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193部分

锦衣为王-第193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虽然粗鲁,也知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适合说这个,倒是张佳木的态度缓和了周指挥心里的打算。

    原本,他是打算当着对方的下属,给张佳木一点小难堪的。

    当然,这是太子亲口吩咐,听说,也是万宫女的投意。

    太子的意思就是,张佳木威权太重,对皇帝当然是言听计从,忠诚的紧,对东宫原本也是很忠忱,但是幼军的事出来,也能看出张佳木擅作威福,有点儿过于跋扈了,不敲打敲打,这个人是用不得了。

    当然,太子不会明说,隔着屏风和维幕,哪怕是至亲也不能窥探到太子实际的内心世界,况且,太子年岁渐长,君威森严,已经早就不能以孩童视之了。

    “敲打敲打?当老子傻么?”原本周指挥是打定了主意,到了张佳木这里。

    确实要先来个下马威。

    不然的话,自己也教人瞧轻了去。

    但当着不怒自威对他又客气有加的张佳木,周指挥脑子就算是石头切的,也自己知道轻重了。

    张佳木便是有这种好处,小人之流,在他面前自然而然的就打消了不敬的主意,当初在正南坊时,约束着过百无赖,那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哪怕就是无赖也都不是凡俗之辈,张佳木就硬是把他们管的服服帖帖,不然的话,夺门之功也轮不着他。

    现在见周指挥变得客气了些。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太子急着见我。

    不必再耽搁了。”

    他转过头去,向着任怨等人吩咐道:“这里也没有什么事了,九哥,你奉着我娘他们回城就是,别的人,都跟我回去吧。”

    “是,大人。”

    各人都是无话,全都躬身答应下来,张佳木负手而立,微微叹息道:“此地虽好,却非久驻之地,看来,我是没有什么功夫安享闲适了,”走吧。”

    周指挥在前,其余锦衣卫人等在后,一行过百骑风卷残云般的疾驰而去,在大队的骑士过后,又是一道又一道的警戒线被撤销,所有的明哨暗桩都在暗中撤走,或是归建小或是跟在张佳木等人身后,悄然前统只有在他们全部撤走之后,在各处割麦或是打场的村民这才如脱狂抬,一个个都是松了口气。

    这几天,这位看着很和气,而且也年轻的过份的张大人在这里,虽然他是和气的紧,到哪儿都不摆架子,对孩子也亲,也不要人跪拜而迎,大家伙省了不少事。

    大人的随从自己带了不少粮食下来,根本没有劳烦各庄出力,这是大忙的时候,谁家都不怎么抽出人来,只有大人身边的十几二十人是雇的厨子伺候,现在京畿附近的庄子大多是达官贵人了的,在皇庄和太子庄田名下的也不老少,但是能这么不欺佃户,甚至是在很多细节上都会佃户考虑的这么清楚的,怕也只是有张佳木这么一个例子在了。

    大人和气,对下也好,就是这些警卫凶的紧,一个个要么穿着飞鱼服,特着刀。

    到处巡逻游走,看到人,就是用锥子一样的眼神紧紧盯着,冷冷一眼,就能叫人全身发寒,半天不得自在。

    除了这些,村里各处也多了不少暗探,这些人好象比穿着飞鱼服的更加恐怕,也更是一副练有素的样子。

    多半都是一些精壮的汉子,身手利落,眼神锐利,连记忆也好象比一般人姚…所有的事,不论哪家里有几口人,什么特征,和这些人一说,顿时就明白,过多久也不会忘记,断不会叫人说第二次。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汉子都是保密局的暗探,这一次出保护任务,也是锻炼保密局下属培刮大队刚出来的新人的意思。

    事实上,这些新人比不少锦衣卫里的老手还要优秀的多,他们是良家子弟,其实也就是锦衣卫里的世家子弟一部份,军户世家一部份,还有一部份是坊中平民。

    但不论出身如何,都是选的年轻正值盛壮,而且头脑聪明。

    身手利落,最少也习过几年武,还有。

    最要紧的是要识得几个字,老实说,这样的的好苗子实在是太难找了一些,毕竟,在大明书已经是最有前途的事,如果一户人家能供子弟两年书,自然是指望子弟们继续下去,得中秀才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更何况有可能中得进士。

