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320部分

大宋私家侦探-第320部分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郎微微颔首,道:“因为你来晚了一步,琴瑶姑娘以为你不来救她了,于是便觉生无可恋,于是便喝毒酒自杀了,他并非是被人毒死的。”

    “这……”林松一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花郎则继续说道:“她早已经让人将信给你送去,按她的推算,几天之后你必然来救她,可是你却迟迟不来,她又成了了风尘女子,自然多疑,以为你嫌弃她成了青楼女子,于是抛弃了她,她心中悲愤,自然不想再活于世,她平常所看的那些诗词,也都是对你的思念,在她自杀之前,还在看那首诗词。”

    花郎说完,林松突然跌坐在了地上,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以为是别人杀了琴瑶,可是到最后没有想到,却是因为他,琴瑶姑娘才自杀的,他又如何能够原谅自己?

    花郎望着林松,不由得又叹息一声,时间情爱之事,最是多变,心中稍有一丝怀疑,两人便难再续前缘。

    林松从地上站了起来,他一脸悲愤,突然向屋内的柱子上撞去,阴无极眼明手快,突然一把拉住了他,阴无极力道多大,拉起林松就跟拉一个小孩似得,林松见自己寻死不成,顿时吼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去死,你们干嘛拦我!”

    众人能够理解他心中悲痛,可他们也很清楚,一个人绝对不能够因为这些事情而有轻生之念,他活在世上,便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若能在有生之年帮到一些人,岂不是比死了更值得?

    花郎望着林松,说道:“人死不能复生,琴瑶姑娘已经死了,你又何必因此自责,如果琴瑶姑娘还活着,她会看着你去死吗?你不如好好的活下去,为世上百姓多做一些好事。”

    花郎向来不善于劝谏人,这些话也是他硬挤出来的,而他说完这些之后,便没有再开口多说其他,因为他觉得,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考虑清楚了才行,不如别人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是无用。

    林松从侦探社离开的时候,神情仍旧是萧索的,只是花郎坚信,只要他活着,你一定能够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人之存于世,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

    端州事了之后,阴无极在端州待了几天,阴无错他们陪着阴无极到处玩了玩,只是这种时节,真的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几天之后,阴无极便向花郎等人告辞,赶回了淮南。

    花郎和包拯等人依然呆在端州,如此从初冬到次年春天,整个端州城都相安无事,青衣社的人已然全部销清,包拯也将此事的详细始末上报了朝廷,上报朝廷的时候,包拯很是激动,毕竟朝廷交给他的任务,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

第671章 监察御史

    有关青衣社的周折包拯已然上报,可一直到了来年春天,朝廷都没有传来消息。

    包拯倒也并不是很期待什么,毕竟只要他为官清廉,到哪里不是为百姓做事!

    端州的春天来的很早,刚过了一月,那护城河边的柳树已然发了新芽,就州衙里的也突然绿意盎然起来,春天是个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所以春一来,包拯和花郎他们便活络起来,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到处游逛散心,这端州知州做的也是有滋有味。

    而这天他们几人从郊外回到端州城,突然有衙役急匆匆来报,说朝廷派了一个太监来传旨。

    众人一听如此大事,顿时一惊,连忙前去接近,前来传旨的太监看起来颇有些年轻,后来才知道是皇上身边的五公公,没有名字,大家就叫他五公公。

    他的样子倒也挺客气,把圣旨宣布之后,便与包拯唠叨了几句,然后便快马赶了回去,在那五公公离去之后,众人连忙来向包拯道贺。

    “包兄,恭喜荣升监察御史啊,这以后到了京城,必然是官运亨通啊!”

    “是啊包大哥,听这名字,就知道官一定不小!”

    包拯被众人这番恭维,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这个时候,公孙策笑道:“诸位都误会了,包大人这那里是荣升啊,这分明是被降了官职嘛!”

