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俏寡妇荣宠记 >

第90部分

俏寡妇荣宠记-第90部分

小说: 俏寡妇荣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查探的这样快?不过一夜的功夫而已,虽则老太太没问你要证据,但你既来了,想必都是备妥了的。”

    顾思杳微微仰起头,高挺的鼻梁在五月的日光里,微微泛着光泽,他轻声说道:“昨日二姑娘是和你一道出去的,我怕这事拖累了你。侯府于二姑娘的亲事很是看重,出了这样的事,不敢去找宋家的麻烦,但只怕要在府里寻个人出来扎筏子了。我不快些把事情了结了,他们就要咬上你了。所以,我连夜就叫人去查了。你知道,为了将来筹谋,我是养了些人手的。那赵立不过是个市井泼皮,行事颇露行藏。这点小事,查探起来,很是容易,所以一夜间就有了消息。”

    姜红菱想到这两日里,苏氏的疯癫狂乱,顾王氏的冷言冷语,顾思杳所言之事的确大有可能。

    昨夜,她一夜未曾睡好,也是想到了此节。

    她心底有些触动,不觉微微低头,说道:“然而,那是你的外祖家。你这样,岂不是和那边伤了和气。”

    顾思杳生母早亡,上一世虽不见他同宋家有多密切的往来,但未必就没有亲戚情分。

    顾思杳听闻,驻足不前,转身看着她,深邃的眼眸里带着些暮春的暖意,他莞尔道:“同你比起来,那些人都不算什么。”

第一百零四章() 
姜红菱面上微微一热;莹白的肌肤里透出些许绯红;倒好似涂了胭脂一般。

    她垂首;浅浅一笑;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两人立在甬道之中;一时里谁也不曾说话。

    微风时过;将她发髻上的一绺青丝吹了下来。顾思杳抬手,替她绕到了耳后,指尖触碰到她颊边的肌肤;细腻温软,让他禁不住的有些失神。

    片刻,姜红菱方才缓缓说道:“我须得回去了。”

    顾思杳颔首道:“我去同大老爷说这件事去。”

    姜红菱点了点头;转身往洞幽居行去。余下的事;便不是她要操心的了。顾婉必然不能嫁到宋家,宋家也到底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但有顾思杳在;仿佛一切都不需要她担忧了。

    姜红菱走在回住处的路上;仰起头;见和煦的阳光正迎面洒来;天上则是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尽管当下;侯府中仍旧是局势诡谲,但不知为何,她心中却有种阴云即将散尽之感。

    顾思杳一路走到顾文成的书房;经人通传;入内见了伯父。

    家中出了这样的事,顾文成今日并未出门,只在书房静坐。女儿的丑事,也不好同人商议,正在发愁不知如何处置,就听闻侄子来了。他心中烦乱,本不愿见,但又听人说起近来这个侄儿很是能干,有心听听他来有何事,便还是招见了。

    顾思杳入内,寒暄已毕,将查探结果一一讲述了一番。

    顾文成耳里听着,心中颇为烦躁,这件亲事于他本不甚要紧,但宋家既然弄出这样的事,少不得要去上门要个说法。宋家仕途亨通,祖上袭成下来的国公爵位,又有个女儿在宫中做皇妃,无论哪一处都压着侯府一头,不是侯府能斗得起的人家。

    顾文成踌躇了一阵,问道:“可有问过老太太?这门婚事,乃是老太太亲口许下的,她老人家可是个什么意思?”

    顾思杳回道:“已向老太太禀告过了,老太太的意思,既是宋家这等阴毒下作,二妹妹当然不能嫁过去。余下的事,就请老爷拿主意。”

    顾文成面色沉沉,把玩着一对文玩核桃,一字不言。

    姜红菱回至洞幽居,见前来回事的几个管事嫂子正在院中等候,传到堂上料理一回家事,便打发了她们离去。

    如素上来倒了茶,说道:“程姑娘来了两回了,听闻奶奶不在,又回去了。”

    姜红菱怔了怔,随即明白过来,轻轻斥道:“府里出了事,乱成这样,谁有闲工夫管她那档子闲事。”

    如素说道:“但程姑娘就这样住在咱们院子里么?名不正言不顺的,算怎么回事呢?”

    姜红菱端起茶碗,随意抿了一口,说道:“我说就这样罢,在咱们这儿总不短了她的吃穿。老太太现下心里正不痛快呢,别去找那个麻烦。待会儿,你过去一趟,把这些道理掰开揉碎说给她听,告诉她还想去西府就老实些,这两日别去触老太太的霉头。将老太太激恼了,把她撵出府去,她就别想再进来了。”

    如素答应了一声,又说道:“程姑娘倒是想见见奶奶呢,适才还千托万求的,叫我等奶奶回来了,一定要告诉她。奶奶见不见?”

