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永乐架空传 >

第2部分

永乐架空传-第2部分

小说: 永乐架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这句责问,方孝孺的嘴唇蠕动了,半天却没说出一个字来。在道衍眼神的逼视下,方孝孺突然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在旁人看来,朱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方孝孺,但朱棣自己知道,他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发了一会儿呆。

    朱棣很奇怪,刚才为什么会对方孝孺产生那么大的怒气和杀机?

    思考片刻,朱棣得出一个结论:明成祖的灵魂虽然消散了,但既然他的记忆被朱棣所继承,那么他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对朱棣产生一定的影响。

    朱棣深吸一口气,将不安的感觉强行压下。

    无论如何,如今控制这具身体的是自己,不再是那个杀人狂永乐大帝。所以说,绝不能干出那种诛人家十族的事情来。

    尽管来自二十一世纪,不过朱棣并不完全否定酷刑和株连。有些已经犯下死罪的在逃犯会毫无顾忌地杀人,正是因为没有酷刑威慑所致——这种人的想法很实在:反正被捕后也逃不了一死,那么再多杀几个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株连,向下株连和横向株连过分了些,但是向上株连却未必没有道理。朱棣倒不是认为子女犯罪后父母一定应该被牵连,但是在某些案例中,子女之所以会犯下严重罪行,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因为父母的溺爱、纵容以及包庇的结果。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父母难道不该承担任何责任?

    朱棣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从脑海里甩出去,然后缓缓走到方孝孺面前。

    “朕对方先生的学问是极为佩服的。你不肯奉诏,是因为建文帝对你有知遇大恩,国家有这样的忠臣,朕也很欣慰。不过,建文帝在位时你忠于他是为公,然而如今建文帝已经驾崩了,此刻正是社稷安危存亡的关头,第一要务乃是立天命所归的新君。你也是儒学大家,当知道皇帝即天子,天之子也。刚才你亲眼所见,朕怒,则天亦随之怒……可见,朕乃天命所归之人。所以说,如今你不肯奉旨拟诏只是一己私心而已。你是当代大儒,要为文人们立个好的榜样,不要公私不分。”

    这番话却是谁也没想到的。刚才朱棣还暴怒不已,甚至扬言诛方孝孺十族。可是现在他却娓娓而言,入情入理,前后反差实在太大了。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总之方孝孺这时候已经不再痛骂朱棣了,但他仍然不肯奉旨拟诏,只是一个劲地放声痛哭。

    朱棣温言道:“方先生此刻情绪太激动,也很累了。你们把方先生扶下去,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你们都出去,道衍留一下。”

    待诸人离开后,朱棣望了道衍半天,然后突然一笑。

    “昨天你预测方孝孺绝不会奉旨,而且会有血光之灾。呵呵,现在你怎么自圆其说?”

    道衍盯着朱棣研究了好半天,叹了口气。

    “昨天陛下一定要我预测方孝孺会不会拟即位诏书,我是迫不得已才说出预测结果。然而天道无常,天机之所以不可泄露,是因为如若泄露天机,极有可能会造成结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往往是朝着对求卦人不利的方向发展。方孝孺倒是逃过了被诛的结局,只是……”

    见道衍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朱棣知道他想说什么。不就是说结局会对燕王不利吗?!

    朱棣摸着下巴想道:如今明成祖的灵魂完全消散了,这样看来,天机似乎真的不可泄露呢……

    ……玄学确实很玄妙!

第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

    待道衍离开后,朱棣在大殿里独自坐了一会儿,然后起身一个人在皇宫里溜达。

    此时他不想见什么人,也不想和谁说什么话,只打算独自一人思考一些事情。逢此大变,哪怕是心如磐石者恐怕也会情绪激荡,需要一段时间用来独处静思。随堂太监黄俨虽然跟在身后,可是他象个影子一样,走路悄声无息的,并没有打扰朱棣,所以朱棣也就将他无视了。

    朱棣已经完全接受穿越的事实了——不接受也没办法,反正他也不知道如何回到原来的世界。

    令朱棣欣慰的是,至少他的穿越身份还(web用户请登陆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不错。虽然年纪大了点,已经有四十二岁了,但这个身体高大健壮,而健康程度甚至比原来还要棒——朱棣在大学期间缺乏锻炼,打半场足球都会累得喘不过气来。如今这具身体充满了力量和活力,感觉至少能够打完一整场足球还不带喘气的。

    身份好,身体也好,朱棣还能苛求什么呢?

    朱棣以前从来没想过居然真的会有穿越这回事,现在亲身经历了,自然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起来:穿越这种事,难道只他一个人遇上了?

