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88部分

锦衣为王-第88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一夜辛苦,大用是必定的事了。现在已经是锦衣卫使,但权力肯定不止一个正三品的武官那么简单。

    封侯,或是封伯,最不济的,也得给他加一个都督同知的官衔。

    这样一弄,就是锦衣卫都督佩印掌理卫事,就算是他推掉了一个镇抚,最少南北两所,还会拨一个给他管理。

    掌握北所,就是捏住了朝臣的命根子,驾帖一至,校尉持帖拿人,任你是一品当朝,也是照拿不语。

    掌握南所,则是锦衣卫几万人的刑求之责在手,别看卫里的人在外头横行霸道的,遇到南所的人,吓的尿裤子也是常有的事。

    “真想全留着亦,”

    权力之诱人,张佳木已经品尝过它的甘美了。但越是大权诱人,就越得自己警惧小心才是。要是这会儿趁着朱祁镇信任,自己个上头上脸的不知进退,招了忌惮,现在根基可还不稳呢,徐有贞这厮还有石亨,张大都督哥俩,这些对头可都是大有来头,手中实力远比他强的大人物。

    就算是曹吉祥;也不是什么善人来的。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啊。

    “得找人商量一下。”张佳木自己想了想。南北两所,实在是制服人的利器,放弃哪一个都觉得可惜。想了半天,定不下来,于是干脆倚着王府前的石狮子,意态闲适的向着刚刚的那个校尉问道:“我说。孙锡恩,我要辞南所北所里头的一个,你说我辞哪一个好?”

    孙锡恩是跟着庄小六出身的坊丁,为人狠辣阴损,当无赖时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流氓,现在补了校尉。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百户府下的老校尉们,提起他就是一个字:狠!

    这会儿张佳木问他,这厮脑后是有反骨的,当下阴阳怪气的答道:“大人小人什么样的人,也敢参赞这样的大事。”

    话说的没错,但态度真的是很欠揍,张佳木沉下脸来,喝道:“我问你话,你就敢这么回?。被这么一,孙锡恩老实了点。脸上也透出点血色来。

    看他的神情,张佳木恍然大悟,庄小六是这人的恩主,彼此情义深重。今天大家都很得意,唯独庄小六被人砍了手,孙锡恩人虽狠辣,兄弟情义还是讲的,这会儿心气不顺,怕是因为庄小六被断手的事了。

    “唉,”想起这卓,张佳木也只有长叹,左右都是心腹也不便多说什么,当下只是道:“回头你先去看看小六吧,先从账上支一百两去。底下我还有下文,你叫小六放心。他下半辈子,就是我养着了。

    “大人”孙锡恩终于有点忍不住。他道:小人有句话,要和大人回。”

    “你说吧!”

    “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孙锡恩道:“这是大人咱们坊丁时常说的话,听着狠,有味道,大家都服气

    “可是”。孙锡恩的声音大了起来,他又道:“可是小六就这么被人当着大人的面砍了手,这又怎么说?。

    “孙锡恩!”薛祥就在一边小听到他的话,不觉喝道:“你说的这是什么屁话小六是大人的心腹,左右手一样,大人就不心疼?”

    “小人的意思很简单孙锡恩意态安闲的道:“就是大人的话。叫咱们失望的人,咱们就叫他绝望。要报仇,对手可是国朝侯爵。咱们哪说哪了,想报仇,南所可管不了外头的事,就是这样,听或不听,就在大人自己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之得

    张佳木点了点头,环顾左右,道:“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丧其身,你们,要小心点。”

    话说的文绉绉的,但在场的人都懂,当下连孙锡恩也退向一边,与众人一头,示意知道。跟在张佳木身边的,全是精心挑出来的护卫伴当,庄小六在内,全是坊丁里出众的人手,不论是哪一条,都令张佳木放心,这才能放在身边使唤。

    在沂王府外候了一小会功夫,里头出来一个承启官,冲着张佳木先笑着请了个安,然后才道:“沂王殿下正在换衣服,殿下说了,张大人不是外人,先到里头候着,殿下有话要问。”

    “是,好。”张佳木连忙答应下来,向着那个承启官笑道:“劳你驾,请在前面带路吧。”

    “不敢,不敢。”

