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31部分

锦衣为王-第31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在京师之中是人尽皆知,侯爵而手握重兵,朝廷倚重的第一武将,这样的人,确实是张佳木惹不起的。

    他道:“武清侯府中还缺伺候的人,你的话,实属荒诞,我该掌你的嘴。”

    石头儿也是苦笑,他摇头道:“这种事,我敢胡说不成!拍花子又没死罪,瞎攀扯朝廷大将,那才是杀头的罪名。这位大人,实话同你说了吧,不是武清侯要人,是他老人家的侄儿要人。”

    “你说的是大同副将石彪?”

    “是了!”

    “他要将人带到边关?”

    “是的。不然的话,凭买就行了。你想,人家要是知道要去大同边关,谁还愿意去?他又喜欢新鲜,隔三岔五的就要换人,不用这法子,哪来的人一直给他带去?”

    这一下,迷团尽解。

    怪不得这帮人胆子比天还大,不管是都督府还是哪家贵人府里的丫鬟,只要长的俊俏,一律拐了带走,丝毫没有顾忌。

    石彪这个人,张佳木也是知道的,无事生非,胆大妄为,生性粗鲁而且残暴的一个人。当年守北京时,也曾立下战功,手持大斧冲杀在前,论杀敌是一等一的好将军,好汉子。但是今天这件事,做的实在是教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似乎是看出了张佳木的为难,石头儿叹口气,道:“不瞒你说,我原本是在大同守边杀敌,官也做到了总旗队正,那又怎么着?侯府里头一声话传下来,我就得干这个!”

    石亨与石彪叔侄骄横不法,这个张佳木早就知道,但实在没有想到,石彪居然如此行事,而且是如此对待豪杰之士!

    他心头的火苗腾腾的往上窜,石总旗见他无话,便觉他要放人,自己勉强撑起身子,道:“大人,听我一句劝,当没事就算了。我也有话在先,正南坊里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来了!以前丢的人,我也打包票,一定给你送回来。你这么起劲抓人,想必是有人督促叫你破案找人,我们把丫鬟送回来,你再抓几个无赖打一顿,这件事就算完了。”

    他笑了一笑,道:“石副将欠了你一个大人情,我兄弟也是欠了大人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便是武清侯那里,石副将也是能说上话的!有此一事,大人在京师里就算是稳如泰山了!”

    话说的也没错,原本靖远伯就对他青眼有加,正南坊里没人敢动他。指挥指里,朱骥为人方正,对他在坊里修理街道,清理占道房舍的事大为欣赏,有朱骥在,锦衣卫里也没有人敢动他。

    再有门达与哈师傅几个互通消息,如果再攀上武清侯的大粗腿,那么就真的可以在京师里横行了。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得了,打住吧。且不说武清侯石副将这叔侄俩的脾气不是好相与的,就算真格能攀上这大粗腿……我也不能够干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事。”

    钓鱼执法也好,收保护费,搞强拆,坏事张佳木也干了不少了。但是把黄花大闺女往火坑里推的事,这种王八活儿,他还真干不来。

    人啊,活着还是得有底线的啊……

    -----

    三更了都,请大家赏点票给点信心啊。看了觉得尚可的同学记得收藏啊。

第五十六章 暗流

    张佳木一声令下,人全部押走,包括伤的不轻的石头儿。

    既然做了,当然就做绝。

    这些人他处置不了,直接下令,押给千户杨英大人那边,由他老人家去接手了。

    月初他送月例银子的时候,杨英根本没给他好脸。王琦就是他的人,现在被张佳木生生给挤走了,杨英怎么看他都不顺眼,好在月例银子一分也没少他的,就算这样,也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想想杨大人接了这么一个烫手的炭团,脸上是何表情,张佳木就忍不住要笑。

    当然了,人肯定是他得罪的。武清侯要算账也找不到杨英头上,来日大难,现在就得想办法!

