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447部分

锦衣为王-第447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其中有一个眼尖的总旗,正好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披衣戴帽而去的某人。

    “咦”

    他惊呼一声。

    “怎么啦?”四周几个同伴一起发问。

    保安司的人是jīng中选jīng,因为关系到的是都堂官和整个卫的安全,不仅是在京中,在全国各地,保安司都有它的触角。

    一个保安司的总旗放出去,最少也能升任百户官。

    这位总旗,沉稳有余,而进取不足,所以,以当初集训坊丁的身份仍居总旗的低位,在现在锦衣卫急速扩张之时,就显的能力不足了。

    但就算如此,也不是他能惊呼出声的理由。

    以他们受到的训练而言,哪怕就是利斧相加,白刃入身的那一刻,该忍也得忍,不能出声的时候,就绝不能出身。

    “但果然是我看花了眼么?”

    前行之际,尽管众人相询,但总旗官默不出声,思忖着此事的奇异之处。以他冠带总旗的身份,凭腰间的那一块铜牌可以直入都堂,上禀保安司的上官,或是直接找到都督薛祥禀报。

    “应该还是我看花了眼。”

    “没什么。”总旗觉得自己可能是看错了,那人怎么会如此打扮,又怎么可能出现在如此下九流的地方喝酒?

    天xìng里的谨慎xiǎo心和沉稳有余的xìng子占了上风,他向着众人笑道:“踩着了一块石头,倒霉的很,差点儿崴了脚。”

    原来如此,众人放下心来,随意说了几句,便又继续前行。

    有的时候,一件大事,可能败坏在不起眼的细节上。这位总旗官原本可以做一个改写历史,扭转乾坤的人,但可惜,xìng格决定命运,在他选择顶着寒风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的时候,尽管他是按章办事,没有错误,但,天大的错误就在他的手中铸成。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六十一章 流言

    “最近,”骑在马上,孙锡恩慢吞吞的问:“都中情形如何?”

    被问者比他落后xiǎo半个马身,先是一脸为难,但还是答道:“很好啊,一切安堵如常,没有什么变化。”

    时间又过了半个月,京中又下了一次大雪,雪后易出事端,京中现在禁军又恢复到八万人以上,年后,还有几万jīng锐进来。

    在这段时间,张佳木的武官分流计划已经开始,严厉的考核之下,有八千余人考核在最下等。

    这些人都是世受国恩的武官,一旦情形确定,就会全数开革。

    这自然是最严厉的处罚,涉及的是禁军诸卫为主,京营武官为辅的大批人群。

    除了最下等的开革,还有优良和中上中中三等中将会外调的武官,外调的阻力也有,很多武官宁愿降级也不愿外调。

    毕竟,边关苦寒,吃风喝沙,而且会有上战场搏杀送命的危机。现在一家大xiǎo在京安下家来,谁又愿举家搬迁?

    对这些武官,自是以降调为主,反正以后每年都会考核,张佳木已经决定,文官的“京察”考核这个紧箍咒也要从此套在武官头上。

    设定武官加入的mén槛,杜构滥授,每年考核,保持一定的人数。

    大环境干净清楚了,就算有少量不合格的亲藩和勋戚,那也就无所谓了。相反,张佳木认为,大环境好了,就算是有少数不合格的,再脏的事物,泡在清水里也就干净了。

    相反,再干净的事物,泡在污水里,时间久了也自然就脏了。

    如戚继光,那是多么伟岸高大的奇男子,泡在大染缸子里头,自然而然也学会了贪污军饷等卑污手段。

    张佳木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全国武官系统重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此事做完,再把法定程序革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勋戚和亲藩制度。