    承启官到不是宦官,王府用多少宦官是有定数的,这人一嘴的大胡子,看仙风道骨。

    只是嘴上不停的拍着马屁,拼命奉承着张佳木。

    这些在王府供职的官员,消息也是灵通的很。现在已经快过午时,昨天夜里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九城,除了一些升斗小民尚且不知内情,这些人对政变的经过和主要的功臣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

    从王府侧门进去,一路过仪门,内宅门,穿过银安正殿,直入后院,沿途的侍者见了张佳木,够资格的上来请安问好,不够资格的远远回避,要么就是跪下请安。

    到了今天这会儿,张佳木算是感受到了权势的威风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到了内院的一处精舍,远远就听到沂王的笑声。

    十岁出头的小童,还不怎么藏得住心事。昨夜的事一出来,是头猪也知道沂王很快就又会是太子了,身边的人奉迎,沂王自己当然也是乐不可支,这会儿又跳又笑的,隔的老远,就能听到响动。

    那个承启官也是笑咪咪的,在院门前一边候着,一边笑着向张佳木道:“张大人,您老这一回立的功可大了,沂王从早晨听到消息起,可就是一直在夸赞您哪。”

    “哪里。”张佳木微笑着道:“这是人心大势所向,我在其中不过是跟着曹公公办差,当不得这么夸赞啊。”

    “不不不,沂王说了,这是谋定而后动的事,张大人,你不简单。”

    沂王也不过十岁,就能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

    张佳木心中犯嘀咕,不过也不能乱打听,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承启官说着闲话解闷。

    没一会儿,听到里头沂王“哎哟”一声,接着就是万氏的喝骂:“混账东西,殿下的头发能这么梳?”

    接着又听她发令:“拖下去,打死算了。”

    院落内外,立刻就是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吭一声。万氏是太后派来的管事牌子,沂王府内当然有长史官料理外务,但内事都是万氏宫人说了算,她说打死,就是打死,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接着就是有内侍进去,几个小内侍把网刚犯错的宫女挟住,同时把棍子准备好,要是没有后命,就直接拖出去杖毙了事了。

    深宫里头,哪一天不死宫女宦官?曾经有一次,浣衣局的字女太多,吃食不够,生生就饿死了几百,大明宫中有宦官两三万人,宫女也有五六千,哪一天不死个十个八个的?各宫里头,犯错的宫女被嫔妃弄销了性命,也不算什么稀年的事了。

    只是一个管事牌子威风这么大,到是少见。

    承启官算是见怪不怪了,根本听而不闻,还是笑咪咪的和张佳木说着闲话,张佳木心里老大不忍,但此事他也不能说话,亦无立场说话,只能皱着眉头,在一边等着沂王出来了事。

    “算了吧”这一回到是沂王说了话。他道:“父皇网复个。大喜的日子。”

    “哟,殿下说的可是。”万氏也突然想起来似的,答应着道:“确实是,大喜高兴的日子。这么着吧。打她二十棍也就算了。”

    沂王这次“嗯”了一声,接着又是换了人梳头,然后是穿冠服,又等了一小会儿,院门大开,沂王在前,万氏侍立在一边,几十个宦官宫女簇拥着他们,往着院门处而来。

    今天沂王却不是穿的常服,而是换了皮并。乌纱帽,前后九缝,缝隙里镶嵌着珠玉,金誓朱缨,穿着修纱袍,红裳中单,玉圭大带,腰间玉佩等物齐全,虽然是小小年纪,看着也是威风凛凛。

    “微臣见过沂王殿下!”

    亲王礼绝百僚,公侯驸马亦需大礼参拜,张…儿沂王出来,便有刻跪下,很恭敬的行礼问

    “起来,快起来。”沂王看到张佳木。就是立刻一脸的笑。

    小小孩童,穿着一身华贵的皮并也不象人君,欢呼雀跃的,甚是开。

    等张佳木站起来,沂王仰着脸看他,小脸上尽是仰慕之色,半响过后,才用羡慕的语气向张佳木道:“你这才多大,就立下这么大

    少年人,有些仰慕英雄人物的情结似乎也不足为怪。张佳木长的高大英武,少而成名,京师中已经流传着不少他破案的段子。再加上锦衣卫射柳第一名,弓马功夫也是不必说。胆气也壮,沂王可是亲眼见到的。