    石亨这个人,张佳木消息灵通,对他还是很了解的。

    睚眦必报,绝不饶人。又是手握实权提督十团营的武将,他要么不发难,一旦动手,非得把张佳木一把捏死不可。

    惹上这个对手,张佳木皱眉不已,而知道底细的任怨几个,也都是惊的半天说不出来话。

    半响过后,武志文才道:“论说,大人这事干的真是太大胆了,要趁早设法,不然的话,石彪发起蛮性来,真的是王法也不管的。”

    这会儿抓人的事已经泄露出去,胡同口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刚刚那群拍花子贼被押出去时就是人人喊打,石头儿的脸上头上还挨了臭鸡蛋和烂白菜叶子,甚是狼狈。

    但大家知道这群人是武清侯府石彪所派之后,原本还吵吵嚷嚷的人群都安静了下来,大伙儿看着张佳木的眼神,都是充满了担心。

    石彪是什么人,全京城百姓没有人不知道的。小张百户把他得罪了,坊里的这太平日子怕是要完。

    虽然小张百户也够折腾的,收市容费,收环卫费,杂七杂八,这阵子杂费是直线上涨。原本一个月交五钱银子的,七弄八整的就成了一两。

    但这银子交上去,还真没有什么人不满意。

    一整套的服务设施都建了起来,拆了房子的还能安置新居。当然,也要给一笔不菲的费用,但住的房子也是好多了不是?

    京城里头,只要能安下家来的,没有真穷的掉底的,想想办法,总能弄几两银子出来。以前大伙儿是住的一样,心里也没啥讲究的,都是穷惯了的人,能将就的话就不会闹腾,但有了好房子,修的干净整洁的澡堂子什么的,道路也干净了,新居里头也铺了砖,想一想,多花了这么点钱,还是很值的!

    锦衣卫收银子还收出感激来,收出了人心,张佳木这个百户,大约也是头一份了。

    人群之中,有两个中年人,都戴着方巾,穿着青布道袍,这是当时士绅流行的打扮,倒并不是真正的道士。

    两人之中,一个皓首苍髯,脸上皱纹深刻,颇具老态。另一个正是中年,国字脸,卧蚕眉,分成三缕的大胡子打理的柔顺整洁,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精明干练,威严大气。

    年老的人先开口,他道:“节庵,京师之中,居然有人如此蔑视法纪,我要动本参!”

    “九老,事情尚未弄清楚,我看,还是等一等再说?”

    “人犯俱都被逮,哪里还有不清楚?”

    中年人摇头道:“九老,此事关系重大,请慎之再慎。”

    老者知道他简在帝心,向来深受倚重,而他都显的很为难的事,当然就是困难重重,屡加劝阻,当然就是因为有难以言明的困难了。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坚持,但他竖起掌来,眼神也锐利起来,道:“节庵,不管如何,要保住这个年轻后生!锦衣卫里,虎狼横行,但有如此敢不畏权贵之士卫护百姓的平安,所以,你要保他!”

    “当然!”中年人也慨然道:“九老请放心,此子官声极好,今天我们又亲见此事,不论他得罪谁了,我总护得他平安就是。”

    他的话,简明有力自信从容,不是久居上位手握重权的人,说话绝不会如此。

    果然,那个老者一笑点头,挥了挥手,表示这个话题不再谈下去。自然,也就是说对这个中年人有着没有保留的信任。

    他换了个话题,笑道:“节庵,你看,这个后生的主意真好,划出这块地来,建几个亭子,所费也不多,但这些百姓与妻子一起来玩玩,还有些零食茶摊,吃吃喝喝,所费有限,但是,倒也开心。”

    现在这会天早黑透了,但还是有不少提着灯笼的百姓来来回回的,一个广场就能惹动这么多人,这在当时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唉,”中年人突然叹了口气,道:“我等备位庙堂,还不如一个锦衣卫官校想的深远明白,岂不惭愧?九老,你看他,倒真是个实心办事的,修理街道,建浴室茅房,这些事都是些小事,但有几个人看得到又肯下功夫去做的?”

    九老点头道:“是的,我意亦是如此,刚刚的后生百户,是个肯实心办事的人。”

    两人就在原地散步行走,看着张佳木的种种举措,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这些玩意,原本就是最中上官的意,张佳木做的也很踏实,当然了,他收人家银子,甚至用无赖强迫人搬迁的事,眼前这两位大老倌当然不可能看到,也是不可能知道的。

    两人正赞叹间,中年人眼神较好,远远看到一行人提着灯笼簇拥着一个大官儿骑马过来,他道:“怎么遇到此人,我们同他气味不对,九老,我们走吧?”

