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228部分

锦衣为王-第228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中轴线的宫殿,却也是所知不多了。

    他们是从奉天门往西走,过崇楼后右门,也没有从隆宗门绕过去,而是折而向西。

    这个路线张佳木从没走过,王增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彼此对视一眼,却都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走了这么好一会,从奉天门到内廷实在是太远了,皇帝是坐在肩舆上,其实就是四个抬的软轿,整个天下包括这皇宫都是他最大,皇帝的神态就很悠然了,半躺半倚,和张佳木并王增说些闲话,问几句王增祖父身体,再问问王增亲事是不是快了。

    说起这个,王增也颇尴尬,他年纪不大,在世家子弟中结亲算是早了,而且,功名未立,有点儿叫这个一直狂傲的少年人颇有些不是滋味的感觉。

    当然,一切都有原因。

    靖远伯王骥年纪已经老了,就算再健壮的人,现在生命不能按十年计,最多是一年。过一年,就是一年。甚至今天好好的,明天一早就能一睡不起

    当时人的身体素质活到七十以上就是高寿,何况王骥老头儿已经八十多了

    就因为老头儿年纪大了,功业已经满了,对人生也是没有什么盼望和不满了。政治上唯一的企图就是看到英宗复位,看到天下太平可期,现在这个愿望也算达成,就算朝局小有不稳,内争的迹象明显,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老头儿很看的开,并不愿意多事了。

    从长长的宫殿绕过去,到得一处正殿的大门前,张佳木一看匾额,顿时省悟过来。

    这里原来是慈宁宫,居乾清宫以西不远,这里,自然就是大明皇太后的居所,天子之上还有更尊崇的人话的,便是居住在这里的皇太后了。

    这位太后老人家,也是一位传奇人物,而且,老实说,张佳木现在也是知道,论精明,论权术,论起心机智慧,这位太后远在当今皇帝之上。这位老太太,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王增这会儿也是知道是到了慈宁宫,不过,他却没有一点儿不安的样子,相反,因为是头一回来,还左右顾盼的四下打量着。

    其实在后宫有亲谊关系的亲臣是常来这儿的,逢年过节,老太后寿辰什么的,各家都得来拜寿,男子当然少来,但命妇是从年头到年尾,川流不息的过来,整个大明帝国就是太后她老人家最尊贵,不常来慈宁宫走动,还能去哪儿?

    一见王增如此,张佳木也是自失一笑。凭心自问,皇家待他不薄,他也没有异志,就算有些不轨的小小手段,和那些真正的权臣在暗地里搞的勾当比起来,他这点小手段又算什么?

    当下安然而行,刚到慈宁门前,里头倒是抬出一顶肩舆来,见了皇帝,自然而然的就停了下来。

    “难道是太后出来了?”张佳木忖道:“这倒是不巧了。”

    皇帝带他来,当然是带着孙女婿来给皇太后瞧瞧,这也算是皇家的大喜事,老太太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亲定下来的亲事,新上任的驸马都尉,怎么能不来拜见一下太后老人家?

    不过要是太后正巧出门,就坏了兴致,太后或回,或是在这里见上一面,说上两句,彼此都不是味道,头一回见面,可真是太不巧了。

    “请老夫人不必下轿了,就这么走吧。”

    正思忖间,皇帝倒是笑吟吟的开了口,只道:“朕带着张佳木来见见太后,老夫人不必多礼,请回吧。”

    原来轿上人是彭城伯夫人,年纪比太后还大一截,是皇帝祖父仁宗皇帝的丈母娘,也是成祖永乐皇帝嘴里的亲家母,这位老夫人,当然是特赐的肩舆,出入宫禁都行动自如,谁也不敢拦她的,便是皇帝,虽然没有给伯夫人见礼的道理,但遇着这位老人家,对方免礼就是肯定的事了,就算是皇帝,也是在自己的轿上给这位老夫人欠了欠身,算是见了一礼

    皇帝亦是人,有七情六欲三姑六婆,眼前这位须发皆白,但眼神锐利依然的老太太,着实也不是好惹的主,算起来,辈份也可是大太多了

    “哦,皇帝啊。”老夫人果真也就坐在轿上,并没有下来,但亦是欠了欠身,一边弯腰,一边轻咳着道:“老身受了点风寒,腿脚着实也不便了,恕我大胆,真的就不下来了。”

    “您老说的什么话。”皇帝含笑道:“论说起来,要是在小家子家,我还得跪迎您老来走亲戚呢。这么早,您老就要走了?”

