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葬明 >

第714部分

葬明-第714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保护民众,二是实质上增强通州的守御力量,同时将通州外围的一些豪绅也迁入通州城之中,令这些豪绅将其家中藏的粮食也抢运入城中一批,如此一来也满足了城中军民短时间之内的需要。

    张尔忠这些举措,为阻挡建奴大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加上收下了唐通所部,整个通州兵力增强到了一万余人,张尔忠亲自见了唐通一面,告诉唐通,圣上并没有怪罪他丢掉密云、怀柔、顺义等地,希望他能在通州戴罪立功,帮他协防住通州城,唐通也觉得羞愧,当即拍胸脯保证,一定向朝廷尽忠,配合张尔忠死守通州城,哪怕是战死在通州,也绝不再逃了。

    于是他们合作,唐通负责镇守通州北门和西门,而张尔忠坐镇城中调度,其余军中将官则镇守东门和北门以及水门等地,阻止建奴军攻城。

    阿巴泰率兵抵达通州之后,先是令城中军民投降,张尔忠先是假意表示可以商量,请阿巴泰派人入城商讨投降之事,阿巴泰和豪格信以为真很是高兴,于是便派了帐下一个汉奸坐吊篮进入了通州城,结果张尔忠在接了这个建奴使臣入城之后,当即便在城头翻脸,将入城劝降的那个建奴的使臣给割掉了耳朵,直接令人将其从北门城楼上丢了下去,活活摔死在了城门之下,阿巴泰看到劝降不成,守将还杀了他派去的劝降之人,于是便不再抱什么幻想,和豪格一起开始下令强攻通州城,并且誓言一旦攻下通州城,必将屠尽城中军民。

    于是张尔忠也达到了他的目的,使得城中军民更加团结了起来,从一场防御战转为了一场保命之战,虽然城内的明军战力很差,但是他们也知道建奴不是东西,肯定怒于张尔忠杀了他们的使臣,入城之后肯定会血洗通州城的,到时谁也保不住性命,于是便同仇敌忾跟建奴死磕了起来。

    这一开战通州便打的非常激烈,建奴军攻的凶猛,通州守军反抗的激烈,建奴军潮水一般的攻城,城上便矢石俱下,不断阻击建奴大军攻城,两军就在通州城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张尔忠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不辞辛苦的在城中四处巡视,不断的给守军打气鼓劲,鼓励军民死战不退,并且将他的两个儿子,也充入军中,跟着军民一起登城死守,看到张尔忠如此忠义,城中军民也很是钦佩,于是冒死前赴后继的登城御守,结果让阿巴泰和豪格连续猛攻两天时间,却未得存进,还折损了一批兵将,气的阿巴泰暴跳如雷,更是下狠心,一旦攻入通州城,便要屠尽通州城中军民。

    本来王承平奉命率兵前往密云一带,想要赶在建奴破关之前,拦住建奴,最不济也想要再建奴入关之后,将建奴阻在密云境内,但是当他行至蓟州的时候,便突然得知建奴已经从黄崖口关毁关而入,进而攻占了密云县城,于是王承平更加不敢怠慢,立即引兵赶往怀柔,想要驰援怀柔,将建奴右翼军拖在怀柔,可是当他还没有赶到怀柔的时候,路上便又得知,建奴右翼军已经袭破了怀柔,连顺义也都拿下了,王承平不由得气的大骂这些地方的明军真他娘的都是笨蛋,连一点时间都不给他留,哪怕这几个地方的守军牵制建奴一两天时间,他也能领兵赶到,拖住建奴大军,可是没成想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抵抗,便让建奴攻下了他们的城池。

    王承平分析了一下建奴军下一步的行动,认为建奴下一步很可能会攻打通州,抑或是直接兵抵京师城下,暂时可能还不会直接扑向山海关,于是他便掉头领兵直奔向了通州,这一拖延,等他领兵赶往通州的时候,阿巴泰已经领兵猛攻通州两天时间了。

    (今天要给大家说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大家不用担心,这本书会太监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这本书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了收官阶段,下一步就是考虑结尾了!坏消息是编辑大人已经跟我约下本书的稿子,而我现在还没有准备,故此从本月开始,寒风要集中力量构思下本书了!更新虽然不会断,但是以后将会改为每天一章!这一点对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请大家能理解,毕竟写历史类的书不容易,构思一本书和前期准备的资料,都是海量的,否则仓促上马,铁定是本垃圾!单是准备这些东西,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一心不能二用,才不得已减少更新!请大家多多包涵!