    姜红菱想也不想,道了一声:“我没工夫见她。”

    过了午后,便有消息传来,一则是太太病了,要请大夫医治。馨兰苑已然报请了老爷,请了个大夫过来,只是医药钱需过账目,打发人告知了姜红菱一声。另一则,便是姑太太顾琳收拾了行囊,就要启程迁往西山别苑。

    姜红菱收得消息,心中也是纳罕如何走得这样急切。她和这姑太太素来不和,但她既然身为侯府内宅管家,少不得去打理了一回。

    顾琳来江州时,是带了家人的,本不缺服侍的人,侯府这边便只选了两户人家,跟他们过去。

    苏氏病着,顾王氏也推身上不好,阖府上下,竟只姜红菱一人送了出来。

    顾琳倒也不放在心上,带了一双儿女,匆匆登车。

    吕云露看着那侯府的门第远去,心里眷恋着侯府中的富贵,与那个俊美脱俗的表哥,不由就埋怨起她母亲来。

    顾琳却斥道:“你放老实些,不然等女学开办起来,我也不叫你过来了。”

    吕云露嘴里嘟嘟囔囔:“之前母亲还叫我多同府里的表哥多多亲热,定要留在这里呢,今儿怎么又变了卦了。”

    顾琳不理女儿,心里想起侄媳那张精致美艳的脸庞,又想起顾王氏昨日的言语,暮春时节身上竟起了一丝的寒意。

    送走了顾琳,回到洞幽居,馨兰苑那边已有了消息。

    大夫来同苏氏瞧过,也说不出是个什么病,只说要好生静养,倒开了一大服副汤药出来。

    姜红菱听着,心里自然明白怎么回事,便也不曾点破。

    隔日起来,姜红菱正在房中吃早饭,如素替她舀了一碗桂枝甜汤,忽然说道:“奶奶今儿起晚了,有件事却没听着。”说着,不待她问,便道:“西府那边的二爷,今儿一早便往宋家去了。”

    姜红菱有些奇怪,顾婉那件事,不论是退亲还是理论,侯府都是要出面的。但怎样也不该顾思杳出这个头,他只是顾婉的堂兄,顾婉上有父母族叔,下有兄弟,倒怎么是他去?

    宋家那边,宋夫人虽施下了这等毒计,心中却是惴惴不安。端午过去两日,成与不成,底下人也不见来回信,那个泼皮更是一去不复返。她也曾打发妥帖人到家中去问,回信却说那人已两日不曾归家了。

    她只当那人是卷了银两私逃,心中虽恨骂底下人吃白食不中用,倒也微微安心。

    这日清晨,她才起身吃过了早饭,正在房中发怔,前头便打发人来说道:“老太太在堂上,等太太过去说话。”

    宋夫人有些莫名,问道:“什么事,一大清早的就叫人去?”

    那人面色有些迟疑,还是说道:“我也不知道,只是顾家的表少爷来了。”

    宋夫人心猛地突突一跳,还是起身穿了衣裳过去。

    走到堂上,果然见她婆婆宋家老太太坐在上首,一脸阴沉。

    地下两边枣木圈椅,坐了几个人,皆是族中的长辈,外甥顾思杳亦在其中。

    宋夫人强自镇定,走上前去,向宋老太太问了安,陪笑道:“原来外甥来了,怎么不到里面去说话?老太太倒把人都叫到这外堂上来了。”

    宋老太太盯了她一眼,斥道:“你做的好事!”

    宋夫人触及婆母目中的寒光,不觉吃了一惊,心中胆怯,后退了一步,又强作无事,问道:“老太太为何事斥责媳妇?”

    宋老太太斥道:“端午那日,顾家长房的二姑娘遭遇了什么事,你知也不知?!”

    宋夫人听闻此言,便晓得东窗事发了,哪里肯认,嘴硬道:“那日我陪着老太太在府中宴客,哪里知道外头的事?”说着,又故作疑惑道:“婉姐儿出了什么事?”

