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393部分

锦衣为王-第393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收入,都是打土地里来,所以对土地的兼并和收入当然也十分的放在心上。除了阳武侯家,别家勋戚的情形也差不离,一听说了,当然也就极为上心,关系近的,自己求见张佳木讨教。要不然,就打个招呼,派自己庄上的管家执事前去观摩学习。

    当然,是能学到些皮毛,还是什么也学不到,这就是两说了。

    不过,阳武侯和驸马薛恒两家已经预备到绿柳庄等几个张佳木的庄园住下,不再走马观花而是踏实的考察。

    一旦发觉张佳木的行为布置更加合理,便会果断学习,这一次,却不是再学个皮毛就了事了。

    普通的勋戚士绅都这么上心,当时的第一大地主自然是要比普通人家更加的上心了。

    这么一想,可就知道了,这一回其实不是皇太子的主意,背后的支使人却是当今的天子,九五至尊的皇帝陛下了。

    想来是好笑,细想却可悲,求田问舍,匹夫所为,不过从当今皇帝,到成化、弘治这几十年间,皇庄数目从无到有,一直到数百万亩之多。

    但这种兼并一看就知道是没有道理,注定不会有什么收益的。到了万历年间,拥有四百万亩土地的皇庄,一年的子粒银收入才两三万银白银,这么多的土地,肥了谁也没肥到皇帝,而所谓的皇庄,也就真真成了天大的笑话。

    不过眼前这对活宝父子可没这种觉悟,皇庄在设立之初也确实给皇家弄来不少活钱,于是皇家胃口大开,开始拼命的兼并。

    要说老朱家全是这种德性,分藩在全国各地的藩王第一要务就是跟老百姓抢地,然后就是抢钱,抢粮,明亡国时,随便出来一个亲王都有金银几百万,土地数十万亩到过百万亩,亲藩如此,皇室也是如此,这一个贪字,还真是治不了的毛病了。

    “这么说,太子是要我的庄子是不?”

    “小爷倒是没有直接开这个口,不过,意思似乎是这个意思。他的想法就是,既然太保的庄子好,不拘哪一个划一个给东宫,东宫拿一个相等的补给太保,这么着,皇庄又能和太保的人学种地,太保也没有什么损失。”

    要说现在这君臣是真的隔膜了,要搁以前,太子肯定直接就开口要了。没准儿,听说张佳木种地有心得,还会直接把人叫到文华殿去,一五一十的问清楚才行。

    期间肯定是说说笑笑,赐茶赐座,彼此交谈起来犹如良朋益友……

    当初张佳木教太子骑射弓箭时,就是这般情形。

    但一转眼之间,往事已矣,现在君猜忌臣,臣亦然不再忠君了。张佳木已经看透了太子,既不如皇帝的政治才干,也更加的懒惰和贪婪,可能在年轻时还能因为儒臣的督促还勉强自己勤政,但时间不会超过一两年时间,太子必然会疏懒懒于理会政务。

    正统早年的王振之祸必定会再生太子执政之时,只是,是为祸更烈,还是稍减于正统年间,那就是不好说的事了。

    至于太子的性情,则也是远不如当今皇帝那样的平易近人。皇帝是因为幽居而被伤害,对群臣的防范之心稍过了一些,但无论如何,算是一个仁君,而且,身为帝王却有平民的思维方式。

    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而太子,却明显没有皇帝的这一层好处。

    而关键在于,太子叫张佳木瞧不起的一点,便是宠信万氏。

    才多大的人,万氏已经是须臾不可离左右。两年前,太子和万氏还只是孩童和一个类似母亲和姐姐加保护人的多重角色的结合,到现在,太子已通人事,和万氏还得加一个夫妻之情。这么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能左右太子的行止,决定他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那么,等太子即位之后,深宫对外朝政治的影响力将前所未有的增强。

    要知道,明朝已经近百年,但可还没有后宫真正掌权干政的先例在

    当年就是仁宗的张皇后,正统年间贵为太皇太后,说起来是权势一时无二,但张后一无垂帘之想法,二无垂帘之可能,结果正统年间,先是三杨辅政,后来是皇帝任用王振辅政,后宫对皇帝的影响,也就只限于之初对王振的限制和打压而已

