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文坛崛起 >

第48部分

文坛崛起-第48部分

小说: 文坛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瞧瞧吧!”

    两人简单的会话之后,就挂了电话。

    《云海》的收视率结果应该出来了,有些圈内人士和网友都比较好奇,因为《云海》在昨日播出后有了一定的口碑,而且《云海》作为一部武侠剧,在这个武侠剧呈现“荧屏荒原“的时期显然会有一定的话题点。

    不过意外的是,当日,江浙卫视并没有公布《云海》的收视率!

    于是凡事都喜欢搞个清楚的网友们纷纷好奇猜测,是《云海》收视率成绩不好,江浙卫视不好意思放出来。如果收视率好的话,那保准放出来,可以制造一个长期的噱头。这些猜测不无道理!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云海》的前两集收视率还是被曝光了——0。19;0。20。

    这个数据对于一般电视剧而言,算是中上水平。不过对于《云海》这种大制作、强阵容电视剧,算是一般般。有网友对《云海》和近期播出的几个大制作电视剧第一天的收视率做出比较。前不久湘南卫视播出的历史大剧《宫中计》第一天收视率0。4,中央电视剧频道播出《来自未来的你》第一天收视率达到了0。37,如今都已经成了各大卫视热播大剧,。

    如此一比较,《云海》显然势弱,因此有人借势起火,说《云海》雷声大、雨点小;武侠剧的荧屏市场长期冷置,《云海》成了又一个武侠失败品。

    不过这种言论还没成气势,不久后就鸦雀无声了。因为周日《云海》播出第三四集后,周一其收视率的统计数据首次被江浙卫视在官方平台公布。

    《云海》第三集第四集的收视率分别为——0。31和0。32。

    仅仅隔了一天,《云海》的收视率上升了0。1,速度太恐怖,让许多网友和圈内人士侧目。

    等到下一周周六周日,《云海》播出后的收视率继续飙升,已经飙升到0。5了。

    同时,其视频资源在网络媒体tv的总点击数量已经在短短的一周内突破千万。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这部最新武侠大剧的娱乐报道和讨论话题,一时间《云海》热度呈现井喷式大涨,网友纷纷七嘴八舌说武侠,人们似乎从《云海》这部武侠剧的大热看出了武侠荧屏市场的复兴!

    某一天,央视著名主持人,北京大学影视文学教授黄卿,在个人wei博上发表了一篇长wei博。

    标题为——“从《云海》荧幕大热谈到武侠文学的复兴“

    在这条wei博中,黄卿在文中一度讲了武侠文学的渊源,从古代的《七侠五义》定义“侠义“,到白羽的《十二金钱镖》定义”武功“、到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集大成,武侠文学一度陷入瓶颈,再无突破,导致武侠文学的没落。而武侠文学的没落连锁反应,导致武侠荧屏市场少有好的作品出现。黄卿在文中说这些以后,画风一转,讲到了《云海玉弓缘》这部武侠剧,然后话题落到了《云海玉弓缘》的作者金古梁和其几部作品身上。

    在文中,他大力称赞金古梁的几部作品有推陈出新之意,有自成一派之势,称对其最新的《白发魔女传》看的入迷。称其作品中包含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知识,具有可观的文学性,初步摆脱了通俗文学的范畴,有与正统文学接轨的意识。

    因为黄卿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加上又是北京大学教授,知名度、话语权不同一般。这篇个人wei博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文学界人士的关注。

    不过,自古“文人多嘴毛“,这篇wei博马上引起了一些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弹劾。

    著名汉语言学家,中国师范大学国学教授白千山对此发表评论在课堂上讲了这条wei博,对讲台下的学生说:

    “我想大家都知道,正统文学无论从观点意识,还是从三观层次,都保持着与社会层面接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底蕴文化,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全部集结了先贤们的心血和结晶。”

第八十五章 引起注意

    (第一更送上,求票求收藏打赏)

    不过,自古“文人多嘴毛“,这篇wei博马上引起了一些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弹劾。