    顾思杳冷眼旁观,见她不认,便出言道:“舅母做下了什么事,舅母心里不清楚么?如今还在这里明知故问。”

    宋夫人到此时却冷静了下来,听了这话,冷笑了一声,说道:“杳哥儿,你舅母也不曾得罪过你。不知你从何处听信了什么人的谗言,倒来与你舅母为难。端午那日,我一整日都在府中,帮衬着老太太招待族中亲友,不曾外出。合家子大小皆可作证,谁知你家二姑娘在哪里招惹了些什么人,惹祸上身,倒栽赃在你舅母身上!我劝你耳根子也硬些,别什么人的话都去听,反倒伤了亲戚情分。”

    顾思杳不为所动,淡淡说道:“舅母既说不知我家二姑娘出了何事,又怎么说起她招惹了什么人,惹祸上身。舅母,原来是知道的?”

    宋夫人身子微微一震,不禁一阵语塞,心中暗道这小子好不精细,一个不慎便被他拿住了话柄,顿了顿才说道:“我不过是一时失言,你大张旗鼓的来兴师问罪,又是为了婉姐儿的事。我便有此一说罢了!”说着,又向宋老太太满面哀愁道:“婉姐儿是我没过门的儿媳妇,她若出了什么事,我也焦心的紧,我难道还能害她不成?老太太可要明见,别为了外人的言语,倒伤了自己人。”

    宋老太太缄默不言,满面阴沉。

    宋夫人私底下行的事,她也略有耳闻,她心中于这门亲事亦不甚满意,也曾多加暗示,要宋夫人想法子退了这门亲事。但不想,宋夫人行事不知检点,使了这等下作手段,竟还被对方查知,如今找上门来。她宋家也是世代簪缨的公府门第,哪里丢得起这个脸?

    顾思杳听了一阵,起身上前道:“如此,没有个明证,舅母是不肯认了。人,我已带来了,就让他们上来与舅母当面对质罢。”言罢,竟而不问过宋老太太,向外吩咐了一声。

    外头的顾家人早已押着两个人犯等候,听闻里面召唤,当即将那赵立同宋旺两口子都押上堂来。

    宋夫人见了赵立,倒还没怎样,她本就不认得这人,但看了宋旺同他浑家,顿时面无血色,两股战战,几欲栽倒。

    那三人在顾家,早已被顾思杳摆布的怕了,生恐再吃什么苦头,一上堂来,便争先恐后的向着宋老太太嚷道:“老太太明察,都是太太吩咐我们做的。小的只是奉命行事,不敢违背太太的吩咐!”

第一百零五章() 
宋老太太见了这等情形;面色更加阴沉难看。

    宋夫人周身哆嗦不住;脸色铁青;张口喝道:“你们这是血口喷人;不知听了谁的教唆指使;来攀诬于我!我是官家夫人;你们敢这样诬陷我;不怕吃官司么?!”

    寻常百姓,哪敢见官?这三人听了宋夫人的言语,一时倒也唬住了;暂且都闭口不言。

    宋夫人脸上略有了几分得色,上前一步,洋洋笑道:“你们这些人;莫不是拿了谁的好处?早些趁实说了;兴许我们老太太还能网开一面。”

    顾思杳听她语带威胁,当即起身;淡淡说道:“清者自清;舅母也不用在这里吓唬他们。就凭舅母做下的事情;见了官;也是要坐牢的。我既然敢来外祖母面前对质;便是有确凿的证据的。”说着;便看了赵立一眼。

    赵立同宋旺两口子不同,他只是本方一个泼皮,哪里见过豪门公府里的手段;被顾思杳一盯;身上打了个寒噤,便也顾不得其他,脱口就道:“并没谁给我什么好处,我同宋家这两口子是老相识了。端午前六日,宋大叔过来寻我,说知道我欠了赌债,有个好差事问我干不干。我因问他是什么事,他便说是有个不识好歹的女子,缠上了宋家的少爷,要花钱雇我污了她的清白,好叫她知难而退。这等伤天害理的事,小的哪里敢干?奈何宋大叔又说厚与我银两,又说是宋家夫人许下的,担保我没事。小的也是没米下锅了,鬼迷心窍,答应了下来。我又怕他赖账,叫他写字据给我。宋大叔便拿了一张字条过来,这字据如今还在小的身上,老太太且拿去看,看小的说的是不是真的。”

    他话才说完,便有顾家跟来的家丁,上前自他里衣之中果然搜出了一张字条,便递交给了顾思杳。

    顾思杳是早已见过此物,不过为了取信于人,依旧放在这赵立身上。

    他不接那字条,只低头扫了一眼,便说道:“呈给老太太瞧瞧。”

    那家丁依言,将字据呈到了宋家老太太跟前。

    宋老太太接过字条,瞧了一眼,本就不大好看的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