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472部分

大宋私家侦探-第472部分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花郎知道什么是交子,这交子是后来银票的雏形,在宋朝出现过一段时间,不过犹如昙花一显,很快便又消失了,而交子之所以消失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原因,一是朝廷没有充分让交子具有信任度,再有便是宋朝的经济虽然繁荣,可并没有想象中的繁荣,还没有到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所以像交子这样的东西,真的很难流通。

    如今,这些商人在讨论交子,这让花郎觉得长安城恐怕要出现一场大事。

    古往今来,有两种人的消息最为灵通,一种是官员,另外一种是商人,如今商人都在议论交子,那么长安城府衙的知府大人李景安想来也已然知道这件事情了吧。

    果不其然,就在花郎准备给温梦解释什么是交子的时候,一名衙役找上了他们,说李景安有请。

    花郎知道,李景安一定是找他去商量交子的事情,微微点头之后,花郎他们跟着那名衙役去了府衙。

    进得府衙之后,花郎问道:“李大人找在下来所为何事?”

    李景安连忙请花郎上座,道:“花公子,朝廷刚刚颁布了一条诏令,让本官在长安城执行,只是这诏令委实有些奇怪,因此下官特来向花公子请教该怎么办才好啊!”

    虽然已经知道是有关交子的,可花郎却并没有马上说出来,而是问道:“哦,不知是什么样的诏令?”

    “是这样的,如今朝廷因为连年战乱,又要不时给西夏大辽一些好处来防止战争爆发,如今国库很是空虚啊,为了此事,朝中大人提出了许多建议,有些人建议增加赋税,可里面有人站出来反对,说如今征收的赋税已经不低了,若再增加赋税,还让不让百姓活?花公子也是知道的,当年圣上仁爱治国,让百姓吃苦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做的,为此增加赋税他不同意,所以,就又有官员提出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想办法从各地富商手中把他们的银子借过来。”

    这些情况花郎也都能够理解,微微颔首之后,让李景安继续说下去。

    “朝廷从商人手中借银子,这多少有些损害国家声望,如果一个国家要向商人借银子,那岂不是让敌人认为我们大宋贫乏积弱了吗,如此一来,那些具有狼子野心的人还不趁机对我大宋进行围攻?所以,皇上觉得向商人借银子是个好办法,但却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朝中一户部侍郎就想出用纸币代替铜钱银子的方法,他给那些纸币取名叫交子,并且说要各地商人用自家银子兑换一部分交子,这些交子拿在他们手里,可以流通,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后到官府进行兑换,朝廷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不算是借了商人的银子了,他们只是用纸币兑换了商人的银子,那些商人用纸币照样可以进行流通使用,只不过流通的不再是铜钱罢了。”

    李景安说完这些,长长呼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花公子,这用纸币换铜钱听起来是个好办法,而且如果真能成,那些商人再出外做生意就方便多了,不用带着那么重的钱,可这种事情听来简直犹如天方夜谭啊,谁会傻着用一袋一袋的铜币来换几张纸啊,而且这些纸能不能用,还不一定呢。”

    听完李景安的这些话后,花郎点了点头:“李大人分析的一点没错,只不过此事也并非一点办法没有,若处理得当,兴许真能让朝廷度过难关呢。”

    李景安听得花郎这话,哦了一声,连忙问道:“花公子有什么办法吗?”

    花郎耸耸肩:“暂时没有,以目前我大宋朝的情况来看,交子真的很难流通起来,毕竟商人做生意的范围有限,他们用不了大量的交子,不过利用交子让朝廷国库充盈一段时间,却还是可以的。”

    “这……这怎么能行,交子若真发行下去,那可都是钱,等时间到了,百姓可以拿着交子来领钱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恐怕并不可取吧。”

    花郎没有料到,这李景安把事情看的如此透彻,浅浅一笑后,道:“这种办法的确是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如果能不用,尽量不要用,而如果真的用的话,那就要想办法做好善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交子发行之后,朝廷必须尽快想办法把这个漏洞补上,在那些商人来换钱之前,把银子备好,而这些事情,现在恐怕并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因为这些商人可不傻,钱是他们的,他们若是不换,你能怎么样他们?”

    花郎看的比李景安更透彻,也更长远,当然,最近的问题他也看到了。

第985章 压力很大

    如何让那些商人肯用交子,这对花郎他们来说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个问题,因为对花郎来说,此时的交子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如果朝廷不强制的话,他们最好不要逼迫商人使用交子,毕竟若等商人兑换时朝廷拿不出银子来,那么朝廷的信誉度将会降低,如此一来,朝廷再有什么诏令下来,这里的百姓就不一定信了。

    李景安也是这样的想法,他可不想长安城的商人为了此事而闹的沸沸扬扬。

    可事情却并没有像他们想的这么简单,因为在李景安找花郎商量此事的第三天,朝廷便又下了一道命令,命令长安城必须兑换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在宋朝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一个商家每家拿出一万两银子,恐怕也需要五十家,可长安城虽然富足,能够一下子拿出一万两的人家恐怕也不多。

    李景安为此事感觉压力很大,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将花郎给请了来,花郎看过朝廷公文后,觉得此事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可不管怎样,他们都必须照办,只是花郎和李景安他们很清楚,如果施压的话,他们一定能够筹集这么多银子,可以后兑换的时候怎么办?

    “李大人,这些银子收集到之后,是否马上送给朝廷呢?”

    李景安点点头:“按道理来说是的,因为朝廷现在极其需要银子,我们收到银子后,必须尽快上缴才行的。”

    听了李景安这话,花郎微微皱了皱眉头,许久后又问道:“那朝廷给了多久的时间来筹集这些银子呢?”