    “哼,君君臣臣,孔老2的意思其实是说,君为君,则臣为臣,而君若不君,则臣自然不臣了。”

    在心里这么嘀咕一句,但这件事倒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当下便道:“要小爷给我换什么换?一个庄子我还是献得起的。”

    张泽大喜,他也是夹在中间难做人。一个是无比熏灼权势大的吓人的国之重臣,一个是未来的皇帝,现任的太子,哪一边都得罪不起。

    只能拼命赔笑脸,两边做好作歹的劝和着。明朝没有内务府,除了二十四监司的太监宦官之外,光禄寺倒是有点儿象后世清朝的内务府,宫中有什么用度,当然主要是膳食这一块,还有对外的大型活动也是由光禄寺来着手牵头。

    所以,明之光禄寺卿和皇家的关系是很接近的,就和一个外府管家的职份相当。

    张佳木这边答的痛快,张泽也颇有兴奋之感,当下手舞足蹈的笑道:“如此甚好,甚好。这样,下官也能顺利给小爷回禀这件差事了。”

    当下又议定了索要的庄园,张佳木既然给了,也就很大方,挑了一个有水田和旱田都有的,二百来户人家,一千多口人,小四千亩地的****子献了上去。

    反正,最近皇帝赏的也多,明年之内,他的庄园能超过十万亩土地,这点进献,还真的是无所谓的事。

    “好好,既然这样,下官就告退了。”

    张泽完成使命,也不愿在这里多呆。倒不是张佳木待人不热诚或是拿大,实在是进来的时候,外头等候的官儿一个个眼睛里有刀子一般,他虽然是九卿,但外头呆着的官儿,武官一品,文官三四品的排的老远,一个光禄卿,还真的得罪不起这么多高官。

    况且,现成的还有一个驸马都尉薛恒也在外等着,自己还是多点眼力,赶紧见好就收吧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八十七章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咱们住的近,闲了,就过来吧。”张佳木对他也很客气,张泽虽然渐有油滑的趋势,但根底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

    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好人可就少了。

    要不是当年给皇帝落下的那么大的人情,在人人踩乎南宫里的皇帝的时候,张泽选择了做一个好人,经常超出规定给当时的太上皇饭食,有时候还送点小酒什么的。

    就是这么一点恩惠,当时的张泽怕也没想过还有回报的一天,可回报来的也很快,皇帝一复位,张泽就成一个吏员变成光禄卿,皇帝,也算是对得起当年的酒饭之恩了。

    给天子施恩,这也真是难得的异数了。

    “可不敢随便打扰。”张泽笑说,“你这里真是臣门若市”

    “我也很是苦恼……正在想法子,有什么事,其实他们都能找到得人办,但不经我这里说几句,似乎就有点不得劲?你说,这是什么心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皇帝若是亲民勤政的话,州县官的名字都得时时记在心上,我最近看资治通鉴,似乎唐宣宗就是这么办的……”

    “他那是小道记住缙绅名册上的官员姓名,为了示之以不测,经常乱调,有时候吏部接到通知,到处一通乱找,才知道那人十年前就死了。宣宗么,说是英武类太宗,其实比起太宗可就差的远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话,一个是武官世家出身,一个只是小吏,谈的却是寻常书生不看的书,不读的人物,说说笑笑一会儿,张佳木在廊檐下拱一拱手,笑道:“闲了一定来,等雨天,我们俩换上木屐,再换上蓑衣,咱们后园池塘里钓鱼去”

    “成,太保这么说,我岂能拿大?那就,那就等雨天一准来。”

    “一定,一定,到时我倒履相迎。”

    “言重,言重。”

    两人哈哈一笑,张泽兴兴头头的去了。以他的身份,张佳木一路送出房,再送到廊檐之下,真的是天大的面子了。

    外头大花厅里,等着接见的官员怕有大几十人,不少人隔着花窗瞧着了,都是用羡慕嫉妒的眼神看向张泽。

    薛恒是驸马都尉的身份,等同伯爵,又是张佳木的长辈,毕竟薛恒尚的是常德公主,是宣宗的**,也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妹,一般的都是孙太后所出,所以情份格外不同,薛恒在驸马之中,也是特别的得宠。