    后者,更是要触及大明皇朝的根本利益,但,非改不可。

    此事除了几个心腹中的心腹,谁也不知道。

    所以,都中在为他分流武官担心时,这些心腹的眼光却已经放在日后了。

    孙锡恩所问的人是他在坊丁队中的老部下,现任的保安司指挥使胡静水。

    名字有时候也能反应一个人的xìng格,这个旧部xìng柔如水,谨慎xiǎo心,如临渊深潭,深不见底。

    哪怕他的官职是孙锡恩一手拉拔,但涉及到具体的安保事宜时,仍然不会多说多讲,更加不会透露细节。

    换了别人,一定会有所不满,但孙锡恩却很是嘉许的点一点头,然后,就又闭嘴不语了。

    他们现在的目的地却不是到都堂报道,事实上锦衣卫摊子越铺越大,系统越来越分明,每天来往的公文足超过上千件,全部归于总务处理。

    原本分散在城中的各千户百户所和经历衙mén都受命于上管的各个部mén,保密、总务、庶务、缇骑、巡防等等,各有所司,各自办理各衙mén的差事,互不统属。锦衣卫,已经率先完成了职能改革,变的更加高效。

    现在他们要去的,却是张府。

    徐氏太夫人做寿,锦衣卫上下人等,谁敢不上mén贺喜?况且,就算不以威势权力来说,张佳木这个上司也是叫人有足够的敬意去喝一顿寿酒。

    “最近,总觉得心神不宁。”隔了半响,孙锡恩才又道:“总之,凡事要xiǎo心谨慎,宁愿查错了,但不能不查。”

    “是,下官明白。”

    “你要知道,我不是在做指示。”孙锡恩展颜一笑,在他来说是至为难得的事,太久未笑,脸也似乎僵直了,这般破颜一笑,不仅不曾和缓气氛,反而叫这个旧部胆战心惊。

    “是,下官明白,孙大人只是建议,本着各局、司互相合作的jīng神,下官会好生领会得,一定在近期强加部署,请大人放心。”

    胡静水的回答当真叫孙锡恩满意了,这一次他没有笑,但却是缓慢而有力的点了点头。

    “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觉得心神不宁?”

    简单的jiāo流之后,胡静水难耐心中的好奇,忍不住打听。

    好在孙锡恩不以为忤,或者,他也需要一个能倾听和帮他释疑的人。他先是沉yín,刀削般的下唇咬的很紧,显示出主人的毅力和决心……他所有的下属都知道,眼前这位是刻忌寡恩,除了效忠张佳木和团体,再也没有什么事能动摇其心志的强人。

    “最近,都中称颂德王殿下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这是好事啊”

    尽管只是一个指挥佥事,但负责的是保安司这样的机要权力部mén,连张佳木的直统领……也就是俗称铁册军的头目李成桂都是他的部下,所以胡静水知道的消息还是很多,并且,准确的居多。

    按张佳木的想法,就是要看。

    太子如果继续失德,其实也就是继续和他,和锦衣卫继续生份下去,那么,大家迟早就会有决裂的一天。

    而德王,就是棋盘上的一颗预先布置的闲棋,预子。

    可能无用,可能有用,可能是云淡风轻不染一物,等太子成年有皇子后,德王就能潇洒之国,当他的富贵闲散王爷。

    但也可能有用:剑拔弩张之时,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数百甲士执戟挥戈,打着如林火把拥车而至王府,肃容而曰:请殿下入宫于宫mén即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后者当然就是张佳木的手段。

    在大明,还没有哪一个权臣预谋过废立,而张佳木现在虽然只是在预设,但已经足够的豪迈大气。

    但,预子只是预子,在没有真正角力格杀,没有真正的厮杀之前,这颗棋子就急不可待的跳出来,搅luàn棋盘,只能误事败事。

    这个道理说出来就简单了,所以孙锡恩寥寥数语后,胡静水就醒悟了过来。

    “怪不得大人不安。那么,属下要问,是不是德王有意安排?如果是,大人以亲卫指挥使的身份,足以做一些事了。”

    其实确实是方便,隔绝王府内外联络,将德王府变成一座孤岛,与外界不通音信,这样一来,自然是风波立止。

    “我不能这么做,太保不会允许的。”孙锡恩道:“德王毕竟是要慢慢养望,只是这个过程要由太保来掌握,这件事是我办砸了。”

    “太保必定不会怪大人,只会查清楚原由。”

    “是的,我也知道这一点。但我暗中派人查察,称颂德王者,也确实有其原由,比如因学识、气质、书法等等,众**颂,我竟不知道谁是有意,又谁中居中主持者。”

    “此等事,必定有人在其中播nòng”

    “唉,是的。”

    孙锡恩其实早就开始查察,但做事的人做的很隐密,不曾露出半点蛛丝马迹。他倒不知,眼前的事是几方势力合作的结果,如果是一方面来做,必定早察了出来。或是太子一方,或是某人一方,早就形迹。

    但几方一起来做,固然外人知道其中必有诡异,但想查出根底来,还需相当长的时日才行。

    “不知道做这等事,有什么好处?”