    “喔,老夫听说他就住在正南坊中,这一次又委他查办弹劾一案,所以他会到此地来。”

    “原来如此,我们不必同他招呼吧,我同他的事,想你也清楚?”

    当年的公案和徐有贞此人如何,老者也是清楚的很。当下九老也点头道:“对的,不如速去,速去。”

    两人相视一笑,知道彼此心意,当下都是掉转过身,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去也。

    虽然溜的快,但骑在马上的那个官儿倒是眼尖的很,一眼已经在人群中将这两人认了出来,他一脸奇怪,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沉吟道:“耿九老怎么和于胡子混在一起?”

    他想不明白,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冷冷一笑。

第五十七章 投帖

    来人正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正三品文官,穿着绯袍,圆领纱帽,玉牌官靴锦鸡补服,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威风凛凛,俨然天上中人。

    这个人很有清正之名,能力也强,一脸的精明干练。

    不是强人的话,也升不到如此高位。在大明,最难做的就是京官。

    每三年一次进士考,之前还得中童生、秀才、乡试举人,再到京师考进士,这一条路不知道挤翻了多少英雄豪杰之士,能中进士的就已经了不得,但是中了进士只是为官之道的开始而已。

    进士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首名叫传胪,这四人肯定能进翰林院。二甲之中,有人能进翰林院,有人能到各部寺,二甲排名靠后或是三甲的,就只能分发到各布政司下面做知县去了。

    很多人以为当知县很威风,其实在明清时,中了进士一旦为地方官,就很少有升迁到中枢的机会,一辈子沉沦下僚,十几年过去,最多升到知府就算能力和人脉都很强了。

    而当年会试的同年,留在京师为官的,十几年下来可能就进入内阁,成为大明宰相,一次考试,确实就可以定下终生。

    徐有贞先在中枢为官,考试成绩当然不差,后来在土木之变时栽了大跟头,贬到地方,但实心任事,能力又强,官声极好。他又有一些仕途得意的同年帮他说话,几年功夫,居然又回到中央,而且是在都察院做副都御史,这人的人脉,能力,又岂能等闲视之!

    他原本就是正南坊中居民,坊中变化,早就看在眼里。可以说,现在京师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关注着锦衣卫在正南坊的变化。

    文官对锦衣卫这样的皇权下的爪牙本能的就是抵触和防范的态度,没有文官会喜欢锦衣卫。

    但张佳木这个少年就不同了。在任上所作所为,不象个锦衣卫,倒象是顺天府尹,而且,比顺天府尹做的可好多了。

    在徐有贞看来,张佳木有些背景后台,做事也很值得肯定,也就是高平这种二楞子还记着仇,一心要扳倒这个锦衣百户。

    这明显是徒劳无益之举,徐有贞心中冷笑,真要扳倒人,也得拿出点实在的东西来。胡乱上弹章,只是叫人嘲笑罢了。

    他与张佳木和高平都没有什么交情,这件案子已经打定了主意,秉公办理,依实说话,御史查案,就这么办事是最舒服不过了。

    徐有贞就是正南坊中的居民,他的家人倒是认得张佳木的,一眼就看到锦衣卫正在办差,徐有贞也很好奇,便命人去打听原因经过。

    待知道就里之后,徐有贞连连摇头,叹气道:“这个后生,胆大妄为,怎么敢去惹武清侯府!”

    原本他倒是想和张佳木结纳相与一下的,徐有贞也是消息灵通,知道张佳木背景没那么简单,看他行事也是很有章法,年纪不大,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这一次借着查案,说是公平,但心里早就有偏向张佳木的打算。

    但今天这么一闹,张佳木就算是有人撑腰,怕是也拧不过武清侯去。

    那么,就趁着武清侯没发作,正好有个弹劾案子在手上,自己就先动手对付张佳木,这样的话,武清侯那边等于先卖了个人情,这岂不是好事一桩?

    “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