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248部分

锦衣为王-第248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是如此”皇帝不觉也是大怒,道:“总兵官并巡抚并诸路副将、参将,都是死人么?”

    辽东并兀良哈等地,都有巡抚,并设有总兵官的正兵,副将辅兵,参将奇兵,各路兵马闻警而动,烽火一起,便是全境动员。

    辽东还有兵备道,还有建州诸卫的shu女真可以调动,还有一路修筑的边墙。

    但就算如此,也是挡不住这些草原民族,其实也就是一窝强盗的进逼。

    皇帝想了一想,声调颇为冷峻地道:“现在不过是夏初,看来,兀良哈诸部去年冬天的日子不好过,嗯,他们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辽东防线,在大明太祖手中原本是没有一点问题。邓愈和蓝玉等大将轮流征伐,残元势力被打的灰飞烟灭,根本无能力再骚扰大明边境。

    但成祖年间,为了安抚兀良哈诸部,并使其为自己效力,成祖把大宁等地划给了兀良哈诸部。结果,辽西和辽东并山海关战线少了大宁一地就彼此首尾不能呼应,边境几乎年年报警,实在已经是明朝的心腹之患了。

    “唉,好好的一晚上,又叫朕不得开心了。”皇帝慨然叹息,道:“那就回宫吧。”

    “于少保在时,倒不曾听说边事到如此地步。”吴谨一点不给皇帝面子,这么答道。

    “行了,行了,不必再说。”皇帝也颇为苦恼,摆了摆手,就这么信步而行,慢慢的隐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见。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六十一章 叶宗留

    第四卷锦衣都督第三百六十一章叶宗留

    就在张佳木给皇帝送行的时候,深沉的夜色之中,在江西和福建交界的车盘岭边上荒山之中,一小队人隐藏在一座山洞之中,也正在享受他们的晚饭。

    “***陈海,硬是追的凶哟。”

    山洞里燃起了火堆,虽然已经交七月,南方的天气更是闷热,但高山密林的深处人踪罕至,入夜后凉气袭人,而且,山洞并不险峻,洞口处也有野兽的足迹,为了安全,在洞边上烧起一堆篝火,防寒气,驱赶野兽,两相宜。

    说话的是一个一脸诙谐样的矮胖子,圆脸上两只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巨灵神般的恶汉,正闷闷不乐地仰脸靠着山洞壁上发呆。

    还有十来个衣衫破烂的汉子也坐在这两人身边,或是发呆,或是用手臂枕着头睡觉,突然有个人在睡梦之中惊醒,一声低喝之后猛眼开眼,满头满脸都是冷汗,眼神中先是迷茫,接着是凌厉的杀气,再下来看到门前的火堆时,才又渐渐转为柔和,然后,又翻身而睡。

    “苍火头还是睡不好哟,”刚刚说话语调还带着一点欢快的矮胖子这一次也是声音凄然了。他看了看刚刚惊醒的汉子,摇着头叹气道:“八年多过去了,快九年喽。”

    “姓陈的,别他娘的在这里嚼蛆了。”被称为苍火头的汉子翻过身来,骂道:“又被人狗一样追,折了两个弟兄。当年那么多官兵他们也没死,保住了性命。这下到好,被人忽悠着又去采金,怎么样,命都没了”

    “就是说撒,”有人在暗影里头接口:“原本过的苦虽苦,好歹挣得命在,现在好了,龟儿子官兵苍蝇见到屎一般,天天追个不停。格老子的,迟早非得把命丢在这。”

    “娘的,你是屎,老子可不是。”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

    这伙人,说话真是奇怪的很,不过,左右不出四川两湖和江浙一带,全是南方人。一群汉子,粗看没有什么,仔细看下来,几十人人全是筋肉盘结,眼神锐利有神,很有几个,都是眼露凶光,脸上也全是阴森暴戾的样子。

    他们的身材都很高大魁梧,看起来全身都是劲力,而且,不是那种很呆很傻的健壮,而是匀称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习武强身的好手。

    在他们的身边,全部放着兵器。有磨的锋利雪样发亮的小刀,也有明显违制犯禁的柳叶长刀,官兵的制式腰刀,铁剑,甚至还有几柄短斧和长斧样的重兵器。

    这些兵器,全部上过油,擦的雪亮,证明是常常使用,并且精心保养。角落里,正有两个汉子借着篝火的余光,用磨刀石细细地磨自己的腰刀,众人只听到“擦啦”、“擦拉”的声响,磨刀的汉子低头弯腰,手上用力,动作娴熟有力,一看就知道,也是个玩刀的高手。

    “他娘的,陶得二”矮胖子心情烦燥,语气也变的蛮横起来,叫道:“不要磨了,弄的人心烦意气的,烦死啦。”

    “你知道什么?”陶得二仍是不紧不慢的磨刀,答道:“官兵要是进剿过来,刀磨的不快,确不落人头,到时候靠你这张嘴来帮手?”