    众人一听公孙策此言,顿时不知所措起来,他们对这些朝廷的官制向来不了解,如今公孙策说包拯被贬职了,一时都不信。

    这个时候,包拯淡笑道:“公孙先生所言非虚,不过这也是朝廷对我的重大信任,监察御史从七品,按官阶来说不如一个县令,可虽如此,手中权力却是极大,有巡按州县,狱讼,祭祀、分察百官的权力,因为有弹劾百官的权力,所以多被人忌惮,朝廷若非信任之人,是不会任命此官职的。”

    众人听包拯这样说完之后,对这监察御史也多有了解,仔细想想,有巡按州县狱讼的权力,这不是正合他们的胃口嘛。

    不管怎么说,大家决定庆祝一番。

    这天晚上,包拯把他们在端州城的朋友全部叫到了州衙,摆了两桌酒席,大家畅饮到很晚才散,而散之前,包拯说他们在端州再待两天,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便离开端州赴京城赴任。

    游丹虽有不舍,可也无奈,所以那天晚上在离开之前,他又抱起一坛酒喝了个痛快。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包拯和公孙策他们交接州衙事务,花郎他们则盘算一下最近这两年挣了多少钱财,然后把侦探社也给卖了,之后便跟随包拯到京城玩玩去。

    一番盘算之后,他们发现最近两年虽然只是办案,可也积攒了不少钱财,够他们到京城买一套府邸的了。

    却说离开端州的前一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都显得没有生气,包拯见他们四人如此,很是不解,问道:“你们四人为何如此不高兴,莫非遇到了什么事情?”

    包拯问他们四人这话的时候,他们四人望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花郎,他们可是早跟花郎商量好的,花郎坐在那里微微一笑,向包拯说道:“包兄难道看不出他们四人的心吗?”

    包拯一时不明白,而这个时候,他们四人突然跪了下来,道:“我们四人以前是恶霸,自从跟在大人身边之后,学了许多做人道理,我们四兄弟想一直追随大人,请大人允许!”

    包拯一时有些呆,若能有人相陪,自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他现在太过感动,所以说不出话来,花郎见包拯不语,以为不答应,于是连忙劝说道:“他们四人可是包兄的得力助手,难道包兄忍心抛弃他们?”

    正当花郎说这些话的时候,包拯突然跨步上前,扶他们起来,道:“四位肯追随,是我包拯的荣幸,岂有不肯之理!”

    见包拯这样,花郎不由得耸耸肩,这包拯还挺会收买人心的。

    却说花郎这样想的时候,不由得扭头看到了公孙策,他的脸色虽无什么明显变化,可还是隐隐能够看出些什么来的,花郎对公孙策自然是极其了解,心里知道他这是想念白兰姑娘,不知道两人这一分别,将如何再聚。

    而这个时候,花郎突然觉得这个公孙策真是挺笨的,喜欢一个女孩不敢去追,到了最后,只能徒增伤悲,他不由得摇摇头,心想是不是该帮帮他呢?

    这天黄昏,夕阳静美,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却很安详,花郎独自将公孙策叫了来,道:“我们去清丽院玩玩吧!”

    公孙策一听去清丽院,心中顿时紧张起来,可他并没有向其他地方想,只轻声问道:“温梦知道吗,你去清丽院玩,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花郎知道他想多了,于是笑道:“没事,就去喝喝酒告诉里面的朋友我们要离开了,走吧!”

    两人来到清丽院的时候,里面的生意还没怎么开张,两人找了个地方,花郎专门让白兰相陪,可白兰来了之后,花郎便又找借口离开了,公孙策见花郎如此,便顿时明白花郎是什么意思了。

    公孙策和白兰两人端坐在对面,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公孙策支支吾吾,许久之后才结巴着说道:“白……白兰姑娘,明天……我们就要离开端州了,包大人要到京城做监察御史。”

    白兰对于公孙策的话只微微笑了笑,道:“那就恭喜包大人了,只是公孙先生今天来这里,就只是为了对我说这个?”

    白兰的语气很平静,好像对公孙策并无任何想法,公孙策本来已经在心里默念了许多的话语突然说出出来了,他犹犹豫豫许久之后,笑道:“大家是朋友嘛,来告诉一下也好!”

