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114部分

大宋私家侦探-第114部分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衙役就这样打捞着,花郎和包拯一行人则沿着小溪流慢慢的寻找,可是在整个岸边找了许久,却没有一点踪迹可寻。

    当他们回来的时候,那些衙役的脚已经开始发红,可死者的鞋并没有发现,花郎看到这些衙役的脚之后,眉头紧皱,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道:“我怎么这么笨,死者并不是今天溺水而亡的,恐怕已经死去两三天了。”

    听了花郎的话,包拯和公孙策等人都有异议,公孙策更是站出来说道:“花兄弟,你这话就有问题了,死者溺水而亡,淹死之后肚内存水,很快就会浮出水面,你怎么能说死者已经死好几天了呢,难道他是被人杀死之后丢进这里的吗?”

    花郎淡淡一笑,摇头道:“公孙兄听我解释,死者的确是自己溺水而亡,没有人杀他再移尸这里,只是这个时节的水还是冰冷的,人在这个时节溺水而亡,尸体要经过数天之后才会上浮,夏秋则大不相同。”

    众人听花郎这样说,也只好同意他的说法,只是如果死者已经死好几天了,那么他的家属亲人怎么没有去县衙报案?

    这有些说不通,而花郎也无法解释。

    不过死者已经死去好几天对寻找死者的落水处却很有帮助,小溪一直都在流淌,尸体经过几天的漂亮才流到这里,那么根据溪水流淌的速度沿着岸边向上流寻找,应该大致可以知道尸体落水的地点。

    为此,花郎等人沿着溪流小岸向上流行走,大概走了半柱香的时间,他们停了下来,然后包拯命令那些衙役继续打捞死者的鞋子,而他们则继续寻找线索。

    大概走了十几步,花郎他们发现岸边一处有明显的滑落痕迹,而且岸边有一些杂乱的脚印,花郎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里除了有死者的脚印外,还有其他几个脚印,从大小上来看,应该是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难道死者落水的时候,岸边还有其他人,可他们并没有救下死者?

    附近再无其他线索,衙役们在水里打捞了许久,一点发现没有,就好说死者落水的时候,就只穿了一只鞋。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在水里就是打捞不出死者的鞋子。

    天渐渐暗淡下来,夕阳已尽,衙役们被水冰是瑟瑟发抖,刚上岸的时候,纷纷表示回家之后,一定要打一盆热水好好泡一泡。

    见大家这么辛苦,花郎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说道:“天色晚了,今天我们去喝酒如何?”

    那些衙役自然是乐意的,只要花郎肯掏钱,多少酒他们都能够喝光。

    对于这一顿饭酒饭,包拯也是默认同意的,毕竟让自己的手下吃了这么多苦,是应该好好犒劳一下的。

    不过虽然如此,包拯和公孙策两人却并未去吃酒,他们需要赶快回到县衙,看看另外的衙役有没有寻到死者的家属,如果寻到了,他们必须对家属进行询问,为何孩子已经几天不见了,却不来县衙报案?

    若是之前,包拯还不会问,可通过花郎的计测他们真的到了死者落水的地方,那也就间接证明死者已经溺水而亡好几天了。

第239章 街头霸王

    第239章街头霸王。

    赶回县衙之后,那些衙役已经回来,只是他们并没有找到死者的家属。

    听到这个消息,包拯的脸色顿变,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失踪几天了竟然不来报案。

    为此,包拯吩咐道:“找,就是挨家挨户的找,也要把死者的家属找到,悬赏,谁能够提供消息,赏铜钱五百文。”

    衙役知道包拯生气,于是不敢多言,灰溜溜的下去了。

    公孙策见包拯如此生气,劝解道:“大人又何必如此生气,兴许死者没有亲属,亦或者是有什么原因呢,大人何不等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呢。”

    公孙策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劝包拯不要为不确定的事情生气,不然不值得,这点包拯又何尝不知,只是看到死者的尸体,他的心就隐隐不安,这脾气也就忍不住的上来了。

    几声叹息之后,两人也只好静等消息了。

    夕阳已尽,黑夜降临之前,花郎和阴无错等人赶了回来,那些与他们一同喝酒的衙役已经回家了,他们来县衙看看有没有消息。

    听了公孙策的话之后,花郎眉头紧皱,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了,天下父母皆爱惜自己的子女,恨不得一会看不到就连忙去找,可死者已经不见了好几天,怎么没有人来报案呢?

