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131部分

大宋私家侦探-第131部分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有些绵长,等的让人好生的无聊。

    于是一副象棋棋盘被花郎给画了下来,然后他把棋盘上的棋局一个个的试了试,每一个棋局,大概两到三步可以将对方将死,当然,这是说用的最快的步骤,若是慢了,恐怕是一个循环的死局。

    只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将对方将死又如何?

    花郎拿出那张写有一些毫无规律的字的纸张来看,可是单看纸张上的字,又实在看不出什么来,温梦坐在一旁望了一眼,很没有意识的说道:“这上面的字并不生僻,好多还是人的姓氏呢,只是这有什么用呢?”

    听温梦这么一说,花郎突然兴奋的喊道:“我知道了!”

    众人一听,也都兴奋异常,连忙问道:“棋谱中的秘密?”

    花郎点头,然后他在象棋棋盘的每一个位子写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字,他这么写完之后,大家还是不怎么明白,八贤王看着这些,更是不解,问道:“这又如何?”

    花郎淡淡一笑,道:“八贤王莫急,马上你们就会明白的。”

    花郎说着,将第一个棋局将死对方的三步路走了一遍,然后将己方棋所走的位子记下,再将位子上的字也记下,这么一来,他们就得到了三个字。

    三个字虽然仍旧是乱的,但将百家姓中的字放在首位,就成了一个人名。

    第一个棋局所得到的三个字分别是容柴柄,将柴字放在前面,那么容和柄字相互组合,就得到了两个名字,分别是柴容柄和柴柄容,花郎他们对这个名字并不怎么熟悉,所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八贤王,他在朝中为官,对于全国各处官员的名字应该都有印象的,这两个名字,他是否认得一个呢?

    八贤王凝眉,许久之后长叹一声,道:“柴容柄,竟然是他。”

    众人听得这话,更是好奇,于是连忙问道:“八贤王认得此人?”

    八贤王点点头,许久之后才说道:“柴容柄是后周遗孙,郑王的的孙子,只是他……他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棋谱之中。”

    这个时候,众人已经明白,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夺的便是这后周江山,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封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持有丹书铁劵,如今他的后人犯法,让八贤王为难了,杀他吧,他有免死金牌,杀不得,而且杀了他,容易引起朝中大臣以及大宋百姓的猜疑,可若不杀,他不知与青衣社的人密谋着什么勾当呢,到那时候,一切就都不好办了。

    见八贤王为难,花郎也不好继续说这件事情,只是让大家吧剩下的棋局都走一遍,然后把名单记录下来,这样青衣社的人再想要多棋谱,给他们便是了。

    如此走过一遍,然后通过筛选,一共记录了四五十人的名字,这些人有的在地方当知府知州县令,有的是节度使,有的在京城为官,虽然不大,却举足轻重。

    八贤王看完这些名单之后,脸色霎时间就变了,他好像很难接受这件事情,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和仁宗皇帝辛辛苦苦建设的大宋朝,竟然有这么多的蛀虫,有这么多心中不满大宋,甚至想要推翻大宋的人。

    就好像一个人交朋友,他以真心对之,许多好事都想着他,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这个所谓的朋友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并且算计着如何利用自己。

    这种背叛,是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

    名单上的人名一个个的在八贤王脑海中闪现,他不敢相信这些人都要背叛大宋,他心如刀割,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破庙外的风雨更急,一丝风吹来几许凉爽,众人沉默不语,这种朝廷上的大事,不是他们几个镖师和侦探能够左右的,这一切都要看皇上和八贤王的意思。

    就在众人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八贤王突然拿起那上面的名单,一个个的看过去,最后把手指停在了一处,他眉头紧皱,连连摇头,好似更加的不敢相信。

    花郎顺着八贤王的手指望去,然后他看到了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名字:范仲淹。

    范仲淹的名字竟然也在这张名单上面,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范仲淹是谁,那可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那是文能治理天下,武可安邦定国的人,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跟青衣社这样的组织有勾结呢?

