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102部分

锦衣为王-第102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门的是勤的太上皇的驾,还是大内里头景泰的驾?

    当时一刀杀了,倒也省了凭多的麻烦。

    张佳木笑一笑,踱步过去,拍了拍任怨的肩膀,然后笑道:“九哥,这么想可就没劲了。”

    “怎么有劲?看他折腾着杀了于少保就有劲了?”

    张佳木又是一笑,但笑容颇堪玩味。在场的人,都是十足精明,一眼便看出来笑里藏着东西。

    刘勇先问:“怎么,大人有什么打算?”

    “有,当然有。”张佳木笑道:“不过现在是天机不可泄露。”

    他站起身来,笑道:“我这就进宫,你们在外头张里。”

    “是,大人放心。”

    张佳木一脸神密,任怨恨不得把他按在地上猛打一顿,但是现在地位相差太远,也只能罢了。

    这几个老兄弟的想法,张佳木当然懂。不过,他的打算现在还不到揭盖子的时候,两个办法一起来,人早就派出去了,动作也做了,能不能有效,还得两说。

    要是现在说出来,瓣不担心泄密,但事若不成,这会儿说了,将来也只是笑柄罢了。

    不管怎么说,他还要顾忌到以后的日子,于谦的事,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对了!”他道:“这几天,我要有大动作,你们的官职,我进宫去会和皇上说,这几天就给你们加官进爵。”

    在场众人都是面露喜色,就算是一直以功名为粪土状的周毅也是如此。人么,哪有不喜欢富贵功名的?

    张佳木笑一笑,起身叫人过来换了衣服,现在他已经是御赐穿麒麟补服,这一身穿戴起来,又是另外一副格局模样了。

    从锦衣卫大堂到东华门近的很,验了牌,请内侍进去禀报。今天当值的正是司礼监的蒋安,闻报出来,对着张佳木问道:“怎么。现在这会还请见面,有什么要紧事?”“是有要紧的事。”张佳木顺手把一个布袋子塞到蒋安手心里,笑道:“成色不错。黑山矿里网出的,你看看。”

    “好,我看看。”蒋安是刚得的司礼监,明初这会儿太监的出息也有限的很,不象是正德以后,太监私财千万也是寻常事,这会儿可是没后来那么风光。

    再说,明初银子难得,金子可就更少。皇帝赐大臣金银,赏个五十一百的,就是厚赐了。

    前些年,皇家发矿工五千在黑山淘金,半年功夫,费米粮无数,劳役极苦,最后淘得的黄金数量也是惊人的淘黑山金矿半年,得黄金五两。

    就算到了万历年间,黄金储量也没有大的变化。万历最爱的就是黄金,后来发掘定陵,皇帝的棺材里头就起出云南贡的黄金,上头刚有铸造人的姓名和斤两,每一徒大约是五十两一徒,藏了千多两黄金在棺材里头。

    一个大帝国的皇帝这副德性。真是不知道教人说什么是好。

    当然,黑山金矿出产肯定不止五两,上下经手,贪污隐匿一些也远不止这个数。张佳木这个锦衣卫都督,下头送上来的,远超贡给皇家的,这真是叫人不知道从何说起。

    蒋安一看,果然就是喜动颜色。这一袋金子,成色极好,重是不重,也得有小十两的重量,再加上是打成一颗颗的金瓜子的模样,小巧精致,用来把玩或是赏给下面的人,都是又有里子,又有面子的事。

    “好,真好!”蒋安一脸的喜色再也遮掩不住,他踌躇道:“这个,似乎太厚了一些,但却之又是不恭。”

    “公公说的哪里话来!”张佳木笑吟吟道:“你我一见如故,真是兄弟一般,要是说这种话,可就太见外了!”

    蒋安年纪不大,三十来岁,是皇帝年幼时使出来的,张佳木在宫里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和曹吉祥攀不上,人家在外头掌兵权,侄儿义子都封了伯爵,在乎他这么一袋金瓜子?