    再有昨夜之事,谋定后动,与曹吉祥两人底定乾坤,立下安定社稷的大功劳。

    满打满算,也就是十七岁多些,与沂王相差并不算大,所以沂王对他的羡慕欣赏,也就足以理解了。

    张佳木一脸笑意,语气格外的谦逊温和,他道:“殿下,这么着夸我,微臣可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他们在太后跟前也算是见过了,当日就很是投契,现在说话,当然也就不必是完全的奏对格局了。

    “张佳木”沂王知道,再夸下击,也就是这样谦来让去的,当下歪着脑袋想了想,问他道:“过一阵子,父皇可能替我建一支幼军,你来帮我掌军,成不成?”

    张佳木吓了一跳,这个沂王也真是异想天开了。

    要是他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千户,或是世袭的勋臣子弟补的指挥或是同知,金事,替皇太子掌管幼军,当然是登龙捷径,等将来太子即位,就是一等一的宣力武臣。

    但现在他已经是大功臣了,执掌锦衣卫的大特务头子,叫他去给太子管幼军,确实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但直接回绝是不同的,他笑道:“这个臣可做不了主,得请示皇上,要是皇上画行,臣伺候殿下,绝无二话。”

    这么一说,谅想沂王应该灰心,不过。这小孩倒是笑呵呵的道:“你父子二人,分侍两朝,同为幼军,将来必定是史书上的美谈,父皇不会不同意的。”

    此语一出,张佳木头上劈了响雷一般,轰隆隆的响个不停。

    悄不得!

    死去的父亲原来是当年英宗皇帝的幼军,怪不得,皇帝和太后似乎对亡父很是清楚,对张佳木也很是照顾,要是有这么一段渊源,很多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幼军,取其字义,就是一群小孩子成军,大者十六七小者十二二,多是选取良家子或是武官勋贵之子,其实就是在太子身边伺候,一起操练学习,弓马兵法什么的,多有涉猎。

    这也是大明开国未久,尚武之风犹存的时候,从英宗之后,可就再也没有幼军这一说了。

    后来的皇帝,不要说成立幼军了,就是在冉廷操练一群太监,文官们还要说怪话呢劝阻呢。最早的幼军,是永乐皇帝帮着皇太孙朱瞻基成立的太孙幼军了,朱瞻基即位之后,当年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也曾经有过幼军,很多英宗信任的武官,都是从当初的幼军中出身的。

    张佳木定一定心神,向着沂王笑道:“原来臣的先父还是伺候过皇上的?臣父早逝,此事臣竟是不知道了

    “咦!”沂王很老成的摇头道:“原来你真不懂。这事,你弄错了,你父亲是我皇爷爷的幼军,不是父皇的!”

    “啊?是是是,臣惭愧!”

    沂王不知道自己已经泄了密,还在侃侃而谈:“看吧,你呀真是该惭愧的。你父亲当年办差很谨慎,太宗皇帝也很喜欢他,提他当了百户,不过,在仁宗皇帝手里犯了错,又贬下来了,只是个校尉。后来皇祖和父皇也没有复他的官职,这倒是件稀奇的事。”

    说到这,沂王很开心的笑了笑,又道:“不碍事了,你现在是大振家风,昨夜夺门大功,谁也掩不住你的,我看,这一次父皇怎么也得给你封个伯,将来好好当差办事,封侯有望。这样的话,你父亲一定会替你开心

    张佳木心思全在自己的父亲身上,想一想,虽然亡逝已经很久但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这一想,心就酸的很了。再想老头儿当初奔走在宫廷里头,不知道经历了什么隐秘的事,身前不曾被重用,身死默默无名,今天不是沂王走了口,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宫复位

    ”想想朱祁镇的警告,他没来由的出身冷汗,当下沁维”要说话的沂王,笑道:“皇后在南宫等的急了,不如先去迎驾,臣的事,有空了再说。”“也对!”沂王欢呼道:“我可很久没见母后了!”

    张佳木微笑前异,引着沂王和万氏等人而行,心里却是在庆幸,今天绕弯儿来迎沂王,居然知道了一点当年隐秘,这可真的是无心之得,得来全不费功夫!

    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