    另外今天特别鸣谢信离、风沐春江、东宫三位朋友的打赏!是你们不断的支持,让我走到这一步的!希望下本书开始之后,还能得到你们继续的支持!寒风跪谢了!)

第六十六章 密旨

    这两天下来,其实通州守军打的也很艰苦,他们本来兵力就不多,而且军中多是近期张尔忠才收编起来的残兵败将,而且还有一大批人是刚刚招募起来的民军,武器装备到了这时候,也已经非常差了,缺粮缺饷的情况下,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训练,只能凭着他们一腔热血去抵挡建奴大军的进攻。

    虽然张尔忠想尽办法调动士气,可是打仗是玩儿命的买卖,虽然在张尔忠的极力调动之下,不少兵勇凭着一腔之勇冲上去,但是许多没见过血的军民一看到袍泽倒在血泊之中,这一腔血勇当即也就如同一江春水向东而去,所以虽然他们挡住了建奴两天进攻,但是士气也极为低落,唐通这一次表现的倒是不错,领兵在北门和西门两地死战不退,接连打退了建奴数次进攻,他来回在北门和西门两地奔走,指挥兵将作战,可是两天下来,唐通的这股劲头便也泄了下来,看着兵精马壮的建奴大军如同蝗虫一般在城外人头攒动,他的这点忠诚很快也就用光了,眼看着守军士气越来越低落,一个个兵将麻手麻爪,不知所措,唐通便知道通州恐怕是坚持不住了。

    于是唐通便又开始琢磨起来下一步该怎么保命,因为他知道通州此时已经成为了孤城,别看距离京师这么近,但是京师是不可能发兵来救援通州的,京师的那点兵力守城还不够用,指望那些京营的大佬们会冒死出城来跟建奴大军野战,想都不用想,他们留在京师之中估摸着还能坚持几天,一旦军将领兵出城,估摸着不用看到建奴大军,就直接会在城门外面来个就地卷堂大散,京师的援军是指望不上了。

    而通州之外各县此时官军早就逃的逃降的降,更是不可能指望了,京师周边兵力最多的也就算是天津卫一带了,天津卫作为军事重地,历来留镇有一万多官军,可是现在天津卫据说已经是自身难保了,有一路大中军这个时候正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率领下,已经兵抵天津卫,正在攻打天津卫,试图夺占天津卫,作为他们在打通运河最后一站,将天津卫作为他们储运南方运上来的粮秣物资之地,所以天津卫估摸着这会儿能不能还保住,已经没人知道了。

    所以留在通州就是一个死,唐通开始的时候,还被张尔忠激得是热血沸腾,打算干脆就在通州尽忠拉倒,死战一场多杀一些鞑子,也算是全了他一个忠名,但是尽忠这种事情,是要以生命为代价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视死如归,这一点上有时候武将反倒不见得比起一些文人要强到哪儿去,文人还有些操守气节,可是武将多为粗人,更多的是看中眼前的利益,唐通很显然不是那种可以视死如归之人,勇气经过两天时间,很快便被消耗光了,到了建奴围城第二天晚上,唐通便已经开始琢磨,再一次逃跑的事情了。

    可是这个时候,有人找到唐通,告诉唐通了一个消息,让唐通登时打消了连夜出逃的想法,转而立即又振作了起来,决定第三天继续留在城中死守通州城。

    原来找唐通的人也正是通州城之中大中军的细作,隶属于冯卫汉的手下,他们找到唐通,告知唐通大中军正在星夜驰援通州,只要通州再坚持一两天时间,大中军兵马便会抵达通州,为通州解围。

    而且细作还告知唐通,大中朝皇帝这个时候已经拿下了天津卫,很乐意请唐通归于他的麾下,可保唐通今后的荣华富贵,但是前提也是让唐通必须要帮着张尔忠守住通州城,否则的话,唐通便是他第一个要杀的对象,不管他逃到什么地方,都要将他追杀到底,灭他满门。