    “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吧,筹集银子需要两个月,送往京城大概半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

    花郎眉头微凝,许久后点了点头:“也许两个半月的时间,足够了!”

    “花公子可是想出了什么办法?”

    花郎点点头:“交子并不能持久,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来填补空缺,如果那些商人来兑换银子,我们拿什么给他们?”

    “这……”李景安有些为难,银子都上缴之后,他这长安府衙是肯定拿不出这许多银子的,可向朝廷要,朝廷有银子拿得出来吗?

    许久之后,李景安问道:“花公子想怎么办?”

    “很简单,我想跟朝廷做笔生意!”

    “跟朝廷做生意?”

    花郎点了点头:“朝廷若想有银子,也应该像商人那样做生意才行,不然的话,只靠百姓的税收,恐怕很难富强起来。”

    “可……可这恐怕很难吧,朝廷怎么能随便做生意呢,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家笑话?”

    “李大人误会了,在下所说的朝廷做生意,并非是要朝廷官员来做生意,而是由朝廷控制一些暴利行业,这些暴利行业产生的利润可以由国家任意支配,而另外一些行业,朝廷可入股加入,并且从中抽取利润,这可比发行交子骗商人的钱要强多了。”

    听完花郎的话后,李景安猛然一惊,道:“听花公子的意思,好像是不准备推行这交子的发行了?”

    花郎浅浅一笑:“推行,当然要推行,不推行的话朝廷哪里有本钱来进行投资,我刚才说的只不过是受到钱后如何花那些钱罢了,如果经营得当,在商人进行换银子之前,兴许我们就能够把钱赚回来了。”

    李景安点了点头:“花公子说的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想执行下去,恐怕并不容易。”

    “这点我知道,所以想要执行下去,就必须让皇上同意才行。”

    “可皇上怎么可能同意呢?”

    花郎笑了笑:“自然是要朝中大臣上荐了!”

    “可他们怎么可能知道花公子的想法?”

    “我给经常的朋友修书一封便是。”

    说完这些之后,花郎给在经常当府尹的包拯写了一封信,将朝廷需要掌控那些暴利行业,需要跟什么行业进行入股合作全部清清楚楚是写了一遍,并且要包拯联合朝廷上的一些力量来劝说皇上,只要皇上同意了,他们这边立马就可以劝说商人换钱。

    花郎写的那封信很长,不过却是非常浅显易懂的,他相信以包拯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明白其中含义,而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在长安城等消息。

    消息来的并不是很快,大概五天之后才回来,包拯的回信很长,不过内容并没有许多,那便是朝廷同意了花郎的建议,并且已经派相关人员进行安排,只要银子一到,他们立马将银子投入进去。

    信中,包拯除了说了这些外,还说了一些他们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后来又将他们如何说服皇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包拯收到花郎的信后,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只是他也很清楚,想要说服皇上并非容易的事情,可就在包拯进宫面圣之情,开封发生了一件大事。

    因为交子的发行需要做实验,而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天子脚下,天子脚下富商云集,最是容易聚集到财产,而且因为是天子脚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朝廷也好控制,不至于把事情闹大。

    一开始的时候,经常的商人因为朝廷施压的缘故,都各自从家中兑换了不少交子,朝廷因此在短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银钱,因为这个,朝廷觉得发行交子可以,于是这才向大宋各州县分派任务,以此来填充国库。

    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交子刚发行没多久,那些商人便嚷嚷着要用交子换钱,刚开始被一些官员给堵回去了,这一堵可不得了,这些商人见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于是纷纷进行反抗,他们的反抗虽然不暴力,却十分的让人难以控制,那就是他们罢市,所以短短一天时间里,整个京城都乱套了,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在京城就算拿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却也是什么都买不到,而且朝廷拿这些商人一点办法没有,因为买卖自由,他们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

第986章 说服

    因为经常突然发生这种事情,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可是急坏了,皇上更是着急,连连让大臣想办法,这个时候,包拯身为开封府尹,便将花郎的建议提了出来,不过为了避免让朝中大臣和皇上怀疑花郎,包拯只说这是他与公孙策等开封府尹中的人苦思冥想而得的,这个是花郎之前在信上交代过的。

    皇上听完包拯的提议之后,连连表示赞同,于是立马分配了下去,只等各个地方把银钱送来之后,便开始实施,而京城的那些闹事商人,则尽力安抚。

    包拯在信中将这些事情说完之后,向花郎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如何安抚那些商人。

    这对宋朝的很多官员以及皇上来说都是极其困难的一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在花郎这里根本就算不得问题,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那便是商人无利不起早,朝廷发行交子,显然是损害了这些商人的利益,所以只要给这些商人一点甜头,他们自然不会再闹事。

    为此,花郎立马修书一封,命人给送到了京城。

    信的内容如下:

    包兄所替之事兄弟已然明了,为此献上一计,请包兄思量;朝廷将商人的银子给换去了,这些商人想要尽早换回来的心思可以理解,这种事情拖不长,不过若想拖的长一些,等朝廷有了资金周转再还他们,还是有办法的,那便是与这些商人商定到,用交子换取的银钱一年之后还给他们,还给他们之后,除了换给本金之外,还额为还他们几分利息,至于几分,具体由包兄来定吧。

    信送出去之后,花郎和李景安他们便开始组织长安城的府上开始兑换交子,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商人没有一个愿意的,可在李景安的威逼利诱下,以及找了几个拖来帮衬之后,短短五六天的时间里,他们便筹齐了皇上交代的数目五十万两。

    将这些银子送走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已经不用担心了,因为银子交到京城之后,朝廷会派人合理充分的利用这些银子,而等一年之后,朝廷便会把那些银子连带着利息全部还给商人,朝廷说话一言九鼎,只要大宋不灭,拖欠商人银子的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花郎是很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