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龙起明末 >

第5部分

龙起明末-第5部分

小说: 龙起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来,他也想让萧明乾这个他非常欣赏的少年受点教训。这对他有好处。

    当场还有一个人凝视着萧明乾,那就是萧明乾的母亲萧田氏。在萧田氏的心中,自己的儿子是那么的了不起。所以人都比不上他。

    丈夫的早逝,让萧田氏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常的爱护。为他学步时的每一次摔倒而心疼不已;为他的每一个笑脸而心喜,为他第一次叫自己阿妈而高兴的哭了一个晚上。

    在五岁之前,萧明乾的每一个动作都让萧田氏或欢欣或心焦。但是自从萧明乾将萧理行个胖揍了一顿后,萧田氏再也不会因担忧而阻止自己的儿子做任何事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是她所见到的最了不起的人。而且她相信,等儿子长大后会更加的了不起。

    “明乾,阿妈为你骄傲!”萧田氏默默的说道。

第九章初受打击

    待村里的人都散去后,萧明乾来到唐洪生面前。

    “先生,明天早上便开始教导我们识字可以吗?”萧明乾恭恭敬敬的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你刚才不是说以后要进行训练的吗?”

    “这不冲突,那些训练都是针对大人的,我们有自己的训练安排。而断文识字也是我们的训练内容之一。”萧明乾没指望那些超过二十岁的大人会有动力来学习文化。

    “明白了。不过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这里好像没有纸张,如何教你们呢?”虽然没有问,但是唐洪生没有发现这个村子里有人使用纸张。

    “现在不用担心纸张问题,我那有。”

    事实上,萧明乾在一年前便组织玩伴们自己造出了纸张,而且,其质量达到当时最好的水平。虽然在萧明乾看来,他所造出来的纸也就比后世的报纸好上一点点。当然,因为没有人用得着,所以并没有造很多。只有萧明乾因为要将自己头脑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记下来而存了些。

    “有纸就行。那你们就在每天辰时来活动中心吧。”唐洪生说道。

    “嗯!可以。不过,先生,其他人的学习时间可以长一些,但是我每天最多只能有早上一个时辰,晚上半个时辰。”萧明乾说道。

    “这怎么可以,你的学习时间如此之短,对你可是非常的不利啊!”唐洪生非常的看号萧明乾,但是他并不认为萧明乾能够在比别人少花时间的情况下学好文化知识。

    “先生,您就放心好了。这样吧,我们就这么着进行一个月,如果到时候我比别人差,再重新安排。”

    “你就这么有信心能够比别人学得好?”唐洪生对于萧明乾的这种在他看来是自大的语气有些不喜。

    “先生不信?”

    “不信!”

    “那好,我们打个赌。如果我做到了,那么以后先生就依学生的。如果我做不到,那么学生以后一切都依先生的,如何。”萧明乾实际上是想将唐洪生收为自己的第一位幕僚。

    “可以!”唐洪生赞同道。唐洪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会输。实际上,在萧明乾一系列的天才般的行为下,唐洪生觉得自己有恨大可能会输。但是在唐洪生内心深处有一个让他兴奋的想法。那就是萧明乾将会在将来一飞冲天。

    如果萧明乾真的做到了,那么就更证实了他的这种想法。这样的话,他唐洪生未必就不能借助萧明乾而留名青史。

    其后的六天,除了早上的锻炼,萧明乾基本上中断的坚持了三年的锻炼安排。他在这六天里,在村里众村民的帮助下打造了大刀,石锁,负重绑腿,各种训练用器具等作为接下来村民训练的工具。

    当然他也没有漏掉远程打击武器。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萧明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火枪这样的武器。但是作为一个好学的军人,他对弩的制作还是知道的。而且,在这个时代,火枪相对于弓弩,还不具备太过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有条件造出合乎要求的火枪前,萧明乾大算先用弩代替。但即使是弩,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造出来的。所以萧明乾将其留作以后慢慢制作。