    唐通听罢之后,又是惊又是喜另外还怕的要死,因为他也早已看出大明的覆灭已经是不可逆转了,这天下今后很可能就是他肖天健的,他这会儿要是逃走的话,能逃到哪儿去?今后天下都是他姓肖的了,如果他现在跑的话,今后恐怕在这世上便再无他唐通和他家人立锥之地了,所以他很乐意今后跟着大中朝干,但是前提就是要先守住通州。

    于是唐通赶紧便满口答应了下来,拍胸脯保证他绝不会辜负大中圣上肖天健对他的期望,哪怕是死在通州,也绝不将通州丢给建奴(貌似这句话他两天之前刚对张尔忠也说过!)。

    同时唐通别看是个胆小怕死之辈,但是毕竟他能做到总兵官之职,这军事上还是有点经验的,从这个大中军细作口中,他得到的消息,很快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大中皇帝肖天健令他死守通州,恐怕不单单只是想要得到通州这么简单,这背后恐怕是肖天健有着更大的打算,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他能管的,现如今大中皇帝肖天健只令他死守通州城,他便是一个棋子,除了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做之外,更多的事情他是管不了了。

    肖天健骑在马背上,身体缓缓的随着战马的行动起伏着,在他的身边是一批铁头手下的羽林卫随行保护着他的周全。

    从北伐开始到现在已经是满了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间,他虽然已经是贵为大中皇帝,但是却跟一个普通兵卒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天都在日夜兼程,朝着北方攻进,这一路上,他既不乘船,享受在船上舒适的赶路,更不坐什么龙辇,而是一路上跟武将们一样,骑在马背上行军,指挥着麾下的兵将攻城拔寨,朝着北方攻进。

    这一路上他贵为一个皇帝,可是却依旧是风餐露宿,尽可能不享受太多特权,每日甚至于比一般的兵将还要辛苦,晚上时不时的会以皇帝的身份,到营中四下巡视,对麾下的兵将们嘘寒问暖,这一点更是让兵将们对他是忠心耿耿,无不暗中下决心,要为他效死。

    而且每晚肖天健还要跟部将们在帐中商议第二天的行动,制定各种作战方案,虽然眼下作战方案的制定多由参谋人员和部将们制定,可是他作为一军之主,却也时常要参与其中,最起码也要对各种作战方案进行决断,选择他认为可行的方案下达命令。

    北方的战事情况,他在路上是最担心的事情,这个时代的通讯不便,他不可能每每都了解到北方的战事情况进行的如何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建奴先于他们攻破山海关,先一步攻占了燕云之地,那样的话虽然不能说他前功尽弃,但是想要再从建奴手中夺回这些地盘,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力量,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所以他这一路上虽然对手下部将们是谈笑风生,可是内心之中却总有一种不安,因为走到这一步对他来说,太不容易了,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在这个时候建奴却先于他开始挥师南下,想要入关夺占燕云之地,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他不想步历史上李自成的后尘,成为这个全新的历史上的罪人,他覆灭大明,是为了重振大汉民族,而不是要引建奴入关,最终将偌大的大好江山送给建奴,所以他这次北上,可以说是终极之战,务求要将建奴挡在关外,进而下一步灭亡了大明之后,再将建奴从辽东这块土地上抹去,收复辽东之地。

    不过他的担心这段时间随着各路军报来的消息,也渐渐的让他放心了下来,由于阎重喜、卢象升的能干,他们先于建奴大军抵达了山海关一带,并且和冯卫汉的特情处通力合作,逼降了山海关守将吴襄,最终先于建奴控制住了山海关防线,如此一来,山海关防线虽然不敢说无忧了,但是起码在得到了阎重喜左路军的强援之下,山海关防线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而且李信、刁正的中路军在会和了罗立所部之后,也先行驰往山海关一带,只需阎重喜、吴襄在山海关支撑到他们的抵达,将建奴大军挡在山海关之外,便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对于自己麾下的那些兵将,肖天健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些军队,非普通的军队可比,即便是建奴凶悍,但是他对自己的兵将也有信心,他的手下只强于建奴军,绝不会比建奴军弱,所以虽然即便加上中路军的兵力,山海关一线的兵力依旧弱于建奴许多,他也相信有这帮手下的大将在,建奴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