    “哈哈,说的妙”

    “陈恭善这厮,就知道卖嘴皮子,这一下,可把大家卖苦了。”

    这个矮胖子原本是叫陈恭善,为人看着和善,其实心机颇深,又好机变,所以眼前这伙刀客平时都听他的多些。

    这一次,他招致外人,又从荒山里钻出来去伙着人挖矿,开头还好,从不远处的车盘岭过去就是福建的福安,那里矿藏丰富,金、银、铁、叶腊石,储量都是异常的丰富。这会子可不比后世,人口稠密,采矿的手段也多,此时的福安山多田少,地广人稀,正是这些矿徒们发财的好时机。

    早在正统年间,他们就曾经探得福安有大量金银矿藏,几乎是挖之不尽的宝库。当时的首领是邓茂七和叶宗留两人,而最为叫众人佩服的,自然就是败亡在几百骑兵,几千步兵突袭下的叶宗留了。

    叶宗留,浙江人,自幼好武,自然也就好勇斗狠。当过衙役,心软,没弄着什么钱。家中又缺衣少食的,将心一横,便纠结了邓茂七和山洞里这些个好友,啸聚了几百人,一起到福建南安来挖矿。

    当时大明和前宋是不同的,前宋时,有官营的矿,也有私营矿。在大明,除了少量官矿外,基本上是不允许任何人采矿的。

    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大约是元末的农民起义把大明的太祖给吓坏了吧。当年元朝疆域广大,带甲过百万,那么庞大的一个帝国,看起来是多么威风和不可一世啊。结果呢?黄河大工,挖出一个石人来,石人一出天下反,挖黄河是脱脱的主意,因为年年水患,不修对不起百姓。

    可这么一修,是生生把大元天下给修没了。

    历朝历代,都会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比如秦法严苛,汉尚宽简,汉初用黄老治国,就是这个道理。

    明亡之后,清在皇子教育,裁抑宦官,宗室费用和吏治等诸多方面都吸取了前明教训,特别是在赈灾这一块,任何一地有了天灾,清时很少隐瞒或是置之不理,从皇帝到大臣小吏,都知道赈灾极为要紧,因为赈灾,不知道拿了多少顶子,捕了多少贪官污吏,原因就是明亡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明朝亦是如此,元亡于治河,开矿也是险事。因为矿工都是单身汉子,健壮勇武并且有点亡命精神的才敢去当矿工,所以自有明以来,不管是铜矿铁矿银矿金矿,只要开采,皇帝是心存疑虑,而士大夫则拼命反对。

    有名的黑山金矿,采了半年出五两黄金。究竟是隐瞒起来,把皇帝当白痴,还是下头的人中饱贪污分了了事,又或是文官抱起团来排挤宦官,又或是根本无金,这就是一笔糊涂账,根本没法算得清了。

    福建福安这里却是不同了,后世探明的金储量极高,储银则是好几十吨,只是开采不那么容易,不象日本,有一个巨大的裸露在地表的银山可采。

    福安这里,金银都有,而且是异族聚居的地方,民风彪悍,汉人不抱团就很容易被欺付。在那种年代,随便将人杀了往山谷里一丢,真的是杀人如割草,根本就没有人管。那些矿工,敢聚集到福安去采矿,自然也都是好勇斗狠之辈,不然的话,饿死了也不敢打这种主意。

    叶宗留和邓茂七啸聚了几百号人,在福安开矿赚钱,好生快活。

    不过,好日子没有几年,正统九年七月,福建布政司右参议竺渊率官兵千人突入矿区,捕杀矿工,禁止民间采矿。

    后来因不堪官兵捕杀凌虐,叶宗留率众造反,杀参议竺渊,伤福建都指挥使刘海,自称大王,转战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官兵调动大军,一直到正统十三年底,才总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击杀了叶宗留,把这一次矿工造反的大祸给平息下去。