    当然在这六天里萧明乾安排村里所有的五岁以上,14岁以下得小孩跟着唐洪生启蒙学习。

    对于萧明乾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个学习繁体字的过程。所以,在唐洪生震惊的眼神中,萧明乾短短六天就学会了两百个字。当然,这只是能熟练写出来的数字,能认的早就过千了。这让唐洪生在还没到一个月,便认输了。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五月底了。萧明乾有些心灰意冷的看着眼前的七十来人,其中还包括三十来个跟随萧明乾锻炼了三年的小伙伴,其他的十四岁以上的就只有四十一个人了。这和刚开始的一百八十四人的规模比,连零头都不到。

    刚开始,大家的热情都非常的高。但是四五天下来,那些平时非常的安逸的村民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纷纷叫苦不断。其后便不断有人脱离训练队伍,到现在就只剩下这四十一个人坚持下来了。

    虽然,萧明乾心中非常的不高兴。但是,那又能怎样呢!那些人可都是自己的长辈啊!他可没有权利强制人家进行训练。

    当天,训练结束后,萧明乾就这事向唐洪生诉苦。唐洪生在刚开始,就料到了这样的情形了。

    “明乾,村里的人往过的都是非常安逸的生活,现在你突然要他们投入如此大强度的训练。就像那长达半个时辰的负重20公斤的沙滩长袍,便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一个月下来,能有四十一个人留下来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里不是军队。他们不是你手下的军士,你也不是掌握将领。没有管束,他们又看不到训练的直接好处,当然坚持不下去。”

    “是啊!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利益,更没有感同身受的压力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吃苦。但是先生,周围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海盗,可是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啊!不知何时就会让我们付出惨烈的代价。他们难道就看不出来吗?”萧明乾感到相当的失望。

    “他们当然看得出来,没人是傻子。但是明乾,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在没有切身的感受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倒霉。我想留下来的那四十一个人当中,可能有很多是吃过海盗的亏的,至少是家中的长辈有深刻教训的人。”唐洪生也深感无奈。

    “哎!还有个原因恐怕是我太小了,虽然因为这几年的事情,有了那么点声望,但是威望恐怕是几乎没有,起不到一点的压迫作用啊!即便是这样,我也不会放弃的。让村里的人多一份保命的力量,村子就多一点安全。”

    萧明乾心中的强烈的危机感,让他不敢放弃。在他的心中,他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建立自己的力量,不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满清和欧洲殖民者的时候,自己将可能湮灭的毫无踪迹。

第十章决心发展火枪火炮

    “先生,现在我已经认识了大部分的字,所以我想这一断时间暂时先不来了上课了,我想做些其他的事情。”生存的压力,让萧明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在习字上。他想先讲造出些东西,好让自己有一些自保的能力。

    “也行!这些小家伙认字都还很少,我也需要将精力多投入到他们身上。更何况,你似乎对四书五经并不敢兴趣。”

    这一个月的接触,让唐洪生认识到了什么是神童,几乎可以看做是“生而知之”。但同时,在平时的交流中,唐洪生也清楚的认识到萧明乾对儒家圣典兴趣并不大。甚至有时候,会对其提出质疑和尖刻的反驳。

    如果是在大陆的时候,唐洪生会将这样的学生扫地出门。但是经逢大变后,唐洪生自己也对以前所坚持的儒家理念产生了些许怀疑。所以,在萧明乾的条理清晰,论据充实的反驳下,唐洪生很多时候,都接受了他的这些观点。

    比如说,有一次唐洪生说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当前大明朝士大夫所认可的至理的时候,萧明乾便反驳说道。

    “如果孔子真的是这么认为的话,那他便是个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得混蛋。但是,孔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先生,依您刚才所述,此文之伤还有:‘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连起来便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学生从敬重孔子的角度出发,觉得这句话应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意思其实应该是:诗礼乐是百姓知书达礼,国家安宁的基础,固,如果百姓理解认可诗礼乐,便由着他们依照诗礼乐的准则生活。如果百姓不知道不理解诗礼乐,那么就应该教育他们,使得他们理解认可诗礼乐。