    在名单上看到这个名字,也难怪八贤王不敢相信了。

    岂止八贤王不敢相信,就是花郎这个未来人也不敢相信。

    八贤王望着范仲淹三字看了许久,许久之后,叹息一声,道:“去年希文做了一幅百官图,他在图中指出了不少官员的升迁情况,对宰相吕夷简很是不满,评击他广开后面,滥用私人,以至于弄得朝中乌烟瘴气,吕夷简不服,污蔑了希文,本王知道的时候,皇上已经贬他去了饶州,皇命难为,本王无可奈何,可本王一直都在想着帮他再次入朝啊,他……他怎么就跟青衣社有了关联?难道是怨皇上不分是非贬了他的官职吗?”

第275章 八贤王的危险

    第275章八贤王的危险。

    风雨不停。

    小小的破庙内寂静无声,大家相互张望,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若说范仲淹是贼,跟青衣社的人有勾结,无论如何花郎是不信的,可如今名单在此,却不由得他不信。

    为了这个名单,牺牲了不少人,有正义的人,也有青衣社的人。

    如今,他们快到京城了,进了京城,八贤王就必须做一个决定,是不是将这份名单交上去。

    名单上的很多人都举足轻重,若交了上去,皇上就算是再仁慈,恐怕也容不得他们,如此一来,大宋的根基恐怕就要动摇了。

    可若是不交,这些人难免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到那个时候再去制止,恐怕为时晚矣。

    从八贤王的神色中可以看出,他很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昏来临,雨停了,风吹来凉爽的很,只是路上多了泥泞。

    雨停了,他们也是时候上路,赶往京城了。

    离京城很近了,青衣社的人亦或者那些官员的手下,这个时候恐怕要很紧张很紧张了吧,他们会不会再次出手呢?

    这一路他们走了七八天,大概两天会遇到一次袭击,虽然不是很大,可也让他们有些疲于奔命。

    如今已经到了这些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岂会轻易放过?

    他们不会放过,因为在他们走出破庙几步之后,立马发现了危险的所在。

    破庙前满是泥泞,此时泥泞中有脚印,很浅的脚印,就像是走路的人身上长了翅膀,所以脚下并没有多少力。

    能够有这种轻功的人,绝非低手。

    那也就是说,在他们呆在破庙里的时候,贼人已经围了上来,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待花郎他们慢慢走近陷阱的时机。

    在看到那些脚印之后,花郎立马做了一个手势,然后所有人又退回了破庙。

    破庙的后窗已经成了窟窿,风从窗户处吹来,遇上从门口处吹进来的风,在破庙内旋起了一股漩涡,只是这漩涡太小,小的几乎让人难以察觉。

    八贤王眼神坚定的望着破庙外的泥泞,最后幽幽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花郎淡淡一笑:“王爷放心,总会有办法出去的。”

    这个时候,八贤王好像想到了什么,于是连忙问道:“小玄子,本王让你给京城送信,可有送?”

    小玄子连连点头:“回王爷话,已经送了。”

    八贤王微微点头,道:“这就好,只要坚持到援兵,就没事了。”

    可这句话刚说完,外边的人已经冲了进来,就好像他们听到了八贤王的话似的,于是不给八贤王时间等待。

    厮杀在一瞬间展开了,源源不断的人从外边冲进来,倒下,血喷洒在破庙的每一处,把这本应该是静修的地方变成了杀戮之地。

    只是这些人全然不顾,他们有的只要活命,有的只是杀人。

    八贤王武功虽差,却也斩杀了几人,在这斩杀的过程中,花郎一直在观察,他是书生,他不可能像阴无错好温梦他们到处厮杀的,所以他只有观察,观察敌人,也观察自己人。

    敌人有很多,功夫也都不差,只是在遇到八贤王的时候,他们显得太不堪一击,不知是因为八贤王武功太高,还是因为八贤王的气势压倒了他们。

    一个接着一个的人死在了八贤王的脚下,他们来就好像是专门被八贤王给杀了的。

    除了这些人外,其余的人却又是不同,他们杀的风火,杀的肆无忌惮,杀的恨不能一口咬在对方的脸上。

    飞镖,暗器,刀剑争鸣,血煞长空。

    待夕阳落尽,破庙也恢复了寂静,当然,并不是因为这里没人,而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