    白兰又是淡淡一笑,道:“也是,那小女子我在这里,就先预祝公孙先生到了京城,能够有更大作为了。”

    两人这样说了一番话之后,公孙策便告辞了,他实在不知道如何说出那句话,他觉得自己配不上白兰。

第672章 京城事

    在这个世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的很奇怪,相爱更怪。

    有的人见一面便可倾心,有的人却始终无缘。

    公孙策和白兰的事情花郎帮不了了,情事上面,他向来不喜欢用强。

    次日,大家准备一番之后,向京城进发。

    端州城离京师甚远,这一走便是半月。

    他们从端州出发的时候,端州已然暖风袭袭,可当他们来到京城的时候,春寒仍旧是有些料峭的,南北双方的区别便在于此吧。

    进得京城的时候,文彦博已经在城门处等候了,他见得包拯和花郎等人,感觉甚是亲切,依稀仿佛又回到了他们出使大理时的情形。

    大家一番说笑进得京城,先将行李放在了文彦博的府邸,随后文彦博带着花郎和包拯两人进宫面圣,文彦博让花郎也一起跟随进宫,让花郎很是吃惊,包拯赴任监察御史,进宫面圣说得过去,可他去算怎么回事吗?

    可文彦博却坚持要花郎跟着去,花郎无奈,只得跟随。

    皇宫很是雄伟,只是有些地方却已见斑驳,花郎小声询问,为何这些地方已经略显破败了,为何不修一修?

    文彦博淡笑,道:“当家皇上仁慈勤俭,不愿劳民伤财!”

    听了文彦博的话之后,花郎对这个历史上有很高评价的宋仁宗竟然生出一丝期待来,他很想看一看,这个大宋最辉煌时期的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不是如历史上说的那样,是位仁政爱民的千古明君。

    花郎等人进皇宫的时候正是正午,文彦博在大殿外向太监禀报之后,不多时那名太监便匆匆走了来,道:“皇上正在吃午饭,文大人包大人花公子可否等皇上吃完饭再进去呢?”

    这太监的语气像是商量,让花郎很是好奇,而正当他好奇的时候,那太监连忙解释道:“皇上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处理周折,早饭只吃了一点,奴才我是怕皇上一接见你们,再没时间吃午饭啊,还请诸位体谅一下皇上。”

    太监的这番言论对于花郎来说可真是稀奇,可对于文彦博来说,他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道:“无妨,请公公领我们进去吧,我们不打扰皇上吃饭便是。”

    那太监颇有些无奈,最后只得点头称是。

    因为这不是正规的觐见,所以太监直接领文彦博他们进了皇上处理奏章的御书房,他们进去的时候,宋仁宗正在吃饭,精致的桌上放着两个馒头,一碟小菜,和一碗清汤,花郎和包拯等人见此场景,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这样的饭菜,也不过是普通百姓的标准,可堂堂的一国天子,竟然也吃这些。

    宋仁宗见文彦博他们几人来了,放下筷子道:“几位爱卿就坐吧,如今这里不是大殿,诸位不必拘礼。”

    太监将椅子搬来之后,包拯他们先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坐了下来。

    可包拯坐下了之后,突然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道:“皇上勤俭恤民,是我等做官的榜样,只是皇上只吃这些东西,未免有损龙体啊,包拯请皇上多多爱护身体!”包拯说完跪拜,低头不起。

    包拯突然这样,是发乎情的行为,若不是花郎忌惮皇上的身份,恐怕早就站出来对他说,身体是人的本钱,吃饭最要紧的便是营养了,你吃的这些,怎么能够补充营养呢!

    仁宗见包拯如此,却也不气,只微微笑道:“包卿家起身吧,你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我大宋虽然繁华,可边境忧患甚重,极其需要军饷,既然朕提出朝廷官员要勤俭,那朕自然就要做出表率啦,朕既然是表率,就应该知道慎独,不能因为有人在的时候就做做样子,没人在的时候就大吃大喝,包卿家起身吧,你说的这些朕会注意的。”

    言语平和,其言其行大有君子风范。

    包拯无奈,只得起身,而这个时候,宋仁宗望了一眼花郎,道:“想必这位便是帮忙包卿家屡破奇案的花郎吧?”

    花郎连忙起身行礼,道:“在下花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