    刘永诚,早年就掌御马监,侄儿刘聚别二昏。也是在外头有庄园有外嚓的大大监。和他,也是俐滞汕六

    倒是蒋安,不是太上皇复位,就是一个奉御小宦官,听说太上皇复位之前,蒋安一直在玄武门当差,那是最苦的差事。

    每个月十四那天,玄武门大开,无数的净军宦官赶着粪车到玄武门来掏粪,清理垃圾,真真是臭不可闻,当这个差的,都是在宫里黑透了的宦官。这会儿蒋安网发达,正是缺钱使的时候,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正是斯理。

    “那我就多谢谢你了!,小蒋安也没太客气,眉开眼笑的把那袋金子塞在怀里。想了一想,便向张佳木道:“有些晚了,但还不碍,还没到宫门上锁的时候,你且等着,我替你去回。”

    张佳木含笑答应了,就背着手在宫门里头等着。没过多久,蒋安匆忙而回,脸上神情很不好看。

    他道:“兄弟,今天能不见,是不是就不见?。

    “怎么了?”张佳木很关切的问道:“御驾不在大内里头?”

    “倒不是!”蒋安答说:“圣驾这会子在文华殿,不知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在万岁爷面前嚼蛆,皇上这会子倒是想起来考较小爷的功课,瞎,你知道小爷这几年谁管他的事,有时候衣裳都要补着穿,你想,这功课能好么?”

    宫中规矩,对太子例称为小爷,张佳木一听就是懂了。其实这位小爷,也就是后来的宪宗皇帝,书法很能看得,特别是一笔画画的犹为出色,最为有名的就是那幅《一团和气图》构思精巧,御笔从容大气,是盛世气象,很为后世名家称道。

    这些张佳木当然不懂,不过太子的书画很出色,这个他略有所闻。因此便向蒋安问道:“是叫背书吧?”

    “是啊!”蒋安愁眉苦脸的答道:“你想,小爷有口吃的毛病,越紧张,越口吃,这会儿万岁一脸不自在,你去了,恐的,”

    “不碍事!”张佳木心道:“就是他脾气不好才更有效。”

    但也不能同蒋安直说,当下只是笑道:“我去了,帮小爷说两句话也好

    “也是!”蒋安也转为赞同,锦衣卫和太监比,好比半个家奴,也算是内廷很亲近的对象,张佳木和皇家的关系向来亲近,就更好说话了。

    因此蒋安带头,一群小内侍站在左右,因为是考较太子,所以皇帝就在太子正殿的文华殿里,这里是太子召见自己的属臣,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寝宫则是在文华殿之后。

    距离很近,没多会功夫就到了文华殿外,蒋安去通传,张佳木就在殿阶下等候。

    皇帝在内宫中活动,驾子也小不了,随侍的太监和低品宦官很多,都是元青色或青色的曳撒,头上是山字型的乌纱帽,脚上白皮靴,还有些太监拿着铜头的拂尘,虽然没练过蔡花宝典,但几斤重的铜拂尘打在人头上,一样能要人命。

    除了武官之外,太监也负有保卫之责,算是最后的防线吧。

    “圣上口谕,叫张佳木进来!”蒋安再出来时,却是公事公办的嘴脸了,在殿阶平台上宣了口谕,转身就又进去了。

    张佳木微微一笑,知道这是太监变相的提醒,这会儿,皇帝情绪可不大妙。

    进了殿,免冠唱名口拜,等他起来时,看到朱祁镇坐在大殿正中的宝座上,上头横额一匾却被取了下来,放在宝座边上。

    张佳木会意,知道宫中正在清除一切景泰年间的痕迹,这些大殿的匾额只要是景泰年间所题写的,一律取下重写。

    文华殿的这处匾额还是景泰三年换太子时请大学士王文题写的,字很漂亮,但这会被丢在地上,臭狗屎一般。

    他心中一动,知道救援眼前满脸通红,眼角带泪的太子已经算是有办法了。

    见他进来,朱祁镇的脸色也是和缓了一些。太子朱见深更是见了援兵一般,可怜巴巴的看向张佳木。

    侍立在一边的万氏宫女更是一脸期盼。张佳木多智之名已经很深入人心,眼前的这种尴尬场面,换了别人来未必有办法,但朱见深和万氏对张佳木很有信心,觉得他一定能拿出办法来就是了。

    “都这会了,你进来做什么?”朱祁镇平复了一下心情,看着叩在金砖地面上的张佳木,叫了他起来,又叫人赐座,对这个年轻的功臣,他还是很重视的。

    “臣来是有要紧的事,张佳木笑道:“不过听说皇上在考较太子功课,臣的事可就不敢先说了。”

    很悲催的叫一下月票,

第一百五十六章太子露脸

    哎,虚头八脑的,你!,朱祁镇心绪虽不大好,但也溉:孤比卜逗的一笑。接着又是不无苦恼的摇头苦笑,向着张佳木道:“你看,年纪也不小了,不要说和你比了,到现在句读还不行,对对子也不成,做文章吧,破题都不行,你说,该怎么是好啊?”