    可以说,除了张佳木外,就是一位最得意的驸马了。到万岁山陪皇帝读书看景,到西苑陪同钓鱼游园,或是一起在深宫看杂戏,游览宫苑禁地,要么就是陪皇帝练字,画画儿,或是赋诗填词,反正这位驸马行走内宫比普通人进出城门的功夫也差不离,是皇帝跟前顶亲信亲近的一位近臣了。

    当然,实际的权柄倒是很小,毕竟驸马不便担任什么实质性的职务,以防外戚之祸,薛恒倒是挂了一个宗人府丞的头衔,正巧,算是张佳木的正份下属。

    宗人府的公务极少,左右也就是给那些亲藩的子女取名字,赏赐物品,下头有亲藩宗室将军搞搞震不象话了,就派人去赦命责备一下,张佳木说是执掌宗人府的事,但实际的差事,倒是一群下边的官吏和薛恒等人随手就办了。

    薛恒是被延请入内花厅里等,上的好茶,还叫了府中的几个有头脸的管事伺候。

    这里就是张佳木小门小户的坏处了,家里没有什么能陪客的人,要是有个兄弟或是叔父辈,也就能从容安排薛恒这样的通家至好的客人了。

    打发了张泽走,张佳木也顾不得什么,回身便往内花厅去。

    入内花厅,外客就稀少了,也是进不到这里,府中的奴仆,不是伺候内里差事的,等闲也不能进来。

    夹巷角门都有人守着,远远见张佳木过来,各人都是远远的俯下身去。

    “咦,你怎么在?”

    进了内宅,和外头自然不同,远远的,就瞧见公主笑颜如花,迎了上来。听着张佳木问,她便白了一眼,道:“怎么,夫君见人办事烦了,见着我也不高兴了?”

    “倒不是。”张佳木笑说,“以为你在里头,不想你又跑出来了。”

    “你想,现在是谁坐在小花厅里?”

    “啊,是了是了。”张佳木恍然大悟,笑道:“你是出来给你姑丈问好,顺道问常德公主好,是吧?”

    “嗯,正是。最近很久没见姑姑,所以,怪想的。”

    薛恒虽是男子,但毕竟是驸马亲臣,算是皇家的自己人,而且公主少时没事就往常德公主府邸里跑,和薛恒怕是没见一百回也见了八十回了。这会听说姑父在这里,跑出来请安问好,顺道问自己姑姑情形如何,这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对。

    常德公主甚是年轻,比公主虽大不少,不过彼此相处起来,简直就是当朋友一般,所以当年公主也经常往常德公主府跑。说起来,常德公主也算是他二人的大媒了,当初若不是公主从常德公主那里出来,也不会凑巧遇着张佳木。

    一段缘分的开始,倒也牵扯到不相关的人。

    两人一时都是想到了这里,张佳木是微微一笑,公主却是俏脸微红,然后又狠狠白了张佳木一眼。

    “你不要如此,来,我告诉你一件开心的事。”

    “是什么?快些说”

    两人一边走,张佳木便把送太子一个庄园的事说了,公主听的甚是欢喜,笑道:“他小孩子心性,喜欢求田问舍的……我知道没有出息,不过慢慢儿会改的。”

    公主的模样,似乎就是一个姐姐看着小dd弄到了喜欢的东西,所以也帮着一并高兴,张佳木见她如此,却也只得一笑,多余的话,倒也不必再说了。

    “对了”公主想起什么来似的,笑着道:“我得空倒是要去见他一次,和他好好说说你怎么治理庄园,怎么给小孩儿饭吃,给他们读书,对了,我一定要进去说”

    “那我可要先警告你,如果太子不依,你不准回来哭。”

    “那怎么会”公主自信满满地笑,“好歹我也是他亲姐姐,从小儿和我就亲,现在这会儿说这些也是为他好,想想,父皇赐他庄园,他能弄成你那样儿的,不但父皇高兴,就是底下的大臣和士绅们,谁能不夸他?将来他也是要即位为皇帝的,这会儿当太子就有这么好的名声,将来为君为皇,不是更能很容易的就治平天下么”

    “是是,说的甚是有理。”张佳木倒是觉得事情没有她想的那么容易,甚至有很大可能会闹个灰头土脸的回来。不过,好歹公主自己信心满满的,似乎也不便再给她泼冷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