    许多有名有姓的文学教授、学者对此wei博发表了不同意见,大部分提出公认的观点,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从某种方面来讲属于伪文学,它与纯文学的差异在于思想高度。武侠小说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写的庸俗的东西,就跟现在的网络小说一样,为了迎合读者制造爽点,如出一辙。

    当然,这些学者都是就事说事,并没有刻意针对什么,因为正统文学界向来都不承认武侠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

    不过因为黄卿的这条wei博,让许多正统文学界的人士注意到了金古梁这位武侠小说家,并对他的作品做过一些阅读和研究。

    在这条wei博事件后不久,著名汉语言学家,中国师范大学国学教授白千山就在大学的课堂上讲了这件事,对讲台下的学生说:

    “大家都知道,正统文学无论从观点意识,还是从三观层次,都保持着与社会层面接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底蕴文化,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全部集结了先贤们的心血和结晶。

    最近,我们大家熟悉的黄卿老师,在wei博上说了最近比较火的热播电视剧《云海》,谈论到武侠荧屏市场和武侠文学复兴的关联,并由此谈到《云海玉弓缘》原著和其作者金古梁,说其作品初步摆脱了通俗文学的范畴,具有一定的文学高度。那我们今天就谈谈武侠文学近些年的发展和这位小说作家,你们有谁读过金古梁这位小说家的作品?“

    白千山戴着一副眼镜,中山装装扮,头发梳的井井有条,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对下面的同学提问道。

    一说,当即,下面有大概十几位同学举了手。

    “想不到有这么多同学都看过他的作品,看来这位作家的作品很受欢迎啊!”白千山侃侃一笑。

    “这位同学,先说说你看过金古梁这位武侠小说家哪些作品?”白千山随便点了靠近的一位穿黄衣服的男学生。

    “金古梁的三本作品我都看过了,他的开山作是《龙虎斗京华》,第二本就是《云海玉弓缘》,最新的一本是《白发魔女传》,正在连载当中。”那位黄衣服同学对金古梁的几部作品娓娓道来。

    “那以你个人的观点来看,金古梁的这三本作品在文学性方面有什么特点?“白千山和他的学生似乎要开始了一场学术性观点的讨论。

    “文学性特点?“那位同学有些发愣,摸了摸头,才支吾一声道:”他的书都是以。。悲剧。。结局。。。这算不算?“

    他一说完,教室顿时响起了哄堂大笑,连白千山也有些好笑起来。

    “这位同学,你来回答刚才的问题?”白千山又点了一位刚才举过手的女同学。

    “我个人觉得金古梁作品中的文学性特点是以情感为主线,以江湖故事为辅线,突出某一个点,就如《云海》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是《云海》本书最大的精华与亮点,使全文升华!“女同学字正腔圆地回答道。

    “说的不错!”白千山微微点头,随后话锋一转,转口道:“不过你们都说的是故事性文学,这位小说家作品与现代武侠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你们可否仔细体会过?”

    “白老师,是不是金古梁笔下刻画的主要人物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主,像什么练霓裳、厉胜男等,个个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才和如今的武侠小说不同!“有同学主动发言。

    “不是!“

    “那是不是金古梁笔下主要刻画的是江湖儿女的爱情,不同于其他武侠作品中主要写的江湖恩怨?“

    “没说在点上。“

    “。。。。。。。”

    一番同学踊跃发言后,白千山才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金古梁此人的作品从读者角度来看,确实是其中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让人长吁短叹,但从文学性来看,此人作品与其他武侠作品最大的区别是将正统历史融入了江湖故事,让故事背景清晰明了,而且其中还富有古文诗词,地理文学知识,可见其博学。其中从三观层次来讲,刻画的角色大多是正统侠义之士,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一位著名的国学教授在课堂上讨论金古梁作品,这是自著名央视主持人黄卿那条wei博发出后,引起许多文学专家学者注意的一个例子。

    这些说明,也正是从那次事件开始,让许多正统文学界的人注意到了金古梁这位武侠小说作家。

    而对于这件事,身为关注点上的主角,叶晨看在眼里,却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

    这件事让他有些意外,不过却无惊无喜,在他看来这是《云海》热播后让他名声随之飞涨的一次意外“收获“,让正统文学界的人注意到了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不过,根据反应看来,正统文学界似乎并不欢迎武侠小说!

