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俏寡妇荣宠记 >

第14部分

俏寡妇荣宠记-第14部分

小说: 俏寡妇荣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少顷功夫;如锦便端了一只霁青瓷三才盖碗进来,走到床畔,撩起了纱帐;轻声问道:“奶奶现下起来么?”

    姜红菱倒不忙着起身;接过茶碗,痛饮了几口;方才清了清喉咙问道:“什么时辰了?我瞧着外头好似阴了?”

    如锦回道:“已是未时三刻了。”说着;停了停便回道:“倒叫奶奶说着了;确实天阴了;风也起来了;眼瞅着就是要落雨呢;屋里倒是闷的很。”

    姜红菱将茶碗递还了她,起身下地,踩着绣花拖鞋走到梳妆台前;说道:“打水来我洗脸;梳洗了还要到老太太那儿去。”

    顾王氏定下的规矩,合家小辈每日晚饭必要在延寿堂同她一道吃,美名曰一家子一天团聚团聚,亲和说些家常。

    可这每晚的定例家宴,却当真是个是非之所,多少次口角矛盾,都是这个时候生出来的。

    然而她今日,还就是要去生是非的。

    如锦听闻吩咐,出去叫如素打水,回来说道:“奶奶身上才略好些,太太又说后个儿清明,要出城给大少爷上坟。奶奶这两日还是留神保养着,晚上不去也就不去了。使人到老太太跟前说一声,想必老太太也不会说什么。”

    正巧此时,如锦提了黄铜鸡鸣壶回来,将热水注入铜盆之中。

    姜红菱拧了手巾,洗了脸,便在酸枝木拐子方凳上坐了,吩咐如素梳头。将日间所用的香脂盒子取出,拈了些白腻的膏脂,在手心中焐热软化。茉莉花的清淡茶香,顿时弥散开来。姜红菱素来爱香,却又不喜浓烈甜腻的香气,这茉莉花膏香气清淡悠长,倒正投她所好。如今她正当新寡,这花膏涂在脸上,倒也不招人侧目。

    匀脸已毕,看着柔嫩的肌肤泛出细瓷般的光泽,她方才开了镜奁,取出青黛略略描了描眉,樱唇微开,这方说道:“我已好了,这合家子都在的场合,还是去的好。免得人背地里说了些什么,咱们还在睡梦里呢。”说着,望着镜中的冷媚脸庞,勾唇一笑。

    如素替她梳着缎子也似的长发,望着自家姑娘那抹浅浅的笑意,她有些发怔。今儿不知是怎么了,姑娘的性子比起以往,仿佛变了很多。往日,姑娘虽也冷清少于言笑,但今日总觉得姑娘眉梢眼角,添了一丝的狠厉。那个如画,不过只是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姑娘便要令人将她卖了,这在以往可是再没有过的事。

    她心中有事,不觉手下没了轻重,扯痛了姜红菱。

    姜红菱低呼了一声,抬起柔荑按住那绺头发,嗔怪的看了她一眼,斥道:“想什么呢,做事也这般不用心!”

    如素慌忙笑着陪不是,姜红菱便也没再说什么。

    如素稳下心神,替姜红菱梳着发髻,心中宽慰道:连老太太都应允了的事,我瞎想些什么。那个如画,只是罪有应得!

    梳妆已毕,姜红菱又指点如素自橱柜中取了一件月白色荷花滚边盘花纽子对襟夹袄,一条湖蓝色水波纹盖地棉裙,皆是素色搭配,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因着外头变天,恐夜里回来时冷,又拿了一件翻毛斗篷。姜红菱穿戴齐整,对着一人高的黄铜雕刻喜上眉梢穿衣镜理了一回衣裳,只在腕子上挂了一对水沫子镯子,除此之外,便再无首饰妆点。她容色过人,虽是这样一身寡淡的穿着,却依然有一种光华内敛之感。

    收拾完了,姜红菱想了一回,还是吩咐如素跟随,如锦在屋中守门,另外吩咐如画在廊上看着炉子。

    这差事不算轻松,但如画已尝过了她的厉害,是再不敢顶撞忤逆奶奶了,只是唯唯诺诺答应下来。

    当下,姜红菱带着如素,出门往延寿堂而去。

    到了延寿堂,尚且不到晚饭时候,顾婉与顾妩两个都在明间里陪着顾王氏吃点心说话。

    那顾婳容貌生的甜美,身上裹着一件葱绿色绫子团花小袄,下头穿着鹅黄色百蝶穿花裙子,足上一双绣了宝葫芦纹样的缎子面绣鞋。虽是胖墩墩圆滚滚的身子,但因她年纪尚幼,一双眼睛又水灵灵的,倒显得可爱娇憨。