    “是,我来听消息。”彭城伯夫人一如既往的爽郎可亲,她向张佳木看了一眼,哈哈一笑,道:“就是为这个小小子,老身跑了几次,这一回定了局,可以歇息了。”

    皇帝脸上的表情立刻可堪玩味起来,听着老夫人的话,却是一句话也不答。而张佳木自己,也是只能深深躬亲,这位老太夫人,地位尊崇的可怕,他实在想不通,她这么对自己,究竟是为的什么。

    “皇帝,老身告退。”老夫人也是轻叹一声,肩舆路过张佳木身边的时候,老夫人用手中的拐杖在张佳木身上轻轻一点,道:“好生做,要做忠臣,也要为公主之良伴。你的事,我说过的,很荒唐,但也教我觉得你是至情至性的人。”说到这儿,彭城伯夫人的语气变的森然可怖,她道:“你可不要叫我失望,懂么”

    整个大明,就算是皇帝和张佳木这样的大臣说话,语气上也得客气几分,并不能对小臣那么颐指气使的说法,政敌之中,对张佳木也得客气有加,但眼前这位鹤发鸡皮的老妇人这么一说,张佳木却只能凛然俯首,只道:“请太夫人放心。”

    “嗯,我放心。”听到他的回答,老夫人好象听到什么信的过的保证一样,刚刚的肃然之色一扫而空,满脸全是慈爱之色,她缓声道:“瞧着你,就象是见着你父亲一样啊……宣德元年的事了,一晃儿,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

    张佳木有心想再听一点儿,但老太夫人已经又使劲摇了摇头,用脚跺了跺轿子,轿夫会意,立刻抬起软轿,飞也一般的去了。

    “走吧。”皇帝脸色似笑非笑,似乎也想起什么似的,不过很快又回过了神,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张佳木一会儿,然后方道:“随朕见太后去”

    ……

    “臣张佳木,见过太后娘娘。”

    “臣王增,见过太后娘娘。”

    两个人随皇帝进去,先是等了一小会儿,然后就有个伺候太后的太监出来,引着两人进了正殿,指着地方叫两人跪下,接着就是报名见礼。

    “都是好样的后生,皇帝,国家不缺人才,吾心中甚喜。”

    太后其实是见过一次的,不过匆匆数语,长相什么的都是记不得了。这会儿听着声音,平稳有力,言辞得体,怪不得人说孙太后是一位政治强人,只是大明没有女主当国一说,不然的话,皇帝即位之初,如果是太后摄政的话,宣德年间的政统会传承下来,三杨会继续辅国,而王振,也必定不能用事,国朝也就不会有土木之变了。

    但太后似乎被抓着什么软肋一般,又或是有什么苦衷,况且当时仁宗皇帝的张皇后也在,也就是当时的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性子刚烈,不容轻犯,所以为了相安无事,也只能彼此都退回宫中,不能多过问国政了。

    就算如此,在明初的史册上,也有这两位痛斥王振,几次削夺他权柄的记录,如果不是后来互相牵制的话,王振,是不能成事的。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三十二章 嘉善

    第四卷锦衣都督第三百三十二章嘉善

    “你们俩,”太后和皇帝说了两句,便是向着张佳木和王增道:“都站起来吧,抬头起身,老身好好瞧瞧你们。”

    若是换了别的妇人,这么说当然不妥,但皇太后这种年龄和身份,这么说法倒是恰如其份,两人听着都是欣然起身,抬头挺胸,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

    张佳木高大健壮,虽然五官不是特别精致耐看,但略显粗旷的浓眉和大眼更和他的武官身份相配,再加上习武多年练出来的利落身形,脸上勃勃英气,整个人看起来就是叫人觉得充满了精力和勃勃生机,叫人一看就觉得顺眼,并且心生欢喜。

    “不坏,这一回打量的仔细。”太后看了半天,拿他打趣道:“说不上是什么好相貌,但搭配起来,看着也很顺眼不是?”