    仔细想想,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奇人逸士数不胜数,似乎不少人都有穿越的嫌疑。

    拿古代说,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个新朝,新朝皇帝王莽的行为就很奇怪,行为处世就颇有**的味道。

    王莽提出的新政主要措施有八条:

    1、土地国有。私人不允许买卖土地,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八口以下的家庭土地不得超过900亩,多余的部分分给没有土地的人。

    2、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由政府分配土地,一对夫妇100亩。

    3、冻结奴隶制度。禁止奴隶买卖。以限制规模。使其最后自然消灭。

    4、强制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地由政府强迫其劳动。劳动期间由政府提供食宿。

    5、实行国有专营。酒、盐、铁器由中央政府统一经营。货币有国家统一发行。山川河流等各种自然资源。全部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开采。

    6、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丧葬需要。可向政府申请免息贷款。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政府收取十分之一地利息。

    7、实行计划经济。有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消除贫富差距。各种日用品在供过于求地时候。由政府照成本买入;求过于供地时候。政府则实行抛售。防止物价上扬。

    8、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占卜、医生、旅馆、纺织都要征收纯利地十分之一作为所得税。政府用这部分收入平息物价和发放贷款。

    这些措施如果放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大家一点都不会奇怪,因为当时中国实行的就是类似的政策。那么,处在公元一世纪的王莽是怎么想出这些政策的呢?

    朱棣猜想,那个王莽没准是生活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间的穿越者。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对**最是狂热,而且不知道**还有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之分。所以,王莽穿越后不等物资极大丰富(web用户请登陆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人民思想素质极为高尚就实行了那些措施,结果失败。另外,王莽登基后竟然强令周围属国的国王降王为侯。这种愚蠢、疯狂,而且还无法获得实际利益的行为,令朱棣想起了“红卫兵”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名词。此外,王莽还曾命令医生进行过最早的人体解剖,也支持过最早的飞行实验,他还是最早的人工食品的研究者,进行过人造乳酷的实验——所有的这一切,怎么看都象是穿越者的行为。

    拿近代说,广东梅县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加里曼丹西部)建立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7年—1884年)也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那种年代,在那种环境下,罗芳伯居然会建立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具有共和制特征的政权!朱棣以前看过的穿越小说当中,经常有主角会实行罗芳伯当时所实施的举措。

    罗芳伯穿越的身份不够好,只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这种身份,想要在当时还算强大的清朝有什么大的动作,基本上没丝毫希望。所以罗芳伯下南洋寻找机会的行为便可以理解了。一番努力之后,罗芳伯总算建立了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和共和制特征的国家。如果兰芳共和国能够不受干扰地发展下去,没准最后能够发展成一个颇具实力的亚洲强国,至少不会逊于新加坡。然而遗憾的是,当时外部环境太残酷了——兰芳共和国与老牌殖民国荷兰为邻,结果被这个恶邻居给消灭了。

    可惜穿越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拿达。芬奇来说,这家伙的穿越嫌疑更大。欧洲强盛是依靠文艺复兴,而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早期做出的贡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达。芬奇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web用户请登陆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天文方面,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甚至早于哥白尼。

    在物理方面。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发展了杠杆原理,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在医学方面。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在建筑方面,达。芬奇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他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建造的。

    在水利工程方面。达。芬奇对水利学的研究比意大利的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由他经手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便利了农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

    在地质学方面。达。芬奇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

    ……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自然科学的每个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朱棣甚(web用户请登陆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至知道达。芬奇为什么没有发表自己的著作——处于当时那种社会大环境下,领先社会半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和声望,但是领先社会一整步则会被当成精神病甚至被宗教裁判所给活活烧死。

    和达。芬奇相比,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朱棣落了下风,因为他对这些知识全都一知半解——这么说吧,达。芬奇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朱棣全都做不到——别说朱棣只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大学生,即便是硕士、博士甚至博士生导师,能够象达。芬奇那样在众多领域都有杰出表现的又有几个?不过朱棣却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达。芬奇如果宣传日心学说可能会被宗教裁判所用火刑烧死,而朱棣宣传日心说,却可以烧死任何胆敢反对他的人!当然,这也只是说说而已,朱棣倒也没打算因为学术纷争而做出那么残暴的事。

    达。芬奇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极大。而欧洲文艺复兴导致欧洲加速发展,然后扩张,然后给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可是和达。芬奇比起来,还有一个有穿越嫌疑的家伙给中国造成的伤害更大,他就是彼得大帝。

    1689年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几百年。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当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