    贼人已经被打跑了,这恐怕是他们最后一次的进攻了,这次,对方死了不少的,花郎他们这边也死了不少人伤了不少人。

    从来想要杀人的人,都要随时接受被人所杀。

    夕阳下出现了彩虹,七彩的烟霞此时看来是那样的美,美的让人想要步入云端,去走一走那似桥的云彩,兴许,在那桥下,会有溪流,会有安宁不喜欢仇杀的人们。

    八贤王望着渐渐变淡的彩虹,叹息一声道:“我们走吧!”

    他们是时候走了,只是在走之前,花郎突然望着八贤王问道:“王爷可想好了如何处理那张名单?”

    八贤王沉默许久,道:“为了我赵家江山,恐怕只有牺牲这些人了。”

    听了这话,众人心头一沉,于是将目光投向花郎,花郎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就好像他早已经料到八贤王为这么做,从来帝王家的人,都是踩着尸体爬上去的,打天下的时候如此,守江山的时候亦如此。

    所以,更多时候,皇室中人所要的,不过是牺牲一批又一批的人,以此来稳固他们自家的江山。

    花郎虽未有任何变化,却拱手说道:“还请八贤王三思,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圈套。”

    众人听得此言,俱是一惊,而八贤王却是不解,从在扬州的时候,他就听说过花郎的本事,而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他更加觉得花郎绝非池中物,如今花郎这么说,一定有他自己的看法,只是这如此明白的事情,又怎会是圈套呢,谁会傻到死这么多人来完成这个圈套?

    不过此时,八贤王更想听到花郎的解释,因为在他的心中,他希望这是个圈套,如此一来,他也就不必再纠结如何处理这张名单了。

    “其实很简单,从扬州到京城,我们走了这么长的路,如果青衣社以及这些官员真的担心王爷将名单上交皇上的话,他们恐怕必定会派大规模的人来围剿我们,可是这一路上,我们可曾遇到大规模的围攻?再者,从刚才的战役当中,我发觉这些人并没有要杀死王爷的意思,他们对王爷只是佯攻,对我们则是拼杀,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八贤王望着花郎,久久之后才开口说道:“他们本就是要本王将这名单交给皇上,以便除去这些人?”

第276章 不慕绫罗

    第276章不慕绫罗。

    此时的破庙是寂静的。

    当大家听了花郎和八贤王的话之后,更觉周围的静。

    静的连蝉鸣都无。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为了让八贤王相信棋谱上的秘密,这些人竟然不惜牺牲那么多条性命。

    血腥味仍旧在破庙内飘散,八贤王望着众人叹息一声,道:“先回京城再说。”

    一路上大家都没有说话,如今八贤王虽然相信了花郎的话,可此事关系太大,他还不能够做决定,更何况皇室中人,有时是尽可错杀一百,也绝不放过一个的。

    更何况这是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情。

    京城大门处站着一排守卫,他们的脸上刻着字,以表示他们是下等士兵,只是他们虽是下等士兵,任何人经过城门都必须通过他们的检查。

    八贤王的马车经过城门的时候,也不例外,而这个要求,据说还是八贤王提出来的,既然是他提出来的,他更要以身作则了。

    所以,无论达官显贵,只要过城门,就必须经过检查。

    当然,四个城门,并非都要如此,其中南城门是必须如此严格的,而其他城门则看到可疑的要检查。

    从南门进入京城,所见是一片繁华。

    京城的繁华绝对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现在虽已黄昏尽,可街道之上仍旧是人来人往,新雨过后的街道显得清雅了不少,走在街上,望着那种繁华,让花郎突然想到了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此时此景,应该和《清明上河图》上所画之景没什么分别吧。

    马车转过了几个街道,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