    一旁的顾婉,身子清瘦,穿着一领水青色素面绸缎褙子,里面着一件玉色绉纱高腰襦裙,头上梳着垂鬟分肖髻,斜插着一股银钗,此外便无装饰。

    祖孙三人正说着话,便见姜红菱摇曳走来,腰肢软款,顾盼生辉。她容貌本是极出色的,却因穿着素淡,也不显扎眼。

    顾王氏看在眼中,心底满意,脸上不觉也露出了几分慈和笑意。

    顾婳一早听了她母亲的言语,心底对这嫂子早已有了成见,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

    姜红菱上来,先与顾王氏行礼。

    顾王氏笑呵呵吩咐她起来,又令丫头与她搬座椅,嘴里便说道:“菱丫头身子不好,歇着也罢了。这眼瞅着要变天,你又冷地里走来。横竖也没什么紧要事,无过就是一家子女眷吃顿饭罢了。”

    姜红菱笑道:“这是祖母爱惜孙媳,孙媳身子已然好多了。想着孙媳才到家中,还是多同家里人亲近亲近的好。何况,家里地方大人多,一家子人一日也未必见得一面,到了晚上团圆团圆也是好事。”

    顾王氏是年老之人,最爱听这样的言语。姜红菱这般讲来,她果然喜欢的紧,脸上更笑的菊纹绽开,口里的言辞却更加亲和:“菱儿当真是个懂事的,又是这样一副好模样。只可惜念初没福气,你进门才两天,他可就撒手去了。”嘴里说着,禁不住的眼眶泛红,竟哽咽难言,掉下泪来。

    姜红菱见她这等作态,心中厌烦,却也不得不敷衍一二,取出手帕陪着擦了擦眼角,其实眼中无泪。

    堂上一时无人说话,那顾婳倒是个机灵投巧儿的,一见这情形,自凳上跳下地,走上前去,攀住顾王氏的脖颈,将软绵绵圆敦敦的身子偎在顾王氏身上,嘴里奶声奶气道:“老太太,大哥不在了,你还有我和婉姐姐呢。快别哭了,一会儿把眼睛哭坏了,婳儿看着心疼。”这顾婳打小跟在李姨娘身侧,将李姨娘那一套奉承媚上的本事学了个淋漓尽致。她年纪又小,一脸憨态的在长辈跟前撒娇,却着实讨人喜欢。

    李姨娘是顾王氏手下出去的人,这顾婳虽是庶女,顾王氏倒也高看她一眼。

    再则,顾王氏是上了年纪的人,于这等孩童幼稚之态本就喜爱。顾婳极会撒娇耍痴,在她跟前,自然占足了便宜。

    果然,顾婳撒了一顿娇,顾王氏便破涕为笑,抚摸着顾婳的头,一脸慈和疼爱之态道:“婳儿说的是,祖母不哭啦。”说着,又向左右道:“这六亲族眷都说我偏疼这小孙女,你们瞧瞧,这样懂事体贴的孩子,能怪我多疼她些么?”

    顾王氏是一家之尊,她既然这般说来,底下的丫鬟仆妇哪敢不附和,堂上一时尽是夸赞顾婳的言语。

    顾婉在底下坐着,脸上青红不定,甚是难堪。她才是府中嫡女,但为着李姨娘在府中得脸,侯府里那些拜高踩低的势力小人,便都捧着顾婳,甚而背地里议论说这太太养的女儿还不如姨娘养的。

    顾婉自恃嫡女身份,平日里又受母亲拘管甚严,看那顾婳言行媚邪,丝毫没有闺秀风度,心中本就看她不起,这等言论吹入耳中自然气愤交加。然而说这些话的,皆是府中的下人或是族中远亲,又不曾当着她的面讲起。那顾婳年纪又小,更是无可指责。她也只好在母亲面前抱怨一二,奈何苏氏也是个立不起来的,自己在婆婆丈夫跟前尚且没有脸面,哪里还能帮女儿出气。

    姜红菱冷眼旁观,顾婳这套把戏作态,她上一世是看的多了。不可否认,这对母子的确聪明,都是极其善于利用自身仅有的筹码,只可惜都没安一副好心肠。

    顾婳年纪小小,却已跟她母亲学的尖刻歹毒,顶着一张娇憨脸孔,底下不知窝藏着多少龌龊心思。上一世,也是清明踏青,若非她从中设计,国公府也不至有借口退亲,顾婉更不会嫁给了祁王做妾。

    今生,有她在,是断然不会再叫此事发生了。

    当下,她转头轻轻吩咐如素出去打了一盆热水进来,暗暗示意顾婉。

    顾婉看着顾婳的作态,正满心不自在,险些将早前同嫂子商议好的事情忘了,连忙起身,走上前去,如素捧盆跟在她身后。

    顾婉走至顾王氏身侧,向顾婳低低道了一声:“妹妹且让让。”