    那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岂是了得?所以说,保密局的人得下很多力气寻找,而且要给相当不菲的安家费,并且许诺美好的前途,然后才得以教人愿意加入其中。

    老实说,保密局的挑人比提骑更加严格的多,毕竟,缓骑执行的多是抓人摒人的武力任务,需要的就是**裸的武力压制,所以在武力上的要求比保密局要高一些,但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上,则堤骑就远远不如保密局的要求和标准高了。

    保密局,特别是外勤司人员的练就是张佳木亲自抓亲自过问,甚至在堤骑记练挑人之前,外勤已经在组建,并且在挑选第一批参人员了。

    从武功来说,提骑就是讲究长枪大刀。

    铁戟大马,虽然三百人。

    也要铁骑卷平岗,要有克敌制胜的威风,事实上,堤骑的练到是有点和边军一样相同,但就是比边军更严格,教官也更优秀,除了实战经验外,提骑的装备,刮练,包括人员的组成,都是普通的边军无法相比的。

    至于外勤,讲究的则是擒拿格斗的技巧,一刀致命的技巧,或是投毒,或是保卫,或是瞬间过目不忘的本事。

    保密局分外勤,总务、情报等诸多部门,外勤自然是最为紧要的一部份,张佳木之重视,自然也不在话下。

    有了这一群人,他的心目丰的锦衣卫,其实也就是他从很多方面看到的后世特务组织的雏形算是建立起来了。

    残阳西下,看着一队队的灰袍汉子在暮色中静悄悄的离开,不张扬。

    不显眼,但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力量。

    任怨也是被这种力量给震慑住了,看着暮色下的张牙舞爪的力量展示,任怨呆立良久,半响过后。

    才喃喃道:“厉害,这大约就是佳木所说的,于无声中听惊雷了吧?”(未完待续)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八十四章 请罪

    在周指挥的带领下,众人从城外一路急返,从广渠门再过崇文门,接着是左安门进皇城,然后是西华门入宫,因为太子急召,所以索性都没有求见皇帝,亦没有进隆宗门,直接由武楼绕道直向文楼,到了文华殿前叫人进去传话,只说张佳木来求见太子殿下。

    “里头叫传,”没过多久,出来一个六品奉御,向着周指挥点了点头,却是对张佳木昂起了头,只道:“太子殿下传喻,着张佳木立刻进见。”

    “是,臣遵太子令旨。”

    张佳木在阶下草草一礼,抬眼去见这个传旨的老公儿,却是面生,想搭话,对方却是昂起了脸,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唉,太子真是小孩子一个。”

    张佳木在心里抱怨一句,脸上都仍然带着浅浅笑意,那宦官也是太子吩咐,故意给张佳木冷脸子看的,所以才敢这般,这会儿见张佳木浑若无事的样子,自己反而心慌,于是躬身一礼,将张佳木延请入内。

    文华殿也是外朝大殿之一,太子见外臣,与儒臣讲学,写大字画画之类的活动,都在文华殿中,可以说,文华殿是太子*中的正殿,地位与皇帝临太和殿大体相同了。

    进殿之后,这座九楹深广的大殿纵不及太和殿,亦是深广阔大,中隔三室,正室办事见人,两侧则分别有用,等张佳木进殿之后,自然是在正殿御座之前跪下行礼,等叩之后,抬起头来,御座却是空的。

    饶是张佳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此时也是有点光火。

    太子不知道信了谁的谗言,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辱于他,做这等事,又不是真的要与他翻脸,只是想“敲打”一下,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估计不是太子想出来,要么是女人,要么就是傻的可爱的儒生之流了。

    他平心静气的一想,脑中已经脉落初现,侧耳一听,果然左面的阁中隐约有人声,算算时辰,再过一会宫门都要下锁了,估摸着,也就是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些儒臣讲师还留在宫中,等一会儿宫门来催了,这才出宫。

    太子因为被废立的事牵累,所以字画虽然都看得,但儒学和治国的学术就有待恶补,事实上,大明对太子的教育是和普通的亲王和皇子远远不同,教普通的皇子和亲王,就是儒家的仁恕守国之道就可,免得藩王学了帝王术,做出些对自己或是对帝系不利的事。