    大祸虽止,叶宗留授首,但这些矿工却并没有死绝。这伙人,也都不是良善之辈,在这三省交界的地方又是群山绵延,地势险要,他们又全是精于技击的人物,当初官兵进逼,要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官兵一至,则义军必定土崩瓦解。可这伙矿工却是杀参议,伤都指挥,这种强悍的攻击力实在是叫人咋舌,叶宗留一死,大股矿工或死或降,大部星散。眼前这伙,要么是头目,要么在家乡也有命案的亡命徒,回不得家。所以,大队官兵一走,他们便在这里潜伏下来,横竖这里是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处,两省官兵对这一小伙山匪不愿大动干戈,互相推诿,地方官员也知道不是什么大患,不会影响他们的乌纱帽,索性也不理会。

    就是靠着这种三不管的互相推诿,这伙矿徒居然从正统十三年熬到了如今,**年的时间,在荒山野岭度过,靠打劫过路客商,抢夺村落,自己也建了个小小寨子,苦是苦了点,性命衣食无忧。

    不料,前一阵子陈恭善被一个外来的小白脸书生说动,居然又动了心思,伙起了二三百号人,预备从车盘岭冒险过去,到南安再去挖矿。

    这一次那小白脸打包票说了不碍,大家可以安心赚一笔养老的银子,三五年干下来,这一生一世也不愁了。

    众人都知道所说是实,真的能不受骚扰的采上几年矿,人人都是小富翁一个,回家之后,也省得在山上吃风受冻,大家都是动了心思,同意了下来。

    当时说的好听,谁料在过车盘岭的时候那边的都指挥刘海不知怎地听到了消息,派官兵过来突袭,杀死了几十人,拿去几十人,现在剩下来的就全是当年一起逃出一条命的老兄弟。

    就算大家跑的快,老弟兄还是折了几个,一想起当时险状,众人心里都是一团怒火,自然瞧着拍板定下合作大计的陈恭善不顺眼,对他大加讥讽了。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六十二章 宝贝

    第四卷锦衣都督第三百六十二章宝贝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嘲讽,陈恭善胖团团的脸上也满是苦恼之色。按说,他看着憨厚,其实心计深沉,智计百出,不然的话,也不能叫他这样一个貌不出众的人隐隐然坐了头领的位子。

    当初是怎么上那小白脸当的,现在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

    迷迷糊糊的就被人说动了……现在想起来,陈恭善还颇觉得丢人现眼。

    但扫视一下在场的众家兄弟,陈恭善心里笃定了许多……娘的,当初又不是老子一个人被迷糊住了,你们还不是一样

    “众家兄弟,”陈恭善定了定神,笑道:“大伙儿也不必全冲着我来,说谁的不是,都没有意思了。现在刘海这厮知道了咱们的去向,他可是记得当年的那一刀之仇,我估摸着,这事儿,善了不了。底下该是怎么个章程,大伙儿说个章法出来,有了定议,我陈胖子绝不会说半个字的怂话。”

    他的话,说的很光棍。要是平时,大伙儿也会卖他一个面子,按他的思路往下走。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办法出来。

    不过,今天话一出口,底下苍火头第一个跳起来,指着陈恭善骂道:“姓陈的,你被猪油迷蒙了心,要回南安采什么鸟矿?现在好了,刘海知道咱们的下落,这么多年,咱们躲在这江西为的是什么,就是因为这厮放不过咱们。当初叶老大那一刀,听说废了刘海传宗接代的家伙,这厮誓要把咱们斩尽杀绝才甘休哪”

    “说的是啊,真真是晦气。”有人在暗处往火堆吐了口唾沫,噗嗤一声之后,才道:“这么多年了,咱们在江西和浙江躲来躲去的,就是不敢去福建,为的甚?还不是躲着刘海这厮”

    “是啊,真不知道哪招惹起的,真是晦气。”

    众人七嘴八舌,一边数落着陈恭善,一边也是发泄着自己心里的怒气。

    原本日子是过的苦,不过好歹有个小寨子,不少人还讨了婆子,生了娃子,日子再苦还过的下去。一时起了贪念,现在好了,怕连累家人,因为有官兵在后头缀着,所以连家也不能回,寨子那边要是暴露出来,可就什么都毁了。

    现在前进不得,后退也不得,竟是成了一个困局,大伙儿怨气这么大,自然也是实在肚里一团火,发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