    顾婳瞥了她一眼,心里虽不愿,但碍着长辈跟前也不好和嫡姐顶嘴,还是甜甜道了一声:“是”便让了开去。

    顾婉亲手拧了手巾,替顾王氏轻轻擦了擦脸,又重新替她理了冠带。

    顾王氏眯着眼睛,听凭孙女服侍了一回,心里也觉受用,含笑向堂下众人道:“我这个大孙女儿也是顶好顶孝顺的,只是嘴笨了些,人前说不出话来,难免就要吃些亏了。”

    姜红菱在下头听着,浅笑说道:“这嘴笨倒不算什么,心里真正有老祖宗才是要紧的呢。人呐,不能只看怎么说,还要看怎么做。”

    顾王氏笑呵呵称是,又道:“菱儿这话倒很是在理,如今世上,口蜜腹剑的可着实不在少数。”

    那顾婳不觉看了姜红菱一眼,她年纪虽小,心机也深,也不知这个大奶奶到底是意有所指,还是随口说说。

    顾婉听祖母当面夸奖,却有几分不好意思,垂首笑而不言,两手并拢放于膝上。却因她两臂下垂,便有一物自袖中滑落而出,啪嚓一声掉在地下。

羽扇风波() 
堂上四下无声;只见一件物事自顾婉袖中滑脱;掉落在地。

    旁人尚且未及动弹;顾婳的丫头松儿倒是机灵;眼疾手快;抢上前去将那东西自地下捡起;递到她姑娘手里;说道:“姑娘,原来是把扇子。”

    姜红菱看着这番动静,秀眉微挑;面色如水。

    顾婳将那扇子接在手里,细细把玩了一番,却见那是一柄小巧的羽毛扇;不过比自己手掌略大一圈;紫檀木的扇骨,扇叶以鹅羽制成;又以玛瑙金丝为钉铰;被巧手匠人整治过了;毛片平薄;润泽光彩;又染上了淡淡的杏黄色;倒显得活泼俏丽,年轻姑娘家拿在手里也不嫌寡淡。扇柄上刻有“静水流深”四字,坠着石青色梅花络子。这扇子拿在手里;微微有些坠手;沉稳华贵。顾婳轻轻扇了扇,但觉一股香风淡淡袭来,和风悠悠,吹在身上甚觉惬意。她又将扇子翻看了一遍,却见扇柄的最下端,刻着米粒大小的“湖州”二字,方知是一把湖州羽扇。

    顾婳早前听人说起过,这湖州羽毛扇可谓是扇中精品。其地制扇工匠手艺独到,做出来的扇子不止美观,扇出来的风也叫做和风,柔和舒适,吹在身上也不会作病,最适宜妇孺所用。湖州最上等的扇子,可还是进贡之物。眼前这把,虽非极品,却也精美贵重,少说也要百八十两银子才能到手。她在李姨娘那儿娇生惯养,平日吃穿都很是不俗,但到底是个庶女,也不能很离了格,越过正房的嫡出姐姐去。

    顾婳自幼在其母身侧耳濡目染,心底始终同顾婉较劲,看她有了什么,自己也必定有了才肯罢休。即便不能到手,也定要想法子毁了去才甘心。如今见顾婉竟得了这样一个好物件,顿时眼红心妒,只是碍着众人面前也不好做些什么。

    顾婉看了一会儿,方才轻轻开口道:“妹妹若是玩够了,便还给我罢。”顾婳却不放手,娇声娇气的问道:“这么好看的扇子,看着也似乎贵的很,姐姐哪里来的?”

    顾王氏身侧立着的春燕,此刻正拿着美人锤替顾王氏捶背,听了这话,伸头看了一眼,向顾王氏耳畔轻轻说道:“老太太,家中好像是没买过这样的扇子。”

    顾王氏应了一声,便向顾婉问道:“婉丫头,这扇子是从何处来的?”

    一时里,堂上众人皆不言语,目光都落在顾婉身上。

    府中众人皆知,苏氏娘家不裕,苏氏嫁来时亦没带多少嫁妆,侯府的家计又在李姨娘手中握着。正房虽体面,其实吃穿用度都在份例之内,苏氏并无余钱与女儿添置这样的金贵玩物。

    顾婉一时没有言语,姜红菱却开口笑道:“老太太,这扇子是我给婉姐儿的。”

    顾王氏眉毛一挑,笑眯眯问道:“哦,是菱丫头给的?”

    顾婉笑了笑,起身上前道:“回老祖宗的话,这扇子原是我娘家赔来的嫁妆。只是我又用不着,放着也是糟蹋,便就给了婉姐儿。”她此言一出,众人登时明了。

    南地风俗,确有与出嫁女儿陪嫁扇子的,音似“生子”,为图吉利口彩之故。

    顾王氏笑道:“原是这样,听闻你家祖上是有湖州人。湖州扇子闻名天下,你能记着婉姐儿,也是当嫂子的一番心意了。”

    姜红菱朱唇微勾,笑道:“老太太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