    至于太子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教育的是帝王的治国术,而不是纯粹的儒家学说。

    太子这半年多来,身边的朝臣讲官很多,詹事府中也有不少得力的人才,但太子最推崇和重视的人才却是以朝官身份兼任宫保官的李贤和彭时。

    这两位,也确实是大臣中的佼佼者,李贤不说,就是彭时,也是文臣中的后起之秀,学识远常人,最为关键的是,彭时的清正之名远在李贤之上,但其实口才不在李贤之下。

    张佳木对这两个文官中知名者的评价就是,一般聪明,但李贤善忍,也善于装傻,而彭时喜欢做能力之外的事,而且易于冲动,总之,前者不大好对付,后者虽然也算个对手,但不必太放在心上。

    至于岳正,商铭之流,土鸡瓦狗一般,根本不必在意的。

    “你来了?”足等了小半个时辰,外头已经在催促要关闭宫门,太子才施施然从侧殿出来,皱着眉头坐在正中御椅上,有宫人送上茶来,太子也是一脸的疲惫,向着张佳木道:“怎么幼军的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佳木,和你说,我心中着实不大高兴。”

    以张佳木在太子心中的地位,能说出这种重话来,实在是已经说明太子或是自己不满,或是经人挑唆,已经对张佳木很有意见,甚至是成见极重了。

    “是,臣孟浪。”

    张佳木虽然刚刚进来时见过礼,这会儿还是又碰了一下,这才抬起头来,安然道:“臣无可分辩,只是殿下怜臣是一介武夫,事上唯谨,忠忱之心可鉴日月,除此,臣亦无乞恩之处了。”

    “哦,这样说的话……这……”太子最近身量暴长,不到十二的少年已经腰围可观,这也是老朱家的传统,吃的多,心宽又体胖,所以不及弱冠就有胖的可能,至于太子的曾祖父不到而立就不能行走,更是一个级大胖子,不良于行,估计是某种肥胖的并症,朱氏皇族在锻炼身体这方面,可就远不及他们身后的少数民族王朝了。

    听了张佳木的话,太子圆滚滚的脸上也是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神情。

    这一次幼军的事出来,太子自然也是极为愤恨,御史不给幼军面子,当然也就是可以说没有把他这个太子看在眼里,这么一联想,就算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听说张佳木把御史家人折磨一通,太子少年心性,还颇有欢欣鼓舞之感,不过,经人一说,好象张佳木非刑伤人,而且并不是头一回,象抓捕青县知县的事,事前并无请旨,事后巧言分辩,事情出来,举朝为之侧目,现在这个锦衣卫都督的名声已经远不及当年,辛辛苦苦竖立的好名声,几件事之后,严重来说,已经和当年纪纲相似。

    光是这些,当然还打动不了对张佳木信任且又欣赏有加的太子。

    但彭时抓住此点,击中了太子心中最脆弱的地方:“今幼军实于张某人统领之下,六千虎贲军心尽属,殿下亦知张某武艺过人,勇冠三军,再有锦衣卫为助力,太子殿下如不加以收服,以权术驭之,以恩义结之,平时示以威福,使其惕厉小心,臣恐将来就算殿下想振作时,此人亦不能听殿下驾驭了。”

    太子曾经被废,心理远较常人来的脆弱,彭时这一击,正好打在点子上。

    事实上,现在就用忠诚与否来说张佳木,太子不会接受。

    说能力,更不会接受。

    对张佳木的忠诚和能力,太子都是欣赏与信任有加,从普通的角度来说,根本不会见用,相反,说者反而被疑。

    只有从将来来说,太子才会细思,才会警惕其中的危险之处,才会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虽然太子没有什么可用的实权大臣,但并不代表,已经习学帝王术的太子,会在身边留一个可能会危胁到自己权位的人物。

    就算是再欣赏推崇,甚至是崇拜,也是不成。

    今日之变,其因在此。

    而且,张佳木的应变也很出色。

    既然敌以强说我,不妨示之以弱。

    今日事出,他已经算中对手策略,暂且最好的应对之法,也就只能是如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