    难道死者不是天才县的人?

    可这也不大可能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淹死在天长县郊外,不是天长县的人会是哪里的人?

    如果死者是被人谋杀,那说他是外县人还有可能,可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那么外县的孩童怎么可能跑到天长县郊外戏耍?

    如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再等等吧,兴许死者的家属很快就能够找到。

    离开县衙的时候天色暗淡,不过月色却很不错,他们四人在街上走着,花婉儿有些痛心的说道:“他还只是个孩子,死了真可惜。”

    花郎无奈的耸耸肩,孩子死了,的确可惜的,只是此中情况,却必须尽快查清了。

    夜晚来临,炊烟已尽。

    一间破旧房屋里,一女子来回的翻找,翻找许久之后,带着三分怒气吼道:“我的头饰方巾哪去了,是不是你个老东西拿走的?”

    这个时候,卧房外边传来一种不耐烦的声音,道:“谁拿你的破头饰,我一个男人要你的头饰做什么。”

    男人刚说完,那女子便冲了出来:“你说要头饰做什么,还不是送给你的相好。”

    男人一听,啪的一下打在了桌子上,怒道:“老子没有相好,不要瞎说,惹毛了老子,老子现在就办了你。”

    女子也不示弱,冷冷一笑:“那你就来办了我啊!”

    男人的眼睛里闪着光,突然冲上去将女人抱进屋扔到了床上,然后有些迫不及待的压了上去,一时间男女的呻吟声响彻了整个房间,那刚刚的怒气不见了,女子更是早忘记找自己的头饰了。

    激情上演着,如果有人看到了事情的全末,一定会很奇怪,为何本来怒气冲冲的男女两人,在床上交换之后,就将前事给忘了呢?

    难道,xing还有这个功能?

    有没有这个功能没人知道,但是个好东西却是肯定的。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一众衙役又继续去找死者的家属,而在快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有了线索,一个老妇人看到死者的画像之后,惊讶道:“这不是经常在街上偷人钱财的小千吗?”

    原来死者的名字叫小千,衙役连忙迎上前问道:“你知道他是谁?”

    那老妇人点点头:“怎么不知道,一个熊孩子,和一帮兔崽子整天在街上晃悠,小小年纪尽做坏事,唉,管不了啊!”

    这些消息虽然重要,可衙役最想知道的还是死者的家人是谁,所以衙役连忙问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人?”

    老妇人见是官差,而且还有赏钱,于是就连忙答道:“他啊,就住在这条街尽头的一个胡同里,家里本来有一个父亲,可惜他父亲出外做生意了,已经好些年没回来了,他就一直跟着一个堂叔生活,可惜啊,他的这个堂叔也不管他,结果呢,这孩子就跑野了。”

    听了老妇人的话,衙役们很是兴奋,给了她赏钱之后,就连忙向老妇人说的地方跑去。

    这个时候,那个小胡同里正是笑语一片,一男一女正在家中院里**,结果正进行间,大门突然被人给踹开了,那男人起身要骂,看到是官差,硬是把那话又给咽了下去,而且谄媚似的问道:“几位官爷,我可没犯法,你们为何如此气势冲冲?”

    男人如此窝囊,那婆娘可有些不乐意了,道:“你们擅闯民宅,就是告到县令老爷那里,你们也是没理,这门,你们必须赔偿。”

    两人正说间,衙役突然问道:“小千是你们的侄儿?”

    男人连连点头:“是啊,我叫王大炮,小千是我的侄儿,怎么啦,是不是这个熊孩子在外边惹祸了?”