    皇上亲述苦恼,用的是对亲近子侄的口吻,亲近是很亲近了但事涉太子,如果认下来,现在得意,将来大大不妙。

    张佳木连忙站起来,赔笑道:“皇上说这话,臣可不能不驳回了。太子殿下圣学岂是臣能比的?不说别的,太子的一笔字画,臣再学十年也比不上。臣的底细,皇上还不知道?就跟着哈师傅打下练骑射弓马,书本上的见识是有限的很了。也就是读了几篇千家诗,能识得几介,字,看看兵书罢了

    他的话,不尽不实,但也算说的很到位。太子的学问当然是不咋样,但字画是很好,这个皇帝也是知道。而且才过十岁,失学了好几年,没有人管束,能到这样的水平,天资是很聪颖了。

    原本知道的事,就是火头上来,顾不上想。这会张佳木一说。皇帝转念一想,不觉脸色和雾,当下点了点头,笑道:“你也是滑头,联心里清楚,你的字也很不错。”

    “是!”张佳木笑道:“臣是练了几年字,但不是臣瞧不起自己,实在是不能和太子的字比

    他看了一眼扔在地上的匾额。笑着道:“皇上,考较殿下的功课,也不一定非是背书不可。皇上您想,太子又不要应试中举,读书为的是什么?是将来为了治理天下用的,和那些书生学破题做文章,对对子,有什么用?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年建文帝可不就是这样,好好的帝王,学成了书生样”依臣之见,把古往今来的帝王治国的办法,编述成册,太子没事瞧瞧,以史为鉴,不是挺好?”

    “咦!”朱祁镇不得不表示惊诧了,他道:“这些你怎么想到的?”

    “臣就是没事看看夹书,对了,臣想到了,是唐太宗说的!”

    倒也不怪他,张佳木虽然小时学过些启蒙的东西,但毕竟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些道理,如果换了穿越前的他,是必定说不出来的。

    后世人,就算不是什么史学爱好者,也不是什么政治家,但好歹资讯发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从明清开始,中国人读书就走进了死胡同。多少聪明才智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一个那么大的民族,从早到下。成天跟伦理学死瞌,看到小鸡和母鸡也说是天理伦常,然后就“感动”了,这一群道学理学家,说起来是儒生,跟他娘的神棍有什么区别?

    明清的读书人。四书五经能倒着背。甚至有不知道唐太宗是谁的。说起来是极荒诞的笑话,但偏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身为一个穿越客,要是这兵见识也没有,那也真是活见鬼。

    听了张佳木的话,朱祁镇也不能不为之动容了。在御座上想了半天,朱祁镇才展颜一笑,颌首道:“虽然说的粗疏,但有你的道理在。不过,建文帝的话,你下回可不要胡说了”。

    “是!”张佳木嘻皮笑脸的道:“下回可不敢说了!”朱祁镇面向太子,笑道:“来,写幅字来我看!”

    这就算是变相的准了张佳木的话,今天不再逼朱见深背书了。这么一来,朱见深原本很难看的脸色也回转了过来小小孩童在深宫长大,心计深沉,已经不是普通人可比,张佳木一心帮他,朱见深心里当然明白,当下一边派伺候的宫女磨墨,一边用感激至深的眼神膘了张佳木一下。

    万氏向来是紧跟朱见深,这会儿也是笑意吟吟,秋波宛转,一副春情萌动妖婆发浪的样子。

    没一会儿纸磨好了,太子执笔在手,也是有点紧张。

    小小少年回过头来,向着张佳木问道:“写什么好呢?”

    张佳木笑道:“太子心里想什么,就是写什么喽。”他一边说,一边眨眨眼。朱见深也不是蠢蛋,当然立刻会意。

    这会儿皇帝网复位,也派了官员去祭祀太庙和皇极殿的祖宗牌位,还有什么事比名义更重要?越是觉得皇位来的有点问题的皇帝,越是要粉饰打扮自己。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朱见深已经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