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345部分

锦衣为王-第345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离吧,人多的很。做买卖的,绘海图和地图的是锦衣卫的人,记录风土人情和沿海国家数目和政治的,也有其人,咱们幼军专管保护徐大人和船队安全,大人说了,给咱们每船二十门火炮,五百人全部发给火铳、强弩、硬弓、铁甲,还有最新打造的百练钢刀、铁枪,全部发给咱们,这五百人,也挑的武艺高强的精兵锐卒,大人说,南洋那里小国林立,多半是心畏中华上国的土蛮,遇到不识好歹的,只管放手去打,咱们呀,要准备五百破一万”

    说到这儿,金千石笑道:“其实咱们也没啥可抱怨的,这个年纪,大人就给了这么高位,现在出海搏击万里浪,也是丈夫行径,要是怕了,不算好汉。”

    “嗯,说的是了”

    “万不可有负大人。”

    “大郎,将来得意了,咱们几个没回来,舍弟今年刚补了锦衣卫,你得照顾一二。”

    不知怎么地,王大郎只觉得自己眼眶湿热,想说什么,看着这几个意气甚豪的兄弟,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郎,现在知道咱们为什么寻你吃酒了吧?”金千石笑嘻嘻的道:“最多几天,咱们就走了。父母那里,已经拜辞过了,也就是和你再好好喝一场酒,就可以从容出海了。”

    “这自然要喝酒,”王大郎其实并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更加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找什么种子?在他看来,这和秦始皇去寻海上仙山恐怕区别也不太大,反正都是虚无缥缈的事。但张佳木的交待,不论是锦衣卫还是幼军都不会驳回,只有拼命做好的份,所以现在也不必多说什么,只是拍着金千石等人,笑道:“好歹我也是武官了,一顿酒总还请的起。”

    说虽是如此说,心里却也颇觉担心,不知道身上的钱够不够买肉打酒。

    他家住的地方倒还算好,虽不是豪门大户,连普通的文武官员和商人所居也是不如,不过好歹是京营官兵聚居的地方,院落还算大,也不甚挤,从院门进去,天井中也种得几株梅和海棠,开的正艳,闻着花香绕过几家杂户,却见人人都是脸上带笑,王大郎心中嘀咕,不知道是何道理。

    到了自己家门首,远远瞧着母亲却也是一脸笑,见他来了,自然就迎上前来。

    不等他问,他娘亲便笑道:“大郎,张大人又赏给咱们军户酒肉了,院子里家家都有,咱们家说是你已经当了武官,按的是六品武官赏的,你瞧”

    他打眼去瞧,却是见着有猪肉牛肉等物,堆的老高,大约有好几十斤,几口袋粮食也堆积在墙角的苍里,中间的供桌上,还有两匹细布和两匹粗布,布匹一边,就是几吊京钱,黄灿灿的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辉。

    提醒同志们,月底了,月票不投是很浪费的

    浪费是可耻的

    不管是投我还是投别人,赶紧的投了吧~V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二十章 人心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二十章人心

    看到这一切的那一瞬间,王大郎的眼眶湿润了。

    “张大人真真是……咱们家里哪里用得了这么许多,上个月起,就已经叫人送米面和猪肉来,说是现在卫里手头宽裕了,按卫中上下的家境汇在名册里,咱们家是定的丁等,所以每月都有铜钱和猪肉米面,等你领了俸禄之后,怕是就能上到乙等,补贴就少多了……”

    当娘的看到儿子,只管絮絮叨叨的说,王大郎忙笑道:“咱娘母子二人,我的俸禄怎么都用不完,怕是买宅子和在城外买地的银子都能攒出来,娘,您放心吧……”

    说着,又把几个笑嘻嘻的好友拉过来,笑道:“娘,这都是我在幼军中的好友,割头换命的交情……”

    当娘的哪里需着儿子多说,当下便笑道:“好,我这就去烧饭做菜。”

    说着,又叫来一个小小子,院子里邻居家的半桩大男孩儿,给些零钱,叫买来板鸭烧鹅猪头肉什么的,切了给儿子和客人下酒,自己下厨房去整治肉菜,她是做惯了的,没一会儿,就把锅生起火来,厨房里也飘出饭菜的香味来。