    胡静水想了一想,笑道:“这除了给俺们略捣一捣luàn,殊无用处啊。”

    “是的。”孙锡恩坦然承认,道:“也就是有一些麻烦,也不算什么大事。风头一起,我就叫人多方注意,大约逮住了几个源头,最多半个月,chōu丝剥茧,一定能查出是谁捣鬼。”

    “捣这个luàn,没有好处,一定会暴出狐狸尾巴来,”胡静水抿嘴笑道:“倒是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yào。”

    “反正不是好yào。”孙锡恩心头烦恶,忍不住又长吐口气。

    要说这件事倒真的不算什么大事,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要紧。最坏的可能,就是皇帝对这件事加以重视,可能会把德王贬出京去,再换一个亲王居住在京中当应急的副储。

    最多也就是这样了。

    锦衣卫也无所谓,皇帝换个人,咱们也就换一个,再替新人养望便是。

    实权在手,亲王也不打紧,现在的锦衣卫有这个豪气说这种话了。

    所以这件事他也没急着上报,反正不是什么要紧的急务。

    而且,张佳木有一条好处,凡事出了问题,不管别的,先追究自己的责任。驭下之道,这一条是很妙。

    凡事诿过于下,那是上位者没有自信的表现,张佳木绝不会如此。

    当然,把自己的责任查清了,再来追究部下,该罚的罚,或是罚俸,或是免官,要么降调,做起来就理直气壮了。

    另上赏的层次分明,从来都是jīng当,所以这个都堂官当的稳稳当当。

    这种领导的办法,下属们自己自行其事的主观就强烈的多,孙锡恩现在就是如此,不大愿上报,而是一心想靠着自己的力量追查到底,到时候,在张佳木跟前好好的露一回脸。

    而心底最深处的企盼,怕是谁也不能说。

    其实以孙锡恩的本心来说,就是要太子失德,而以德王夺嫡。

    他这个亲卫指挥是近水楼台,和德王相与的很好。一个是经验丰富,权术智谋都顶尖的大臣了,一个是刚刚出宫居住的十余岁少年,一个是要拉拢,一个是刻意结好,关系已经迅速升温,好到不能再好。

    换掉太子,德王上位,于张佳木,于他自己,都是极佳的选择,孙锡恩心底做如是想。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六十二章 监军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六十二章监军

    “为老夫人寿,需尽饮此杯。”

    天气冷了,张府延请客人的地方都收拾的极为jīng洁,也全部刚刚裱糊过。大客厅里摆了几十桌,huā厅里头有xiǎo戏,最亲近的客人,就摆在大huā厅和戏台左侧的xiǎo厅里头。

    热气腾腾的各式火锅,冷盘热盘,放了满满一桌子。

    和当时宴客的普通规矩不同,一人一几或是四人坐的xiǎo方桌才是主流,张府这里倒是革新了,一律的大圆桌,能坐十几个人,吃饱了便去看杂戏,要不然就回来吃上几巡,都很随意。

    xiǎo厅里头人并不多,最低身份的也得是指挥佥事,都是跟随日久的老人儿,所以彼此间情意很深,说话喝酒,都很随意。

    喝上几巡,为老夫人上寿之后,说话就更加随意了。

    如这种各部mén首脑聚集的事,在锦衣卫来说也不是天天有,机会难得,各人都是jiāo头结耳,彼此jiāo换意见。

    只有黄二几个粗货,办事可以,心思实在不够灵动,此时只是甩开腮帮子胡吃海喝。张府的菜,不大讲究食材,什么熊掌猩chún鹿尾之类,向来不曾备办。

    但眼前这火锅,汤料是秋天时的冻蟹膏所熬成,香气扑鼻,光是这一锅汤就叫人食指大动,再加上关外送来的冰jī、白鱼、南边送过来的特长,蓟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