    男人刚说完,那婆娘连忙说道:“他惹祸是他的事情,你们可不要赖到我们身上啊,臭小子,整天就知道惹是生非。”

    听了这两人的话,衙役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便是死者的亲属了,于是也不多说,直接上前,拉住他们就向衙门走去,两人一路闹腾,惹了不少百姓围观,就这样磕磕碰碰的,终于到了县衙。

    包拯威武升堂,王大炮和王氏两人跪倒在地,在他们的一旁,放在一具尸体,不过此时用白布遮掩,他们两人并不知是谁。

    这个时候,包拯命人将白布拿去,望着王大炮和王氏两人问道:“你们看看,死者可是你们的侄儿小千?”

    王大炮颤抖着望了一眼,可看过之后,浑身发抖,却不敢开口说话,她的婆娘则突然哇哇大哭起来,不仅大哭,而且还爬着来到尸体旁,喊道:“小千啊,你……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啊,你……你让你堂叔怎么向你父亲交代啊,你说,是谁杀了你?”

第240章 一群孩子

    第240章一群孩子。

    一具尸体当然不可能回答王氏的话。

    而王氏自然也明白,她之所以如此伤心疯狂,是想让外人知道,她的侄儿小千在她的心目中有多重要。

    那些衙役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这个王氏不去当戏子真是太可惜了,刚刚在家还骂着这熊孩子,如今到了公堂,突然成慈母般的人了。

    包拯望了一眼王氏,有些不耐烦的吩咐道:“大堂之上,禁止喧哗,若再哭闹,先打二十大板。”

    这句话一出,那王氏那里还敢再哭,立马跪倒在地,一语再不发了,而刚才的伤心竟然也一扫而光。

    待大堂静下之后,包拯望着王大炮问道:“你们的侄儿失踪了好几天,为何不来县衙报案?”

    王大炮吓得浑身哆嗦,结结巴巴的答道:“回……回大人话,小……小千这孩子不大听话,整天和一群孩子到处跑,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所以几天不见他,我们也不紧张,可……可谁知道他怎么就死了呢!”

    王大炮说完,竟然还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好像是惋惜,只是只有惋惜而没有悲伤。

    包拯一肚子怒火,想撒却撒不出,结果脸憋的通红,一时间连该问什么都给忘了,公孙策见包拯如此,心知包拯气愤,想拿堂下的两人开刀,只是这种事情,怨不得堂下两人,所以公孙策连忙给花郎递了个眼色,要他化解一下局面。

    这种局面花郎又岂会不知,所以这个时候,花郎连忙站出来问道:“小千是什么时候不见的,不见之前和谁在一起,你们把事情说清楚,若是有一点不清楚,定然不饶。”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连连点头,只是在他们说之前,王氏突然问道:“不知……小千这孩子是怎么死的?”

    花郎眼神凌厉,一瞪,道:“淹死的。”

    一听是淹死的,王大炮和王氏两人放心了,这才连忙答道:“是三天前的一个正午,小千吃过午饭之后就跑出去玩了,去了哪里,我们却是不知道的。”

    花郎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小千和谁一起跑出去玩,你们可知道?”

    王大炮想了想,道:“还能有谁,就他的那一群狐朋狗友,整天在一起瞎跑。”

    随后,花郎让王大炮将小千的那几个朋友的名字以及地址说了出来,公孙策登记在案,随后拿给包拯看。

    一共有三个人,都是同一条街的,小龙,虎子、大宝。

    三个最普通的名字,包拯看过之后,心中的气这才稍微消了一点,于是望着王大炮说道:“小千的死你们是有责任的,身为他的监护人,却对他不加教育,对他放任自由,以至于酿成了今天祸事,你们可知罪?”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虽然不以为然,可还是连忙跪下磕头道:“知罪知罪,我们知罪。”

    对于他们两人的认错包拯很满意,随后点点头:“既然知罪,那就每人打十个板子,然后回家好生安葬了小千吧!”

    王大炮和王氏两人一听这话,顿时傻在了那里,怎么知罪了还要打板子啊,这也太不通情理了吧。

    看着板子打在王大炮和王氏两人的身上,包拯这才有些舒心的笑了笑。

    待众人散去之后,包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如今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一桩教育失当引发的悲剧,唉,现在好了,案子结了。”

    可包拯这样说,花郎却仍旧眉头紧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考虑什么事情,包拯见此,不解的问道:“花兄弟,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