    等下酒菜买来,客人自己动手相帮切了装碟,然后就在檐下摆了桌子坐下,四人俨然也是大人丈夫一般,彼此对坐,闻着酒菜香气,却都是展颜一笑。

    王大郎这个穷小子是头一回请客,家中也没有那么多桌椅,当时的贵族家里还比较讲究,虽不象唐宋时还有汉人遗风,但讲究的人家还是分餐制,每人面前一桌一椅,分而食之。宫中大宴,亦是如此。

    四人坐的桌子或是所谓的八仙桌,得到中晚明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士大夫和百姓的家中,到那时候,请客才有主客团团对坐的吃法,在此之前,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至于父子不同席,或是家中根本不请外客,寻常也不会请客吃酒,最少在正统年之前,大明仍然是有这种质朴的开国遗风,风气的转变,倒正巧就是天顺和成化年间的事了。

    “来,诸位兄弟,”王大郎高举自己家的蓝边大海碗,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酒水,他涨脸着红,慨然道:“第一碗,先敬咱们大人吧,没有他,就没咱们聚在一起的这一天,没有大人,也没有我王某人的这一天,所以不论如何,第一碗酒为大人寿,诸位以为如何?”

    “自然如此。”

    “理所应当之事。”

    “来,饮了”

    三人自然都无异议,他们就算是小康或是将门世家,但承袭军职最多也就是百户一级的小官官,现在已经身居高位,而且名动九重,金千石更是抄检大内,虽然是外朝,但也是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先例,五六百祸乱内宫的太监宦官被他或杀或拿,之前在延绥也是与蒙古骑兵对战厮杀,现在更要去万里之遥,这眼前一切都是张佳木所赐,王大郎的话,正合各人心意,当下俱是举起酒碗,彼此一笑,然后便仰起脖子,俱是一饮而尽。

    酒是劣酒,坦白说,王大郎这样的人家也不知道什么酒是好酒,一碗下肚,就觉得一股火线自喉咙直穿而下,辣的王大郎涕泪直流。

    其余三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当时的世家管束子弟更严,这三人都是少年入伍,在家里根本没喝过酒,这会子一碗酒下肚,却也分不清好坏,金超勇醉醺醺的道:“好酒,真够劲儿。”

    “确实是,我听说好酒都劲儿大,这酒,真够味道。”

    “那就再来一碗。”

    王大郎又是满斟了一碗,其余三人眼也直了,不过也是依样画葫芦,俱是满满倒了一碗在自己面前。

    “第二碗,自然就是祝诸兄去万里之远而一路顺风,此去真是前路万里,请满饮此杯吧,前路虽无知已,但此时有酒一杯,也足以开怀”

    金千石听的双眼发直,只道:“大郎,我记得你以前可是不擅言辞的。”

    “还不是学校里老师的教导。”

    “好吧,那便喝吧。”

    第二碗下肚,四人便都是已经快不支倒地了,喝酒似他们这般喝法,自然是支撑不了多久的,醉了,也不奇怪。

    金千石迷迷糊糊的还在问:“第三碗为什么喝?”

    “蠢才啊,第三碗当然是等你们回来再喝了……”

    有人“砰”一声已经载倒在桌上,只有金千石还在嘀咕道:“明明是不舍得酒,偏要说等俺们回来喝,不行,就今天就消缴了这坛酒”

    ……

    他们是午前喝的酒,一直却是闹到傍晚,然后王大郎昏天黑地的睡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打了五更,外头鸡叫成片,吵的不行的时候,这才是醒了过来。

    一醒过来,当娘的自然要埋怨几句,不过,少不得叫他喝了醒酒汤,再好生洗了头面,精神爽利之时,才又吃上一碗面条,吃饱喝足精神回复之后,便向着母亲道:“娘,这阵子孩儿不回来了,你这儿什么也不缺,儿子也放心,可以好生多办几天事。”

    “吾儿说的是了”虽然当娘的万分舍不得,眼神里全是慈爱,但语气却是异常的坚决:“娘这里什么也不缺,你好好想想咱们娘母子当年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多想想,对张大人就知道该怎么去效力,做人,要有良心”

    “是,儿子懂”王大郎站的笔直,目光沉毅,只道:“大人就是咱们家的贵人,没有他,哪有儿子的今天?娘,儿子一定好生办事当差,绝不会给你老人家丢脸的。”