    “是,母后说的正是了。”太后面前,皇帝也是一副承欢凑趣的样子,听着太后拿张佳木打趣,便也是忙不迭的附合起来。

    张佳木难得的脸一红,不过也不好谦逊或是应承,说自己长的好吧,怪不好意思,说自己长的上不得台盘,似乎也不得劲,于是乎只得红扑着脸,站在下首,象个小媳妇一般的垂首不语。

    “看看,娇客么,都脸红了,哈哈。”太后心情很不坏的样子,又着实拿张佳木说笑了几句,最后才正色道:“你是大臣,按说驸马这个位子是给那些老成谨慎,家世清白,品行也很好的少年子弟们的,你看焦敬,薛恒,都是这么着。皇家遇到什么难事了,才叫驸马出来帮忙,平时呢,就管管闲事,最多管管宗人府的事,打打下手什么的。”

    大明宗人府是在明初设立,起初叫大宗正院,后来改为宗人府,首脑是宗令,由亲郡王担任,管的是皇家的玉碟、赏罚、爵碌并祭祀等事,说白了,就是一个管皇家内务的地方,开头宗令是太祖的次子秦王,左右宗正是晋王和燕王,左右宗人是周王和楚王,都是太祖年长的儿子,任职都是正一品。

    后来宗人府改制,很多职权被侵削,对诸王除了起名字外,根本谈不上原本的奖惩一说了。亲郡除非是犯了lun理道德上的错,比如有某位亲王被告以子奸母,或是弑杀亲人等罪恶,地方的官员才会先警告亲郡王,不听,就上报朝廷,或是夺爵或是圈禁,由朝廷最终定夺。

    就是起名祭祀的事,也多半归了礼部,所以现在宗人府不设宗令或宗正,只是由公卿勋戚亲臣兼管宗人府罢了。

    “是,臣现在管的事多。”听着太后的话,想着其中的用意,张佳木斟酌着答道:“不过臣一定也会好好打量宗人府的事,不敢有付皇上所托。如果有什么要请旨的,也绝不敢自专自主,一定请旨后行。”

    “好,好好好”太后极欣慰地向着皇帝,笑道:“这孩子看着英武,但真的很老成。”

    “是的。”皇帝也不能不表示赞同,夸赞张佳木道:“你现在越来越长进了,朕现在瞧着你,可真是欢喜的紧。”

    皇上的话其实实在是皮里阳秋,话里有话,现在张佳木倒是不知道,不过片刻过后,他就全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王增么,”太后又歪着头打量起王增来,看了半响,方才笑道:“生的真俊。”

    王增倒是真和张佳木不一样,张佳木不算是那种长的漂亮的男人,而只是靠身形,气度,神色等后天的东西来加分,而王增不愧是正经的大户人家出身的世家子弟,身上就有一种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味道,长期居于上位的那种漫不在乎的神情,见惯了世面的处变不惊的气度,再加上细皮嫩**红齿白目若点漆眉如宝剑的长相,果然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帅哥。

    还好王增没有沾染上最近正流行的公子哥儿们也涂脂抹粉的毛病,不然的话,演个女人也蛮合格,只是那样就太那啥了一些。

    太后这么夸奖,王增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他不象张佳木,这种夸赞从小就听多了,也听的皮实了,根本就不当回事了。

    不过,倒是有一点他真的很奇怪。张佳木是刚选的驸马都尉,太后要见一见,夸夸新孙女婿的长相,这倒也没有什么,太后五十多了,孙子么还都小,孙女也还勉强可以定下来,成亲总还得再过一阵子,少说,也得到明年过了十五再说了。

    至于王增么,现在亲事都定下来,太子出事,也是因为王增托了张佳木去西山打狐,太子听说了缠着皇帝要去,这才出的事。

    论说起来,太子遇险,王增还颇有责任,甚至,暗地里说,还是张佳木给王增下的套,只是这件事除了张佳木之外,连刘勇等人也不知道,更别提王增自己和别人了。

    但今天这种场合,却不知道皇帝和太后把他拎来是为了什么?

    做见证?他王增才几斤几两,他的祖父也未必够格。再说,皇家挑女婿,要媒人见证做什么……还真闹不明白了。

    说国家政务,和他一个举人也说不着啊。

    说皇家内部的事?和他一个小孩更说不着啊,他能做什么?再者说了,也没有身份啊……

    张佳木看着王增的模样,心里不觉好笑。他是太了解这个人了,小心谨慎,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思缜密,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