    “既然不待见,那就慢慢瞧着!“叶晨对自己充满自信。

    不过,叶晨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天很快就要来了!

    五月下旬,《云海》已经播出了快一半,剧情到了最精彩的时候。《云海》的收视率也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依据口碑超过了1的收视,达到了1。17,全面超过了同期的几部热播电视剧,并获得4月全国电视剧收视率冠军。

    而在这喜人的成绩下,原著作者金古梁,也就是叶晨,名声大振。

    就在五月下旬的一天,正值周六中午,叶晨陪着柳姐诳街,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叶晨一开始以为是骗子的电话号,因为像这种陌生座机号码,十之**都是一些推销和诈骗电话,所以他就直接挂了。

    不过,这电话挂了,没过几秒就又打来了!

    叶晨顺手再挂!

    等到这个号码第三遍打来电话,柳姐发话了。

    “你接接看,说不定是有人找你,不然哪个骗子会有耐心给一个手机打几个电话!“

    叶晨一听,觉得有理,就接通了电话。

第八十六章 中国青年作家文学峰会

    (第二更送上,好累,麻蛋,求票求收藏)

    “喂?你好!”叶晨接通了电话。

    “喂,请问是金古梁先生吗?”对面是一个男子声音,竟然真是找叶晨的。

    “是,你是?“

    “金先生你好,我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六月七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作家文学峰会将在北京人民大礼堂举行,并由我会承办。在与会邀请名单中,有您的邀请函,所以特此通知您一声。请你说一下你的邮寄地址,我们将会把大会邀请函邮寄给你!“里面自称是中国作协的工作人员,倒豆子般说了一大推,将打电话来的缘由说了一通。

    “哦?”叶晨闻言一阵意外,随即快速反应过来道:“好的,我的邮寄地址是。。。。。。。”

    待对方把邮寄地址确认一遍后,便挂了电话。

    “什么事?”见叶晨挂完电话,一脸思索的样子,挽着他手的柳姐好奇道。

    “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中国作协的工作人员,说是让我去参加什么中国青年作家峰会。“叶晨反应过来,笑着用手捋了捋柳姐鬓角散落的头发,没太放在心上地说道。

    “不会是骗子吧?”这时,柳姐转而巧笑嫣然道,眼睛微眯,显出别样的妩媚。

    “有骗子只要我的邮寄地址吗?”叶晨呵呵一笑,好笑道。

    “那说不定就是恐怖分子,给你邮寄一个炸弹来。”柳姐嫣然一笑。

    “呵呵,那就更好了,反正我说的是你在小区的邮箱号!”叶晨突然绷不住脸,大笑道。

    “是吗?“柳姐突然身子往叶晨身上一贴,一只手放在叶晨的腰肢肉上,美眸微眯地看着他,笑道。

    “呃,我刚才说了什么吗?“叶晨赶紧改口,讨好道。

    接着两人嬉闹了一阵,好不高兴。

    在后面几天,叶晨并没有把那劳么子青年作家峰会放在心上,都差不多快忘记了。

    有一天柳姐给他打电话,说有他一个包裹,打开包裹是一张精美的邀请函和一张代表牌,这时他才想起这件事来。

    这什么中国青年作家峰会本来他没当回事,以为就是一个挂着噱头的空头会议,其实就像走客场一样,坐一下就行了的会议。这种会议他见识多了,所以当时他下意识的过滤了。

    直到在快到五月底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中国青年作家文学峰会不是闹着玩的,是一场国内最高规格之一的作家文学峰会。中央一频道都对此会即将要在中国人民大礼堂召开的新闻进行了报道。

    六月一日,中国作家协会,也就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