    ……

    吃饱喝足,沐浴在早晨初春阳光下的王大郎显的格外英俊,只是身上的大帽灰袍,还有牵着的驴子,实在象一个学做买卖的学徒,根本就不象是一个出生入死,缉拿不法奸徒,传说中能止小儿夜蹄的锦衣卫。

    他骑在驴身上,高大的个子把瘦小的毛驴压的有点走不动道似的,从家里出来,绕道过东市……这会子的东市里头还不知道有多少买卖人,里外头光是卖小吃点心的估摸就有好几千人,凑那里头去,就甭想赶的到地方了。

    今天也算是他入职的头一天,从内卫学校出来,又授给官职,而且允了一天的探亲假,但到了今天就只有一句话的交待,让他找到一个地方,自己报道,并且在上司的带领下,随机参与到任务中去。

    凭着训练过的过人的记忆力,王大郎还是很顺当的找到了地方。

    就在崇文门左侧的一处民居。

    在进去之前,他特别绕道从崇文门过了一下,果然,那些平时耀武扬威的税丁早就不见了踪影,城门大开,只有一群负责守备城防的京营官兵打着呵欠上城楼去了,没有那些不阴不阳的太监宦官,也没有如狼似虎的税丁,那些卖苦力的三三两两很随意的进来,商铺药店拉货的大车一辆接一辆的顺顺当当的进了城门,卖菜的送鲜肉的,城外卖鱼的,这些原本都是被盘剥的最凶的人,可他们也是神态轻松,嘻嘻哈哈说笑着就进来了。

    今天已经是开关第三天了,看来天天进进出出的这些人已经适应了不再需要交税进城的待遇了。

    至于到了城中……大明原本就是没有工商税的,用来平衡的就是各处的税关制度,还有和买政策。

    但现在,这两样也是取消了,原本和买就是欺负的下等买卖人,真正的大商家,够资格和官员太监打交道的根本不会被摊派到名额,而崇文门的税关也抽不到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和官员士绅,都是抽的普通的小民百姓和小生意的的血汗。

    如今张佳木不管不顾的把宦官集团给得罪了一个狠,却是把京城之中最为扰民,苦害百姓最狠的两样恶政给取消了,王大郎才站了一小会儿,称赞张佳木的话就听了满满的一耳朵

    在此之前,可是没有这么多,毕竟锦衣卫做的是见不得人的特务勾当,前几任指挥使的名声也很那啥,不算好听,所以锦衣卫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原本就不大好,张佳木又没有做过什么亲民的大事,虽然不似曹家和石家那么苦害百姓,扰民残民,但毕竟也说不上有什么好名声就是了。

    如今却是大变特变,百姓就是这样,任何动听的言辞也没有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管用,吹的再凶,也是没有一个实在的政策更能得人心。

    人心,平时是看不到在哪儿,可是用心去听,去感受,却是处处都在,叫人听得着,看的见,一切都是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

    略听了一小会儿,他便转到了一个小巷子里头,按记忆找着了一个单开间的小门门口,在青瓦垒成的门首屋檐底下,按着约定好的虚实拍击之法,开始拍击着小院的院门。

    在啪啪声中,他安静的,不急不燥的,按着既定的办法,缓慢而又坚决的拍击着。良久良久之后,门才哑然一声打开,有一个长的凶形恶状的汉子打开门来,看他一眼,歪一歪头,低声道:“进来”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二十一章 伏兵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二十一章伏兵

    一进院落之后,才发觉院子门首很小,但院内并不简单,地方很大,天井也很宽敞,就在院子里头,还站着十来个灰衣汉子,年纪大小不一,但眼神中都是透着着精悍之色。

    只是各人都穿着百姓的衣服,看起来气质都很出众,这一次他奉调前来,要加入这个部门,首领是谁,干办什么样的差事,却是一点儿也摸不着头脑。

    就是这会子,连领头儿的是谁也不知道?打量了好一会儿,却也没有人上来理睬他,只是有几个汉子用好奇的眼神看了他几眼……王大郎确实是太年轻了

    又过了一会子,众汉子突然肃静起来,脚步也是站的呈立正的姿态……这种姿式王大郎却是见的多了,站军姿练队列时就学过了,而且在锦衣卫的学校,现在也是用军纪军规来管束,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