    这样的理解才对得起孔子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称谓。”

    这样的辩解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数次了,而且这还算是好的。有一次,他直接说道:“孔子他又不是神仙,他的话怎么可能就一定适合两千年后的今天。所以,我们没必要把孔子当成圣人,陈语腐言都当成今天的行事准则,也从来都没有人真正的这么去做。”

    如果是在现在的大明,就这些个话,他就会被千刀万剐的。但是此时,唐洪生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高兴,有些迷茫反对。但是慢慢的也觉得他所说的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有些还是不能让唐洪生赞成。

    所以,在一个多月的交流当后,唐洪生完全的将萧明乾当成了平等的交流讨论对象。如果不是萧明乾在诗词方面完全还是白痴一样,唐洪生甚至觉得,自己应该拜他为师。现在萧明乾要请假一段时间,唐洪生当然同意了。

    离开后活动中心后,萧明乾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增强自保之力。

    现在,将村民训练成能够抵挡海盗的军队的想法破产了。那么就必须另想办法了。

    寨墙和隐蔽的避难之所都在建设当中,但是这些被动防守的设施。久守必失,如果没有犀利的攻击力,那么迟早会被攻破的。

    这一个多月来也做了三十多付的弩,有效射程都达到了三百米左右,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不错的利器了。而且将继续做下去,直到人手一把。但是,在萧明乾看来,并能作为自己以后发展状态的凭借。

    在这个热武器开始超越冷兵器的时代,火枪火炮才是借以扭转自己,家人,国家民族命运的利器。所以,萧明乾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开发火枪和火炮。

    对于火枪,因为萧明乾前世是个军人,所以对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知道前装枪时代,火枪的射程和射速都比不上弩箭。只有百米左右,最大也就二百米左右。

    二百米,只要骑兵发动起来,也就不二十秒的时间,便可跨越这点距离。以前装火枪那每分钟四五发得射速。在面对骑兵的时候,也就是能够发出两发子弹而已。在东方这个将骑兵发挥到了极致的战场上,前装火枪是很难稳胜骑兵的,特别是这个时代最强的骑兵满清骑兵。这也是为什么哥沙克骑兵能够在火枪越来越活跃的时代,还能够纵横到一战之前的原因。

    当然,在台湾以及南洋等地也没有骑兵,而在对付步兵时,燧发火枪还是这个时代威力最为强大的利器。只不过,燧发火枪的结构相当的复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制造完善的。

    所以,萧明乾决定先造出几把燧发手枪,练练手。大规模的燧发火枪还得等一段时间。至于对方满蒙骑兵,那只能研发后装火枪。虽然因为雷汞的原因而需要很长得时间才可能成功,但萧明乾不会放弃。毕竟同满清对抗,那还有至少十来年的时间呢!

    现在,萧明乾的主要精力当然是放在火炮的研发当中了。这里是台湾,主要的军事力量应该是海军,火炮的作用要比火枪来的更加大。

    这个时代的东方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是红夷大炮了。其射程可达到5里以上,是这个时代,大明对抗满清的利器之一。

    但是红夷大炮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非常的重。其多为铜铸,每每达到数吨。这样的重量使得其只能固定在城墙上,进行被动的防御。即使是装在战舰上,更轻的火炮也是占有非常大的优势的。所以,萧明乾决定摒弃铜制火炮,采用铁制火炮。

    这个时代的铁制火炮之所以比不上铜制火炮,最大的原因是铁的质量不过关。导致,铁制火炮的威力要达到铜制火炮,就要求炮管更厚。这样一来,铁炮的重量反而更重,而且还容易炸镗。所以,铁的质量是萧明乾制造更先进的火炮,首先需要攻克的难关。

第十一章丰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