来入川后为法正开脱的时候说过一段话里涉及到了这件婚姻,这段话是这样的:“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呵呵,看来孔明的心情应该是集同情与挪愉于一身的,意思很明白,刘备怕这个老婆。 
  而且刘备与孙仁(不叫孙尚香)结婚的地方也不在甘露寺,而在今天湖北省石首县的绣林山。也没有演义上的锦囊妙计和孙权的派兵追赶,当时周瑜确实看刘备不顺眼,唯恐他跟孙权争天下,就出主意用美女好酒麻醉刘备,孙权不太热心这个主意,也就未能实行。 
  刘备与孙夫人一为英雄一为美人,本来可以成为圆满的结合,可惜孙夫人个性极强,带了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丫环放哨,刘备不免担心吊胆。还有不少的男子卫队,在荆州横行直去,目无纪律,刘备的情绪就不仅是恐惧还有些怨恨了。 
  刘备值得我们同情,不过不用我们担心,这个家伙是有一套的,他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史书无载),无声无息地叫这位男性荷尔蒙成分稍多的孙夫人自动在公安城西另筑一别墅,于是刘备就清静了。 
  随后,刘备开始进川,孙权听说后,大怒,打电话叫孙夫人回家归宁,其实就是离婚了事。孙夫人毅然决然选择了家乡,带了阿斗跟丫环卫队向长江边出发坐船回家。赵云感觉事大,立即通知张飞,两人忙走小路拦住了孙夫人,截下了阿斗。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都对张飞赵云的忠心表示敬佩,但是如果阿斗真的被孙夫人带走了,会是怎么一个结果呢? 
  一:阿斗被带在孙夫人身边,当了事实上的人质,这样双方都会更加客气礼貌,也许可能避免以后发生的荆州失和事件,关羽也不会死于非命。 
  二:刘备会立一个别的接班人,可能比阿斗更厉害些,甚至容不下孔明,使蜀国提早完蛋。也可能更好,说不定。 
  三:两家会由于阿斗的事提前开战,两败俱伤,曹家会赶在司马家之前统一天下。 
  历史真是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大戏啊。 
  后来刘备死于白帝城,孙夫人是不是跳江自杀,史无明载,我估计既然在二十年前孙夫人就不留恋刘备,在二十年后更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至于孙夫人回家后是不是又谈恋爱结婚,我们就更加不知道了,不过我们衷心祝愿这个孙夫人能够找到一位如意郎君,过上小康生活。            
四:入川     
  刘备在建安16年冬天,应刘璋之邀,前往益州,防备在汉中的张鲁。刘璋是汉景帝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两人算是同一支派的皇族。 
  提到防备张鲁,我们可以知道刘璋是个很无能的人,但是他父子两代都对百姓极好,本来张鲁只能算是一个小势力,原来是刘璋父亲的手下,后来发展壮大了起来。壮大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他是五斗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